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征藤峽(1 / 2)

天順年間,民間各地的起義接連不斷,廣西一帶的叛亂尤為嚴重,叛軍一路攻城掠地、擒殺官吏,戰火逐漸蔓延至廣東沿海地區,許多無辜的平民也慘遭屠戮。但此時朝廷動蕩不安,根本無暇平叛。直到朱見深繼位,才著手起兵平叛。

兵部尚書王竑極力向朱見深舉薦韓雍,說:“此人才氣無雙,平定賊人非他莫屬。”

於是朱見深擢升韓雍為右僉都禦史之職提督軍務,協同都督同知趙輔,調集諸省軍隊十六萬前往平亂。

幾天之後,聖旨傳到了韓雍府上,韓雍接了聖旨,謝了天恩,就和家人告別,率領幾個家仆日夜星馳奔赴南京。韓雍一到南京,就被人接到了兵部。

等眾人到了內宅,隻見一個身穿布麵鎖子甲,頭戴笠盔,身材健碩的人率先走了出來,“是韓大人來嗎?”

“韓雍見過趙將軍”,幾人停下腳步,向來人行了軍禮。韓雍可是對這位曾參與京城保衛戰的人景仰已久。

“不用客氣,請”,趙將軍側身擺手,兩人並排向前,“讓後廚多準備一些好酒好菜,晚上好為韓大人接風洗塵。”

趙輔、韓雍以及其餘將領圍在一張地圖前麵,開始商討戰術。一位年輕的將領說道:“聖上曾命人帶來一份詔書,上麵建議先驅逐廣東的叛軍,然後對廣西的大本營進行合圍,把控出口,毀壞莊稼,不出兩年即可平叛。”

隨後一人附和道:“我認為此計可行,可派遊擊將軍和勇領軍直奔廣東,大部隊一路趕往廣西,進駐大藤峽,分兵撲滅叛亂。”

韓雍指了指地圖卻說:“不可,你們看,叛軍從潯州到雷州蔓延數千裏,地勢複雜,而戰線又長,不利於我軍作戰。而且一旦出兵,叛軍四逃,周圍郡縣又將遭災。廣東一帶的叛軍都是一些烏合之眾,借起義之名行苟且之事,不足為慮。以我之見,我們應該全力進攻大藤峽,擒賊擒王,屆時群龍無首,反過來消滅他們輕而易舉。”

“有道理”,趙輔聽完稱讚道,“就按韓大人的方法辦。”並且把三軍的指揮權也交給了韓雍。

“大哥,不好啦,修仁、荔浦已經失陷啦,明軍人數眾多,武器裝備也比我們先進!”從荔浦逃回來的弟兄哭訴道。候大苟一臉嚴肅地坐在藤椅之上,聽著來人的講述。

“明軍這次來了多少人?”

“聽說來了十幾萬人,對了,還有蒙古騎兵。”

“敵我力量懸殊,怪不得你們。先前他們忙著應對北方的瓦剌,我們才有機會發展壯大,現在他們要全力對付我們啦。”

聽完這話,底下的人開始沸騰起來,互相詢問著該怎麼辦才好。

“不要吵了,軍師,你說怎麼辦?”

“雖然修仁、荔浦被明軍占領,但明軍想一口氣吞掉我們卻絕非易事。首先,我們應該先通知各個營寨的人,讓他們提前準備好石塊和木頭,僮族人擅製毒,可讓他們準備好毒藥,抹在箭頭上。明軍久攻不下,糧草不足,說不定就會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