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後來……(番外\\\\完結感言)(1 / 2)

木棉花開的時節,飽嚐了清甜豐腴的橫琴生蠔,隔天還打著生蠔味的飽嗝,林朗清一家大小來到了港珠澳大橋的洪灣入口。過關刷卡,直接開車就上了橋,在那廣袤的藍色海洋上風馳電掣,腳底下,蒼茫蔚藍的海水如同一塊藍色的毯子,一路延綿開去,延伸到那看不到盡頭的天邊。

朱家喬眯著眼睛,用震耳欲聾般的大嗓門高喊:“犀利啊!這多少公裏啊?用這麼多的鋼梁吊索?!得多大強度的鋼材啊?!”

開車的是她的孫子,林樂喬。這個身材高大相貌俊朗的青年人,可謂遺傳盡了祖父母的優點,長得不比電視裏的小鮮肉差得了多少。他把車頭上的通行證收起,說:“全長55千米,主橋長29千米,世界頂尖級施工規模和難度。全部都是國產設計完成。從此以後,大灣區正式連成一體。”

隨口報出來的數字,眼睛都不眨一下,甚至不會影響林樂喬駕駛的速度。

很快,車子頭上一暗——他們竟進入了一條沉降隧道。

“橋連著隧道,隧道連著橋。”朱家喬禁不住帶上了老花鏡,像個孩子似的東張西望。看著看著,手猛地一拍旁邊一直沒吱聲的林朗清,“老頭子,怎麼不說話啦?老人癡呆啦?”

同樣地也是扶著玳瑁老花鏡,眼睛瞪得老大,林朗清那癡迷專注的模樣,又引得朱家喬直發笑。

“怎麼?難道就連你這麼有前瞻性的林高工,都覺得稀罕麼?”

林朗清這會兒低笑著說話了:“不敢想象、不敢想象,真不敢想象。”

重要的事情一連重複了三次,他才娓娓的道:“我想過我們能夠建出橫渡珠江的橋,能夠跨海的橋,能夠三天建一層樓,能夠建成科技感建築群。可是這一二十年,我越發覺得原來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而手底下能做到的事情是無限的。貴州的深穀溝壑,洋山港的深港大橋,大飛機,大航母……都不是靠著想,一步步地踏實走過來了。”

他對孫子比起了大拇哥:“樂喬,爺爺奶奶為你感到驕傲。”

因為羞赧,林樂喬耳尖發紅,他說:“我隻是不想丟您們的臉而已啦!今天出來玩,就別聊工作了,我們好好的享受一下假期,好不好?”

“就是。”朱家喬也幫著,她的嗓門在車子裏震得嗡嗡的,“退休這麼多年了,趁著能走能跑能吃,就好好地享受一下吧。”

車子又從隧道裏出來,爬升斜坡回到了橋麵上,現代化的大都市在海邊閃閃磷光,她飽含深情的眼看著那繁華都會:“好好看看這個,歌舞升平的新世界。”

……

以上,是不是以為是番外?

其實不是的。

真正的結局在上一章已經完結了。

至於上麵這段文字,原本是打算作為結局的,但後麵深思熟慮的還是砍掉,甚至連番外都算不上。

畢竟不是所有結局男女主都是以愛情結束,不是所有生死相依的感情都落在那種事情上。

愛情雖可貴,信念價更高。

年歲漸長,感悟越深。

也許因為在做資料搜集的時候,知道有過那麼一批戰友,他們複員後散落社會,各自有了各自人生經曆。但當某些磨難降臨,他們毫不猶豫地對自己子女說:去某某地,找誰誰誰。子女到了地方一看,那是一位異性戰友。而戰友知道TA們是誰誰誰的子女之後,也是二話不說地攬下來。

直接就是一句話——從今天開始,我是你媽。

這是一種同生共死過之後才有的深厚情誼。

……

書名叫做《逾鴻溝》,於我而言,也是一次“逾鴻溝”。

我所擅長的,其實是民風民俗,是百姓生活,是塗抹平凡世界裏的亮色。而且我祖上三代,就沒有出過當兵的。

但,沒有當兵的經曆,就不能寫軍事嗎?

更何況,我還是個——女人?

橫亙在朱家喬麵前的那道看不見的鴻溝啊,其實也是我麵臨的鴻溝……

不止一次,編輯跟我確認:你要寫的是軍事?不是軍婚?可以往情感劇靠攏的,那很火……

不止一次,朋友跟我質疑:你的決定蠻好的,可是很難哦。

更多的,是各種視而不見,各種看低看扁,各種嗬嗬嗬。

“啊,挺好的。”

“不錯不錯,你就寫你喜歡寫的。”

“敢於嚐試挑戰是好事情啊。”

我表麵大大咧咧,但身為巨蟹座,我就挺……敏感纖細的。難過的時候,不敢肯定的時候,我就會拿出一件當年的小事給自己打氣:我可是呆過巾幗文明崗的呢!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還在上班的時候,某年正在為了“423讀書節”加班,忙得腳打後腦勺的時候,上級來了電話,說讓爭取一下巾幗文明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