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亮,李大山跟著田翠花就去離村子最近的牛家村去了,這牛家村靠近鎮子,到牛家村在走上兩炷香的時間就能到鎮子上。
李曉林想著讓弟弟們直接進鎮子裏的私塾上學多好,可是聽說鎮上的私塾得有通過初試才能進,二寶跟小寶從來沒有接觸過書本。對他們來說這初試估計有點難。
牛家村子裏的學堂是個秀才辦的,考了幾年無果就回自家村子辦了個學堂,這也是方圓百裏除了鎮上的私塾外唯一一家學堂了。
一年雖比不上鎮上的私塾,但是學費也貴的離譜,一個孩子10兩銀子,還不算書本費用,再加上筆墨紙硯這些消耗品,一般人家是負擔不起的。
李曉林一早起來準備跟著大哥帶著倆弟弟一起去鎮上買上學用的東西。雲逸城哭鬧著也要跟著,可就他現在這個狀態出去少不了被人說道。
哄了半天,最後答應他回來給他帶糖吃,這才算不鬧騰。
還是借了王大伯家的牛車,不過他們已經商量好了,既然家裏有錢了,就買輛牛車,那樣二寶小寶去學堂也方便。
到了鎮子,先去了唯一一家書齋,書齋不大,但是東西不少,按照種類的不同分區域擺放著。雖然不像現代那麼井然有序,但是也能想要什麼直接找到。
先逛了一圈,李曉林心裏大概有了底,這裏的書大致上都是三字經,千字文這些文學類的。字跟古代的繁體字差不多,連猜帶蒙基本上都能讀懂,就是寫的話可就有困難了。還好李曉林以前學習還是挺好的,到時候跟著大哥一起讓二寶小寶教一教,應該不成問題。
看著那些東西,李曉林不由暗自咂舌。這些東西真的是貴的離譜。一根毛筆最便宜的要5兩銀子。一本初級啟蒙的書得10兩,其他書本更是貴的不行。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貴就貴了,賺了錢不就是用來花的。把該買的筆墨紙硯和必要的書本都買了,一共花了一百多兩銀子。
臨走之前,李耀祖看到書齋角落裏放著五、六摞紙,那些紙差不多都是一些殘破的,紙的中間大大小小的破了些洞,但是也不妨礙在旁邊寫字,就跟李曉林商量花了50文錢買下了,可以用來練字不心疼,畢竟他們剛剛隻買的一摞紙就用了5兩。
從書齋出來,大家就一起去了城北的騾馬市,買了牛車。因為大哥每天都來鎮子上,家裏啥也不缺就沒在怎麼買東西。
因二寶跟小寶第一次來都覺得新奇不已,李曉玲就讓大哥帶著他倆隨便轉轉,自己去了惠仁堂,既然決定要跟著張大夫學醫自然是要來一趟。
接下來每天李家大哥去鎮子上買鹵味的時候就把二寶小寶送去學堂,李曉玲去惠仁堂,回來的時候再一起回來。李大山跟著田氏去地裏忙著。
雲逸城的外傷好的七七八八,自上次中暑之後,也沒有在像傻子一樣亂喊人,可記憶還是沒有恢複。砍柴挑水的活都被他給攬下來,除此之外每天也不知道忙些啥,但是偶爾會帶回來一些野雞、野兔子。李曉林看他沒什麼危險也就不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