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並州文水人,荊州都督武士彠次女,與高宗並稱“二聖”,中國曆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其被選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建立武周。705年,武則天在上陽宮崩逝,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後累諡為“則天順聖皇後”。
那讓我們走進東都洛陽去認識一下這位82歲的女皇,看看她傳奇的一生。
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我們在洛陽的上陽宮見到了這位女皇,此時的她沒有了威武霸氣,隻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但是眼神裏的滄桑說明了她的一生一點也不簡單。我向她行禮以示尊敬,隨後向她說明了來意,可能老人都喜歡找人聊天,這位女皇也不例外,她很樂意把自己的一生講給我們聽。
我首先問道:“您家世也算不錯,當初為什麼要入宮呢?”
女皇武則天說:“雖然我出身也算不差,但是父親隻是從商,因為資助過大唐而當官,我十二歲時父親去世,堂兄等人落井下石,我和母親不得已搬到長安。當我十四歲時,因美貌而入宮被太宗封為才人,我內心其實是很不願意的,但一個弱女子沒得選擇,隻能聽天由命。那時在宮裏我也因為年輕氣盛,當了十二年才人,沒有得到太宗喜愛,我其實已經認命了,隻想著啥時可以過完這一生,沒想到後來和太子李治相識,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又問道:“太宗去世後,您被安排在感業寺了,後來為什麼還要再次入宮,您不知道一入宮門深似海,難回頭嗎?”
女皇武則天說:“你也知道我是因為是太宗的才人,無子才被發配到感業寺的,但是我不想當尼姑,我大好青春怎麼可能浪費在尼姑庵裏,幸好我和新皇李治相識,我就得給自己找好理由去投奔李治,畢竟隻有權力才能讓我感到可靠,男人都是大豬蹄子。而此時剛好無子的王皇後需要盟友,我就順勢入宮,我也因為懷孕生下李弘被封為昭儀,我從此開始了我的上升之路。皇上在當時想收回權力,企圖借廢王立武打擊元老大臣勢力,我成為了李治在政治上的戰友,皇上也因為這件事收回了皇權,我也成為了皇後,實現了共贏。我也讓自己的這次進宮有意義了,實現了自己的母儀天下。”
我繼續問道:“那二聖臨朝是怎麼一回事呢,能給我們說說嗎?”
女皇武則天說:“你也知道李治身體不好,我有時幫他處理政務,久而久之我倆之間便產生了矛盾,後來有一次他差點廢了我的皇後之位。後來為了防止有人給皇帝進獻讒言,我就和他一起上朝,我們二人也被稱為二聖。後來太子病逝,李治重病,朝政也基本掌握在我手裏了,我的威望也在朝廷之中擴展開來。我也是因此有了一個更大膽的想法,想看看女子坐在那個最高的位置上有何感受。”
我最後問道:“那後來您當了皇帝後,都有哪些成就呢?”
女皇武則天說:“在政治上打擊門閥、扶植庶族、發展科舉,整頓吏治、嚴懲貪吏、拔耀賢才,廣開言路、注意納諫,任用酷吏;經濟上重視發展農業、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文化上召集大臣編纂《要覽》、《字海》等;軍事上與周邊小國進行戰爭,維護國家統一;管理西域上設北庭都護府,鞏固中央對西域的管轄;在文學和書法樂舞上我也有一番成就。這些成就在我看來比不上太宗和高宗,我自己也就不做評價了,在我死後就在我的墓上立一塊無字碑,讓後人去做評說吧。”
其實武則天在曆史上的地位還是很高的,也是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後來的女性都特別崇拜她。
後來我又問了她一些其他方麵的問題,對這位女皇也算有一番細致的了解,才發現史書太小,不能完全記載下他們。
我回到現代家中後,在筆記本上記載下了我的采訪,至於內容就留給後世去驗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