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老三給外孫起了個乳名,叫“小石頭”。
初生嬰兒不辨醜俊,往後一天一個模樣,漸漸長得粉麵玉琢,乖巧可愛。
石老三還是經常進山布置獸夾陷阱,射些山雞野兔,三五天去收獸夾陷阱裏著了道的狐狼野豬,他打獵多年,經驗豐富,每月收獲頗豐。
妻子柴氏和女兒石桑女則在房前屋後種些果蔬,在自家院中養幾隻雞鴨,又將村子附近荒山野地辟出幾塊農田,加起來有二三畝,每年也收幾石糧食。
石老三夫婦一直想跟桑女再說個人家。
桑女死活不願意再嫁。
二老拗不過,便不再堅持。
一家人日子過得說不上富足,也算溫飽有餘,平安喜樂。
春秋輪換,草木榮枯,不知不覺小石頭已經八歲,石老三教他功夫也有兩年了。
這年秋日,田裏收完粟米,柴氏與石桑女在家裏曬糧打穀,石老三則要帶小石頭進山打獵。
柴氏心疼外孫,對丈夫道:“咱們小石頭才幾歲,你就帶著他去。遇到野獸不說傷到,也不免被嚇到。”
石老三一邊收拾器具,一邊道:“我七歲進山,第一次去就獵到兔子,做男子一不能喪誌,二不能膽小,見了野獸都怕,還能做什麼,是不是小石頭。”
小石頭早就盼著跟外公出獵,當即信心滿滿道:“是,我才不怕。”
桑女囑咐道:“我的兒,你跟緊外公,不要亂跑,早些回來。”
“知道了娘親。”小石頭應了一聲,已隨石老三出了門。
祖孫二人走的不快,小石頭隻當遊山玩水,一路上歡欣雀躍。
石老三看見外孫快樂,心中自然欣慰,卻又隱隱有些掛礙,便對小石頭道:“小石頭,外公問你,趕路也好,打獵也好,走這山路最要緊的是什麼?”
小石頭道:“要膽子大。”
“人們都說熊心豹子膽,你膽子再大,有野獸大麼?再猜。”
“要跑得快。”
“人再快也快不過飛禽走獸,跟長蟲比都費勁,再猜。”
“我不知道。”
“第一要節省體力,你這樣跑來跑去,一會遇到獵物,或戰或逃,哪還有力氣。”
小石頭聽了,老老實實跟著石老三,不再來回奔跑跳躍。
“第二要打起精神,注意周圍。這山裏毒蛇猛獸無數,深山裏還有妖怪,可不能掉以輕心。”
“真的有妖怪嗎?”小石頭好奇問道。
石老三又想起小石頭出生時的情景,不禁感歎道:“自然是有的。”
小石頭自記事起就常聽人說起妖怪的事,他一直以為妖怪離他們很遠,聽外公這麼一說,心中直打鼓,忍不住看看四周,小心問道:“遇到妖怪怎麼辦?”
石老三道:“妖怪大多是野獸變的,雖然比野獸厲害的多,不過也有專門殺妖怪的人。”
小石頭問道:“誰能殺妖怪?”
石老三道:“和尚啊道士啊,書院的先生們也能。他們都是修者,有靈術妙法。”
小石頭又問:“外公能不能呢?”
石老三道:“外公我學過幾年外門功夫,未入靈道,隻能殺小妖怪,殺不了大妖怪。”
小石頭隻當他謙虛,嘻嘻笑道:“外公這麼厲害,我便也不怕了。”
石老三卻嚴肅道:“你知道妖怪哪裏最可怕?”
“外婆說,妖怪會吃人。”小石頭低聲道。
“山裏村村有獵戶,獵人有功夫,有刀槍弓箭,還有道觀寺廟求來的寶貝,天王老子來了都敢跟他打一場,怕就怕妖怪趁獵人不在,偷抓村裏的女人小孩。”石老三說完,覺得不妥,低頭看小石頭有沒有被嚇到。
小石頭卻滿不在乎道:“外婆說她供著佛祖神仙保佑咱們,每日磕頭燒香,妖怪都不敢去村裏。”
“妖怪不燒香,自然怕神佛,不過這世上最害人的倒不是妖怪。”
“那是什麼?”
“是惡人。”石老三悠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