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不曾想過我會去寫這東西,學生時代的我,經常在學校和家裏一個人看曆史。總感覺很精彩但也很無趣。直到我看到袁騰飛老師和當年明月的作品時!我才開始覺得曆史並不是那麼的無趣。隻是我們把他看的很無趣而已,就想當年明月說的:“曆史本身很精彩,也可以寫的很好看。”如果要問我曆史是什麼的話?我想我的答案或許是:“曆史也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一部分!”下麵這篇文章我構想了2個月而成的,主要講述秦始皇登基到漢武帝這短期間的曆史。內容來源於《史記》《漢書》《資治通鑒》。其實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把他寫完?但我想說的是,曆史誰都有發言權,因為他不屬於所謂的專家教授。是屬於所有喜歡曆史的人。我在寫的時候,也學到了很多,知道了很多。其中包括秦始皇生父是誰的一些線索。
好了讓我們回到公元前247戰國時期的秦國首都鹹陽,年僅13歲的嬴政。在喪父之痛中(或許很開心)繼位成為秦王。這時候的秦國,在經過秦孝公的商鞅變法和秦昭王的治理下,已經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也給日後秦滅六國打下來紮實的基礎。當然由於這時候的嬴政還小,所以秦國的大小事務都由他的仲父呂不韋來打理。先說明下“仲父”是指君王對丞相的尊稱。說起呂不韋,可能大家的印象就隻有秦始皇老爹(真有可能)和《呂氏春秋》。其實,呂不韋在秦始皇親政前和秦統一六國前有很大的功勞。甚至可以說沒有呂不韋秦始皇就不可能花26年就統一六國。
元年,原趙國歸屬地晉陽(今山西太原),以叛亂的形式發來祝賀嬴政登基。呂不韋派秦國第一大將蒙驁出兵平叛。第二年,派麃公率兵攻打卷邑,殺了三萬人。三年,蒙驁攻打韓國,奪取十三座城邑。但王齮在這場戰爭中卻死了。蒙驁沒來的急給他開追悼會,接著領兵攻打魏國,中途卻停止進軍。別以為是良心發現,給王齮補辦追悼會。而是收到消息,曾經率領五國聯軍,把他所率領的秦軍,給打回函穀關不敢出關應戰的,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被魏王請出來主持大局。但快蒙驁就會發現,這是虛驚一場。第二年春天、沒等魏無忌行動就過世,蒙驁趁機會攻下魏國的邑。不過由於糧草不足,不得不停止了進軍。這時,趙國在秦的人質送回,趙國也送回了秦王的弟弟成蛟。然而,他們沒來得及享受兄弟重逢的快樂。10月,秦國上下出現嚴重的蝗災和瘟疫。呂不韋沒辦法,為了前線的戰爭,就下令:“老百姓獻上一千石糧食,授給爵位一級。”這招夠狠的!在戰國時期的秦國,一般老百姓要想封爵,除了在戰場上拚命外就沒了。五年蒙驁在得到補給後,開始向魏國進軍,把酸棗、燕邑、虛邑、長平、雍丘、山陽城,全部攻下來,奪取了二十個城邑。並設置成東郡。這場戰爭後,各國諸侯都怕秦國會大舉入侵。在這樣的恐懼中很快,於秦始皇6年(公元前241)韓國、魏國、趙國、衛國、楚國組成南北合縱聯盟。以楚考烈王為盟約之長(盟主),以戰國四公子中,還在世的春申君黃歇執掌軍政,組成五國聯軍向秦國發動了進攻。黃歇命趙國大將龐煖率領魏、趙、楚精兵進攻。初期,龐煖率領的聯軍還打的很挺順利,一直打到壽陵邑。一度逼近秦國的邊境函穀關(今河南省靈寶市)。這時,呂不韋派出大將蒙驁領兵出擊。在蒙驁麵前,黃歇率領的五國聯軍接連敗退。還被反攻下魏國的朝歌和衛國的都城濮陽。把衛國國君角(人名)率領他的宗族遷居到河內郡野王,憑借山勢險阻,保住了魏國的河內。楚考烈王把這次的失利怪罪在春申君頭上,令這對曾經患難與共的君臣,開始漸漸的疏遠起來了。也為他日後的死埋下了伏筆。
這時候他的一個門客朱英就來對他說:“人們都認為楚國本是一個強國,隻是因為由您執掌事務才衰弱下去了。但我不這麼看。先王在世時,秦國與楚國相友善,二十年間從不攻擊楚國,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秦國要越過黽要塞來進攻楚國,十分不便;而要借道西周與東周之間,背對著韓國和魏國來征伐楚國,又為有後顧之憂不可行。但是現在不同了。魏國朝不保夕,隨時都會被滅亡,根本無力顧及它的屬地許、鄢陵,一旦魏國將這兩地割讓給秦,秦國軍隊距離楚國的都城陳就不過一百六十裏了。我所看到的是,秦楚兩國天天陷於相互爭鬥之中了。”春申君聽後,接受了他的建議。於是將楚國都城由陳遷至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命名為郢。春申君隨即去他的封國吳地,遠離楚王但仍行使相國的職權。春申君的五國聯軍是暫時退去了,但他的對手呂不韋還沒有完呢!
公元前240年,秦兵分兩路,以蒙驁、成嶠各領一路。分別領兵進攻趙國,企圖一舉滅掉。但成蛟一路到屯留時,就停止進軍。導致另一路作戰的蒙驁,在攻打趙國的龍(今河北行唐)、孤(今河北行唐北)、慶都(今河北行唐附近)時,不幸戰死。秦軍由此不得不回師進攻汲縣。趙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大勝!這可是趙國自長平之戰後取的的第一場勝利,應此趙國在其餘五國中國威大震。魏國還向趙國割讓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呂不韋很生氣,在這場戰爭中,秦國損失了大將蒙驁,這位在秦昭王登基時,從齊國投奔而來,在被史書所記載的九年裏,幾乎每年都作為主將帶兵出征,總共攻克七十餘城的大將。會以這樣的方式落幕!然而還沒等他來得及收拾成蛟。第二年(前239年)成蛟就向趙國投降,在屯留起兵造反,投降的原因至今還不清楚。可能和呂不韋有關。自從成蛟回國後,呂不韋或許擔心他會對嬴政構成威脅,因此處處牽製他,要置他於死地。沒辦法!出兵鎮壓吧!這場戰爭導致,討伐的將軍壁戰死。成蛟和他的部下也全部被殺。那裏的百姓因也常與了造反,被秦王一氣之下全部遷往臨洮。這下倒好有把屯留的士兵蒲鶮逼反了,結果又被鎮壓下來。而且死後還被處以鞭戮屍體的酷刑。這時秦國國內嫪毐被封為長信侯,並賜給他山陽的土地,讓他居住在那裏。宮室、車馬、衣服、園林、打獵都聽憑嫪毐的意願。事情無論大小全由嫪毐決定。又把河西太原郡改為嫪毐的封國。嫪毐生年不祥,他原是呂不韋的一個門客,由於嬴政當初繼位的時候還小,呂不韋難免會和趙姬在一起重溫舊情。隨著嬴政一天一天的長大,呂不韋害怕會禍及自身,所以就命嫪毐用他的“命根”來拉車,以此來吸引趙姬。趙姬聽說後,果然要求把嫪毐拔掉胡子,假裝宦官送進宮來“侍寢”。後來懷有生育就謊稱算卦不吉,就去雍地居住。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