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就被打暈了。
至此他才發現他自己是多麼的可笑,白加殺人,不需要理由。兵亂一起,殺人如麻,隻需要推給亂兵就可以。
什麼天下悠悠眾口,什麼朝野議論,隻要在《大漢朝廷報》上發一篇文章,再安排些讀報的青龍軍士,那群傻傻的百姓就會鼓吹白加的功績。
所以,死不死的,有什麼區別呢?
王允接觸的隻有孔融,其他人,甚至連屠龍幫他都沒有理會。
當他被轉移到小院中,甚至吃了一餐豐盛的晚餐,還有人給他沐浴更衣。
他以為白加來勸降,卻見到了他的養女貂蟬。
不論貂蟬說什麼,他都不理會。
貂蟬跪地叩首,他也隻是不說話。
等貂蟬哭得梨花帶雨,王允隻是淡淡道:“忘恩負義之人,滾吧。你若還認老夫這個義父,就去把白加給殺了。”
貂蟬沒有回答,叩首,離開。
王允閉目,遙遙對著皇宮叩首,“千古艱難唯一死啊!陛下,王允敗了,還未出手,就已經敗了啊!”
而在皇宮之中,那個少年天子也在盛怒之中。
他拎起桌案上的奏表直接扔在地上,“混賬!混賬東西,他要做王爺,那就自己去封啊!要朕過目什麼?”
袁紹俯身將奏表撿起,再次放在桌案上。
他這些年也練就了宦官的脾氣,依舊保持著溫和,輕聲道:“陛下,既然反抗無用,至少維持基本的體麵吧。”
劉協一拍桌案,“體麵?他白加顧什麼體麵嗎?他皇甫嵩!他盧植!他蔡邕!顧忌體麵了嗎?異姓不封王,此乃高祖祖訓!”
“唉……”袁紹輕聲一歎,“陛下,若無大漢,高祖何在?”
袁紹的說法讓劉協都是一怔。
這種說法其實是反著的,以前都是“若無高祖,大漢何在”,這是在提醒曆代皇帝不要忘掉守住的是祖宗基業。
但是現在這句“若無大漢,高祖何在”就不一樣了,如果大漢不在了,那誰還在乎高祖的祖訓呢?
劉協癱坐在龍椅上,目光變得銳利,“你是說,他們在試探朕的底線?”
袁紹微微搖頭,這個天子怎麼這麼傻呢?他們何必試探他呢?他有任何需要被試探的價值嗎?
自從成了東廠的手下,他早就已經心如止水。因為失去了男人的根本,他看待許多事情都淡了許多。
甚至他偶爾與家中通信,都會告訴孩子們,安安心心做個富家翁就好,不要報仇,不要複起,更不要期待恢複袁家的榮光。
他的兒子袁譚給他回信也讓他安心,自己這個兒子是沒什麼大誌的。現在他們開了一家商行,主要經營塞北鮮卑戰場的戰利品,牛羊馬匹都有,因為白加很對得起他的沒有沒收袁家的財物,他們現在過得還不錯,甚至加入了青龍商會的塞北分會。
隻是陪伴皇帝久了,孩子又不在身邊,他又是扮演皇帝的心腹,心中總不免把皇帝看做自己的子侄。
一念及此,袁紹的微笑又溫暖了幾分,對劉協道:“陛下,現在的大漢還剩下什麼呢?您的旨意莫說白加不聽,就是曹操、劉表這些號稱要清君側的,您以為他們會聽嗎?”
劉協茫然的看著袁紹,“本初,你要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