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在父母眼裏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孩子,還未曾體會生活中的更多美好,入伍僅僅八個月的他卻再也不會醒來。
1993年3月17日,姚元軍出生在甘肅省靈台縣西屯鄉北莊村溝老社。姚元軍的父親姚成祥和母親都有著嚴重的智力障礙,由於沒有勞動能力,家庭條件極其貧困。平日都靠著救濟款和回銷糧還有親戚和村裏人的接濟艱難度日。
雖然如此,但幸運的是,姚元軍智力正常,身體健康,姚元軍的大伯姚繼康一直照顧著姚元軍,讓他健康地度過了少年時代。
而且姚繼康還出錢給姚元軍一家修建了三間房,一間作為灶房,兩間住人還要同時存放糧食,屋裏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之外,幾乎是家徒四壁。
後來,當有人去探訪姚元軍一家時,看到灶房裏就隻有鍋灶、水缸和一副案板,足見這個家庭的貧窮。
在2006年時,靈台縣開始辦理第一批低保,村主任立即就把姚元軍一家報了上去給他們辦理了低保,使他們一家的生活得到了一點保障。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姚元軍更是如此。提到姚元軍,村裏人都說他又勤快,又有禮貌,見到人總是熱情地打招呼,一放學就急著回家幹活,人人都很喜歡他,提到他時總是誇獎。
中學時,姚元軍上的西屯中學,學校的班主任說雖然姚元軍的學習成績並非是最好的,但他勇敢、堅強,還很樂意幫助他人,老師和同學們也都很喜歡他。
他從小就喜歡看戰爭片,崇拜軍人和英雄,夢想著自己也想做一個這樣的人。
班主任還說,姚元軍知道自己家庭貧困,他覺得自己可能沒有機會和能力繼續讀書、深造,就想早點參加工作,為家裏減輕負擔。所以在初中畢業後,姚元軍選擇了去靈台職業中專就讀。
但是姚元軍最終還是沒有能夠“盡早掙錢”,他報名參軍入伍了。2010年,懷著對軍營的向往,17歲的姚元軍報名參軍,通過層層選拔之後,他來到雲南德宏公安邊防支隊參軍。
在新訓大隊,姚元軍刻苦訓練,不僅軍事動作完成得很好,而且他全副武裝跑5公裏,隻需要18分鍾,在整個新兵集訓營裏排第一名。
因為表現突出,姚元軍在新訓大隊期間就榮獲2次嘉獎。
姚元軍並沒有因為家庭的困苦而影響性格,相反他是一個非常樂觀、愛笑的大男孩兒,和戰友的關係也很融洽。
3個月後,姚元軍以優異的成績被分配到機動一隊,後來又被調到了將麵臨更多複雜情況,任務也更為繁重的江橋警犬複訓基地擔任訓導員。
在警犬複訓基地,姚元軍負責訓練和照顧警犬的名字叫“大狼”,幾個月的時間,他與“大狼”就已經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
由於雲南十分靠近金三角等著名毒品產地,邊境的販毒活動十分猖獗,而且毒販甘願鋌而走險,大多是亡命之徒,被查獲時還會“以命相搏”來給自己爭得一線生機,因此在這裏從事緝毒工作,更是十分危險。
到江橋警犬複訓基地執行毒品查緝任務以來,他與戰友查破販毒案件28起,抓獲在逃人員1名、犯罪嫌疑人14名,繳獲各類毒品13.4千克。由此可見雲南的緝毒工作多麼艱巨。
2011年8月22日淩晨,姚元軍和戰友們依照慣例執勤,並依法攔下了一輛從瑞麗開往芒市的摩托車進行檢查。
在檢查過程中,執勤官兵發現駕駛摩托車的男子十分可疑:這人沒有任何可以證明身份的證件,並且神色慌張,形跡可疑,於是執勤官兵對他進行了重點檢查,還檢查了衣服口袋。發現該男子上衣內袋之中有一個用衛生紙包著的可疑物品,就在執勤官兵拿出這包東西、正準備進行詳細檢查的時候,這名男子突然丟下摩托車,向遠處逃竄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