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覺華島新統領(1 / 3)

“到覺華島還有多遠?”我問船上的舵手。

“不遠,已經快到了,估計中午之前就能到達覺華島。”舵手回答。

“好得很,那應該能在覺華島吃上午飯了。”我滿意地點了點頭。

我現在是在渤海上的一艘不大不小的官船上,離開天津已經好幾天了,正是在赴任到覺華島的路上。這些天我一直在兵部上下打點,疏通關係,最終得嚐所願,謀了個從四品的覺華道指揮,為遊擊將軍級別,這次去就要統領覺華島上的一萬名遼東兵。在離開遼東四年之後重新執掌兵權,我心裏自然是相當高興的,連這正月的寒風都感覺吹得舒服,相對而言我的一些部下就不是這麼想了。遼東戰亂頻繁,努爾哈赤的後金軍多次大敗明軍,氣焰正盛之時,此時到統兵實在稱不上是什麼好主意。

果然,我的管家李槐此時就出言抱怨了。他說:“大人,我們明軍在遼東節節敗退,遼事敗壞至無以複加的地步,別人都躲都來不及多呢,您這又何苦來哉,硬是使著錢都要調到遼東去?我看我朝丟遼東是丟定了,就算當年李太師複生恐怕也是無可奈何的。”

“你不明白的。”我不由微微一笑,“我李家世世代代都是遼東的軍戶,我曾祖是將軍,埋骨遼東;我祖父是將軍,戰死沙場;我父親也是將軍,馬革裹屍。而我的誌向也是成為將軍,並戰死在戰場上。這是我的宿命,不可改變的。”

我連先祖都搬出來了,李槐此時也不好說什麼,過了一會兒,才歎了口氣。“大人您說得固然沒錯,可你看二老爺他們,一說打仗誰不是都躲著呢。想當年他們可也是遼東的風雲人物,天不怕地不怕的,連他們都不願意跟努爾哈赤正麵對抗,您又何必偏要趟這渾水呢。我們在關內安安穩穩地做生意,賺錢過日子,那不挺好嗎?”

聽到這句話我不由得嘿嘿笑了起來。“說到做生意,你以為做生意就隻是南北奔走,買貨賣貨嗎?要真說利益,經營一支戰鬥力強大的部隊所能帶來的利潤可遠比做生意大多了。”

“但也是危險多了。”李槐適時地加了一句,但也知道自己根本無法說服我,也就自己呆在一邊唉聲歎氣,不再理我。

我笑了笑,不以為忤。事實上,李槐的話也是很有道理的,遼事已經敗壞至此,就算我的曾祖父,當年的太師李成梁複生恐怕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什麼作為了。隻是我大明在遼東真地一點機會都沒有嗎,我並不這樣認為,畢竟事在人為。

自從我大明開國以來,關外邊患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先不說那元蒙遺孽,其餘各種少數民族數不勝數,土蠻、女直等都是隨隨便便就能湊出十幾萬軍隊的主。自然,北疆邊患就幾乎沒有停過的時候。一直到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執政有方,使得朝廷的賦稅收入節節增長,最高時甚至達到年八千萬兩白銀的程度,同時委派抗倭名將戚繼光和李成梁治理關外兵事,一時威震關外各族,不僅大大消弭了戰火,甚至還往外開拓疆域數千裏。隻可惜好景不長,張居正身故後他生前采取的種種措施都被指責得體無完膚,好多有益的措施都被取消或篡改掉,本來深受重用的薊遼總督戚繼光也受到牽連被罷職,晚年困苦異常,甚至其妻子都選擇改嫁。遼東的遼東總兵李成梁倒是沒有受到太大波及,但是中央政府對遼事的支持也越來越薄弱,整個朝廷的運作情況也比張居正在世時差了很多,因此李成梁此後在遼東也未能有太多作為,隻能勉強守成。

就在這種背景下,身為女真人的努爾哈赤在遼東迅速崛起。本來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都是受到明朝冊封的歸順女真人,但在一次平叛女真人叛亂的過程中李成梁的軍隊誤殺了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這便是後來努爾哈赤起事時的七大恨之一。但平心而論,朝廷包括李成梁本人也不是有意殺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的,事後得知情況後竭力補救,多賞財物和官爵以作補救,並且允準他繼承其祖父的頭銜,成為建州左衛的頭目之一。後來,努爾哈赤起兵統一建州女真人,並很快成為東北最強大的女真首領之一。對此,我大明朝廷並沒有加以遏製,反而時時幫助,甚至在萬曆二十三年授龍虎將軍。所謂龍虎將軍,雖然沒有王爵尊貴,但也僅差一線而已,也是大明周圍各種部落首領能得到的最高的爵位,也是對其獨立地位的一種變相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