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夏基鬆:《現代西方哲學教程新編》(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7. 宋希仁:《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28. 袁貴仁、楊耕主編:《當代學者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9. 於希勇:《馬克思恩格斯倫理思想的展開維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版。
30. 俞吾金、陳學明:《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新編·西方馬克思主義卷》,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1. 俞吾金:《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叢:傳統重估與思想移位》,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2. 俞吾金:《重新理解馬克思:對馬克思哲學的基礎理論和當代意義的反思》,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3. 俞吾金:《意識形態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4. 餘文烈:《分析學派的馬克思主義》,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年版。
35. 袁祖社:《實踐與公正:馬克思的哲學價值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
36. 趙敦華:《現代西方哲學新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37. 張秀琴:《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的當代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38. 張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9. 張一兵:《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潮》,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0. 鄭永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發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1. 朱貽庭主編:《倫理學大辭典(修訂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版。
42. 莊福齡主編:《簡明馬克思主義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3. 張之滄、龔廷泰:《從馬克思到德裏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4. 張之滄:《西方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三、外文譯著
1. [美]艾倫·布坎南:《馬克思與正義》,林進平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 [加]本·阿格爾:《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慎之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3. [英]G. A. 柯亨:《卡爾·馬克思的曆史理論》,嶽長齡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年版。
4. [英]卡爾·波普爾:《開放社會及其敵人》,陸衡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5. [英]卡爾·波普爾:《曆史決定論的貧困》,杜汝楫、邱仁宗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 [德]卡爾·柯爾施:《馬克思主義和哲學》,王南湜、榮新海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年版。
7. [法]路易·阿爾都塞、艾蒂安·巴裏巴爾:《讀〈資本論〉》,李其慶、馮文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
8. [法]路易·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顧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
9. [匈]盧卡奇:《曆史與階級意識》,王偉光、張峰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版。
10. [加]羅伯特·韋爾、凱·尼爾森編:《分析的馬克思主義新論》,魯克儉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1. [美]喬恩·埃爾斯特:《理解馬克思》,何懷遠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2. [英]喬治·拉雷恩:《馬克思主義與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論研究》,張秀琴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13. [美]R.W.米勒:《分析馬克思:道德、權力和曆史》,張偉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4. [美]R.G.佩弗:《馬克思主義、道德與社會正義》,呂梁山、李暘、周洪軍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5. [英]史蒂文·盧克斯:《馬克思主義與道德》,袁聚錄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6. [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版。
17. [德]伊曼努爾·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原理》,苗力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 [德]伊曼努爾·康德:《康德文集》,劉克蘇等譯,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四、中文論文類
1. [美]艾倫·伍德:《馬克思論權利與正義:答胡薩米》,林進平譯,《現代哲學》2009年第1期。
2. 陳學明:《評卡爾·考茨基的主要理論觀點》,《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8年第4期。
3. 陳真:《道德相對主義與道德的客觀性》,《學術月刊》2008年第12期。
4. 陳真:《佩弗的馬克思主義“道德社會論”批判》,《哲學動態》2007年第12期。
5. 段忠橋:《馬克思認為“與生產方式相適應,相一致就是正義的”嗎?——對中央編譯局〈資本論〉第三卷一段譯文的質疑與重譯》,《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0年第6期。
6. 段忠橋:《正義在馬克思的論著中是價值判斷而不是事實判斷——答李其慶譯審》,《江海學刊》2011年第5期。
7. 傅強:《平等、正義與曆史唯物主義——凱·尼爾森對馬克思正義觀的闡釋》,《理論探討》2008年第6期。
8. 高兆明:《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與道德觀三問》,《道德與文明》2007年第3期。
9. 龔群:《關於事實與價值關係的思考》,《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10. 龔群:《曆史合理性與道德合理性:背反與統一》,《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11. 何萍:《加拿大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多元路向——論本·阿格爾、馬裏奧·本格和凱·尼爾森的哲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2001年卷。
12. 何良安:《論道德理論在馬克思思想體係中的地位》,《倫理學研究》2007年第1期。
13. 薑迎春:《斷裂與延續:論馬克思哲學思想變革中的道德因素及其價值》,《江海學刊》2007年第4期。
14. [加]凱·尼爾森:《正義之爭:馬克思主義的非道德主義與道德主義》,林進平、郭麗麗、梁灼婷譯,《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9年第12期。
15. 寇東亮:《從“階級的道德”到“真正人的道德”——馬克思恩格斯對道德演進的一種詮釋》,《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9年第1期。
16. 劉鵬、陳玉照:《“正義之爭”與馬克思的“非道德論”問題——“塔克爾—伍德命題”引發的爭論與思考》,《社會主義研究》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