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商品和貨幣產生(1 / 2)

我叫林歡,現在的我,說的好聽一點我是賦閑在家,說的不好聽一點我叫無業遊民,要不還是中和一下吧,我雖然沒工作,但是我很忙很忙啊。

忙著幹啥呢?

當然是考研,還是二戰,怪不容易的。

我有一個舍友,她叫徐璐璐,她現在是有工作的人,雖然天天嚷嚷著要辭職,但是至少目前,她離不開這份工作。

從我倆住在一起的那一天開始,生活居然出乎意料的和諧起來了。

我會做飯但我不愛洗碗。

她做飯一般但愛打掃。

我倆頓時一拍即合,我做飯你刷碗,我掃地你拖地,perfect!

好的,自我介紹到這裏就結束了,歡迎來到考研人的精神世界,這裏是金融431的複習記錄,歡迎一起來學習奧~

啊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要學習了,你們開心嗎?開心嗎?開心嗎?!

來跟我一起喊:我很開心!!!我學!!!我要上岸!!!

……

431金融學包含兩個部分金融學和財務管理兩大塊,分成兩個大部分學習。

金融學參考黃達老師教材(太厚了,背不過,直接看總結)。

所謂金融,就是談錢,隻不過是站在較大格局上來談錢,談什麼呢?

那就先給他個好聽一點的名字——貨幣。

貨幣是怎麼來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隻是以物易物,這個物就是商品。

談到商品【政治考點】,要知道,它是①用來交換②能夠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

之所以它被生產出來,就是因為它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就是有用,你才會生產它,這就是商品的使用價值。

那在生產的過程中,隻涉及到生產者和你需要的材料,材料就是物質,所以使用價值是物質承擔者,也是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

材料從哪來?從自然界中取得,那麼使用價值就成為了商品的自然屬性,所有的勞動產品都有這種屬性。

人們在生產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各種各樣的手段,比如西紅柿的做法,可以涼拌。可以炒。

因為這種手段不同,所以就是人們的一種具體勞動,是具體的多樣的。

但是當涉及交換的時候,也就是說,產品已經生產出來了,現在是討價還價的時候了。

那就是人與人之間談錢的事情了,跟自然界的材料沒有關係了。所以商品的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

那這個過程中就是我們人類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過程了,都是人精力的一種耗費,很抽象。

所以它是一種抽象勞動,反正都是人腦力的耗費和體力的耗費,都是人,因此也是一般的無差別的。

所以商品同時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屬性。

但是站在人的角度看,你擁有了這個商品就是有用(使用價值),你擁有它的過程和轉賣它的過程就是交換(價值)。

所以這是一對矛盾,既對立又統一。

那回到金融學的學習中來,我們了解了商品的生產和交換,那隨著商品交易變得越來越頻繁,用什麼來簡化交易過程,方便交易很值得考慮,貨幣就這麼產生了唄。

【馬克思認為貨幣是在商品交換發展所決定的價值形式的發展中產生的。】

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簡單的理解成貨幣是商品價值形式,那他的發展經曆了四個階段。【金融學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