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曆,忍不住告訴同事或者朋友一些自己的成長與過往的糟糕經曆,但是也就是過了一天,有時候甚至時間更短,後悔的浪潮就會一波一波的湧來:\\\"我的媽呀,我到底都做了什麼?我為什麼要把這些告訴她?她會不會告訴其他人?她會不會以後都不跟我玩了?
這種在傾訴後表現出的後悔,我表示已經對自己無語了,因為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了。
我們有時會急於尋找傾訴的通道,難免會找錯人。傾訴後的後悔幾乎成為了一種通病:\\\"如果我把一些經曆和別人分享,她們會拿過來傷害我,那我該怎麼辦?\\\"
很多人都以為,傾訴過往就意味著隻要將難過與經曆說出去就行,就好像倒垃圾一樣,隻要扔出去轉身就走就好了。其實在溝通中,對方的回應才是關鍵,是安慰還是再一次的傷害,在對方開口之前,誰也不能斷定。
接下來我要傾訴我的故事,這個故事有點長...
\\\"起來!起床!你要遲到了。奶奶的大嗓門驟然響起。
我努力睜開眼,伸著懶腰,賴在厚厚的棉花被舒適的暖意中,然後拿起床角邊的鬧鍾。
媽呀!
要遲到了!
我在屋子裏忙得團團轉,想趕緊把厚實的衣服穿上,也不管有沒有穿戴整齊。黑色的長發又打結了,不管了,紮上結束。趕緊跑到廚房打了熱水刷牙洗臉,草草了事。
不吃早飯趕著去學校已經是常態了,又是慶幸昨晚吃了三大碗米飯,以至於早飯不吃都不餓,還能節省時間的一天。
邊走邊跑,抄小路,半個小時後,當我氣喘籲籲來到學校時,身上的秋衣都濕透了,腳上的那雙是奶奶不知道哪找來的大了一碼的鞋子差點又讓我摔倒,還好,上課鈴沒響。
糟糕!
不知道是誰和我有仇還是咋滴,都已經初三了,這三年來每天早上或者下午我的凳子就會不見了,一個星期最少有3天我都要一排排的尋找我的凳子。有那麼一瞬間我是想告訴老師的,但是自己的性格,怕被報複,所以想著隻要能找到就好了,就是這樣的性格讓我以後在職場中...
下雨了!
雙手合十!祈禱放學不要下雨,好像並沒有如願呢...背起書包,小跑出校門,看著別的同學都有家長來送雨傘,雨衣,心裏又有一股...嗯...難受,跑吧,別想些有的沒的。
到家後,“吃飯,我馬上要到點了”奶奶說。奶奶沒讀過書,聽不懂普通話,所以不看電視,家裏前幾年開始也不種地了,就後院會種一些日常吃的蔬菜,最大的愛好是打麻將,風雨無阻,準時準點。
從小到大都沒有人告訴過我衣服濕透了會感冒,要換一身幹爽的衣服,也沒有人告訴我冬天的衣服放那不用我自己洗,你的任務就是讀書,所以習慣了濕透了也不會感冒,手凍僵了,洗衣服時手和衣服都會“冒煙”,可真有意思,學習成績也是中下遊。
小時候也會想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會有重男輕女,爺爺為什麼帶著弟弟在城裏讀書,為什麼爸爸過年回來隻給弟弟零花錢,為什麼姑媽給每個孩子都買了新書包,而我沒有?為什麼我一直穿著姑媽的衣服?為什麼要說別上學了,幫我帶小妹妹?為什麼和弟弟發生爭執了都是要大的讓著小的?
又自我調解,嗯...肯定都是有原因的
單親家庭的孩子,總是有化解不開的自卑感。
我想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