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門,是南國十三城門之一,是南國都城最大的城門,是重要的戰略防守城門,而前後有內外流鑾河橫貫東西,是江南的繁華之地,也是通商往來,前往官道的必經之路。
城門外,官道旁,春暖花開,地上的綠草剛冒出新芽,一旁的茶攤上,熱水沸騰衝泡著廉價的茶葉,剛出鍋的饅頭放在蒸籠上,用小火溫著,冒著熱氣,這些無不吸引著來往的行人與客商在此歇腳。
今天這茶攤從小攤剛支起,便有一個侍女般模樣的人推著一個坐在輪椅上的白衣少年在此等候,那侍女付了一兩銀子,隻是取了些熱水,用隨身帶的茶葉,沏了壺茶,二人就這麼的坐著等著什麼,一兩銀子夠這攤主一家半個月的開銷,所以攤主給他們拿了些瓜子花生之類的小吃食,也不多問什麼。
吳晴昨夜失眠了,一向生活習慣良好的他很少失眠,所以一早天剛亮,城門剛開,他和莫若就是第一批出城的人。
昨夜吳晴在得知莫若今天回城的消息後,便連忙聯係陳瑞林,讓他安排人手,前去護送莫若回城,並及時通報莫若的消息,按照莫若一行的速度,約莫在中午前抵達城門口,可是吳晴還是在第一時間就出城等候。
“啊哈…”
也不知道這是巧珍打的第幾個哈欠,她確實是困,以往都是她起床梳洗完畢之後,安排好早餐,才去看吳晴醒了沒。
而今天巧珍剛打開自己的房門,就看到自家少爺穿戴整齊的等著自己,一時間,她還以為自己起猛了,居然看見少爺在等自己,還想回去再睡會。
“我說少爺,不是昨天飛鴿傳書了嗎,莫姐姐中午時分才到,咱們這麼早來幹嘛。”
吳晴把巧珍杯裏兌了些熱水。
“來喝點茶,提提神。”
見巧珍不為所動,於是吳晴接著說道: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早上的空氣多好。”
巧珍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著,此時的她覺得還是多喝點茶提神的好。
喝了三四壺茶,嗑了兩三盤瓜子,去了一次茅廁,終於等來了…京畿處的信鴿,約莫還有一炷香的時間,莫若的馬車,便能到達城門。
“巧珍,都安排好了嗎?”
吳晴還是不放心的再次確認。
巧珍有些想笑,她從來沒見過少爺這副模樣。
“放心吧,我的少爺,你這都問了多少回了,我辦事,你放心。”
說罷,巧珍拿出準備好的信鴿,放飛出去,那通體雪白的鴿子,比一般的信鴿快了很多,徑直往城內飛去。
若是讓旁人看到吳晴用這隻日行千裏的白羽鴿隻是為了給鬆鶴樓傳書準備桂花糕,怕是會大罵奢侈。
放在平時吳晴自然是放心的,但是今天不同,這位外表冰冷的吳家少爺,一旦遇上和莫若有關的事,便什麼也淡定不了。
隨著時間接近晌午,官道上車馬如龍,吳晴也從茶水攤處離開,直接在路口處等著莫若的馬車。
一炷香的時間很快,隻見一匹快馬奔來,揚起煙塵無數,卻無人敢抱怨,馬上配著京畿處的標識。
來人在距離吳晴還有數十米的地方便停了下來,防止塵土影響到自家少爺。
那人急匆匆上前行禮道“少爺,莫小姐的車馬,馬上便到。”
莫若掏出銀子遞給來人。
吳晴說道:“辛苦了,去買些茶水。”
來人怎麼也不要,巧珍隻好硬塞在他的手心。
不多時,護衛騎馬開路在前,中間鑲嵌著莫家家徽的馬車,出現在吳晴的視線中。
巧珍發現自家少爺在不停轉動著左手上戴著的翡翠戒指。
這個小動作是在吳晴思考問題,或是內心波濤湧動之時的習慣動作,很顯然今天不是前者。
馬車在快到吳晴麵前時慢慢停了下來,護衛四處散開,保持安全距離。
莫若的丫鬟先下了車,將小板凳放好,方便自家主子踩下車。
巧珍推著吳晴上前。
莫若在丫鬟的攙扶下,下了馬車。
第一眼便是看向吳晴,二人四目相對。
和吳晴一樣莫若也穿著的白色的衣服,眉間一點朱砂,宛若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