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天,你們的任務是與家人談談心,去聽聽他們的故事。”
聞言,所有人不約而同都看了眼軟軟,眼中盡是同情。
軟軟心裏連連歎氣,她也太難了,簡直人生處處是考驗……
但其實這群人裏,除了杜汝星和周青榆,其他三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為難,幾人渾身上下都充斥著抗拒。
韓艽艽覺得那對夫妻令人心生厭惡,倆娃奴還有個小混蛋;謝晏則是要應付一家六口,嘮叨老人、老實人夫妻和叛逆姐弟。
軟軟在院子裏踟躕了一小會兒。
節目組以為她是緊張害怕,“妹妹,我們去幫你說!”
軟軟搖搖頭,“老人家一開始就說了,不配合拍攝的。怎麼樣才能完成這個任務呢?”
[你一騙子怕啥!說話的這種活兒,不是你看家本事嗎!?逮著鬼你都能嘮幾句,別說這老太太了!]
最終,軟軟也覺得還是不糾結了,先試試再說。
在係統的“鼓勵”下,她朝老人屋門走去,抬手,還沒敲門就打開了。
“進來吧。”老人麵容嚴肅,但語氣很柔和。
她讓開半扇門,示意讓軟軟和節目組都進來。
事情發展得過分順利了,一群人麵麵相覷,跟了進去。
一進屋,大家都局促不安起來——
屋子不大,進門是正廳,三麵牆都是玻璃櫃子,裏麵掛著的擺著的都是獎杯獎章,高處還掛著不少錦旗。
屋內擺設很是樸素,都是木質的,樣式也沒有多麼精致,瞧著是用了好多年了的,甚至說軟軟住的那屋家具都比這屋要新、要好。
老人允許他們四處看看。
攝影師小心翼翼挪動腳步跟著拍攝,唯恐磕到碰到哪裏。
屋子除了簡單的房間,再就是一間書房了。書房滿滿的陳舊感,幾個書架,一桌一椅。書架上都是一些比較生僻的外文書籍和許多稿紙,卷了邊的、泛黃的、邊緣破損的,角落還有幾個大紙箱子……
簡單拍了一遍後,一群人隨著軟軟和老人入座。
軟軟本來準備了一籮筐的話,但她麵對著這麼多金閃閃的獎杯獎章獎牌以及這些個錦旗,心裏也有點發怵。
她一個小騙子,充其量也就是個老百姓,麵對這種東西還是有些敬畏的。
幸好,老人主動開口講了起來,“我啊,叫曹秀清,今年七十七了。”
“我的老伴比我大十七歲,年輕時候啊,是打過仗的。當時我還小,那會兒和家人都在國外。”
“回國的時候,我十七歲,投身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作記者和翻譯。那時候我認識了我老伴,他當時是個不小的軍官。後來,戰爭結束,我們也慢慢走到一起,生了一子一女。”
“啊,我老伴啊,叫王錚。”
眾人恍然,驚訝得下巴都合不上了。
王錚,這可是大英雄啊!誰能不知道王錚同誌?
沒想到,這位老人竟然是王錚同誌的遺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