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淨衣寺眾人辦完公事,當日並未離開邢州,而是住進了幻春苑。
幻春苑的主人名叫白浪,在京都洛城還經營一家青樓,名曰憶夢樓,洛城之內,不管王孫貴胄、富商巨賈,還是騷人墨客、豪俠名士,俱都時常光顧,流連忘返。淨衣司的官差也常著便裝出入其間,不僅僅是尋歡作樂,更是偷聽監視,探查消息。
李無疾與白浪熟識,故來幻春苑落腳。
幻春苑之名取自南宋鄭思肖《醉鄉十二首其三》,曰:
盎然非世境,樂意渺無垠。
暖骨通仙處,寒冬能幻春。
眼空天亦小,心淨月逾新。
昔者李太白,於茲竟瘞身。
醉生夢死,暖骨幻春,此樓此苑,此詩此名,尤為恰當應景。
幻春苑臨街花樓三層,入門有一尺厚的山水木雕影壁,兩側繞進首層大廳,則見上百套桌椅羅列,乃飲酒觀戲之處,深處有三尺高,五丈見方的戲台,覆了獸毯,吊了幕布,乃管弦歌舞唱戲表演所用。
二層春房三十六間,間間裝潢不同,乃醉臥雲雨之地。
三層雅堂六間,乃貴客聞歌觀舞之地。
大廳上方直通穹頂,通明廣闊,上下裝飾華麗,更有無數錦繡綢緞做成的各色花葉堆疊點綴,花間葉隙養著些許畫眉鸚鵡,聲聲鳥鳴婉轉起伏,身在其中猶如夢幻春境,當真妙不可言。
後院四周密植鬆杉桐梓,與花樓、街巷隔絕,院內有亭台樓閣,橋廊花架,亦有假山醜石,奇花異草,院中湖池廣闊,池中百靈泉四季吐水,三五小築臨水而建,饒有意趣。
淨衣司一行人就在其中一座臨水小築下榻。
李無疾留下幾名手下負責守衛龍鈺,其他手下盡數派出去打探消息,他自己則踱步來到旁邊一座小築。
進門入廳,就看到白浪坐在桌前飲茶。
白浪三十出頭,姿容俊雅,一身書卷氣。見李無疾進來,立刻起身行禮道:“李兄。”
李無疾道:“白兄果然提前趕來了。”
白浪笑道:“李兄之命,焉敢不從。”
李無疾道:“白兄折煞我。”
二人落座飲茶,片刻,白浪從懷中掏出一張五千兩的銀票放在桌上。
李無疾道:“白兄這是何意?”
白浪道:“謝知府托我轉交,本地官府和三門修者的一點心意。”
李無疾會意道:“謝知府是個妥當人。”卻不拿那銀票。
白浪道:“可惜是個泥館出身。”
李無疾不接話,轉而問道:“那墨門隱俠可有消息?”
白浪道:“本地隻有鐵馬莊出身墨門,竟然連他們也不知曉,旁人更不必說。”
李無疾道:“這倒是個麻煩,那釋雲和尚死因呢?”
白浪道:“隻知那天鑒真菩薩趕到藏雲寺,卻沒有去九龍峽穀,至於釋雲和尚死因嘛,不敢猜度。”
李無疾道:“原來如此,我說呢,釋雲也沒有下山,怎麼就死了。”
白浪道:“前一夜確實有妖族偷襲煙之庵,不過釋雲和尚一向足不出寺,想來不是那時死的。”
李無疾已有決斷,又問道:“那男童是什麼人?”
白浪道:“謝廉與本地三門的報文,都沒提妖族為何抓了那兒童,說起來還有些曲折,那男童的外公本是個獵戶,前些天想送孩子去讀書,朱家鎮義學的先生非要獵戶給孩子取個大名再入讀,又教唆義學雜工用話語引那獵戶去寺廟道觀捐錢求名字,實則想要回返的提銀,獵戶沒錢,便冒險去九龍峽穀外獵狐狸,誰知碰上狼妖,打了一架跑了,次日獵戶帶著孩子進城賣皮子,碰上蕭玉郎,用皮子換了六年學資加二百兩現銀,回到村裏才知道,狼妖前晌去村裏抓孩子,錯抓了車倌家的,後來獵戶家那孩童自己跑去狼穀將錯抓的孩童換了回來,而後才有這一幹事。這期間還有三門四院夥同劉知縣和青山縣鄉紳,逼迫獵戶女兒賣身等等其他枝節。想來有這些內情,所以謝知府與三門四院才串通一氣,將事情經過報的簡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