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繡坊穢事(1 / 2)

朱家鎮,朱氏繡坊。

繡坊與朱府大宅相鄰,兩邊共用的院牆上雖然留有小門,卻輕易不開。

府中人員也與繡坊少有往來,繡坊之中另有一班門公護院,廚倌雜役,都是朱為善精挑細選,朱二嚴格訓練出來的。

今日朱為善無事,午後便帶著朱二並一個書童,開了小門,來到繡坊之中。

三人進到一間整潔大屋,室內滿鋪鬆木地板,深處有一梨木書幾,一側有一桃木茶幾,茶幾旁有一桶雪化的清水,桶旁燒著紅泥小火爐,爐上雪水煎茶。

四周亦燒著幾個炭火銅爐,屋內溫暖如春。剩下隻有四根圓柱,二三十個女子,再無他物。

一個年紀小的女孩,跪在茶幾旁,一邊看顧奉茶,一邊看著其他女子練功。

其他的女子們練的是佛門密宗的雙修秘術,瑜伽功。

朱為善三人進去以後,女子們並無反應。

朱為善到書幾前,席地而坐。書童立刻跪在一旁,打開書箱,拿出筆墨紙硯。

那煎茶的女孩,斟了三杯茶,放到茶幾上晾著,朱二過來先端了一杯在手,一邊飲茶一邊打量屋內女子。

那些女子素紗貼身,隱約可見抹胸褻褲,身材凹凸有致,玲瓏多姿。

朱二一邊喝茶,一邊口幹舌燥。

潔白的宣紙攤在書幾上,書童研好了墨,朱為善捉筆蘸墨,凝神望著練功的女子們。

她們或盤腿靜坐,或擺著奇妙的姿勢,亦有幾個將紅綾白練吊在房梁,身體借力懸在半空。

朱為善一邊欣賞,一邊落墨成書。

他雖不愛讀書,不喜功名,卻酷愛書畫。

虞夫子書畫聞名於天下,致仕歸來邢州後,朱為善即上門拜訪,求了一書一畫。

朱為善後來鑽研許久,最後得出結論,虞夫子書畫在技藝上雖然精湛高妙,超凡脫俗,亦非不可及。

於是一年來他苦練書法畫藝,每每覺得自己有所突破,便與虞夫子書畫比較。

每次比完,又是心灰意冷。

他苦思多日,才想到是自己閱曆不足,下筆時少了幾分厚重滄桑。

這時他才恨自己既沒有入了修行之道,也沒有取得功名,江湖廟堂,豈非世間最風雲激蕩之處,豈非最磨練人之處。

於是他才想著讓兒子入書院讀書。

自己則另辟蹊徑,將這女子瑜伽,融入自己的筆法神韻。

她們生來苦楚,遍嚐人間冷暖,練得修身養性之術,做得苟且醃臢之事,也稱得上千錘百煉。

朱二大字不識,卻喜歡陪著朱為善來繡坊弄墨,偶然看朱為善書畫,隻覺得像蛆蟲蝦蟹,還是看那些女子有趣。

朱為善則心無旁騖,一心練筆。

卻說隔壁朱宅之中,朱自貞獨自在書齋讀書。

昨日去義學上學,先生不在,聽朱順說先生病了,無力授課。

朱自貞回家稟告父親,朱為善讓他去探望。

朱自貞領著下人,請了大夫,帶著禮品去了,大夫診治後,說是陰陽兩虛,內氣不足。抓藥煎服,休養兩日即可。

朱自貞便讓下人抓了藥,留在朱正名家伺候兩日,自己這兩日便在家裏讀書。

雖然是在家裏,朱自貞不敢懈怠,仍刻苦用功,正讀的入神。就聽見下人傳報,孔、孟二位掌院登門。

朱自貞問:“我父親呢?”

下人報:“老爺去了繡坊。”

朱自貞便放下書本,出門迎接。

到了前庭,孔知春與孟守行已經進來。

朱自貞上前施禮道:“見過二位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