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銘努力扯出一抹微笑,幾乎是落荒而逃。

他想要找一個地方好好靜一靜,但是欒城處處都是熟悉的人,他們見到他滿心的歡喜。雖然那些百姓都知道這種熟悉在將軍麵前是不能表現出來的,但是此時是難得欒銘一個人在外遊蕩,他們不由都想問問自家孩子的情況。

一開始的欒銘還有些推拒,希望自己能夠自己靜一靜。但是後來不知道怎麼的,隨著遇到的熟人越來越多,看著他們的笑臉,他就忽然想通了,想到了另一條道路。

逐漸,他臉上的笑容開始變得越來越多,整個人的精氣神也越來越好,在麵對之後問他自己孩子情況的父母時,他開始耐心解答,對他們的經曆,如數家珍,一件一件發生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這些父母聽得臉上都樂開了花,一個勁地誇讚欒銘,誇讚那些欒城的孩子們。

“爭氣啊,爭氣!你們這些臭小子是越來越爭氣了。”那些人笑眯眯地圍著欒銘,臉上是心滿意足的笑意,得知自己的孩子現在過得好,仍在勇猛殺敵,為了保護自己的故鄉而戰,他們很驕傲很自豪。

但也有一些人繞著他們走。

這些人也有孩子,但是他們不舍得將孩子送到戰場上去。

雖然鄰裏之間不會說些什麼,但是他們自覺低人一等。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些把孩子送到戰場上去的父母都是傻子,他們認為自己的做法才是聰明的,至少為自己家裏留住了香火。

不過在此時此刻,他們也沒有必要逞一時口舌之快來得罪欒銘,得罪那些父母。

能將孩子送上戰場的,不管他們背後裏再怎麼說,表麵上還是要表示一些敬佩的。

但是不代表他們也要將自己的孩子送上戰場,所以每次見到欒銘的時候,本來熟悉的他們不敢去打招呼,反倒繞著走,生怕欒銘讓他們的孩子也上戰場。

這當然是他們想多了。

欒銘和諸位大爺大媽聊了一陣之後,看著他們滿意的笑容,忽然開始折返。

那些人聽到他們孩子的消息之後,心情都非常的愉快。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討論著,畢竟這樣的機會非常難得,平時他們都很難獲得自己孩子的信息。

見到欒銘折返,他們也不覺得有什麼其他的問題,還以為他有什麼事情忘了做,都隻是微笑著對他打招呼。

而欒銘腳步逐漸變得堅定,眼神裏也開始閃爍著希望的光。雖然這份希望是寄托在他人身上的,但是沒有問題,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不會在此時出錯。

這條路既熟悉又陌生,他走得很快很快,最後甚至跑了起來。

最終氣喘籲籲的欒銘到了那個小院門前。

他認真地叩了叩門,門很快開了。商一帶著笑容看向他,絲毫沒有任何的驚訝。

“欒軍師,你來啦。”

“在下欒銘,前來拜見,懇請小姐救命。”欒銘姿態放得很低。

商一笑了笑,“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