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年,七月乾隆第一次南巡,陪駕的有皇後富察氏,傅恒、福倫、紀曉嵐、以及李太醫,和一位產婆。
為什麼會有一產婆呢??
因為陪駕的皇後已經臨近生產了,乾隆皇帝讓皇後在宮中生產,可是皇後回答“臣妾為皇上生有一男兩女,隻有一女存活,皇上,臣妾懇請皇上讓胎兒出去看看,他皇阿瑪的大好河山,還等著他去治理呢,他必須活下去,他不能死。”皇上無奈,隻好帶上要生的皇後南巡了。
孝賢純皇後(1712-1748),富察氏,乾隆帝第一任皇後,滿洲鑲黃旗人,出身於顯赫的官宦世家,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女,保和殿大學士傅恒(後追封郡王)姊。史載:皇後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禦珠玉。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鍾愛異常”。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崩於德州舟次。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子二:端慧皇太子永璉,女二:皇長女、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
富察氏出身滿洲鑲黃旗。鑲黃旗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親統。其家族為名門宦家,世代簪纓。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先祖旺吉努率族眾歸附後金,在統一東北、創建帝國的多年征戰中,戰功卓著。曾祖父哈什屯在太宗朝以軍功官至禮部副理事官,至順治年間,累官至內大臣,加太子太保。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間任議政大臣,當過7年的戶部尚書,掌管國家的財政大權,曾經大力支持康熙帝的撤藩政策,深受康熙帝的器重。
皇長女
(1728-1729),雍正六年十月初二子時生,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戌刻殤,未封。
端慧太子永璉
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富察氏生下了弘曆次子,雍正帝親自為其命名為永璉,“璉”字,在弘曆看來意味著將來能夠繼承皇位之意。如此一來,富察氏在弘曆心目中就更受愛重了。弘曆在乾隆元年,把永璉密定為皇太子。斯時皇帝年紀不過26歲,這樣早就建儲,顯然是因為太鍾愛某個兒子了,未想到剛過了兩年多,永璉就因“偶感風寒”,於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十二日巳刻夭亡,年僅9歲。最為中意的愛子早夭,對乾隆帝身心是一個巨大打擊。為此,平素勤政的青年皇帝接連五天沒有臨朝。並把密定諭旨公布於眾,諭曰:“永璉乃皇後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皇考命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朕禦極後,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榜後,是雖未冊立,已命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禮用皇太子儀注行。”旋冊贈皇太子,諡端慧,後功令諱其名“璉”字。按皇太子之禮為永璉隆重舉喪,弘曆多次親臨祭奠。
固倫和敬公主
公主生於雍正九年五月二十四日,薨於乾隆五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下嫁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輔國公色布騰巴勒珠爾。公主本下嫁蒙古王公,但破例準其留駐京師,她也是居於京師而享受1000俸銀的第一位公主。子一,名叫鄂勒哲特穆爾額爾克巴拜,是乾隆帝親自為外孫改的名,意為鋼鐵。和敬公主死後,其遺體葬於北京東郊的東壩鎮附近,與色布騰巴爾珠爾合葬。當時根據色布騰巴勒珠爾家族政治、經濟地位上的需要,將和敬公主的衣冠埋於自己的領地,即今公主陵遺址。可到了濟南,再也經不住路途的顛簸,乾隆剛和夏家的千金聊得興起,就被傅恒打斷了
“啟稟皇上,皇後要生了。”
“什麼!!!”乾隆帶著夏家的千金來到皇後的房間外,要不是夏家的千金的攔著估計乾隆就衝進去了,“皇上,女人生產,男人是不允許進去的,何況是皇上,這樣不吉利。”
“雨荷啊,你有所不知啊,皇後他為朕生養了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男孩,可惜沒有存活下來,這次懷孕他又固執的跟過來,這能不讓我擔心他的身體受不受得住。”不用說對乾隆說這話的除了夏雨荷還會有誰會被乾隆叫做雨荷的呢?
“皇上,皇後娘娘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會有事的。”夏雨荷安慰道。
“謝謝,雨荷,沒想到現在,能安慰朕的人隻有你一個。”乾隆看著雨荷,心中一片蕩漾。不過一聲啼哭把乾隆從蕩漾中驚醒。
“生了,生了,皇後生了。”乾隆興奮的抱著夏雨荷轉了幾圈,才把嚇得夠嗆的夏雨荷放下來,夏雨荷的小臉通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