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想封王,那就是打鮮卑。
別問原因,問就是:鮮卑未定,何以家為!
聽到白加說要打鮮卑,而且不封王,劉協一下恢複了精神,他站起身,忍不住向前走了兩步,卻又止住。
他伸出手,有些顫抖道:“大將軍,亞父……你當真要打鮮卑?”
白加拱手一拜,“臣將發兵鮮卑,為我大漢永除草原之患。鮮卑不滅,臣誓死不歸!”
劉協興奮了,“當真?”
這話一出,他又覺得不妥,好像再問大將軍“當真誓死不歸”?沒盼大將軍好似的。
他立即強行轉折,“當真英雄也!”
說完,他給自己加戲,也想要壓下這個封王的決議,也給那些大臣看看,不是朕不給,是你們的大將軍人家不要啊。
劉協立即道:“若大將軍真的滅掉鮮卑,待亞父凱旋,朕親自為亞父設宴,破高祖祖製,再封親王!”
他看向四周大臣,那意思很明確:滿意了吧?這可不是朕造成的!
白加心裏也是微微一笑,這孩子,挺不賴嘛!最明白我的,那還得是劉協啊。
白加一抱拳,“遵命。”
劉協也來了興致,他竟然生出白加莫非真的是忠臣的想法。
他走下禦階,親切的問道:“此去,亞父還有什麼交代的嗎?”
亞父?少年天子?白加心中一動,輕聲道:“臣加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這話開篇,大家有點耳熟啊?
“今天下紛亂,舉國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祖宗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
臣本布衣,躬耕於太行,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啟用臣於草莽之中,貸臣以億萬之債,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黃巾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十餘矣。
……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文若、奉孝、子幹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谘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祖宗之榮光。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說吧,白加再次躬身一拜,“臣不日點兵將去,請陛下保重。”
劉協聽得都感動了,上次他聽過其中一部分,可這次,這是全本的《出師表》啊。
一樣的君臣父子,白加也是有感而發。當初語文課的背誦全文,今日竟然真的頗有諸葛亮的那種老臣之心。
白加拜完,轉身就走。
也許,大漢真的會更加紛亂,但是這也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失敗回家的機會了。
這次準備帶兵深入草原,徹底與中原失去聯絡,帶的兵就是顏良、文醜和他們所部的精銳。
那時候大漢會怎樣?不管了,哪管身後洪水滔天。
所以白加轉身離開,心中確實有決絕之意。
劉協忍不住高呼一聲:“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