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想到馬上就要到他們大宋了,緊緊盯著天幕,生怕漏下一點。
【(庚申年 | 公元960年 | 北宋建立)
陳橋黃袍加 借酒釋甲】
…
<杯酒釋兵權>
<大宋真的是半部論語治天下>
<可惜趙匡胤了,明明是趙光義和他後代拉雞,但基本都算在宋太祖頭上了>
<趙光義的基因真的有毒,稍微有點骨氣的皇帝都不長壽,剩下一堆禍害遺千年>
…
曆史位麵
趙匡胤:……
已經登基的趙光義望著天幕上的鄙視之語很想把它射下來,可惜他武力值不夠。
已經去“北狩”的徽欽二帝:……
想到他們所作所為被人看到不由得有些心慌,但好死不如賴活著,現在他們反而有些慶幸他們在金了……
…
觀看投影
後周瞪了一眼北宋,要是他做的好還行,可是北宋從自己手裏搶過江山,卻並沒有治理的很好,反而將其糟蹋一般。
…
【(甲辰年 | 公元1004年 | 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 改贈為納
(丁未年 | 公元1127年 | 靖康之變)
華篇難掩 恥落賀蘭山下】
…
<打輸了送,打贏了還送,叫什麼大宋,直接改成大送不更合適麼>
<宋朝可以說是文人墨客,文化科技,名臣將相一個不缺,但硬生生把自己憋成了大送大慫……>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趙佶趙桓,怎麼好意思活下來的>
<大宋,專治低血壓的良藥>
…
曆史位麵
北宋
趙匡胤:大送?大慫?這就是後世人對他大宋的看法,就像天幕說的明明名臣良將一個不缺,是他趙家當權者無能啊。
宋神宗拉著王安石:變法,必須變法,他大宋絕不要落到天幕中那種下場。
宋哲宗:嗬嗬,誰也別想阻撓他變法,不過為什麼是趙佶登上皇位?他們這幫大臣瞎麼……
…
【(丁未年 | 公元1127年 | 南宋建立)
建炎南渡 過河成遺話
(高宗時期)
風雨晦冥 莫須有罪罰
(辛酉年 | 公元1141年 | 紹興和議)
敢忘屍諫 屈和於金下
( 己卯年 | 公元1279年 | 南宋滅亡)
南海之崖 腥浪如麻】
…
<北宋名將宗澤臨終前急呼三聲:過河,過河,過河!!就這也沒把趙構喊回來>
<什麼趙構,明明是完顏構好嘛>
<撼山易,撼嶽家軍難,這麼一個抗金名將就被完顏構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殺了。>
<什麼和士大夫共治天下,那你倒是別拿百姓抵債啊,大宋百姓是有多倒黴生在宋朝了>
<大宋慫了一生,最後才硬氣了一把>
<大宋最後還是回到趙大的血脈,不過已經來不及了>
<陸秀夫抱著九歲的宋帝趙昺跳崖,而後宋室大臣百姓也跟著投海自盡>
…
曆史位麵
北宋
趙匡胤眼前一黑暈了過去,要不是他身旁宮人趕緊扶住他就要直接倒地上了,於是趕緊宣太醫,一部分朝臣繼續記錄宋朝以後的朝代。
宗澤嶽飛前麵就被提起過,不過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局,失望肯定是失望的,但他們受的忠君愛國的思想又讓他們十分無力。
…
觀看投影
南宋看著那句【風雨晦冥 莫須有罪罰】想起了嶽飛,歎了口氣,自己對不起那個孩子。他如此的效忠於自己,可趙構辜負了他。
緊接著就看到了那句【南海之涯,星浪如麻】後,又歎了口氣,自己也算亡的悲壯吧。
…
【(己卯年 | 公元1279年 | 元朝一統)
大哉乾元 統四海降納
(元朝時期)
萬方征遠 行暴政苛雜
變夷用夏 起義 或命法
(戊申年 | 公元1368年 | 元朝滅亡)
失於縱馳 瞬而崩塌】
…
<大哉乾元>
<元朝霸氣>
<元朝還真的不是特別了解,成吉思汗比較出名,然後的應該就是忽必烈>
…
曆史位麵
大元
元朝皇帝:他們打下那麼大的土地就這麼沒了?
…
觀看投影
元看著那句【失於縱馳 瞬而崩塌 】歎了口氣,隻能在中華大地上待98年,是自己的無能,怨不得那些起義軍。
【(戊申年 | 公元1368年 | 明朝建立)
論洪武先勳 驅除胡夷克複中華
(洪武年間)
揮師燕雲複家】
…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
<歡迎大明上線>
<剛明總算是又拾起骨氣了>
…
曆史位麵
大明
朱元璋: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用碗還能要飯,用繩幹什麼上吊麼……等一下不會真的上吊吧。
【(壬午年 | 公元1402年 | 成祖即位)
五出親征禦駕】
…
<永樂大帝>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鄭和七下西洋>
<朱棣總體來說幹的還是不錯的>
…
曆史位麵
大明
少年朱棣沒有太多的感想,隻能緊緊拉著自家大哥 ,以防受到親爹愛的教育。
永樂大帝朱棣:五出親征?看來自己還是能親征打仗嘛。
…
【(乙卯年 | 公元1435年 | 英宗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