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呂不韋生日(1 / 1)

秦兵已經退去半月有餘,呂不韋和異人的計劃已經開火四逐步的開展開來,場麵鋪展的很大,很是華麗。包含了趙國王城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從高高在上的趙王、平原君趙勝、趙國地下王者趙霸天、趙國的主要大臣、各國質子、大量的普通百姓等等。

今天也是派粥賑災的第三天,可是今天除了粥,還有少量的肉。其實今天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東正街上麵人山人海的。有一座超大的宅子張燈結彩,從開著的大門就可以看到一座更加高大的樓牌,平地立起三丈有餘,上麵掛滿各種顏色錦綢劄製的各種奇特花式,甚是雄偉壯觀。

映照著星羅棋布之庭院,爭奇鬥巧之亭台樓榭,僮仆婢女之錦衣富態,更加相配稱的還是門前擁擠的人群,人聲鼎沸的喧囂熱鬧,色彩斑斕的各色錦綢車馬。

絲竹樂隊吹彈出悠揚的迎賓曲,呂不韋親自到大廳門前迎接。

今天是他三十五歲的壽辰,沒有人知道他今年三十五歲,除了他自己和他的父親。單從外表看來,他呂不韋顯得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白裏透紅的臉,帶著幾分俊秀,雖然留著當時隻有中年人才流行的長須,看起來也不過是一個英俊小生。

他身穿一件白狐裘袍,頭戴黑色貂皮暖帽,飄逸瀟灑,如玉樹臨風,雖不能貌比潘安,卻有一番別樣情致。與世人想象中的大腹便便、尖嘴猴鰓一點都沾不上邊,他不像商人,反而像一介儒生,像一個世襲的貴族。

站立在大廳門前,給一位位從麵前走過,拱手恭賀的達官貴人一一回禮,心中甚是歡喜。

想不到,呂不韋不過是一名斡旋於七國間的商人,做的是當時世人最看不上的行當——商人,今天卻能有如此體麵的事情。當今這世上除了呂不韋,估計再沒有那個商人能如此風光。

門前主客管家高聲唱道:“秦王孫異人,燕世子喜到!”

異人和燕國世子喜來到大廳門前,正要給呂不韋行禮祝賀,呂不韋連忙阻止,口裏連聲說道:

“小人賤辰,本不敢勞動世子和公子玉趾,隻是想藉此機會瞻仰一下世子和公子玉顏,並歡聚一下。裏麵請!裏麵請!”

異人和燕國世子喜本是好友,也不分尊卑與地位,攜手隨呂不韋來到右首最後一間小廳。

按照常理來說,異人與燕國世子喜雖說年紀相仿,又是好友,本不將什麼尊卑、地位和身份什麼的。但這場麵可不是一般場麵,各國王子、世子、王孫、使節聚集一堂,講的就是身份和地位。

異人他是王孫,不是公子,他祖父秦昭王在位,父親安國君隻是太子,這中間隔了一層,他祖父根本想不其他這個人。第二,安國君的姬妾一大堆,兒女更是成群,他親生母夏姬甚不得寵,經年都見不到安國君一麵,日後可能老死趙國也不一定。

而公子喜確實燕國世子,雖然目前同樣是質子,但他很快將成為燕國國君,燕國的王位肯定是他的。

這樣,兩人身份與地位可是懸虛異常。

他二人隨呂不韋來到這右首最後一間精致小廳,隻見廳內設有八個席位,分成東西向,中間沒有主位。呂父正坐在主人席位的隨次第二位置上與各人喝酒,聊天,顯然,主人席位最下麵的一個位子是呂不韋給自己留下的。

小廳內還有五位賓客,這五位賓客可不是一般人物。東向首座位趙國太子,一下依次為其他五國的質子和王子。

這小廳布置的相當華麗,四周矗立的是各種姿態的青銅美女燭台,看上去明顯知道這是完全手工雕刻出來的。燭台和真人一般大小,那五官清晰明、美輪美奐,走進一點發現連眼睫毛都清晰可見。可見,雕刻工手藝之精湛。每個美女燭台手中端著小孩手臂粗細的蠟燭,雖是白天,但也接近黃昏,蠟燭全都已經點上。

四周牆壁鑲著很多壁櫃,上麵排放這各種珍奇珠寶,五光十色,在燭光下晶瑩奪目,閃閃發亮。

小廳內幾人好像是在談論邯鄲城新近來的名妓——蔡姬,談論的也是些貴族間常常談論的話題。不過就是哪日哪日,和那名妓一起談詩作對,把酒言歡,甚至是風花雪月、共赴巫雲。。。。。。

時不時有些感歎和羨慕之聲發出。

呂不韋在一側看見燕世子喜麵有不悅之色,知那燕世子喜雖貴為一國儲王,平時所授均是儒家、墨家為人處世之道,很不習慣這種貴族間的風情。呂不韋忙朗聲說道:

“各位,有來了兩位貴客。大家都很是熟悉,我呂某就不介紹了。”

各國王子、王孫抬頭一看,瞬時間投來一片殺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