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相遇那天,風吹過樹梢,陽光正好,那個女孩身著白衣貓頭短袖,頭紮高馬尾,滿臉笑容的向開學報到處走來。她的步伐,輕飄飄的,嘴裏哼著歌, 那一瞬間,葉偉斯的心裏泛起了漣漪。她仿佛不在乎外人的看法,隻顧一人高興的哼著小曲,那小曲,說實在的,他很喜歡。她是李隨漁,突如其來的打開了我的心房。
她的曲調就像她人一樣,輕快,樂觀,將青春氣息盡數展示出來。葉偉斯對她的第一印象是:活潑,喜歡唱歌,永遠不會把負麵情緒帶給身邊的人。
報名後,葉偉斯發現她和自己一個班,偷偷摸摸的觀察著這個與眾不同的女孩,對她的性情得出了個大概:愛交好友,樂於分享,也是個不願意和人競爭的傻瓜,班委不願競爭,吃飯也不願,總之是個與世無爭卻又仿佛整個初一的同學都是她的朋友。
那天座位表安排出來的時候,葉偉斯很開心,因為,終於可以和她做同桌了。與她做同桌這段時間,葉偉斯又觀察著她,看她的字跡,看她的喝水習慣,看她與不同人交談時的習慣性小動作。葉偉斯又知道了她的另一麵:尷尬時,會笑,被別人忽視時,習慣抿嘴,遇到難題不會做時,會咬手指,但不得不說,她真的很喜歡唱歌,因為葉偉斯經常聽得到她哼歌。一直以為她是個陽光開朗的女孩子,葉偉斯喜歡與她相處。
她很細心,但又有時缺心眼。葉偉斯不願意說她蠢笨,因為她學習很努力,成績也還可以,。說她缺心眼是因為,盡管也才隻有初一這個年齡,但絕大部分的與她一樣的同齡人已經很懂人情世故,已經知道什麼是利己,怎麼樣利己了,但她還不知道,隻知道對別人好,盡管別人傷害了她,也不知道怎麼去處理,怎麼去反擊。
她細心,是因為她總能第一時間發現身邊人不對勁,並第一時間放下隔閡給予幫助。李隨漁總是這樣的,葉偉斯覺得李隨漁很聖母,可葉偉斯卻還是喜歡她。所謂的一見鍾情大概就是這樣吧,無論她是何性格。
她的人設崩了,準確來說,在我葉偉斯這崩了。他喜歡的是陽光,有包容心,寧願傷害自己也不願傷害別人一絲一毫的李隨漁。可那天周一,葉偉斯看到了那個傷痕累累的李隨漁,他不知道那些傷痕是家人帶來的還是社會混子,但無論是哪一方,葉偉斯都不想插手,盡管他有錢有背景。可葉偉斯發現他根本做不到,做不到視而不顧,也做不到看她受傷後仍要帶上樂觀,陽光的麵具。那是枷鎖,困住了李隨漁,也困住了葉偉斯。
葉偉斯看到傷口後,內心掙紮了許久,最終還是在體育課時把李隨漁單獨拉到一邊強行逼問,盡管葉偉斯知道這很不好,就好比在人家傷口上撒鹽一樣,可葉偉斯管不了那麼多,他隻知道,他喜歡的女孩,被欺負了,盡管平時葉偉斯總是欺負她,玩弄她,但當事人卻選擇了逃避,選擇了再次帶上麵具,繼續裝傻。他恨啊,恨李隨漁為什麼不肯反抗,但當葉偉斯問出結果時,卻說不出半句話來,喉嚨仿佛卡了什麼,就是說不出話來,隻能傻傻的看著她,看著她帶著苦笑說,帶著淚眼婆娑的眼睛看著他說。
這時,他又看到了李隨漁的另一麵:脆弱卻堅強,是朵被踩在泥坑裏的玫瑰,卻又總想擺脫這渾身的泥巴。
李隨漁是個很聽話,很懂事的女孩。按農村人的話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葉偉斯從不這麼認為,聽話,懂事不代表知道如何麵對別人的小心機,她隻是學會了在自己的小家庭下如何吃飽飯,在麵對家人不在時,不至於餓死自己,這隻是生活中最簡單的事,她學會了而已。但放在社會上,學校小群體上,她什麼都不會,隻會一味付出真心,隻會傻傻的被別人占便宜,應對這些,她束手無策,因為,這沒人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