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範雎的戰略計劃中,韓、趙、魏是首先必須攻取的國家,而這三國之中,又以趙國的軍事實力最為強大。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雖然沒有像商鞅變法那樣從政治及經濟上對趙國產生變革和影響,但卻把趙國的軍事實力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使趙國成為戰國後期唯一能與秦國在軍力上相抗衡的國家。
此時的趙國國君趙惠文王,也就是趙武靈王的小兒子趙何,在膽略上比他父親可是差了一大截,想當年趙武靈王不但敢於在中原文化盛行的趙國搞胡服騎射,而且竟敢喬裝打扮深入秦國搞偵察活動。趙惠文王則謹小慎微,畏秦如虎,公元前297年,被秦國誘騙到武關後囚禁起來的楚懷王好不容易從鹹陽逃了出來,由於去楚國的道路已經被秦軍封鎖,隻得從小路曆經千辛萬苦來到了趙國,可是趙惠文王竟然不敢收留他,結果導致楚懷王又被秦兵給抓了回去,受盡了折磨,不到一年就悲慘地死在了秦國。
可憐的楚懷王曾被張儀戲耍玩弄,又被子蘭推向敵國,再被秦王扣作人質,又被趙王拒絕收留,最後客死異國他鄉,人生處處充滿了悲劇,是曆代君主中有名的一位苦主。後來秦國把楚懷王遺體送還楚國時,路兩旁的楚國老百姓莫不掩麵哭泣,據史書上記載“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趙惠文王雖然沒有父親趙武靈王那樣的雄才大略,但在識才用人方麵卻毫不遜色,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就是趙惠文王首先提拔和重用起來的。
五國伐齊時,趙軍的統帥就是將軍廉頗,趙軍在他的率領下長驅直入齊境,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威震諸侯。班師回國後,廉頗被趙惠文王拜為上卿,相當於後來的相國。此後廉頗率趙軍到處征戰,守必固,攻必取,令秦國雖然對趙國虎視眈眈卻不敢貿然進攻。
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得到了舉世無雙的鎮國之寶和氏璧。大家也許會問了,和氏璧不是在楚國丟失的嗎,怎麼會來到了趙國?其中的詳情曆史中沒有記載,估計是楚國令尹的賓客中有人偷了這塊璧玉,因不敢在楚國當地出手,那樣要被抓住是要被滅九族的,於是就跑到遙遠的趙國來賣,結果後來落到了趙惠文王的手中。
秦昭襄王聽說和氏璧在趙惠文王的手上,自恃秦國實力強大,就想向趙國索取這塊寶貝。當然秦昭襄王還沒有強橫到直接伸手去要的地步,他精心設置了一個騙局,說是要拿秦國的十五座城池來換取和氏璧,其實這隻不過是一個誘餌而已。
趙惠文王請來廉頗及諸位大臣一起商量此事,大家心裏都清楚,如果把和氏璧給了秦國,那十五座城池未必能得到手,但是如果不給和氏璧的話,秦國借機來進攻趙國那豈不是因小失大?所以都覺得要先派一個得力的使者去探明秦國的意圖後再作決定。
宦官令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擔當這個重任,派他出使秦國一定能夠不辱使命。”
趙惠文王問道:“你怎麼知道他可以勝任使者這個重任呢?”
繆賢說:“大王你還記得幾年前我犯了一點小罪,由於害怕大王處罰我,就想要逃到燕國去。藺相如知道後就攔住我問:‘您為何要逃到燕國去?’我說:‘有一次陪同大王會見燕王,燕王曾私下握住我的手說願意與我交個朋友,因此我想到他那裏去。’藺相如說:‘趙強而燕弱,而您又受趙王的寵信,所以燕王才會來巴結你。如果你逃到燕王那裏,他必然會因為害怕趙國而不敢收留您,還會將你繩捆索綁押送回國。您不如負荊請罪,也許能得到大王的饒恕。後來大王您果然赦免了我。’所以我認為藺相如深有謀略,適合擔當這個重任。”
趙惠文王於是召見了藺相如,他問道:“秦王說是要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寡人的和氏璧,你覺得能不能給他?”
藺相如答道:“秦國強而趙國弱,如果我們不答應他的話,趙國就理虧,秦國就可以借機攻打我們;如果我們答應了他而秦國不給趙國十五座城池,那秦國就理虧。臣覺得,還是應該答應秦國的要求。”
趙惠文王說:“如果秦王拿了和氏璧,不給我們十五座城池怎麼辦?”
藺相如說:“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如果秦王把城池劃給趙國,我就把玉壁交給秦國;如果秦王欺騙了我們,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帶回趙國來。”
趙王點點頭說:“那就有勞先生辛苦一趟了。”於是他就派藺相如作為特使帶著和氏璧去往秦國。
秦昭襄王在章台接見了藺相如,當他看到藺相如奉上的和氏璧時,興奮得眼睛都瞪大了,他把玉壁拿在手裏翻來覆去地把玩了許久都沒有撒手。
藺相如急忙走上一步說道:“大王既然已經得了和氏璧,請把十五座城池交割給我們趙國吧。”
秦昭襄王卻沒有理會藺相如的話,他對旁邊的侍從說:“去把**的娘娘們傳來,讓她們也看看這塊舉世無雙的和氏璧。”
藺相如見連說幾遍,秦王都沒有搭理,隻是把玉壁在嬪妃和左右侍從中傳看欣賞,就知道他並沒有用城邑交換和氏璧的意思,他走上前說:“大王,其實這塊玉壁上有個小瑕疵,請讓我指給大王看。”
秦昭襄王從一位嬪妃的手中拿過和氏璧,把他遞給了藺相如。誰知藺相如馬上退後了幾步,手持和氏璧背倚著柱子,怒發衝冠地說:“趙王得知您要用十五座城池換和氏璧,馬上齋戒了五天,派我捧著玉壁出使秦國。有大臣勸他說:秦國是想要憑著自己的強大,空手索璧,十五座城池根本拿不到。趙王說:普通的百姓交往尚且講信用,何況是像秦國這樣的大國呢?犯不著為了區區一塊玉壁而惹得秦國不高興。而我來到貴國,見大王禮節傲慢,根本沒有給趙國城邑的意思,所以我才收回了和氏璧。”
秦昭襄王示意周圍的武士拿下藺相如,藺相如見狀把和氏璧高高舉起,對著柱子作出準備砸碎的樣子,說:“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的話,我的頭今天就會玉壁一起碎在這柱子上!”
秦昭襄王怕他真的摔壞了和氏璧,就忙說:“先生請不要誤會,我這就叫有司去拿地圖來,指給你看要割讓的十五座城池。“
藺相如心知秦王隻不過是擺擺樣子而已,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物,趙王送壁之前,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真想要這塊玉壁的話,也應該齋戒五天,安排九賓大典,我才敢獻上寶玉。”
秦昭襄王心裏一琢磨,終究不可強奪,於是就說:“那就依先生之言,待我齋戒五天後再來交換和氏璧,請先生先在廣成賓館住下。”
當天來到館驛住下後,藺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五天後肯定會違約不給十五座城池,於是把和氏璧交給一個隨從,讓他連夜抄小路趕回趙國去了。
秦昭襄王裝模作樣地齋戒了五天後,在殿堂上安排了九賓大典,隆重地恭請藺相如。藺相如來到後,沉著地對秦王說:“秦國自穆公以來,沒有一位君主信守過盟約,我實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騙,所以早已派人帶著和氏璧返回了趙國。大王您如果真的想要和氏璧,就請派一位使者帶著十五座城池的地圖前來,趙國絕不敢欺騙強大的秦國,我們立馬把和氏璧交給你們。我知道大王嫉恨我欺騙了您,要殺要剮我藺相如聽任大王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