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四月十四(圍城)(2 / 3)

“大哥,你一定要記住我的話!”惠綽一字一句地說道。

聽惠綽說得如此鄭重,楊楠也收起了笑容,點點頭,認真的說道:“我會記住的,你們也要小心!”

“嗯。”惠綽輕輕地應了聲,又從胸前貼身的衣服裏取出一隻麒麟狀的小玉墜子,說道:“大哥,這隻玉墜開過光,據說可以保平安,你拿去戴上吧。”說完,便把玉墜遞給了楊楠。

楊楠連忙搖頭道:“不行,這是妹子你的護身之物,我不能要的。”

“大哥,你拿去吧,隻是求個平安而已。”惠綽不理會楊楠的拒絕,硬是把玉墜子塞到楊楠手中。“況且我在城裏,怎麼說都比你在軍中安全。等打退清兵,你再還我也不遲啊。”

說不過惠綽,楊楠隻好把玉墜收入懷中,道:“那我就先收起來吧。你也不要再送了,反正等韃子退了,我還會回來的。”

惠綽沒有說話,咬著嘴唇,靜靜地看著楊楠。楊楠也沒再說話,笑了笑轉身便走去了。而惠綽則靜靜地看著楊楠的背影,直到消失在小巷的拐角裏。

當惠綽回到屋內時,看到楊樺坐在床上,呆呆地望著庭院,便輕輕地叫了聲:“二哥。”

“大哥走了?”楊樺發現惠綽回來了,問道。

“嗯。”惠綽應了聲後,看到楊樺臉上的淡淡的憂愁,一時也不知該說些什麼。就這樣,兩人雖然對視著,但各懷心事,皆默默無語。

良久,門外忽然傳來一個聲音,“阿樺,你在嗎?”

“炳叔嗎?我在。”楊樺應道。

惠綽連忙走出房間,隻見院子裏走進一個老人,雙目失明,右手拄著一根細竹子引路,左手舉著一張寫著“算命”的布幡,腰間係著一個葫蘆,雖說不上仙風道骨,但臉上風霜的痕跡,多少也讓人相信這人的能耐。惠綽走上幾步,扶住老人,說道:“老人家,我扶你進去吧。”

“姑娘你是?”炳叔邊走邊問道。

“我叫阿綽…老人家,小心門檻。”惠綽一邊說著,一邊把炳叔扶進了屋內。

“炳叔,阿綽是從北邊逃難過來的,都是亂世之人。”楊樺說道。

“哦,原來也是個苦命人。”炳叔說道。待惠綽扶著坐下後,炳叔繼續說道:“阿樺,你哥還在軍營嗎?”

“是的。剛剛聽到韃子圍城的消息,他說要回營裏看看。”楊樺說道。

“我還以為你們也會逃到城外去了,剛才外麵的人都爭先恐後的逃難。現在聽說督師府出了個安民告示,說,韃子圍城史督師一人擔當,絕不連累百姓的話,情況才有所安定,但還是到處人心惶惶。”炳叔一邊搖頭一邊說道。

“唉,若一旦城破,督師的安民告示又能當個什麼?百姓的生死還不是全憑韃子說了算。我是不能行走,要不然,估計早就已經逃了。”楊樺苦笑著說道。“對了,炳叔,你為什麼也不出城呢?”

“出城?能去哪裏?中原已經是韃子的天下了,江南我看也守不了多久,難道還要學陸秀夫那樣去跳海嗎?何況,要逃也應早點逃,像那些村夫愚婦迫在眼前才逃,難道會跑得快過韃子?唉,我老了,就算逃出去也活不了多久,不像你們,逃過這一劫,以後有得是時日。”炳叔說道。

“炳叔,放心吧,怎麼說揚州這麼大的一個城,也不是輕易可以攻下的。”楊樺安慰道。

“能不能攻下,也隻有天知道了。”炳叔說道。

聽著楊樺和炳叔的說話,或許是由於對未發生的曆史有所了解,惠綽腦海裏不禁浮起一幕揚州屠城的景象。城門攻破,清軍湧入揚州,肆意燒殺,*擄掠,清兵、降兵、暴民為所欲為。百姓伏屍千裏,肝腦塗地,泣聲盈野。揚州城內火光處處,血流成河。天空中烏雲蔽日,宛如人間修羅場。想到此處,惠綽不禁不寒而栗,身子輕輕顫抖。

“妹子,”看到惠綽害怕的模樣,楊樺說道:“不用太擔心,可能史督師會有辦法保住揚州城也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