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風雲生
史記: 晉穆宗 三十四年十二月初九 鬥指葵 天漸冷 是民間節氣小寒 離過年還有16天 申時起 京城上空 天生異象 雲似魚鱗 橫波 引孩童嬉鬧觀賞。
至子時 隴西四州 同時地動 震風解瓦,飛沙鎮壓,伍尺之童,無不驚駭” 由於地震發生在午夜 ,多數人還在熟睡之中,致使萬人死亡,十幾萬人受傷,災民幾百萬 方圓二千裏 山傾河改 屋舍盡毀 祁州 忻州 晉州 陝州 盡在震中 與之接壤的北邊朔州 和南方豫州都有波及。
據後國子監祭酒 張孟良 回憶:“是夜,予自夢中搖撼驚醒,身反複不能貼褥,聞近榻器具,若人推墜,屋瓦暴響,有萬馬奔騰之狀,初疑妖祟,俄頃間頭所觸牆劃然倒矣,始悟之,此地震也。
次日司天殿 監正上書 國無法繼 天憤怒之 陛下為天子 登基大寶已曆三十餘載 尚未立太子 國無後繼 朝野彷徨 民間猜忌 惹怒上蒼 遣地龍翻身 以為警示 陛下當下罪召己 側立太子 傳承有序 方為正途 才能 天順民安。
穆宗震怒 下令明鏡署將監正入獄全族流放苗疆采石路邑, 並言誰有提太子之事 以儆效尤 一律發配,三日後 穆宗皇帝 下令賑災救民 撥款開糧,由於地震在晉朝老家晉州,曆代皇陵多有毀壞,不得已穆宗還是下罪己召 派京中 大皇子 二皇子 四皇子 六皇子 去晉州祖地 拜天祭祖 並守陵三年 修複陵墓。
黔州與雲州交界處 風景秀麗 竹林成海 中有竹屋中一老人正在打坐,蒲團前的土狐爐上正煎熬著草藥,時值臘月 雖是南方 但老人並未多穿 粗布麻衣短打,頭發卻梳得十分認真,沒有一絲淩亂,竹屋前不遠有一片小菜園,一個少年 一邊除草一邊背書,竹林兩側不時傳來銀鈴般的笑聲,少年沐愛,他背的更大聲了,他雖然看不上那些他覺得粗魯的苗疆女子,但女孩偷窺崇拜,他心裏還是竊喜的,這時一顆顆石子朝他扔來,還邊扔邊喊,試圖激怒他,少年抬頭 看見旁邊山坡上一群少年赤裸上身,拿著弓箭做裝腔勢的要射他,
邊疆之地 漢夷雜居 ,此地名為采石邑,是漢族知府和當地 苗 彝 傣 白等土司共治的地方,百年前在此地發現了金礦銀礦,晉朝和當地土司打了好幾年戰爭,最後雙方談和 土司接受封賞 尊晉朝皇帝為主,晉朝負責開采 各族直接分成,為了增加當地影響力,戰爭後百十年來晉朝一直將此地作為流放罪犯的地方,慢慢有晉人犯罪連累家族整體搬遷來此落居,當然也有很多犯人刑期滿後娶了當地苗疆女子成親。
但還是以少數民族居多,苗疆女子性格奔放,男女結婚比較早,搶親 走親 母係社會等現象非常常見,本地地處高原,日照充足 又經常翻山越嶺在的山裏生活,少年少女普遍皮膚紅黑,少見這種細皮嫩肉,彬彬有禮的讀書郎,少年姓宋,其父是個鹽商,其父年少時家窮 為了吃上飯,不得已跟鄉人走上了販私鹽的道路,在晉朝販賣私鹽是死罪,即使有錢也不敢風光,雖然在家鄉建起豪宅千畝,但平日裏一個縣城小吏都敢去他家莊園裏打秋風,所以他的父親希望自己下一代能讀書識字,考取科舉,就給他取名騰文。
在他14歲那年,東窗事發 家裏被查處,被判流落至此,他從小讀書,父親也不讓他接觸家裏生意,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家裏做販鹽生意的,他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七歲熟讀四書五經,八歲拜入當地大儒 河陽先生門下學習,十二歲鄉試頭名,神童之名一時無兩,雖然他父親曾在酒後說過, 入學前一天河陽先生的管家 偷偷暗示他家要給河陽先生修一座新書院,直到他被官差從太湖邊上他家捐造的新書院裏被抓走時候 他還在準備明年的會試。
可他來采石邑第一天,就碰見了 膀大腰圓的土司之女,要搶他回去做第四個壓寨男人,看著對麵和馬一樣粗細的體型 與他心中一直惦念的河陽先生二女兒的那種溫婉如水一樣的江南女子差異太大,而且還是當小妾 ,不對 是小夫!,要不是被一起來的新任通判攔住,他當時考慮的事 要不要直接跳到旁邊的赤水河裏去,直到被溫先生發現收為書童之後,他才不用受那些騷擾,但之後便有很多苗疆少女來偷窺他 甚至路上有直接搶親……
漸漸他也習慣,甚至有些竊喜,畢竟少年心氣,他長這麼大連姑娘的手都沒摸過,當然這也引起了當地苗疆少年們的不滿,毀壞他的菜園或者在路上驚嚇他,時有發生,今天可能是有少年看到愛慕的女孩居然在追捧這個整體裝腔作勢比自己還白的漢豬兒(邊疆民族罵晉人 楚人等漢人 的髒話),氣不過在拿石子扔他,他看著那群穿著赤裸半身 做出各種怪妝 發出怪叫 用弓箭石子 試圖激怒他 和引起少女注意的苗疆少年,笑了笑 真是一群不開化的野蠻人。
可能是是少年無所謂的態度激怒了某個少年,拿起石子扔時,力氣大了些,一顆石頭從菜園少年身前飛過,沒減速,飛到了身後竹屋,穿過窗紙進入屋裏,一下子打到了藥壺上,隻聽 哢嚓一聲 灶上的藥壺突然開裂了 藥水漏到土灶裏 一股濃煙從屋裏起 ,驚動了在外麵苗疆族少年們,他們一看不好,怎麼扔大勁扔進屋裏了, 是不是打到先生的東西了,快跑 快跑,除草的童子也顧不得追,慌忙進屋打開窗子,搖著蒲扇驅煙 看了看爐子 ,又看向還在打坐的老人,苦著臉說: 師傅 都怪那些土包子 您都教他們識字讀書了, 還這樣不懂禮儀,這壺是我剛從山下徽州商人那裏換的,說是大江邊上最好窯廠出的,就破這麼了,而且弄這麼大煙苦味怎麼我要清除呀,下午王大人和潘土司還要來找您問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