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碳烤野豬(1 / 2)

石頭村這邊也同府縣其他村子一樣,裏正交代各家閉門,足不出戶,還派了鄉勇民壯巡邏監察,守著進出村子要道。

石老三難得清閑,卻每日天不亮就起床,他年過五十五歲,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進山打獵也更加謹慎,唯一不變的是對外孫的關心。

石長生丟失的事他沒有對妻子和女兒講,也不敢唉聲歎氣,怕她們看出端倪。

這日又是如此,雞鳴過後,石老三起床披衣,來到院中,對著天色出神。

過了不多久,便有人來敲門。

石老三開門看到是石跛子來了,騾子車就停在門外,上麵似有貨物。

石老三口中怪道:“鄉首裏正不是不讓串門,你雖然擔著給山裏供應運輸的差事,可以外出行走,但還是規矩點好。”

石跛子道:“朱老爺讓我來找你的。”

石老三道:“什麼要緊事?”

石跛子道:“昨日給九龍峽穀外麵營寨的修者老爺們送貨,朱老爺也去了,聽著修者老爺們想吃些野味,奈何他們一來不願親自出獵,二來幹不得殺豬的肮髒活計,朱老爺便說找個獵戶來,打獵既熟練,烤肉也擅長,說話間便想起你了,讓我今日補貨運送一並叫上你,同去山裏伺候。昨夜回來得太晚,又知你起的早,便此刻來叫你。”

石老三道:“我不去,大老遠就給們做這個。”

石跛子道:“三叔,你就當行行好,這差事誰願意幹,還不是看著人家的臉色,你讓朱老爺下不來台,以後咱們村子誰也不好過,再說本是你慣做的營生,不是多難。”

石老三看著石跛子一臉為難,於心不忍,便回屋收拾起家夥事,放到車上,自己也坐了上去,隨石跛子往西邊深山行去。

從石頭村去往九龍峽穀有三條路。

一條是北線,可沿大路騎馬過去,經古驛道,然後舍了馬匹,向南翻越高山深溝,修者常走此路。

一條是中線,翻山越嶺,距離近了許多,車馬難行,獵戶常走此路。

還有一條是南線,車馬繞行二十餘裏,然後卸下車具,騾馬可牽行五裏,最後行人再走五裏,便到營寨所在,運輸貨物多走此路。

石老三與石跛子走的南線。

行了二十餘裏,便見路旁稍微平整之地,有一巨大石屋,還有簡易木圍欄合抱出一個院子。

石跛子將騾子車趕進院中,卸下馬具,將貨物牢牢綁在騾子身上,石老三則將自己的一幹物什披掛上身,二人牽著騾子繼續趕路。

行了五裏,又見河穀一畔密林之中,有一石頭房子,此乃騾馬止步之地。

石跛子將騾子拴在樹上,卸下貨物,挑在肩上。

二人穿過密林,跨過小溪,時而攀援,時而跳躍,前行不輟之下,終於到達營寨。

那營寨內外,入眼可見一派清幽自然的景象,曰:

依山傍水,背陰向陽。溪流環繞,院落周方。營後山如臥虎,威威敢當。寨前樹化拒馬,立立成行。杉木連壁,帽青青而膚蒼。石板遮地,色冷冷而質僵。大屋懸簷,雲紋流芳。孤亭飛翼,鱗瓦映黃。奇石塊塊壘,山桃點點妝。鬆柏傍柱,正邪相當。日月照水,光影成雙。古梅病枝斜紗窗,輕鳥錦衣穿畫廊。細蟲伏草鳴幽夢,野藤垂絲釣暗香。

此地哪像臨時營寨,倒像一處山居別業。

二人進入庭院,石跛子去交割貨物,讓石老三先行進去廳堂。

石老三被一儒門第子引路入廳。

廳內孔知夏、孟守禮、釋圓和尚、鄒堅、鄒銘、小泥兒等人,各守一小幾,幾上擺了小菜,眾人正在閑談飲酒。

石老三甫一進入,孔知夏目光如箭般射了過來。

石老三自報家門道:“在下石頭村獵戶石老三,受朱為善朱老爺指派,為諸位尊駕打獵燒烤。”

孔知夏道:“別的事先不提,我有話問你。”

石老三道:“先生請問。”

孔知夏道:“我聽聞七年前九龍峽穀一戰,是因你而起,是否屬實。”

石老三聞言心道,原來打獵燒烤是假,興師問罪是真,看這先生模樣,當是儒門中人,想來當年一位儒門先生身死,此時來找後賬。

想到此處,石老三當即冷了臉道:“若說當年之事因老漢所起,那今日諸位守在這裏,又是為何?”

孔知夏眼睛一亮,是沒想到這老獵戶如此倔強,而他自恃身份又不好發作,有些進退不得。

這時釋圓和尚道:“當年之事早有定論,這獵戶一個山野粗人,如何知道許多,還是讓他做些粗活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