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神鼎沉小懲強暴 蟠桃熟大會真靈(1 / 3)

於是,馬成子招羲居瀘峰山,與之講論。成石父常棲遲其間,教服餌之道。

赧王四十九年,黃歇來訪,五次不值,複往華山見濛,亦迷其徑。

秦昭以魏人範睢為相,上巳日,置酒河曲。

有金人自水而出,捧水心劍曰:“令君製有西夏。”

秦王聞齊襄薨,子建立,君王後用事,為女中豪傑,乃與齊結好。

複約和於楚,楚使朱英至鹹陽報聘,因見歇,述王病篤。

歇與英謀,令太子微服出關,歇度去遠,求見秦王。

王怒,範睢勸釋遣之。

頃襄薨,完為考烈王,進歇為相國,號春申君,封於闔閭故城,令長子假君居守。

秦王方築樂宮於渭南,而鹹陽宮在渭北。欲造一長橋以通兩宮。

水勢衝激,工匠無所用其力。

聞齊有聖匠應曜,厚禮聘為董師。

曜觀渭水有神物驅水奔騰,乃撮土布之,水不能流,呼神出見。

神伏身對曰:“吾貌醜惡,知仙卿善圖物容,故不敢出。”

曜致誠拱手曰:“試出頭,當與汝言。”神不敢違。

曜曰:“秦作橫橋,無礙汝水道。”神叩首領命。

曜以目停視,暗以腳畫地,神覺之,沒水不見。

曜即令工匠立柱架梁,數日橋成,長三百八十步。

曜教留神像於橋北京水中,惟置腰以上於水麵,使人識之,不敢為祟。

暇辭行,昭王以黃金酬之,悉散於眾匠,謂之曰:“爾等知魯國名班者乎?”疾馳而去。

後名其門魯班門。

歇懼秦之逼,致數千客以輔國。

成石父寓蜀,又二百年餘,濟渡甚眾,聞春申養賢,改號永石公,率徒數十就之。

春申用賓客之謀,北兼鄒魯之地。

朱英薦師琴高道德,高浮遊冀、涿之間,三十餘年,聘尊以師禮。

英又薦趙人荀卿,曾論武於孝成王前,複為齊祭酒,學識淵博,聘至用為蘭陵令。

春申修政練兵,楚國複強。

陽翟大賈呂不韋適邯鄲,夢附白龍而飛。

明日道遇秦異人,以為奇貨可居,遂與結交,為之入秦謀見太子寵姬,求為子。

不韋有美妾趙姬,懷娠二月,獻於異人,約為婦。

周年產一兒,光明如練,百鳥飛翔,口含數齒,背項龍鱗。

時壬寅正朔,異人遂名趙政。不韋約遁。

秦軍王齕圍邯鄲不拔,王親督師。

平原往楚求救,賴下客毛遂之力,楚使春申往救。

平原複求魏信陵,用侯嬴計,竊兵符奪兵,大破秦師。

範睢勸秦滅周,王使張唐伐韓。

赧王徙依西周文公,公曰:“昔太史儋言周秦五百歲而合,今其時矣,不如奉土歸秦,不失宋杞之封。”

赧王無計,率子姓哭廟三日,捧輿圖請獻,降為周公,不逾月而殂。

遷西周公於憚狐聚,命嬴樛毀宗廟,運鼎於鹹陽。

將遷,居民聞鼎有泣聲,及以舟運至泗水,豫鼎飛沉於水。

入水求之,見一蒼龍,鱗鬣怒張,波濤大作,舟人懼逃。

樛夢周武王坐太廟責之,命鞭背二百。

樛既覺,即患背疽死。

孟秋朔,秦以八鼎陳廟,郊祀上帝於雍丘,布告列國。

韓王首入朝,各遣相國入賀。

王欲誇示,率眾觀鼎,八鼎忽聲如雷,皆陷入地不見,太廟震傾。

時東周惠公班之子武公,已立二十五年。

是歲丙午,須彌桃實正熟。

自昆侖會後整及千載,黃老設筵於大地,發金簡玉符,命官吏分投,啟請天上天下、海內海外真仙。

其間恐有未遍,轉仰東嶽真君查《東華錄》,凡證仙班者,俱邀入會。

因白石生處世最久,地仙必多相識,令青童傳語,托其搜閱,有功得足者,招之同至。

青童徑至春申門下,密道其故,永石公不敢推委,同門惟屬童琴高,不與說明,先別眾北往。

齊人趙廓學道於永石三年,亦辭歸省。公曰:“子道未全,安可思歸?”

廓堅欲往,公勉遣之。

廓行及齊,力疲止於道,市吏以為犯法,將收杖之,廓驚走百步,變為青鹿。

市吏逐入曲巷,倦其蹲憩路旁。

吏又逐之,複變白虎急奔,見糞壤如丘,入藏其中。

吏呼眾發穢。

惟一鼠伏地欲遁,喝眾捕縛,廓術窮,原複人形。

吏執以付獄,法應棄市。

永石知廓被困,化老翁見齊王建曰:“聞大國有囚能變形者,願為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