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桐不敢和她們說,尤其是姐姐,她比媽媽都嚴格,夏桐有些怕她。其實夏桐知道姐姐是為了她好,希望她少走錯路。可是她還是錯了,再回頭,證明家人是對的,先立業再談感情,這樣比較穩定,比較現實,也比較融資獲得幸福。這些當時不懂,懂時已晚。
當時爸爸媽媽從來不在夏桐麵前講社會的現實,他們都是特別善良的人,對每個人都很好,經常幫助別人,家裏也從不缺錢花,所以從來夏桐不知道金錢的重要性,所以她把錢財看得比較淡,甚至有點鄙夷那些愛財之人。她將感情放在第一位,交朋友也從來不看對方的家庭背景,夏桐在父母那裏沒有看到負麵的東西,所以她把所有東西都想得很美好,所以當黑暗殘忍的現實的出現在麵前時,她始終接受不了。
人總是越長大快樂越少,越經曆冷漠越多。從前看見一個可憐人,翻遍口袋都要找幾塊錢給他們,才覺得安心了快樂了,後來看到有人乞討,眼睛都不會眨一下,漠然的走過去,頭也不回,卻依然不快樂。
但那時18歲的夏桐想不到這麼多,憧憬著她驚天動地,轟轟烈烈,堅定不移,一生一世偉大的愛情。她甚至考大學不是為了自己,隻是為了和陳然在一起。在那個桐花盛開的季節,她迷失在青春時代不成熟脫離現實的感情世界裏,分不清對錯。她不知道這世上沒有永遠的東西,都是有變數的,尤其是人。
她忘記了為自己而活,忘記了應該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所以她在文理選科時毅然決然的選了理科,理科對於她可是漿糊般的存在啊。
許多年後,每當夏桐想到這件事,總會默默凝神很久,不知道,她可曾後悔過?
錢美美和夏桐截然相反,她從小家裏困難,媽媽撿市場人家扔了的菜葉回去吃。她從小體會到了生活的貧窮困苦,感受到現實的人情冷暖,所以她知道要好好學習,改變命運。她一直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即使是遇到喜歡的人也不會去表達,因為她知道那不是最重要的。而夏桐也遇到過朦朧的喜歡,她不表達,是因為自尊心不允許,她總有著超強的自尊心。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性格都不一樣,人生觀也不一樣。
雖然夏桐和錢美美人生觀不同,但當時確是無話不談的朋友,她們喜歡在一起交流一本小說的讀後感,比如紅縷夢。有時會說道陳然,錢美美總說:“學生時代的感情是最純真的,出了學校不會有了。”她希望夏桐和陳然可以好好走下去。當然那時錢美美還沒那麼勢利,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偽裝的,夏桐已分不清也不想知道。就像後來的陳然,她分不清曾經溫暖親切的他是真的,還是現在決然冷漠的他是真的。這種感覺讓夏桐覺得出現了幻覺,以至於後來很多年,經常恍恍惚惚,分不清夢境與現實。
這都是後來,而2000年的春天,夏桐沉浸在不敢讓別人知道的小小的幸福中。她覺得自己有點幸運,這麼早就遇見了相知相依,兩情相悅的人。盡管還是因為學生不該戀愛的壓力和周茉事件的影響而有著不安,但還是小心翼翼地感受著愛情的滋味。
當時她不知遇到陳然,用光了她所有好運。從他離開後,就再沒有快樂,而他也不是與她一生一世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