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文官武將妃嬪的品級表(1 / 2)

妃嬪的品階表:

隋文帝前期,獨孤皇後悍妒,妃嬪隻是虛設稱號。有:

嬪三員。掌教四德,視正三品。

世婦九員。掌賓客祭祀,視正五品。

女禦三十八員。掌女功絲枲,視正七品。

又設置六尚、六司、六典,互相統攝,以掌宮掖之政。

尚宮,掌導引皇後及閨閣稟賜。管司令三人,掌圖籍法式,糾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璽器玩。

尚儀,掌禮儀教學。管司樂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讚三人,掌導引內外命婦朝見。

尚服,掌服章寶藏。管司飾三人,掌簪珥花嚴;典櫛三人,掌巾櫛膏沐。

尚食,掌進膳先嚐。管司醫三人,掌方藥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尚寢,掌帷帳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鋪設灑掃;典執三人,掌扇傘燈燭。

尚工,掌營造百役。管司製三人,掌衣服裁縫;典會三人,掌財帛出入。

六尚各三員視從九品,六司視勳品,六典視流外二品。

獨孤皇後去世後,文帝又在嬪上設置貴人三員,又將嬪的人數增至九員,世婦增至二十七員,禦女增至八十一員。

隋煬帝繼位後,廣置嬪妃:

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正一品。

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正二品。

婕妤,十二員。正三品。

世婦:美人、才人十五員,正四品。

寶林:二十員,正五品。

禦女:二十四員,正六品。

女禦:采女,三十七員。正七品。

以上各等級,總計一百二十人。

又有承衣刀人,皆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又增置女官,擬尚書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

尚宮局,管司言,掌宣傳奏啟;司簿,掌名錄計度;司正,掌格式推罰;司闈,掌門閣管龠。

尚儀局,管司籍,掌經史教學,紙筆幾案;司樂,掌音律;司賓,掌賓客;司讚,掌禮儀讚相導引。

尚服局,管司璽,掌琮璽符節;司衣,掌衣服;司飾,掌湯沐巾櫛玩弄;司仗,掌仗衛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醞,掌酒醴益醢;司藥,掌醫巫藥劑;司饎,掌廩餼柴炭。

尚寢局,管司設,掌床席帷帳,鋪設灑掃;司輿,掌輿輦傘扇,執持羽儀;司苑,掌園禦種植,蔬菜瓜果;司燈,掌火燭。

尚工局,管司製,掌營造裁縫;司寶,掌金玉珠璣錢貨;司彩,掌繒帛;司織,掌織染。

六尚之中司樂、司膳二司是每司各四人,其餘二十二司,每司各二人。各司下又分設典及掌,以貳其職。六尚十人,從五品。司二十八人,從六品。典二十八人,從七品。掌二十八人,從九品。

此外還有不入流(無品級)的女史,人數不定。

官吏品階:

我沒有找到詳細的。隻是官吏製度找到了一些。

隋朝官製的特點是結束了封建社會早期的三公九卿製,完成了廢三公和建三省的中樞機構演化過程,為後世的三省六部製的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師、三公在隋初時亦置,但後來逐漸取消,代之而起的是三省的確立,即尚書省、內史省(後改為中書省)、門下省,三省長官實際都是宰相。

隋朝時,由尚書省統轄的六部,實際上成為zhōngyāng的最高行政機關。

尚書左仆shè——為尚書省的長官之一,掌管吏、禮、兵三部,兼掌糾彈;

尚書右仆shè——為尚書省的長官之一,掌都官(後改名刑部)、度支(後改名民部)、工三部,兼知財政用度。

侍郎——六部每部各設四司,每司設侍郎一至二人,為各司之長官,共二十四司,設三十六個侍郎。煬帝時,侍郎又升格為各部的次官。

郎——六部二十四司的長官。煬帝時侍郎升格為各部的次官,各部下屬的二十四司長官改稱郎。

員外郎——六部二十四司每司各設員外郎一人,為侍郎之次官。

承務郎——煬帝時,各司的員外郎改稱承務郎,為各司郎的次官。

隋朝官員由高至低分別為:

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

從一品:上柱國

正二品:柱國、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特進、尚書令、左光祿大夫、右光祿大夫

從二品:上大將軍、尚書左仆shè、尚書右仆shè、雍州牧、金紫光祿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