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2)

第三十三章

秦王回到府中,柳兒忙上前,“殿下,準備了熱水,要不要好好泡一下然後用些東西,您幾日未曾好好休息了吧。”

秦王殿下笑得十分具有深意,“大概,很快就可以好好休息了。”

三天後,皇上已經完全清醒過來了,神誌清楚口齒伶俐,雖然暫時還動不得,也足夠壓得住帝都蠢蠢欲動的氛圍。

不過,也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擺在眾人麵前,皇上雖然已經清醒,卻還下不得床,對外說是需要休養,但是大家或多或少的從太醫院得到點小道消息,心裏都明鏡一般,皇上這回怕是真的不行了,然後就一個問題擺上了台麵。

誰是下一任的皇上。

目前皇上膝下的皇子們,大皇子體弱多病且早年被皇上斥責有汙點不能算,九皇子有外族血統也不能算,十二十四兩個小的,母族都勢弱不說,不占長不占嫡也無勝算。

二皇子養在皇太後身邊,又是最為年長的,本身已經參與朝政,娶妻王氏,聯姻世家,名聲也一向很好,自然有資格;而五皇子背後有本朝最大的世家之一曹家不說,母妃也是宮中皇貴妃,掌有宮權鳳印,不得小覷。至於八皇子,與五皇子一母同胞,且年紀較小,自然不能算。

眼看著這下一任皇上就要從二皇子燕王,以及五皇子晉王兩位中選出,帝都中氛圍也為之緊張起來。

先發難的自然是晉王。

王家的事情,到現在依舊沒得解決。鄭高不明死去,廠公上位,皇上出事,一連串的意外讓這個案子目前還是擱淺狀態,晉王在曹家的指點,就從這裏開始發難了。

王家與張家聯姻,而張家如今狀況多多,但是他們又是原本計劃最重要的執行人,出不得半點差錯。曹然自然不放心張家在這種時候參合到奪位的大事裏來,必須斬斷他們與王家的聯係,讓張家不要隨便卷入燕王與晉王的奪位之爭中去。

因此晉王直接給皇上上了奏折,這種時候再不出頭什麼時候出頭為好?

內容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先是問候了他的身體,然後就是皇上您還記得王家那個案子不?鄭高死了秦王還在啊,這案子還查不查?

現在的皇上自己看不了奏折,都是小三子或者蘇誠直接念給他聽然後代他執筆或傳他口諭,他現在信任的人不多,能近身的也就小三子或者蘇誠了。

晉王這個折子沒什麼稀奇的,皇上巴不得大家都有事情別來煩他,不無不可的點頭,查吧那就。

要說王家也是倒黴的很,娶個媳婦進來鬧出這麼多事情來,他們家本來也是世家中總數一數二的大家族,向來以人多見長。可別小瞧了這人多,王家嫡支人是少了點,但是旁支特別多,發展至今已經數不清多少人了,隻知道老家那個地方,光他們族祭田就能抵了大半個屬州。

王家不光人多,能讀書的人也多,雖然基本上不過是個秀才舉人的,進不了朝堂,但是各個省各個府都有幾個小官是他們王家的人,縱然地位不高但是多少能遞得了消息辦得了事兒。

他們幾家的計劃中,王家也算重要的一環,舍棄他們曹家也不是不心疼,但是誰叫王家也有個燕王的女婿呢。王家出事,王家的女婿也逃不了好。

秦王接了皇上的口諭,笑的不可抑製,前麵曹家和燕王還眉來眼去的打算合作,這麼快就要賣了他啊,那就查吧。

真若打算查,王家這事簡單的很,下藥能連續下四個月,那必然是自家人搗鬼,藥材從哪裏來,誰買的誰送進來的,順藤摸瓜好查的很,那張淑蓮一開始打算要瞞住的也不過是王家的長輩們,卻沒防著身邊幾個下人。所以很快,該有的證據都擺在秦王麵前了。

那下一步就是要審了。

審誰?

那張淑蓮畢竟是王家的嫡長媳,張家的嫡女,還懷著身孕,不用說別的,隻要一過堂,那名聲就全完了,王家這個時候著急了起來。燕王殿下自然不能坐視王家的長媳就這麼身敗名裂,帶累整個王家。因此燕王上門了。

燕王很不想上這個門,他正在找人查那小三子與秦王的淵源,實在不願意相信,老九居然能是三公公背後的主子。他寧可相信皇上才是。

中秋早的過了,天氣越來越涼,就如同帝都的氛圍。燕王就是在這麼一個低調的晚上拜訪了秦王府。

領路的是秦王的貼身侍衛袁一,早聽說秦王身邊有一對雙胞胎兄弟,武藝極好,隻是燕王還沒見過袁二。

一路行至王府書房,秦王別出心裁的將他的書房修在王府中的水池邊上,那書房三麵環水,一麵對著一條滿是樹木的小徑,看起來幽靜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