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初春的長安城不同於江南水鄉的柔情,但是也有其慢慢複蘇的美豔。
但是在今日的皇宮大殿之上,卻沒有半點恬靜淡然的初春跡象。
整個大殿之上殺氣騰騰,那群閑下來好些年的武將盡皆挺胸昂頭,精氣十足。
這造成這些的原因,僅僅是李世民的一句話——發兵突厥。
李世民高居龍椅,看著下方的文武百官。
“諸位愛卿,東突厥帶給大唐的恥辱,是時候做個了結了。”
此話一出,朝堂上的眾武將盡皆跪伏在地,請求出戰。
“李靖、張公謹何在?”
李世民起身說道。
李靖與張公謹出列站定。
“命衛國公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張公瑾為副,率領中軍。”
“臣遵旨。”
李世民點了點頭,繼續喊道:“李績”。
李績連忙出列答道:“臣在”。
“命李績為通漠道行軍總管,由東路率主力直接進攻東突厥腹地。”
“命霍國公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在西路順黃河前進,與李靖、徐世勣遙相呼應。”
“命任城郡王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張寶相為副,從靈州往西北挺進。”
“命檢校幽州都督衛孝傑為恒安道行軍總管,鎮守燕雲地區防止突厥軍隊東逃。”
“靈州都督薛萬淑為暢武道行軍總管,借道東北出擊突厥後方,監視突利可汗。”
一道道命令下達,被點名的武將盡皆麵帶興奮之色。
這時,李世民看向陳青與程咬金。
“陳青、程咬金何在?”
陳青與程咬金聞言連忙出列。
大聲答道:“臣在”。
李世民說道:“朕給你三萬兵馬,跟隨李靖一同出擊,待到時機成熟,直插東突厥腹地,活捉頡利,命陳青為正,程咬金為副,隨同大軍一起開拔”。
陳青與程咬金連忙說道:“臣遵旨”。
李世民繼續說道:“七路大軍,共計十餘萬人馬,盡皆交由李靖節製”。
......
發兵東突厥的消息一經傳出,整個長安頓時嘩然。
都是一片叫好之聲,但更多的,還是疑惑。
七路大軍征討東突厥,其中六路毫無爭議,但是對程咬金與陳青二人所率領的第七路,爭議頗多。
李世民為什麼要將最精銳的一路交給他們二人。
陳青與程咬金雖然這些年在長安城內名聲很大,但那他娘的都是惡名啊。
為人為非作歹,顯然已經成為了長安的兩個禍害。
陳青雖然早些年有些詩才,也曾靠著一首惜樽空名震長安,但是這跟帶兵打仗可沒有半點關係。
程咬金那就更不用說了,他的名聲人盡皆知。
對於這件事情,長安內的人隻能說當今陛下太過於喜愛陳青了。
陳青也是回到了秦王府,拿出程咬金送給他的麒麟明光鎧,來到秦王府的倉庫,費勁的抬出一杆方天畫戟。
看著眼前的這兩樣物件,陳青喃喃說道:“霸王之力,活該縱橫沙場”。
收拾完這些之後,陳青深深的看了一眼秦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