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河道:“德川君閣下謙以待人,深得大漢禮學之道,倒也頗為難得。”
……
兩人又說了一大通毫無營養的屁話,最後才轉到正題上來。
張大河首先挑起話題道:“德川君,如果我沒有看錯的吧,幕府好像是遇上麻煩了?”
德川家福歎息道:“如今的日本,幕府中央的實力江河日下,各地諸侯紛紛裂土割據,幕府的威信早已經今非昔比了。就算是在幕府內部,也由各地藩主推舉出來的老中行使實權,將軍隻是名義上的最高職權罷了,唉……”
張大河道:“果然如此,德川君就沒有想過要改變這現狀,恢複祖上的榮光嗎?”
德川家福道:“如何不想,無奈時局所限,欲振乏力爾。”
張大河道:“願聞其詳。”
德川家福道:“要想集權,必然要有武力的保障,可眼下直屬幕府指揮的各級武士僅有千餘人,用以保衛將軍府自然是綽綽有餘,可若要用來對付各地藩主卻是遠遠不夠,如之奈何?”
張大河道:“既然各地藩鎮林立,總有兩百餘家,何不利用各藩之間的矛盾,使之互相傾輒,幕府或可從中漁利,逐漸收複中央集權?”
德川家福道:“此計雖好,可真要執行起來卻是千難萬難!各藩封地形成已久,很難挑起之間的戰亂,再說在幕府之上還有天皇,最近幾年,恢複王政的苗頭死灰複燃,一旦局勢失控,隻怕將軍幕府立時便有垮台之憂啊。”
說罷,德川家福和張大河兩人皆陷入沉默。
德川家福是不好意思開口向張大河求助,張大河卻是不敢貿然開口相助,唯恐引起德川家福的警惕和誤會,反而會壞了大事,兩人就這樣僵持著,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該怎麼繼續下去……
還是平田次郎靈機一動,插進話來,以生硬的漢語說道:“將軍,我們何不請求中國出力相助?”
德川家福仿佛眼前一亮,抬頭以希冀的眼神看著張大河,張大河心中暗喜,臉上卻擺出為難的表情道:“德川君,我國雖願意鼎力相助,無奈新朝初立,國家的統一尚且未能完成,實在抽不出太多的力量來支援貴國。”
德川家福和平田次郎聞言失望不已。
張大河語鋒一轉,接著說道:“不過,在下倒有個辦法,或許可以改變幕府如今不利的局勢,不知德川君感不感興趣?”
德川家福心中重新浮起希望,說道:“願聞其詳。”
張大河道:“德川君,幕府的當務之急是將直屬的武士軍隊控製在手裏,然後利用這一支武士軍隊為基礎,進行擴軍!”
德川家福聞言大失所望,歎道:“我何嚐不想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奈何藩庫並非掌握在我手裏,沒有糧餉要想招兵談何容易?”
張大河猶豫再三,還是咬牙道:“在下倒是有個辦法,就是不知道德川君想不想聽?”
德川家福道:“大河君請講。”
張大河道:“眼下我國新朝初立,由於久經戰亂,民生凋弊,缺乏壯年勞力,如果德川君能夠動員國中壯年前往我國務工,則不但立時可得一筆訂金,更可以從外出務工人員身上獲得紅利,若以十萬勞工計,每年可獲得紅利當在萬金以上。”
德川家福和平田次郎聞言對視一眼,兩人的眸子裏都掠過一絲喜色。
眼下的日本島,由於連年和平,人口急劇膨脹,業已經讓整個島國不堪重負,尤其是事關國計民生的糧食日見短缺,張大河提出要從日本引進壯年勞力,真可謂是一舉兩得之事,一來緩解了日本四島的人口壓力,二來還可以從中國獲取大筆務工銀子,何樂而不為?
頗有眼光的平田次郎更是進一步想到,如果能夠好好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勞務輸出將成為將軍幕府用來對付天下諸侯的一張王牌,隻要運用得當,將可以成功地完成幕府的中央集權亦未可知……
平田次郎壓抑住心下的狂喜,臉上竭力裝出一副猶豫的模樣,說道:“大河君的建議雖好,可要讓戀家的日本人背井離鄉去中國務工,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呀。”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