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前後夾擊(1 / 2)

牛應星心說,吳三桂軍號稱關寧鐵騎,就是擅長馬隊兵騎,突擊破防,又怎麼會和你硬拚互攻?不過,還是往下邊傳達了後軍發動進攻的命令。

果不其然,李自成後軍剛剛有所動作,就被關上偵察兵發現急報吳三桂,吳三桂審時度勢,如今騎炮配合突襲敵軍的目的已經達到,沒有必要和闖軍陷入消耗戰的必要,立刻傳令騎兵撤出戰場,後軍五萬步卒代替騎兵阻截追兵的!

騎兵的特點就是來去倏忽,即使在一戰前後,騎兵的速度優勢也是被各國廣泛重視的。更不必說這個冷兵器為主的時代。

命令一下,三萬騎兵迅速和敵軍脫離接觸,一陣風般絕塵而去,讓後邊滿心怒火的劉宗敏望塵莫及,隻好下令剩餘的部隊和趕上來的後軍援軍繼續追擊,在吃了吳軍三輪紅衣大炮之後,總算和吳軍步卒對上戰陣,直到這時,劉宗敏才多少有些心裏底氣,和那些跑得賊快的畜生比起來,實在不是他劉宗敏的專長啊!

這一殺,真可謂天昏地暗,近十萬的大軍聚集在山海關前不大的陣地上,煙塵遍起,血流成河,殺聲震天,雙方還不斷的以添油戰略往裏邊增派援軍最後達到了驚人的十五萬大軍會戰的規模。然而,不同的是,大順投入的七八萬大軍具是精銳之師,而吳三桂這邊卻是投入了八萬步卒,至於五萬精銳騎兵,除了開始突擊,就根本留而未用!隻不過,吳三桂卻是動用了幾乎所有可以動用的炮火,將近一百五十門紅衣大炮,三百多門各個型號的弗朗機大炮,不要錢的往闖軍後方陣地傾斜巨大的炮丸,對闖軍造成了重大的傷亡和沉重的心裏壓力。竟然使得,八萬以民軍為主的步卒擋住了七萬多闖軍主力,在吳三桂手下眾將甚至闖王手下大將心中,不可謂是個天大的奇跡!

這一仗,從日頭東升,一直打到夕陽西落,雙方才鳴金收兵。統計下來,大順軍竟然有高達三萬人的折損,其中六成是最初的騎兵突擊和後來的連續炮擊造成的。三天下來,光是減員就達到總兵力的四分之一,這讓打慣了順風仗的大順農民軍心頭不由的沉甸甸的!至於吳三桂軍,僅僅不到一萬人的傷亡,如果,以後幾天也是這個場麵,眾將領甚至認為根本不用開始那個“逃跑”計劃,憑著自己的關寧軍,完全可以應付大順賊軍,再不濟,讓李自成知難而退還是辦得到的。

可是,吳三桂卻是明白,雖然今天一仗看似打出關寧軍的威風,但是李自成主力仍在,而且隻要李自成下定決心,剿滅自己,他依然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北京、河北、河南乃至山西、陝西調兵北上,到時候就不是眼前二十萬闖軍主力,而是五六十萬大順舉國之兵,自己完全沒有必要和李自成拚死決戰,便宜了別人。此外,山海關這個地理位置也不怎麼好,地處咽喉,如今,南有李自成,北邊多爾袞大軍眼看也要兵臨城下,如果對付一個李自成還勉強湊活,但是要同時應付滿蒙幾十萬精銳鐵騎,那是如今的關寧軍無論如何也辦不到的!可是,吳三桂完全可以想見,當多爾袞發現自己投降是假的時候,將毫不猶豫的和農民軍聯手,除掉自己這個滿蒙入關的最大障礙!因此,山海關不可守,也不能守,必須按照原定計劃撤退方是上策!為此,吳三桂特意召集上級將領做了一番思想動員,和他們講清楚當今的形勢和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戰爭態勢,為什麼山海關不能守,為什麼要製定那個撤退計劃,基本上達到了統一思想聽指揮的原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