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58章 糾正冤案(1 / 2)

時光荏苒,歲月如流。

一轉眼,馬婧涵和馬鬱涵這對雙胞胎姐弟已成為幼兒園中班的可愛孩童。

當這兩個小家夥剛剛滿三周歲上幼兒園時,奶奶就返回大陸的老家了。臨行前,留下一句話:等燕薇再次懷上寶寶並準備生產的時候,她會回來幫忙照料。

外公外婆陪伴這兩個孩子的時間就多了起來。

清晨,迎著初升的太陽,外公外婆都會親自護送姐弟倆去幼兒園。

一路上,馬婧涵和馬鬱涵總是充滿活力,像兩隻歡快的小鳥一樣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到了幼兒園,姐弟倆便立刻融入了歡樂的集體生活。

姐姐馬婧涵熱愛舞蹈和繪畫,時常在教室裏翩翩起舞或者用畫筆描繪出自己心中的美好世界;而弟弟馬鬱涵則對音樂情有獨鍾,總能跟著節奏擺弄出一些有趣的旋律。

放學的時候,外公外婆總會準時出現在幼兒園門口,接他們回家。有時候,他們還會在路上買一些美味的小零食,一起享受這段輕鬆愉快的時光。

當夜幕悄然降臨時,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共享溫馨的晚餐時刻。大家會分享彼此當天遇到的趣事,讓歡聲笑語彌漫在整個屋子裏。

晚飯後,馬躍成和楊燕薇會陪著孩子們一起看動畫片,或者給他們講動聽的睡前故事,為他們的一天畫上完美的句號。

在這個溫暖的家庭氛圍中,一家人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快樂無憂的日子。

2012年8月31日,持續了長達二十一年之久的蘇建和“三凶手案”迎來了最後的判決。

高等法院判處蘇建和等三人無罪,當庭釋放。同時,根據《刑事妥速審判法》的規定,此案不允許再上訴。

至此,這起台灣司法史上最曲折、最具爭議性的案件終於劃上了一個句號。

該案的偵查和審判過程充滿了曲折和爭議,從而導致三個人的命運在死刑和無罪之間來回承受著折磨。

此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冤案”一詞背後承載了多少無法言喻的苦痛、悲傷和不幸。

無論從哪個視角看,這起案件都值得人們回顧。

1991年台北市發生了一起入室劫殺案,警方根據現場勘查取證的指紋,鎖定並抓捕了凶犯王文孝。

審訊中王文孝供認該案係他一人所為。

辦案檢察官看到被害夫婦兩人身上79處刀傷的事實,難以相信這是王文孝一人所為。

於是,為尋找共犯,警方通過刑訊逼供,將蘇建和等三名男子無端卷進這起案子中,並均被判處死刑。

絕望中,蘇建和在獄中寫下遺書:

也許不會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