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在版編目(犆犐犘)數據高中文學經典導讀.第二輯/石駿,楊贏主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5ISBN9787305201066Ⅰ.①高…Ⅱ.①石…②楊…Ⅲ.①世界文學文學史高中教學參考資料Ⅳ.①G634.303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8)第080423號出版發行南京大學出版社社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郵編210093出版人金鑫榮書名高中文學經典導讀·第二輯主編石駿楊贏責任編輯王小蘭金春紅編輯熱線02583686596照排南京紫藤製版印務中心印刷江蘇鳳凰通達印刷有限公司開本787×10921/16印張13.5字數270千版次2018年5月第1版2018年5月第1次印刷ISBN9787305201066定價42.00元網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官方微信:njupress銷售谘詢熱線:(025)83594756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凡購買南大版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與所購圖書銷售部門聯係調換編委會名單主編:石駿楊贏編寫人員:陳輝王華玲陳穎劉玉萍李敏崔迪姚維勤葉曉鳳李江黃智袁媛楊海燕許有穀王莉安留敏葛浩浩前言當前高中階段使用的語文必修教材雖然版本各異,但編寫思路基本上是兩種,一是按人文主題,一是按作品體裁類別,都不約而同地舍棄了文學史的脈絡主線,而實際教學中,不少老師滿足於單篇教學,而忽視作品的文學史背景,以至學生對文學的理解和認識碎片化,即或老師補充相關文學史知識或開展專題式教學,學生的理解仍然限於此篇或此專題,仍然沒有係統的文學史脈絡。因此,我們考慮給學生補上這一體係。

本書以文學史發展為脈絡,梳理出從文學發展初期至近代以來中外主要的文學樣式和成就。全書共二十二章,分成第一、第二輯。編排體例上,每章由章節概述、作品選讀、相關評述和問題探究四個部分構成。章節概述主要介紹這個時期文學樣式的產生背景、主要特點、主要作家作品;作品選讀是選擇這一時期的部分代表性作品,或整篇或節選,配以導讀或賞析;相關評述是名家學者對這一時期文學特點或成就的評論;問題探究是根據此章節內容設計的有利於學生把握章節重點或進一步拓展思考的問題。編排體例上既有宏觀介紹,也有經典作品選讀,還有相關評論加以深化認識,有助於學生既全麵又深入地了解。整體安排也便於教師實際操作,把此書的閱讀落在實處。

在內容選擇上,我們還做了一些考慮。考慮到與教材的互補性,盡量避開高中語文教材中常選常見的文學專題,如唐宋時期,沒有選唐詩宋詞,而是選擇唐傳奇和宋詩,力圖在教材之外給學生更多的拓展和補充。考慮到高中生的認知特點,盡量選擇通俗易懂又興味盎然的經典作品,在激發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深入了解。

這本閱讀教材的誕生,曆時三年,凝聚著編寫組十八位老師的熱情和心血,每個老師負責自己擅長的或感興趣的專題,研讀相關文學時期的作品和文藝評論著作,幾經刪改,最終凝結成稿。

高中生在語文學習之餘如果能進一步閱讀此書,不僅能擴大自己的經典閱讀量,而且能建立起文學史觀,以更宏觀的視角和曆史發展的意識去理解接觸到的其他作品,從而提升自己的文學理解和鑒賞力,獲得終身受益的素養。

編者contents第一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一、章節概述/001二、作品選讀/005三、相關評述/012四、問題探究/018第二章對理想世界的追求———浪漫主義文學一、章節概述/019二、作品選讀/020三、相關評述/032四、問題探究/035001第三章中國詩歌史上的第三座高峰———清代詩歌一、章節概述/036二、作品選讀/039三、相關評述/043四、問題探究/050第四章明清小說———世俗文學的崛起一、章節概述/051二、作品選讀/053三、相關評述/075四、問題探究/082第五章雅俗共賞的明清戲劇一、章節概述/084二、作品選讀/088三、相關評述/092四、問題探究/094第六章心懷社會的自由寫作者一、章節概述/096二、作品選讀/096002三、相關評述/126四、問題探究/128第七章我思故我在———哲理散文一、章節概述/129二、作品選讀/130三、相關評述/135四、問題探究/143第八章從探索實驗到回歸傳統———先鋒小說一、章節概述/144二、作品選讀/150三、相關評述/154四、問題探究/156第九章曆史世態———儒、道、佛一、章節概述/157二、作品選讀/160三、相關評述/166四、問題探究/181003第十章理性之光———自然科學一、章節概述/182二、作品選讀/182三、相關評述/201四、問題探究/206004第一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是流行於19世紀歐洲等地區的一種文學流派。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廣闊而深刻、真實而生動地反映了社會風俗、人情、國民性和社會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精神童話,把人間的一切苦難,形象地昭示給人們。這一文學流派,在藝術上多有創見,既是寫實的,又具有傾向性。其中在典型環境中再現某一階層人的典型性格的創作方法,使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具有深刻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

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潮流盛行的曆史原因:工業革命在西歐開展以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資本主義製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端逐漸暴露,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揭露和批判社會黑暗的現實主義文學逐漸發展成為文學的主流。

19世紀30年代在歐洲興起的按事實描寫生活,並對現存秩序進行強烈批判的文學被稱為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誕生標誌是1830年司湯達(1783—1842)長篇小說《紅與黑》的問世。

來源“批判現實主義”這一術語,是後人概括出來的。法國的蒲魯東(1809—1865)在《藝術的社會使命》一書中,最早做出“現實主義是批判的”論斷,但由於此人是無政府主義的創始人,後來成為第二帝國的代言人,馬克思曾在《哲學的貧困》一書中批判過他,他的名聲不好,因此他對批判現實主義的提法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正式提出批判現實主義並給它下定義的是高爾基,高爾基稱它為“十九世紀一個主要的,而且是最壯闊、最有益的文學流派”。

特征19世紀文學的主流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它有以下基本特征:001書 1.客觀、真實地描繪現實生活。

注重反映現實生活的整體、本質、真實,更注重細節描寫的真實性。

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特別注重底層社會及“小人物”的悲劇命運。

對社會現實的強烈批判在客觀上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對資本主義製度的不滿和抗議,是從改良資本主義製度出發的,他們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義,政治主張是改良主義。

3.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

闡述作為一種文學思潮,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在創作方法上具有它自己的重要特征,這就是:以現實主義的態度,揭露封建製度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現象,描寫貴族階級的必然沒落和資產階級的興起與沒落的過程;它塑造了很多具有典型意義的貴族、資產階級人物形象,表現了當時的社會風俗與曆史,引起人們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懷疑。

例如,俄國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契訶夫的短篇小說《裝在套子裏的人》(1898年)便塑造了一個保守、反動、扼殺一切新思想的“裝在套子裏的人”———沙皇政府衛道士別裏科夫的典型形象,揭露了那個社會的各種病態,抨擊了沙皇專製的黑暗現實。又如,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大師莫泊桑的短篇精品《項鏈》(1884年),塑造了一個小資產階級婦女形象,從而諷刺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這些都是典型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

有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則表現了對勞動人民一定程度的同情。如美國著名作家歐·亨利的代表作《警察與讚美詩》,作品描寫了一個窮困失業、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為進監獄得以安身而故意犯罪,幾次惹是生非都沒有達到目的,後來想改邪歸正,警察卻逮捕了他。

作品以此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現實,更反映了下層人民的生活困頓和精神痛苦。

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十分注重在作品中真實深刻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擴大了真實地描寫現實生活的範圍,達到了資本主義時代文藝發展的高峰。如法國著名作家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形象地反映了法國貴族階級的沒落和資產階級的上升,深刻地揭露了金錢統治所造成的種種罪惡。其中的《歐也妮·葛朗台》這部作品,則寫出了葛朗台這個資產階級暴發戶的一生,從而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被選入高中語文課本的《守財奴》片段,活畫出葛朗台極其貪婪、極端吝嗇的“守財奴”的典型性格。

批判現實主義代表作家,除上述這幾位之外,還有法國的司湯達、英國的狄更斯、俄國的托爾斯泰等。被選入現行中學語文課本的這類作品,還有莫泊桑的《我的叔叔於勒》,美國進步作家馬克·吐溫(1835—1910)的《競選州長》,俄國契訶夫的《變色龍》以及法國都002 德的《最後一課》等。

代表作家【巴爾紮克】巴爾紮克創作的小說《高老頭》。

思想內容:1.小說真實地反映了波旁王朝複辟時期資產階級暴發戶對封建貴族社會日甚一日的衝擊。

2.小說描寫資產階級憑借財富的力量打敗封建貴族,揭露了金錢的罪惡,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3.小說揭露了與資產階級野心家極端利己投機取巧完全不同的誠實的個人奮鬥之路。

藝術特色:1.結構精致,情節富有戲劇性。小說圍繞拉斯蒂涅向上爬安排情節,有主有次、多情節、多故事。

2.從現實的精致觀察進行精確生動的典型環境的描寫。對典型環境的描寫為人物性格發展提供依據。

3.廣泛地運用了對比的原則。上流社會和伏蓋公寓下層社會對比,刺激了拉斯蒂涅的野心,揭露了貴族表麵興盛和資產階級暴發戶的粗俗。

4.語言多姿多彩、比喻深刻。人物語言充分個性化:如伏脫冷語言鋒利、充滿強烈味、赤裸裸、一針見血;高老頭的語言中充滿對女兒異乎尋常的父愛。

5.塑造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如高老頭的父愛持久不變;同為野心家,拉斯底涅涉世不深,伏脫冷老謀深算。

【狄更斯】19世紀英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出生於一個貧窮的小職員家庭。

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外傳》(《堂吉訶德》式的作品):采用流浪漢小說的形式。

《奧立弗·退斯特》(又名《霧都孤兒》):真實地展現了社會的黑暗,慈善機構虐待兒童的罪惡,抨擊了當時的“新濟貧法”。

《大衛·科波菲爾》:近似自傳體的小說。

《雙城記》的藝術特色:003 結構複雜嚴謹,由三個對立而又相交織的線索組成。浪漫色彩和寫實手法有機結合。

1.浪漫色彩:小說情節波瀾起伏、緊張生動又富有戲劇性。

2.寫實手法:對法國大革命的原因及場麵的描寫。梅尼特醫生的故事;貴族後代代爾那的故事;革命者得伐石太太的故事。體現了情節的豐富性和結構完整性的統一。

思想內容:1.它反映了19世紀40—50年代英國的勞資矛盾(社會的根本矛盾)。作者站在人道主義立場上揭露了當時的繁榮盛世其實就是冷酷的扼殺人性的艱難時世。

2.抨擊了資產階級剝削的理論基礎———功利主義哲學,揭露其扼殺人性的罪惡。

3.集中體現了作者的人道主義思想。作者認為解決矛盾的方案是人性感化。

【果戈理】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之一,“自然派”的創始者。

主要作品:《狄康卡近鄉夜話》。

《彼得堡故事集》:其中最出色的是幾篇描寫“小人物”的作品,如《狂人日記》《外套》。

《欽差大臣》(諷刺喜劇):公開表示俄國應該回到宗法製社會中,並且要維護俄國的專製農奴製度。

《死魂靈》。

主題思想:1.在果戈理的諷刺喜劇《欽差大臣》中作者以犀利的筆鋒批判和嘲諷了整個腐敗的沙俄官僚集團,無情地揭開了他們的醜惡麵目,顯示了黑暗王國的真實圖景,描繪了一幅百醜圖。

2.果戈理的代表作《死魂靈》可以說是俄國農奴製度崩潰時期農奴主階級的衰亡的曆史,通過封建貴族農奴主形象的描寫,揭示了專製農奴不可避免的崩潰的趨勢。

藝術成就:1.顯著的藝術特點是含淚的諷刺。“以不可見之淚痕悲色,振其邦人。”由分明的笑和誰也不知道的不分明淚來曆覽一切大活動的人生。對資產階級人物的諷刺,同時又從寄希望於理想地主的社會主張出發,對他們的無聊、墮落表示同情和哀婉,對他們的醜惡存在飽含著“誰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淚”健康的笑,在被笑的一方是悲哀的。

2.人物形象的典型化。作者從環境、肖像、語言、動作來突出人物的典型性。如在潑留希金的性格塑造上,突出他乞丐般的外表,不男不女的打扮。生動地說明了農奴製、寄生生活對人性的扭曲。

3.廣泛運用了抒情手法。對祖國、人民前途的關心和對有關人物出場的評價。如把004 祖國比喻成飛奔的三駕馬車,充分反映了作者的愛國熱情,表示出對祖國前途的憂慮。

【陀思妥耶夫斯基】寫城市下層平民和犯罪心理的能手,同時又是一個具有深刻基督教思想的作家。

代表作品:《罪與罰》《白癡》《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該作品是作者一生創作的總結,小說突出反映了作者對人類存在的哲理思考)。

《罪與罰》的藝術特色:1.情節結構完整、充滿戲劇性。

如小說寫拉斯科尼科夫的整個犯罪經過:由醞釀到實施,從犯罪後的精神錯亂到自首,最後皈依上帝,情節有頭有尾。圍繞拉斯科尼科夫的犯罪,設置了許多懸念,情節緊張,扣人心弦。

2.深刻的心理描寫,作品被譽為“一份犯罪的心理報告”。

多種心理表現手法:如內心獨白、夢境、幻想、直覺等表現人物犯罪前後近於瘋狂的複雜心理活動,寫出了他的緊張、痛苦、孤獨、疲憊。

3.“複調小說”的結構特征。

導讀:《紅與黑》是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主人公於連是小業主的兒子,憑著聰明才智,在當地市長家當家庭教師時與市長夫人勾搭成奸,事情敗露後逃離市長家,進了神學院。經神學院院長舉薦,到巴黎給極端保王黨中堅人物拉莫爾侯爵當私人秘書,很快得到侯爵的賞識和重用。與此同時,於連又與侯爵的女兒有了私情。最後在教會的策劃下,市長夫人被逼寫了一封告密信揭發他,使他的飛黃騰達毀於一旦。他在氣憤之下,開槍擊傷市長夫人,被判處死刑,上了斷頭台。

精彩片段:“別讓人把可憐的夏斯—貝爾納神甫叫來,我不想要這種惡作劇,”他對富凱說,“他會三天吃不下飯的。設法給我找一位詹森派教士,彼拉神甫的朋友,不搞陰謀詭計的。”富凱正焦急地等著他開口呢。凡是外省輿論所要求的種種,於連都做得很得體。盡管懺悔神甫選得不當,但有德·福利萊神甫暗中幫忙,於連在牢裏還是受到了聖會的保護;他若是機靈些,是可以逃出去的。但是牢裏的惡劣空氣起了作用,他的智力減退了。

這使他在德·萊納夫人回來時感到更加幸福。

“我的責任首先是為了你,”她一邊說,一邊吻他,“我從維裏埃逃出來了……”於連對她沒有一丁點兒無謂的自尊心,把他的種種軟弱和盤托出。她對他既溫柔又005 可愛。

晚上,她一走出監獄,就讓人把像抓住獵物一樣抓住於連不放的年輕教士叫到她姑媽家;由於他隻是想在貝藏鬆的上流社會的年輕女人中取得信任,德·萊納夫人很容易地說服他去博雷—勒歐修道院做一次九日祈禱。

於連的愛情之過度和瘋狂遠非語言可以形容。

靠了金錢,利用並且濫用她姑媽,一個出了名的、富有的篤信宗教的女人的信譽,德·萊納夫人獲準每天兩次探望他。

聽到這個消息,瑪蒂爾德妒意大發,直至喪失理智。德·福利萊先生向她承認,他的勢力還沒有達到無視一切禮儀的程度,不能讓人準她每日不止一次地去探望她的朋友。

瑪蒂爾德讓人跟著德·萊納夫人,好知道她的一舉一動。德·福利萊德先生用盡了非常靈活的頭腦所能想出的一切辦法,向她證明於連配不上她。

經受著這種種痛苦的煎熬,她反而更愛他了,幾乎每天都跟他大吵大鬧。

對於這個他如此不尋常地連累了的可憐女孩子,於連想竭盡全力做個正直的人,一直到底;然而,他對德·萊納夫人的狂熱的愛情每時每刻都不放過他。他找出的理由站不住腳,不能說服瑪蒂爾德相信德·萊納夫人的探訪是純潔的,他就對自己說:“這出戲應該快要結束了,如果我掩飾不住我的感情,這倒是我的一個借口。”德·拉莫爾小姐獲悉德·克魯瓦澤努瓦先生死了,德·塔萊先生,那個如此富有的人,竟敢對瑪蒂爾德的失蹤說了些難聽的話,德·克魯瓦澤努瓦先生前去請他收回。德·塔萊先生把一些寫給他的匿名信拿給他看,信裏充滿了巧妙地串聯起來的種種細節,可憐的侯爵不能不看到事實真相。

德·塔萊先生又鬥膽開了幾句不夠委婉的玩笑。德·克魯瓦澤努瓦先生怒不可遏,痛不欲生,提出的賠禮道歉的要求過於苛刻,百萬富翁寧可進行決鬥。愚蠢勝利了,巴黎那些最配人愛的人之一,還不滿二十四歲,就這樣死於非命。

他的死在於連日漸衰弱的心靈上留下一種奇怪的、病態的印象。

“可憐的克魯瓦澤努瓦,”他對瑪蒂爾德說,“他對待我們的確是很通情達理,很誠實正直;您在您母親的客廳裏幹出那些輕率的事情之後,他本應恨我,找我的麻煩,因為跟著輕蔑來的仇恨通常都是狂暴的……”德·克魯瓦澤努瓦先生的死改變了於連關於瑪蒂爾德的未來的一切想法;他用了幾天工夫向她證明,她應該接受德·呂茲先生的求婚。“這個人靦腆,但是不過分偽善,”他對她說,“他肯定會加入求婚者的行列。比起可憐的克魯瓦澤努瓦來,他的野心要平凡些,持久些,他家裏沒有公爵領地,娶於連·索萊爾的寡婦不會有任何困難。”“而且是一個蔑視偉大的激情的寡婦,”瑪蒂爾德冷冷地反唇相譏,“因為六個月的生活,已經足夠讓她看到,她的情人愛的不是她而是另一個女人,而這個女人正是他們一切006 不幸的根源。”“您這就不公正了,德·萊納夫人的探視將向為我請求特赦的巴黎律師提供特殊的理由;他將描繪凶手如何受到受害者的關懷。這會產生效果的,也許有一天您會看到我成了一出情節劇的主角呢……”一種瘋狂而又無法報複的嫉妒,一種無望的不幸的持續(縱使於連獲救,又如何能挽回他的心?),一往情深地愛上這個不忠的情人所造成的羞辱和痛苦,使德·拉莫爾小姐陷入沮喪的沉默,縱有德·福利萊先生的殷勤照顧和富凱的粗獷的坦率,也不能使她得到解脫。

至於於連,除去被瑪蒂爾德占用的時間外,倒是生活在愛情之中,幾乎不問明天的事。

當這種熱情是極端的、沒有任何矯飾的時候,就產生出一種奇特的效果,德·萊納夫人因此幾乎分享著他的無憂無慮和溫馨的快樂。

“從前,”於連對她說,“我們在韋爾吉的樹林裏散步的時候,我本來可以多麼幸福啊,可是一種強烈的野心卻把我帶到虛幻之國去了。不是把這近在唇邊的可愛的胳膊緊抱在胸前,卻讓未來的幻想給奪去了;我為了建立巨大的財富,不得不進行數不清的戰鬥……不,如果您不來監獄看我,我死了還不知道什麼是幸福呢。”兩件事擾亂了這平靜的生活,於連的懺悔神甫盡管是詹森派,卻沒有逃過耶穌會士的算計,不知不覺中成了他們的工具。

有一天他來對於連說,除非他願意犯下可怕的自殺之罪,否則他應該想盡一切可能的辦法去爭取特赦。而教士在巴黎的司法部裏有很大的影響,於是就有了一個很容易的辦法:應該大張旗鼓地皈依宗教……“大張旗鼓!”於連重複道,“啊!我也抓住您了,我的父親,您也像一個傳教士一樣在演戲啊……”“您的年紀,”詹森派教士嚴肅地說,“您從上天得來的動人的麵孔,您那無法解釋的犯罪動機,德·拉莫爾小姐為您做出的英勇舉動,總之是一切,直到您的受害者對您表示出的驚人的友情,都有助於使您成為貝藏鬆的年輕女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她們已然為了您把一切都忘了,甚至忘了政治……”“您皈依宗教會在她們心中引起反響,留下深刻的印象。您可以對宗教大有用處,而我,難道因為耶穌會士會在這種情況下采取同樣的做法這種毫無意義的理由,就猶豫不決嗎!因此,在這個逃脫他們的貪欲的特殊情況下,他們仍會為害作孽的!但願不會這樣……您的皈依宗教使人灑下的眼淚將抵消十版伏爾泰的褻瀆宗教的作品所產生的腐蝕作用。”“那我還剩下什麼,”於連冷冷地稱道,“如果我自輕自賤?我曾經野心勃勃,我不願譴責我自己;那時我是根據時代的風尚行動。現在,我過一天是一天。但是,如果我做出某007 種怯懦的事情,我就在眾目睽睽之下自找不幸……”另一件事來自德·萊納夫人,更讓於連感到痛苦。不知哪位詭計多端的女友竟把這顆天真而又如此靦腆的靈魂說服了,讓她相信她的責任是到聖克盧去,跪在查理十世麵前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