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院的土地已經弄得差不多了,田老頭一聲令下,漢子們開始壘圍牆。

先搭建木框,再挑選合適的石材壘上去,石頭縫裏澆築糯米灰漿。

過程看起來不難,但是需要不斷調整合適的石頭和角度,才能壘的整整齊齊。

人多力量大,到天黑的時候,後院的圍牆已經壘好了,寬半尺,高兩米。

田老頭仔細的檢查了一遍,很滿意。晚餐,眾人又是飽餐一頓,心滿意足的回家了。

第二天村民們很早就來了,都不用安排,自發的找活幹。院子外麵站了不少看熱鬧的人,昨天晚上全村都傳遍了。說陸家頓頓吃肉,飯菜管夠。

那些沒報名的人家腸子都悔青了,所以今天厚著臉皮想來問問,還招不招工的。

有個漢子看見齊老頭,趕緊招手“哎,老齊頭,陸家還招人不?”

齊老頭抬頭一看,是村裏的一個懶漢,他搖搖頭:“不知道,沒聽說招人呢。”說完,頭也不回走掉了。

“呸!神氣什麼?”那人憤憤的吐了口唾沫。陸續也有別人問的,陸紫瑤知道以後專門去問過田老頭,他算了一下說不用。

五十人已經足夠了,人數太多增加了管理難度,還會有人偷懶。工錢是按天結算的,不能讓這些人太悠閑。

院子裏在幹活的村民每天被外麵那些眼紅的眸子盯住,幹活更加賣力。工程進度很快。

第二天後院的五間房子和灶房就建好了,村民們又是吃的滿嘴流油,心滿意足的收工了。

第三天開始,陸家人搬到後院居住。田老頭帶領村民把兩座舊房子拆除,清理地麵,打地基。

到第五天打好了地基,然後開始蓋房子。主要材料是木頭,采用經典的“四梁八柱子”法。

由於房間開間較大,中間兩道梁,加上前梁、後梁合計是四根梁,取意代表四麵。

每根梁的兩端各有一根柱子,起到支撐的作用,共計八根,代表八方。整個建築都靠這四根梁和八根柱子支撐著。

隻要梁柱不倒,即使牆麵坍塌,屋子主體結構也不會垮,被稱作\"牆倒屋不倒”。

田老頭分工明確,指揮得當,四個兒子管理的也好,工程進度極快。僅用了七天時間就把宅子按照陸紫瑤給的地圖給建了出來。

很快到了上梁的日子。陸家人專門準備了大量的祭品,包括豬頭羊頭,雞鴨,魚,糕點。還有糖果,花生瓜子,擺在專門準備的香案上。

上梁那一天,鞭炮開道,陸家男子上香叩拜,祭告祖先,祈求平安順遂。

為了這一天,廚房專門做了八百個上梁饅頭,用上好的雪花粉發麵,做成饅頭形狀,內裏用芝麻,白糖,花生碎做餡料。

饅頭出鍋後用紅花汁印上一個“吉”字。代表了吉利幸運。田老頭說這是本地的風俗。儀式結束的時候發給左鄰右舍,沾沾喜氣。

入鄉隨俗,討個好彩頭。沈氏幾個女眷覺得挺新鮮的,一起幫忙做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