大雨三日,北方皆受潤澤,黃河又見水流,邢州百泉複湧。
第四日雨過天晴,豔陽高照。
邢州城,洪義書院書聲琅琅,孟守禮卻百無聊賴,獨自在後院池邊賞荷,看了片刻功夫,卻提不起興致,隻想到自己來了邢州,可謂諸事不順,想回宗府,亦無可能,所以有些悶悶不樂。
他隻能回憶在東州宗府時光。
孟守禮本是孟府夫子孟上卿的嫡子,是以自小在東州宗府讀書,成年後也懶得理事,便在宗府教習族中後輩,不曾外派。
他本來懶散,資質平平,父親不甚喜歡,好在他性格溫順,不曾與人紅臉,日子過得平淡如水。
直到他三十歲才入化龍境,有幸入參天閣修行。
那參天閣之中,自有隱秘玄機,孟守禮卻嫌規矩太多,繁瑣不堪,隻有一樣,孟夫子傳授一套修行功法,名曰采貞術,專采處子貞操,女子貞潔,以作滋養靈犀之用。
這下孟守禮喜不自勝,隻因東州孔府孟府有夫子坐鎮,門下學生不敢造次,孟守禮何曾去過勾欄瓦肆,即便有什麼想法,也從未付諸實踐。
這下夫子傳授功法靈術,再也不能阻止他尋花問柳,逍遙快活。
很快他才發覺不是那麼回事,這女子好找,處子難尋,那勾欄瓦肆的女子水性楊花,不知廉恥,不僅對修行無益,還毫無風情味同嚼蠟。
最關鍵一處,自開始修這采貞術,每月不采一二名處子貞操,女子貞潔,便有靈犀混濁,意誌消沉,有外強中幹,入不敷出之感。
孟守禮便學其他同族兄弟一樣,隻私下買些豆蔻少女,養在外宅,抽空過去苟且,又或者勾引逼迫良家女子,偷情玩弄,每每如此,他頓覺精神抖擻,靈犀中生出許多熾熱靈氣,化入靈海之中。
三五個月後,這一撥女子已無羞恥之心,還爭風吃醋,互相算計,孟守禮失去興趣,亦覺得對修行毫無進益,便使銀錢打發。
如此往複循環,孟守禮隻覺修行大有長進,三年入到化龍境中品,再有幾年,應當就能入到化龍境上品,這時孟守禮才恍然大悟,原來孟府子弟人才輩出,竟有這妙術取巧。
本來一切無事,後來卻突發變故。
那日他又在街上看到一名女子,隻覺容顏上佳,身材窈窕,舉止優雅,見之忘俗。
孟守禮看那女子衣著發髻,知她已經嫁人,心中略有遺憾,不過她雖不是處子,貞操不在,單取其貞潔,亦有益處。
於是便私下打聽,得知那女子名叫賈文姝,來陽縣探親。
其父親是源縣大儒賈炎,夫家是齊州府鹽商陳家,丈夫名叫陳祿,公爹名叫陳餘,本是當朝禮部尚書陳慶的胞兄,同賈炎一樣,都是出身泥館。
陳家雖世代經商,亦是書香門第,是以能同賈家結親。
那賈炎雖是泥館出身,卻在源縣德高望重,更與孔府夫子孔先聞交情匪淺。
孟守禮探得底細,對那賈炎有些顧忌,不過想到賈文姝的風流人品,心中難耐,還是決定用計取之。
孟府在東州勢大,他不費力氣,便探得陳家正有一大批糧食,由陳祿親自帶人運往幽州,以換取鹽引。
那幽州布政使,正是他胞兄孟守成,他便修書一封,派人日夜兼行,趕在陳家糧隊到達前趕到幽州,找到孟守成,道明來意。
陳家糧食一半進官倉,一半進軍倉。
孟守成便夥同都司指揮使薛勇,查驗糧食時聲稱陳家糧食摻假,將糧食當罪證沒收,又將陳祿打入大牢,放陳家人回去報,暫時收監,查明後定罪。
陳家人連忙趕回東州,報給陳餘。
依大雲律,官糧摻假杖責流放,軍糧摻假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