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創業淺談(1 / 3)

這些年想創業想掙錢我給出四點建議

1、要做倒爺,隻做渠道隻做流量。產能過剩,隻要有流量,工廠隨便你挑,做知識博主也都是倒爺,倒賣知識。

2、要玩虛的,手機互聯網個人IP是你逆襲唯一希望。別搞實體,哪怕擺攤都不能去開店。

3、要玩輕資產甚至零成本,零成本創業的項目一大把,我現在做的基本就是零成本,好多粉絲做的也都是零成本

4、要關注新興行業,比如寵物、老年、中醫、傳統文化尤其玄學等等。新行業要先去臥底倆月,掌握全流程以免少踩坑

倒爺思維+IP思維+輕資產思維+臥底思維,同時做,缺一不可

這兩天讓穀歌、meta、百度等這些科技公司肯定是第一批先睡不著的了

咱都知道抖音已經是近些年的神話了,這種人工智能技術出現的重大曆史意義,不亞於互聯網和個人電腦的誕生。

效率比人工快好幾倍,關鍵還巨便宜一個月才100多塊錢,不用浪費感情給它做思想工作,甚至它還可以幫你做精神緩解,這玩意兒還24小時永不停機…一個員工工資至少3000起了吧,還事多,一天還隻想工作八個小時,還想要雙休…這可倒好,有了這玩意兒,成本低幾十倍,產出還能高出n倍,打工人,你聽到啥感覺…

具體應用太廣了,你隻需要跟他聊天,想要什麼答案給你什麼答案。智商高情商也高。比如你要解決一個未知問題,就可以從那裏找到一個相對最靠譜的了解,就這一點就可以顛覆搜索引擎…你可以不用看醫生,不用找老師,寫詩寫小說寫論文畫畫作圖,關鍵是每次回複的結果還都不一樣,每次還比絕大多數人類寫得好...

隻要是人類提出的有問題它基本都有答案,是個潛力無窮的超級應用,其中它自動生成的一句話:正視人性,讓人類與眾不同…怎麼感覺是這個人工智能在給我們人類洗腦…

目前還在繼續升級進化,學習能力無與倫比,前年的參數還隻有15億,去年就已經狂飆到1750億…智力遠超以前所有人工智能的總和,對話能力超過了90%的人類,聽說不久將來會擁有自主意識,完全ai智能化,就跟流浪地球裏的moss那樣自主完成迭代和操控。

所以,這個公司的創立宗旨是:不讓人工智能毀滅人類…是不是很刺激很嚇人

2、創始人也是個絕對另類,二十多歲創辦openai研究出chatgpt創立、再由比爾蓋茨投資100億美元成長到今天,變態的創始人才能發明變態的東西,這就是極端魅力。一般老百姓極端會壞事,但是用到正途上的極端才能出大結果。思想家、哲學家、數學家、畫家、科學家、企業家等等無一例外都是極端分子。

3、對人類影響

他現在還處於剛誕生的初級形態,是個嬰兒,就這麼強大了,什麼工業革命4.0,消費升級,工作就業,公司股票都將受其巨大影響,很多美國科技上市公司使用了這個應用開始一批一批的裁員股價這兩天都是翻好幾倍…至少在可以看得見的未來裏大多數人可能要失業了,各行各業可能都將麵臨被顛覆!按它這個速度,以上情況的發生應該不會超過10年!

關於投資朋友創業,哪怕是親兄弟是發小兒,也得慎重,因為一般都是坑

1、必須先調研這個人。不是同一地方不能隨時逮的住人的別頭,異地的那種坑了你電話把你拉黑,給你的全是假地址,你隻有變成鬼才有可能找到他。還要跟近些年跟他合作的熟人打聽一下他的情況,很多人裝逼大發了一打聽坑了身邊無數人

2、必須調研一下這個項目。隻需要看他的曆史財務報表,拿不出來就是吹牛逼

3、初期先意思一下,賺了繼續跟,要是情況不對,錢也不多,就當陪兄弟玩了,也讓自己開始接觸創業,給自己未來布局,說不定找到了退路

掙錢的本質是賣廣告,當我認識到這個本質的時候我以前學的所有知識全部推翻掉。

1、不是產品為王不是什麼匠人精神,日本把匠人精神吹破了天,現在呢,基本所有日本製造崩了。還匠人你就強吧

2、迪奧咋掙錢的?在海邊的一個懸崖斷壁上,經過五百年風吹浪打,吸收日月之精華後開出了一朵嬌豔的玫瑰,男人為了女人冒著生命危險把它帶回了家,經過上千道工序萃取提煉出了口紅,它的芳名叫迪奧,好感動…我買,玫瑰是隔壁村王大爺種的

掙錢就是敢做廣告敢包裝敢吹牛逼敢造夢敢喊價

昨天有粉絲問小孩的生意能不能做?如果你是個新人想投資想創業,答案是肯定不能。

央企和機關單位的幼兒園都陸續開始外招了,新生兒斷崖式下跌,沒學生了,很多之前高不可攀的學校,會陸陸續續向社會向公眾開放搶生源,以前一個個跟大爺一樣,跟斯文敗類一樣:長沒長眼睛,這種地方你們的孩子也想進?現在態度180度大轉彎:尊貴的家長朋友您好,請隨我來。這個賤樣,賤到我了。孩子相關的所有生意這幾年將迎來倒閉狂潮。大廈將傾還不跑,跑得慢的可別被砸死啊。一首《笨韭菜》送給韭菜家長和韭菜創業者們

哦 寧靜的校園外

有一棵笨韭菜

努力在斷崖年代

本以為到城市

不怕那太陽曬

攢了一點錢在口袋

最無奈 想創業卻發現孩子已斷代

學區房不複存在

哎喲 往著胸口拍一拍呀

勇敢也起不來

心情自然太壞

哎喲 向著鐮刀拜一拜呀

別想不開

鐮刀自有安排

做小事成功的本質,跟做大事成功的本質是一樣的。今天還跟拿到過巨大結果同時又經曆動蕩人生的一個大佬聊完,他說這句話極其寶貴

1、比如創業,養一頭牛掙錢,養10頭肯定掙錢;但是很多人養多了開始裝逼,本來一個沒啥成本的茅草棚,非得花成百上千萬蓋成所謂的養殖場,又開始買各種機器設備,招聘各種員工、去搞各種模式,還要去國外學習,又要搞定這關係那關係還要學送禮,跟政府的各種博弈…這一套操作下來很華麗很裝逼,一旦一個環節出錯全部崩盤。

2、這跟龐氏騙局的本質一樣,你自己在不斷吹泡泡,不管是房地產、還是搞種植搞養殖的規模性企業,在假相被揭開刺破之前退出的還好,留到最後的都得陪葬。

3、所有的生意是不是都是這個過程。除了一直堅持生意本質的、在商言商的人可以總體保持平穩。比如香港的很多商界大佬大都很平穩,咱內陸的好多企業家可喜歡花裏胡哨,包括你身邊的大部分牛人,終將都是曇花一現。自己著了相忘了本質,或者說稍微成功的人眼裏很容易看不上小事兒。

關於合夥創業8條實戰經驗

1、不要找最親的人,親兄弟也大概率反目

2、不要三個人,很容易2v1

3、可以入資金股,不要入人力股,即:不幹預

4、要簽訂合夥協議,明確責權利,明確股份股份多少有行業公式,明確退出機製

5、每日公布電子係統的財務數據

6、不要加杠杆借錢或貸款入資,除非項目確定盈利,確定方法是查看財務流水。因為一般盈利的項目很少會找人再合夥

7、投資之前詢問與他近期跟他接觸比較深的人,很多多年不見的熟人,在利益麵前是會變的

8、在商言商,不要用情感做生意,要麼別做

我看到的所有生意基本都是謊言。

1、做生意都是為了掙錢,掙錢的本質是賣廣告,賣廣告就是包裝,什麼是包裝:沒有的說成有的,有的說成好的,好的說成頂級的。再說直接點:都是假的

2、做生意做到最後都會脫離本質,轉而去吹泡沫,最終結局都是爆掉。金融股市如此、房地產如此、醫院如此,養牛種地也如此。比如養一頭牛掙錢,自己搭建牛棚,割草放牛,但當你養了1000頭牛之後就開始脫離一頭牛的本質;開始融資、花幾千萬建牛棚、買各種設備、使用各種生物藥劑、雇各種工人、學各種新模式、開始學送禮等等,全部都在吹泡沫,隻要沒有政府補貼,這些生意的結局都是死。

返鄉創業的幾條建議:

1、有返鄉創業想法的,大部分家底都不是很厚實,甚至還沒到小康線。穩當點兒,初創者大部分都得掉坑裏,以我八九年的創業經驗,創業要點有三個:有人帶路+自我學習+精益創業模型

2、創業是個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那就是一輩子的事,一旦創了業,再重回職場的概率就很低了、這是條不歸路。這一點必須得吃透,別老想著一蹴而就,這是長征。

3、真正掙到錢的人都是那麼一兩年就起來了。大部分時候都是賺點小錢甚至賠錢都很正常。當然具體的跟人很項目跟模式也有很大關係。

4、具體的項目選擇得因地製宜、因人而異。不能瞎種瞎養。不能看到別人掙錢了就必須搞一樣的。很多新型的種養殖項目都有發家致富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比如我愛人養高端寵物貓五年,規模越來越大現在正在擴建第四期。也手把手帶了幾個熟人做了起來,但有的人就不喜歡養貓,掙錢人家也不幹。

口技+你總是隻留下創業想法,從不肯係統的學習它,到處都是割韭菜的方法,創業正道充滿了滄桑

關於沒掙到錢,停下你那隻會抱怨的破嘴,你見過天天抱怨的人掙到錢了沒

1、先說創業,再差的行業也有掙錢的,再賺錢的行業也有賠錢的

2、再說職場,再差的項目團隊裏也有人拿錢最多,再賺錢的項目團隊裏也有倒數第一名

所以,bb啥,抱怨啥,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你是一切的根源,想掙錢:

1、停止抱怨,嘴是幫你成功的工具;2、選對賽道;3、自我學習;4、向優秀者學習

大學生或者年輕人,必須把手機互聯網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吃飯的工具,人生最強大的武器。是必須,這是大學生是年輕人唯一的機會,也是未來社會經濟及創業的方向。第一波電商紅利、第二波微商紅利、第三波短視頻紅利,但凡最初剛興起時就allin加入的,都跟撿錢一樣。跟學曆跟年齡沒任何關係。說幾個我身邊實實在在的例子

1、18年鄭州的一個下屬他媳婦在電信總局上班,一個月不到兩萬收入,剛開始兼職做微商賣阿膠糕,一個月收入七八萬,後來副業實在忙不過來辭掉了鐵飯碗。全職做微商每個月收入至少十幾萬

2、當年在廈門我做職業經理人年薪百萬,簡直感覺高高在上,後來公司離職的一個中專學曆的小孩兒找到我問我要不要開通微信公眾號,一看他的每個月流水我直接亞麻呆住了,每個月收入二十多萬,最少的也有十幾萬

3、最初時在北京帶的一個好兄弟,地產倒閉被迫離職後做了抖音,現在抖音粉絲不到兩萬,去年收入80多萬

4、17年在杭州認識的一個好哥們,地產高管年薪大幾十萬,後來做了抖音十幾萬粉絲,現在每年200萬左右的收入

5、我媳婦他哥,我親大舅子,初中學曆,在洛陽做寵物抖音號,一萬多粉絲,過年時去他店裏看賬本一個月利潤27萬

這些都是跟我熟的不能再熟的案例,都是通過一部手機,活的比大多數人都好。

我就是不喜歡上班,一次創過業之後更不可能再回去。回家種地也不回去。

1、創業就是人類發明的的小遊戲,有遊戲規則有進階法則,越玩越上癮。上大學之前所有人都認為我不適合創業,我自己也發自內心的這麼認為,就因為小時候窮怕了大學就開始創業,想掙錢。我現在身為九年的連續創業者,可以很負責任的說:誰都定義不了你自己,連你自己都定義不了

2、畢業後的前三四年一直在上班,天天內耗,天天想逃離,甚至覺得上班簡直就是傻逼。創業後前三四年都不咋掙錢,甚至賠錢,那也很開心,是真的很開心,從沒有因賠錢而焦慮,我一直毫無理由的相信我肯定能行,而且機會到了一年時間連本帶利全部賺回,跟過山車一樣刺激,我失我得都是自己執筆,我說了算,這是我要的人生畫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