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原子彈的信息(2 / 2)

總司令點點頭:“這種模式我們還是認可的,主要是這個總工人選,你有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畢竟你對科學界的風雲人物更了解一點。”

“我還真知道一個人物——錢三強,於1932年從北京大學預科畢業;

1936年從清華大學本科畢業;

1937年9月,在嚴濟慈的引薦下,到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居裏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導師是伊雷娜·約裏奧-居裏(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並跟隨化學師葛勤黛夫人做釙的放射源研究,還在讓·弗雷德裏克·約裏奧-居裏先生主持的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研究所學習。

1939年,完成博士論文《α粒子與質子的碰撞》;

1940年獲得法國國家博士學位。

唯一的缺點是年齡太小,今年剛剛30歲,還沒有自己的成名項目。”

總參謀長笑嗬嗬的說:“要說年齡,你小子今年有25了吧!你小子還說30歲的年齡小。如果他有了自己的成名項目,咱們就很難將他弄回國。就你剛剛介紹這些,就足以說明這是一個天才人物。興國,你有他的聯係方式嗎?”

“我沒有,但是我知道有人有。清華大學吳有訓教授,或者前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嚴濟慈所長有。這些都是他的良師益友,互相之間一定也有聯係方式。”

總司令說:“這些就讓組織去做工作,興國,你認為誰能先製造出來原子彈?”

“應該是美國。”王興國心裏知道答案,自然語氣都十分肯定。也不用其他人問,王興國就自顧自的回答:“一分付出,就應該有一分回報。美國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並且付出了大量物力財力。”

總司令接著提問:“興國,你認為咱們華夏能製造出來原子彈嗎?”

“一定能。”王興國十分篤定的說:“也許不是第一個,但是咱們一定能製造出來。隻要肯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另外,我認為外國人能製造的,華夏人一定也能製造。

不過隻要咱們啟動這一計劃,華夏就走上了一條孤獨的道路。所有人都會忌憚咱們,認為咱們有威脅的國家都會針對咱們和想盡辦法破壞咱們的原子彈工程。

而且咱們要動員10多萬人,這個動靜可不小,想要保密可是十分困難。”

總司令沉思過後,“這就交給組織吧,要相信組織的力量。咱們既然在興國這確認了原子彈的威力,就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研究出來。這個原子彈,咱們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