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煙嫋嫋,祠堂無人,恢複寂靜,六香閃爍。
忽然,風輕煙散,供桌前現一身影,青袍淡雅,飄逸自然。
“諸位師兄可見!我華山後繼有人矣!”青衣人聲清朗,乃一風姿特異之中年,眼中淚光閃爍,悲喜交加。若嶽不群、封不平在此,定然欣喜欲狂,此青衣人豈非二人久欲一晤之師叔風清揚乎!
“小弟本欲避居南峰思過崖,不再涉足華山及江湖之事。然今日無意中發現華山後輩中有嶽、封二人,才華出眾,能擺脫華山百年劍氣爭鬥,華山崛起可期!諸位師兄若地下有知,自會庇護二人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修成我華山上乘武功,中興華山!小弟亦可安心去思過崖享清福了。”
言畢,身形忽閃,瞬間消失無蹤。
嶽不群攜紫霞秘籍歸房,未急觀之。憶及前身練功之記憶,嶽不群深知紫霞神功乃道家上乘玄功,異於魔道吸星大法、毒掌功、千蛛萬毒手、腐屍功等速成而又有隱患之武功。
道家氣功講究循序漸進,需循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反虛、練虛合道之步驟。初學時,需長時間打磨築基,如射雕中之郭靖郭大俠,幼時由全真教馬鈺傳授全真築基內功,苦練多年,根基厚實。雖威能不顯,但得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及空明拳等絕學後,武功突飛猛進,成為當時頂尖高手。
而其妻黃蓉,聰明百倍於郭靖,亦習九陰真經、丐幫及桃花島之絕學,但仍僅為一流高手,與郭靖相去甚遠。因黃蓉於幼年築基之時,耍滑頭,心性不定。可見,武學之道,失之毫厘則謬以千裏!若論築基,道家上乘氣功堪稱武林第一!
傾杯自斟涼茶,閉目以享清茶潤喉。嶽不群細憶自幼站樁蹲馬、打拳練掌、入定養氣、修習劍招之種種築基功夫。
嶽不群年方十七,習練華山內功導引術、混元功,天賦過人,受長輩稱讚。
其內力已達江湖三流水準,略勝於大其三歲之封不平。
須知封不平乃劍宗師長們精選之嫡傳弟子,資質上乘,即使在少林武當亦屬核心真傳弟子之列。
更難得者,嶽不群飽讀儒家詩書及道經佛典,心性平和,與道家氣功之真意相符,故其混元功真氣精純無比,根基罕見之紮實!
論及混元功,雖其名似平庸,然嶽不群明其內含上乘氣功之實。
此功原名為全真內功心法,乃全真教祖師王重陽武功大成後,總結自身先天功之純陽內勁與九陰真經之陰柔內功所修改而成。
全真教自周伯通與全真七子以下真傳弟子皆習此功,修煉此功幾乎無走火入魔之可能,且所修得之真氣中正平和,剛柔並濟,包藏陰陽,可謂博大精深。
唯其修煉過程緩慢無比,即使在道門諸多內功之中,其修煉速度亦排名靠後,但厚積薄發之效則當之無愧為第一。
尤其全真教馬鈺傳予郭靖之內功心法,即為此功築基部分,嶽不群亦習得十分純熟。“思定則情忘,體虛則氣運,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消。”此四句主旨微言大義,深得道家真意。
盤坐蒲團,嶽不群運混元功,覺小腹微微溫熱之氣,似虛還實,似靜似動,隨心意化作絲絲縷縷,遊走周身經脈,大部分真氣回歸丹田,小部分散於周身經脈及五髒六腑,隱而不現。全程平平穩穩,熟極而流,可見嶽不群基礎之紮實,混元功運轉幾成本能。
趁行功後神清氣爽、頭腦冷靜之機,嶽不群取出紫霞秘籍,默讀通篇。
相較混元功之十二層,前三層築基養氣,至第六層可謂小成,第九層為大成,最後三層則涉及超凡脫俗、蛻凡為仙之玄虛飄渺理念。
混元功層層遞進,精微奧妙。而紫霞神功僅有三層:第一層紫霞綿綿,第二層紫陽當空,第三層紫氣化罡。
然紫霞神功三層次中,通篇皆運勁使力之竅要,絲毫未提積蓄內力真氣之法門,唯論如何淬煉已有真氣,加快真氣運轉,擴充養護經脈,使真氣愈發精純。
而真氣本身性質未變,待紫霞神功運轉時,真氣可隨即化為柔韌綿密的紫色氣勁,周行全身。與人動手時,神功初發若有若無,綿如雲霞,蓄勁極韌,乃至勢不可當。此時,紫霞神功第一層紫霞綿綿便已練成,運功之時臉上滿布紫氣,耳目聰明,感覺敏銳。
至於第二層紫陽當空,嶽不群則因境界太低、功力不足而不甚明了。
然而嶽不群並未因此而沮喪,反而暗暗歡喜,以自己目前江湖三流境界根本無法讀通,足見紫霞秘籍確為高深玄功。雖稱華山第一功或許有所水分,畢竟混元功難以算作掌門專屬氣功,然亦不愧為華山氣宗嫡傳。
思原著,己身習練紫霞神功二十餘載,或隻練成第一層,即便如此,其威力之強,在五嶽劍派中亦是僅次於左冷禪的頂尖高手。
由此可見,此玄功修煉之難。
令狐衝曾受八股真氣所擾,若習練紫霞神功第一層,必能調和五行、溫養髒腑、精煉真氣、導氣歸元,進而理順其全身混亂真氣,或驅逐、或打散、或吸收,引導精煉之後,功力更進一層。
雖不及少林易筋經能將八股真氣盡數化為己用,但相較真氣精純而言,紫霞神功當勝一籌。
“嘭嘭!”門外有聲,嶽不群自紫霞秘笈中驚寤,舉首窗外,天色已暝,俄而暮矣!
“入來!”應之,嶽不群遂將紫霞秘笈納懷中,起而迎客於門。
“師兄!汝練功乎?見君未食晚飯,遂送來與君!”小師妹寧中則推門而入,落落大方,飯食陳於圓桌,蓋二人青梅竹馬,素日親近。
且師臨終前,以寧中則許配嶽不群,二人雖未成婚,然情好日密,已有三分夫妻之狀。
“嗯,方習紫霞秘笈,過於入神,遂忘時。汝食乎?若未食,則共之。”初不覺餓,今見飯食,腹即饑,嶽不群不外道,坐而持箸食。
“我等已食。”遂挨坐,問曰:“紫霞秘笈如何?練成乎?”
嶽不群聞言,嗆咳不已,幾欲將口中飯食噴出,遂翻白眼,曰:“汝以為紫霞秘笈乃導引之術,一練就會乎?此乃氣宗至寶,便是恩師練了三十餘載,似也隻練成第一層。吾當仔細參悟,明日晨起再練。來,汝自觀之。”嶽不群遂自懷中掏出秘笈,置於寧中則麵前,繼而自食其飯,無有敝帚自珍之意。
蓋嶽不群為後世熏陶,不似時人,好藏知識,以防人學,自會為最,終至帶進棺材,致前人智慧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