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西歸的低喝一出,一行人頓時鴉雀無聲,握著長槍的雙手,也不由得緊了一緊。
子桑傾豎直了耳朵,除了風吹樹葉的沙沙聲,聞到的也是叢林樹木的清新味道。
皎白月光下,一片漆黑的叢林樹影搖曳,似乎任何一草一木都存在著危險。
子桑傾警惕了又警惕,四周叢林環視一圈又一圈,並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
“全體都有!呈扇形,往正北方向前行!”
東陽西歸的視線從西南方向一收,轉身就麵對著正北方向,低聲命令道。
其他人一從耳麥裏聽到東陽西歸的命令,紛紛調轉方向排列開來。
東陽西歸走在最中間,子桑傾在左側最外麵一個,每人左右間隔一米,踩著踩著膝蓋高的草叢,向正北方向進發。
一行人默不作聲的前進了半個小時,叢林裏除了蟲鳴鳥叫的聲音,一切都還在正常。
這片叢林離城市比較遠,較近的村落民風樸實。
畢竟不是戰爭時期,大晚上的,一般人也不會沒事跑叢林裏玩。
“這片叢林綿綿山脈這麼多山,屍洞是在山上、地麵、還是地下都不知道,這樣漫無目的摸索著找,不等於是大海撈針麼?”
已經快淩晨三點了,牧陽走著走著就輕聲嘀咕道。
雖然他們根據曆史遺留問題,推斷出屍洞在正北方向的可能比較大。
但資料關於屍洞的地理位置,就一個XX省。
丟個四五十萬平方公裏的省過來,就要他們找到區區一個屍洞。
牧陽第一次覺得,上頭領導也太信任他們了。
好在的是,這一次的任務沒有限製時間,不然要他們一個星期或半個月就找出這個屍洞的話,他對自己都沒信心。
“你們說,那幫倭寇既然都不怕死的來找屍洞了,他們會不會知道屍洞的位置?”
牧陽的聲音從耳麥裏消失後,心有疑問的洛寒舟,便接著低語道。
“不是沒有可能,但幾率不大。”腳下突然一硬的子桑傾,低頭一看,踩到石頭上了。
“倭寇當年戰敗撤走的匆忙,主要軍官也都陣亡了,底下的小嘍囉對華夏地理未必熟悉。”
“再者幾十年過去,事物變遷,換一批年輕倭寇再回來找,就算他們有大致範圍,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找到。”
子桑傾就自己所知道的,又分析了一遍道。
這裏地形本就複雜,大山小山高山矮山交錯,峽穀山穀縱橫交叉。
不是長年累月生活在本地的居民,進了山都容易迷路。
屍洞入口肯定不會太大,哪怕認錯一個山頭走錯路,要想找到可不容易。
洛寒舟本來還想著,如果倭寇知道屍洞在哪裏,他們隻要找到倭寇,跟蹤過去就能找到屍洞了。
經由子桑傾這麼一說,他就再次沉默著不說話了。
不知道把正北方向十幾萬平方公裏的叢林走完,他們能不能找到屍洞。
東陽西歸聽著幾人的交談,並沒有插嘴說話的意思,隻帶隊領頭在前麵,眸光沉冷的前進著。
子桑傾本以為這次跟著東陽西歸出來,還能像前幾次一樣,好好的舒展一下筋骨。
可這都三天過去,他們每天走啊走,除了走還是走。
餓了吃點幹糧,運氣好遇到點野味的話,他們還能有點肉吃。
白天黑夜的走,再這麼走下去,她激情都要走沒了。
第四天中午,正午太陽太烈了,趕路不太合適,大家隨便的吃了點幹糧後,便爬到樹上休息。
一點半小時後,一行六人陸續從樹上或滑或跳的下來。
花凜箏身姿輕盈的一躍而下,軍靴踩到地上時,腳尖部分又是一硬。
低頭一看,她正好踩在了嬰兒拳頭大小的小石塊上。
子桑傾站起身就想走,但她卻在站起身時,眉頭突然一皺,複又蹲了下去。
一般來說,長久無人涉足的叢林,石塊與地麵會適應對方,而形成一個貼合的形狀。
可這個橢圓形的碎石塊,邊沿露出一條半隻寬的縫隙。
這條縫隙的顏色,比附近的地麵顏色略淺,一看就是很久沒暴露在太陽下的色彩。
子桑傾剛才這一跳的時候,她踩在上麵並沒有去移腳輾壓,就算石塊有些微移動,也不太可能移除這麼大的縫隙來。
更重要的是,子桑傾還看到這個碎石塊附近,圍繞著很多螞蟻。
她上樹的時候,是從另一麵上的,並未注意到這些螞蟻。
帶著一絲疑惑,子桑傾輕輕拿開這個橢圓形的碎石塊。
石塊一拿開,壓在石塊下的眾多螞蟻,就被驚動的一蜂窩慌亂了起來,四處亂躥著。
然而,子桑傾的注意力不在螞蟻身上,而在被螞蟻包圍著的那根兩厘米長的,三根牙簽粗的骨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