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從湖北到陝西(1 / 1)

2005年的盛夏,她出生在陝西省的小鎮上一個小小的診所裏。她的母親隻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女”。

那時的陝西省被塵灰所覆蓋,似乎注定了這個女孩兒的十八年要被陰霾籠罩。

我們暫且叫這個女孩兒“默”。

默的媽媽是湖北人,初中畢業,在職高讀了一個月便想走出那個小小的農村,出去闖蕩。一個十六歲的女孩隻帶著一腔熱血與純真,走出了家鄉。

默並不清楚她的母親在遇到她的父親之前,在其他城市經曆了些什麼,隻知道她的母親當過服務員,做過花店學徒,最後跑到了北京。

在那裏,母親與同樣青澀的父親相遇。不懂事的少年在荷爾蒙的刺激下,談起了戀愛,懷上了小孩。

在自己都還隻是一個孩子的時候,默的媽媽已經要成為一名母親了。

然而,終究是年輕氣盛,默的父親沒有什麼本事,也並沒有對默的母親有多好。那時他們開了一家小小的修車房,默的媽媽挺著大肚子幫著忙前忙後,當有大貨車來的時候,她也需要在大車上爬上爬下。默的母親因為沒有一個好的養胎環境,自己的身體也大不如從前,又因為頂著巨大的壓力,無論是身還是心,她都已是滿身傷痕。

七月,默出生在了一個小診所裏。用母親的話來說,默能平安出生,是一個健康的孩子,真的是最讓人慶幸的事情。

對已經成年的默來說,她平安健康地出生已經用完了她這一生的運氣。

默的母親已經有了產後抑鬱症,她在炎熱的七月住在一個沒有空調也沒有風扇的小平房裏,實在炎熱難耐的時候,隻能不斷往身上抹花露水,隨著蒸發而稍稍解熱。她的營養本身就跟不上,而默似乎很是不懂事,隻吃母乳,將母親的營養全部吸收,長得白白胖胖,而母親的頭發幾乎掉光,體重下降,很難相信這個模樣的母親其實隻是一個18歲的少女。

初中作文中常有的套路-母親背著發燒的孩子走在去往醫院的路上,然而,這對默來說,並不是套路,而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嬰兒時期的默身體很不好,時常生病,一天夜裏,默突然發起了高燒,默的母親去找父親幫忙,想和他一起帶著女兒去醫院,在家卻不見默的父親的蹤影,母親熟練的去往鄰居家,果不其然,默的父親正在那兒打牌。

“女兒發燒了,送我們去醫院吧。”父親卻不予回答,也沒有什麼動作,充耳不聞,繼續打牌。

母親無奈,隻得在大冬天獨自帶著女兒去看病。

無法想象走在雪天的那位母親是什麼樣的心情,帶著對女兒的擔憂,帶著對丈夫的怨氣,帶著無助的傷悲。寒風凜凜,刮在她的臉上,背上的孩子穿著小棉衣,卻是暖和的在一晃一晃的腳步中睡去。

諸如此類的事情,之後還有很多,卻體現了同一件事情--默的父親是一位不懂事、不負責任的父親。

默不敢猜測她的父親到底愛不愛母親,成年後,她能看透更多事情,她的眼睛告訴她,是不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