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單擊“文件”→“另存為”命令,在彈出的“另存為”對話框中選擇保存位置,在“文件名”後的文本框中輸入“書稿樣式標準”,單擊“保存”按鈕。
單元二文字處理軟件Word201093圖6.15“定義新多級列表”對話框(2級)任務3書稿封麵文檔設計1任務要求(1)新建Word文檔,參照樣張“教材封麵.png”,為書稿設計一個封麵,頁麵大小選擇“16開”,插入“封麵背景jpg.”圖片作為頁麵背景,設置圖片襯於文字下方,調整圖片大小使之正好覆蓋16開頁麵,設置圖片水平對齊方式相對於頁麵居中,垂直對齊方式相對於頁麵居中,圖片不隨文字移動。
(2)在頁麵適當位置插入兩個文本框用於分別輸入文字“書名”和“作者”,要求文本框無填充色,無邊框線,其中“書名”設置字體為華文新魏小初號粗體,顏色為“橙色,強調文字顏色6,深色50%”,“作者”設置字體為宋體黑色三號字。
(3)將設計的封麵保存到封麵庫中,命名為“等級考試係列”。
2操作步驟(1)打開Word2010,在“頁麵布局”選項卡的“頁麵設置”組中,單擊“紙張大小”按鈕,在列表中選擇“16開(18.4×26厘米)”。
94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在“插入”選項卡的“插圖”組中,單擊“圖片”按鈕,打開“插入圖片”對話框,選擇“封麵背景jpg.”文件,單擊“插入”按鈕,在頁麵上插入圖片。
選中圖片,在“圖片工具格式”選項卡的“排列”中,單擊“位置”→“其他布局選項”命令,打開“布局”對話框,在“文字環繞”選項卡中,選擇“環繞方式”為“襯於文字下方”;在“大小”選項卡中,取消“鎖定縱橫比”複選框,設置高度為26厘米,寬度為18.4厘米;在“位置”選項卡中,設置水平對齊方式為相對於“頁麵”居中,垂直對齊方式為相對於“頁麵”居中,取消“對象隨文字移動”複選框,如圖6.16所示。
圖6.16“布局”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
(2)在“插入”選項卡的“文本”組中,單擊“文本框”→“繪製文本框”命令,拖動鼠標在頁麵適當位置繪製一個文本框,輸入提示文字“書名”。選中文本框,右鍵單擊文本框,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設置形狀格式”命令,彈出“設置形狀格式”對話框,設置“線條顏色”為“無線條”,“填充”效果為“無填充”,單擊“關閉”按鈕。
光標定位在文本框中,設置字體為華文新魏小初號粗體,顏色為“橙色,強調文字顏色6,深色50%”。
單元二文字處理軟件Word201095以同樣方法,在頁麵適當位置繪製文本框,輸入提示文字“作者”,並完成格式設置。
(3)按Ctrl+A鍵將頁麵內容全部選中,在“插入”選項卡的“頁”組中,單擊“封麵”→“將所選內容保存到封麵庫”命令,打開“新建構建基塊”對話框,在“名稱”後的文本框中輸入“等級考試係列”,如圖6.17所示。
圖6.17“新建構建基塊”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
提示:將自己設計好的封麵保存到封麵庫中,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多次使用,不需要重複設計。
任務4書稿格式排版1任務要求(1)打開“原始書稿.docx”,複製“書稿樣式標準.docx”的“標題1”、“標題2”、“標題3”和“正文”樣式到文檔樣式庫中。
(2)書稿中包含3個級別的標題,分別用“(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字樣標出,請將其分別應用“標題1”、“標題2”、“標題3”樣式。
(3)樣式應用結束後,將書稿中各級標題文字後麵括號中的提示文字及括號“(一級標題)”、“(二級標題)”、“(三級標題)”全部刪除。
(4)書稿中有若幹表格及圖片,圖片下方和表格上方的說明文字已用紅色標出,分別在圖片和表格的說明文字左側添加如“圖1.1”、“圖2.1”、“表1.1”、“表2.1”的題注,其中連字符“-”前麵的數字代表章號、“-”後麵的數字代表圖表的序號,各章節圖和表分別連續編號。操作完成後將所有書稿文字設置為黑色。
96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5)將樣式“題注”的格式修改為“宋體、五號字、居中”。
(6)對書稿中出現“如圖所示”或“如表所示”文字的地方,利用交叉引用功能,將“圖”或“表”字替換為其對應的題注號,顯示為類似“圖1.1”或“表1.1”的樣式。
(7)設置表格“常用的流程圖符號”內的文字為小五號居中顯示,表格上方的題注與表格總在一頁上。
(8)在第3.1節第一段末尾詞語“軟件危機”處插入腳注,腳注內容參見“軟件危機腳注.docx”文檔。
(9)按要求對書稿進行頁麵設置:紙張大小16開,對稱頁邊距,上邊距2.5厘米,下邊距2厘米,內側邊距2.5厘米,外側邊距2厘米,裝訂線1厘米,頁腳距邊距1.0厘米。
(10)為書稿插入“等級考試係列”封麵,並在“書名”處錄入“二級公共基礎知識”,“作者”處錄入“無名氏著”。
(11)在正文前插入格式為“正式”的目錄,目錄要求包含標題第1、2級及對應頁號。
(12)設置目錄和書稿的每一章均為獨立的一節,且書稿每一章的頁碼均以奇數頁為起始頁碼。
(13)為書稿添加頁眉和頁腳,要求目錄部分隻有頁眉,內容為“目錄”,字體為黑體四號字居中,正文部分除每章首頁沒有頁眉外,其餘頁麵頁眉區域自動顯示當前頁中樣式為“標題1”的文字,所有頁麵奇數頁頁碼顯示在頁腳右側,偶數頁頁碼顯示在頁腳左側,頁碼從1開始編號,各章節間連續編碼。
(14)將文中出現的“二叉樹的基本性質”、“二叉樹的遍曆”、“關係運算”作為索引關鍵詞標記索引項,並隱藏所有索引標記。
(15)在目錄和正文之間插入格式為“正式”的圖目錄和表目錄,要求顯示頁碼,添加標題為“圖表目錄”,並在圖表目錄下麵插入索引目錄,添加標題為“關鍵字索引目錄”,設置標題格式為黑體三號字居中,要求圖表和索引目錄單獨占用一節,不分欄。
(16)更新文檔目錄。
(17)將文檔以“二級公共基礎知識.docx”文件名保存。
2操作步驟(1)打開“原始書稿.docx”,在“開始”選項卡的“樣式”組中,單擊右下角的啟動對話框按鈕,打開“樣式”任務窗格,如圖6.18所示。
單擊“樣式”任務窗格底部的“管理樣式”按鈕,打開“管理樣式”對話框,如圖6.19所示。
單元二文字處理軟件Word201097圖6.18“樣式”任務窗格圖6.19“管理樣式”對話框單擊“導入/導出”按鈕,打開“管理器”對話框,如圖6.20所示。
圖6.20“管理器”對話框(1)98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提示:默認情況下,“管理器”對話框右側顯示的是“Normal.dotm(共用模板)”的樣式,如果需要複製其他文檔中的樣式,需要關閉默認文件,打開需要複製的文件。
在“管理器”對話框中,單擊對話框右側的“關閉文件”按鈕,此時“關閉文件”提示信息將變成“打開文件”。
單擊“打開文件”按鈕,在彈出的“打開”對話框中,選擇文件類型為“所有Word文檔”,文件為“書稿樣式標準.docx”,單擊“打開”按鈕。此時在“管理器”對話框的右側將顯示出包含在打開文檔中的可選樣式列表,如圖6.21所示。
圖6.21“管理器”對話框(2)在右側樣式標準列表框中按住Ctrl鍵選擇“標題1”、“標題2”、“標題3”和“正文”樣式,單擊“複製”按鈕,係統彈出如圖6.22所示的對話框。
圖6.22提示是否改寫對話框單擊“全是”按鈕,完成複製文檔“書稿樣式標準.docx”中的指定樣式操作。
提示:完成上述樣式複製操作後,可以看出,文檔中的所有正文文本格式將自動應用新“正文”樣式。
(2)分別將鼠標定位至每處標記“(一級標題)”的地方,在“開始”選項卡的“樣式”組中,單擊“標題1”樣式按鈕,即可將所有標記了“(一級標題)”的段落都設置為“標題1”樣式。
單元二文字處理軟件Word201099以同樣的方法,將標記“(二級標題)”和“(三級標題)”的段落分別應用“標題2”和“標題3”樣式。
提示:如果文檔中所有具有相同標記的段落也具有相同的格式,則可以選擇任一標記段落,在“開始”選項卡的“編輯”組中,單擊“選擇”→“選擇格式相似的文本”,選中所有指定標記段落,統一設置樣式。
(3)將光標定位在書稿正文的開始位置,在“開始”選項卡的“編輯”組中,單擊“替換”命令,打開“查找和替換”對話框,在“替換”選項卡中的“查找內容”文本框中輸入“(一級標題)”,“替換為”後的文本框不輸入任何內容,保持為空狀態,單擊“全部替換”按鈕,係統彈出對話框,提示完成相應的替換操作。單擊“關閉”按鈕返回。
以同樣的方法,分別完成“(二級標題)”和“(三級標題)”文本的刪除操作。
(4)分別將光標定位到文檔所有圖片下方說明文字左側,在“引用”選項卡的“題注”組中,單擊“插入題注”按鈕,打開“題注”對話框,如圖6.23所示。
圖6.23“題注”對話框圖6.24“新建標簽”對話框單擊“新建標簽”按鈕,彈出“新建標簽”對話框,在“標簽”下的文本框中輸入“圖”,如圖6.24所示。
單擊“確定”按鈕,返回“題注”對話框。
在“題注”對話框中單擊“編號”按鈕,打開“題注編號”對話框,選中“包含章節號”複選框,將“章節起始樣式”設置為“標題1”,“使用分隔符”設置為“-(連字符)”,如圖6.25所示。
單擊“確定”按鈕,返回“題注”對話框,再次單擊“確定”按鈕。
使用同樣的方法,將光標定位在表格上方的說圖“題注編號”對話框明文字左側,在“題注”對話框中新建名為“表”的標6.25100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簽,設置編號格式,實現在表格上方的說明文字左側插入題注。
按Ctrl+A組合鍵全選文檔內容,在“開始”選項卡的“字體”組中,設置字體顏色為“黑色,文字1”。
提示:題注是給文檔中圖片、表格、圖表等項目添加的名稱和編號,使用題注功能可以實現長文檔中圖片、表格等項目能夠順序地自動編號,如果插入或刪除帶題注的項目,Word會自動更新其他題注的編號,且一旦某一項目帶有題注,還可以在文檔中對其進行交叉引用。
(5)在“開始”選項卡的“樣式”組中,展開樣式庫,找到“題注”樣式,右鍵單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修改”命令,打開“修改樣式”對話框,設置字體格式為“宋體,五號字,居中”,單擊“確定”按鈕返回。
(6)將光標定位在書稿正文的開始位置,在“開始”選項卡的“編輯”組中,單擊“查找”→“高級查找”,打開“查找和替換”對話框,在“查找內容”後的文本框中輸入“如圖所示”,單擊“查找下一處”按鈕,光標自動定位並選中第一個查找到的文字“如圖所示”,選中文字“圖”,在“引用”選項卡的“題注”組中,單擊“交叉引用”按鈕,打開“交叉引用”對話框。
設置“引用類型”為“圖”,“引用內容”為“隻有標簽和編號”,在“引用哪一個題注”下選擇“圖1.1線性鏈表”,如圖6.26所示。
圖6.26“交叉引用”對話框單擊“插入”按鈕。
在“查找和替換”對話框中,繼續單擊“查找下一處”按鈕,以同樣的方法,將文檔中所有出現“如圖所示”文字的地方,實現自動引用其對應的題注號。
使用同樣方法找到文檔中出現“如表所示”的位置,選中文字“表”,利用交叉引用功能,實現表標簽對應題注號的引用。
單元二文字處理軟件Word2010101提示:交叉引用是對文檔中其他位置內容的引用,可為標題、腳注、書簽、題注、編號段落等創建交叉引用。創建交叉引用之後,即使引用的內容或編號發生變化,也可以方便地實現自動更新,不需用戶手工逐一修改。
(7)選中整個表格,在“開始”選項卡的“字體”組中,設置字號為小五號,在“段落”組中單擊“居中”按鈕。
將光標定位在表格上方的題注行,在“開始”選項卡的“段落”組中,單擊右下角的啟動對話框按鈕,打開“段落”對話框。選擇“換行和分頁”選項卡,選中“與下段同頁”複選框,如圖6.27所示。
圖6.27“換行和分頁”段落設置單擊“確定”按鈕。
(8)將光標定位在第3.1節第一段末尾詞語“軟件危機”處,在“引用”選項卡的“腳注”組中,單擊“插入腳注”按鈕,此時光標自動定位在當前頁下方,可以輸入腳注內容。
102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腳注內容可以複製“軟件危機腳注.docx”文檔內容,操作不再贅述。
提示:腳注和尾注是對文本的補充說明。腳注一般位於頁麵的底部,可以作為文檔某處內容的注釋;尾注一般位於文檔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處等。在“引用”選項卡的“腳注”組中,單擊“插入尾注”按鈕,即可在文檔的末尾插入尾注。
(9)在“頁麵布局”選項卡的“頁麵設置”組中,單擊右下角的啟動對話框按鈕,打開“頁麵設置”對話框。在“頁邊距”選項卡中分別設置“多頁”選項為“對稱頁邊距”,上邊距為2.5厘米,下邊距2厘米,內側邊距2.5厘米,外側邊距2厘米,裝訂線1厘米;在“紙張”選項卡中選擇“紙張大小”為“16開(18.4×26厘米)”;在“版式”選項卡中設置頁腳距邊界1.0厘米,單擊“確定”按鈕返回。
(10)將光標定位在書稿第1章標題的前麵,在“插入”選項卡的“頁”組中,單擊“封麵”按鈕,在彈出的列表框中選擇“等級考試係列”封麵,分別選中封麵上原文本框的內容,在“書名”處錄入“二級公共基礎知識”,“作者”處錄入“無名氏著”。
(11)將光標定位在書稿第1章標題的前麵,在“引用”選項卡的“目錄”組中,單擊“目錄”→“插入目錄”命令,打開“目錄”對話框。在“格式”列表框中選擇“正式”,設置“顯示級別”為2,取消“使用超鏈接而不使用頁碼”複選框,如圖6.28所示。
圖6.28“目錄”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
單元二文字處理軟件Word2010103(12)將光標定位在目錄的末尾,在“頁麵布局”選項卡的“頁麵設置”組中,單擊“分隔符”→“分節符下一頁”,在目錄和正文之間插入下一頁的分節符。
將光標定位在第1章內容的末尾,在“頁麵布局”選項卡的“頁麵設置”組中,單擊“分隔符”→“分節符奇數頁”,在第1章和第2章之間插入分節符,並設置第2章從下一個奇數頁開始。
以同樣的方法,分別在第2章、第3章的末尾插入奇數頁的分節符。
(13)將光標定位在目錄頁,在“插入”選項卡的“頁眉和頁腳”組中,單擊“頁眉”→“編輯頁眉”,即可進入頁眉設置狀態,此時菜單欄自動顯示“頁眉和頁腳工具”選項卡。
將光標定位在目錄的頁眉部分,在頁眉區輸入“目錄”,選中頁眉內容,在“開始”選項卡的“字體”組中,設置其字號為黑體四號,單擊“段落”組的“居中”按鈕,設置居中顯示。
在“頁眉和頁腳工具”選項卡的“導航”組中,單擊“下一節”按鈕,光標定位在正文第1章的頁眉區,單擊“鏈接到前一條頁眉”按鈕,取消其選中狀態,選中“首頁不同”複選框和“奇偶頁不同”複選框,此時光標在第1章首頁,係統提示為“首頁頁眉”,單擊“下一節”按鈕,進入到本章非首頁的奇數頁或偶數頁頁眉區,分別在奇數頁和偶數頁頁眉區,單擊“鏈接到前一條頁眉”按鈕,取消其選中狀態,在“頁眉和頁腳工具”選項卡的“插入”組中,單擊“文檔部件”→“域”,打開“域”對話框,在“類別”列表框中選擇“鏈接和引用”,在“域名”列表框中選擇“StyleRef”,在“樣式名”列表框中選擇“標題1”,如圖6.29所示。
圖6.29“域”對話框104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單擊“確定”按鈕,則完成在書稿正文部分,每章除首頁外,其餘各頁的頁眉顯示樣式為“標題1”的文字。
在“頁眉和頁腳工具”選項卡的“導航”組中,單擊“轉至頁腳”按鈕,將光標定位在第1章首頁頁腳,在“頁眉頁腳”組中,單擊“頁碼”→“當前位置”→“普通數字”,則在光標位置插入當前頁碼數字,選中頁碼數字,單擊“頁碼”→“設置頁碼格式”命令,打開“頁碼格式”對話框,設置“起始頁碼”從1開始。選中頁碼,在“開始”選項卡的“段落”組中,單擊右對齊按鈕,設置首頁頁碼右對齊。
在“頁眉和頁腳工具”選項卡的“導航”組中,單擊“下一節”按鈕,進入到本章非首頁的奇數頁或偶數頁頁腳區,分別在奇數頁和偶數頁頁腳區,單擊“鏈接到前一條頁眉”按鈕,取消其選中狀態,在“頁眉頁腳”組中,單擊“頁碼”→“當前位置”→“普通數字”,則在光標位置插入當前頁碼數字。選中頁碼,在“開始”選項卡的“段落”組中,單擊右對齊或左對齊按鈕,分別設置奇數頁的頁碼右對齊,偶數頁的頁碼左對齊。
在“頁眉和頁腳工具”選項卡的“導航”組中,單擊“下一節”按鈕,進入第2章首頁頁腳區,單擊“鏈接到前一條頁眉”按鈕,取消其選中狀態,選中頁碼數字,單擊“頁碼”→“設置頁碼格式”命令,打開“頁碼格式”對話框,設置頁碼編號為“續前節”,單擊“確定”按鈕。
單擊“上一節”或“下一節”按鈕,將光標定位在第1章首頁的頁眉處,在“開始”選項卡的“字體”組中,單擊“清除格式”按鈕,刪除首頁頁眉處的下劃線。
在“頁眉和頁腳工具”選項卡的“關閉”組,單擊“關閉頁眉和頁腳”按鈕。
(14)在“開始”選項卡的“編輯”組中,單擊“查找”按鈕,在Word工作區的左側會出現“導航”窗格,在“導航”窗格的文本框內輸入“二叉樹的基本性質”,單擊右側搜索按鈕,係統會自動查找並選中所有“二叉樹的基本性質”文字,在“引用”選項卡的“索引”組中,單擊“標記索引項”命令,打開“標記索引項”對話框,如圖6.30所示。
單擊“標記全部”按鈕,這樣文中所有出現的“二叉樹的基本性質”都會被標記為索引項,在其後都會出現標記符號。
繼續在查找導航窗格中分別輸入“二叉樹的遍曆”和“關係運算”,以同樣的方法,將文檔中所有出現該關鍵字的地方標記索引項。
單擊“關閉”按鈕返回。
在“開始”選項卡的“段落”組中,單擊“顯示/隱藏編輯標記”按鈕,隱藏所有索引標記。
提示:索引的主要作用是列出文檔的重要信息和相關頁碼,方便讀者快速查找。要想創建索引,必須先標記索引項。
單元二文字處理軟件Word2010105圖6.30“標記索引項”對話框(15)將光標定位在書稿第1章標題的前麵,單擊回車鍵,插入一個空行,在“開始”選項卡的“樣式”組中,單擊“正文”按鈕,設置該行文本為“正文”樣式。
在“引用”選項卡的“題注”組中,單擊“插入表目錄”按鈕,打開“圖表目錄”對話框,在“格式”對應的列表框中選擇“正式”,“題注標簽”對應的列表框中選擇“圖”,取消“使用超鏈接而不使用頁碼”複選框,如圖6.31所示。
圖6.31“圖表目錄”對話框106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單擊“確定”按鈕。
以同樣的方法再次單擊“插入表目錄”按鈕,打開“圖表目錄”對話框,在“格式”對應的列表框中選擇“正式”,“題注標簽”對應的列表框中選擇“表”,取消“使用超鏈接而不使用頁碼”複選框,單擊“確定”按鈕即可插入顯示表的目錄。
將光標定位在表目錄後,在“引用”選項卡的“索引”組中,單擊“插入索引”按鈕,打開“索引”對話框,選中“頁碼右對齊”複選框,“欄數”設置為“1”,如圖6.32所示。
圖6.32“索引”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
分別在圖目錄和索引目錄上方添加標題為“圖表目錄”和“關鍵字索引目錄”,設置格式為黑體三號字居中,具體操作不再贅述。
將光標定位在書稿第1章標題的前麵,在“頁麵布局”選項卡的“頁麵設置”組中,單擊“分隔符”→“分節符下一頁”,在索引目錄和正文之間插入下一頁的分節符。
(16)光標定位在書稿目錄處,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更新域”,彈出“更新目錄”對話框,如圖6.33所示。
圖6.33“更新目錄”對話框單元二文字處理軟件Word2010107選中“隻更新頁碼”,單擊“確定”按鈕。
提示:重新修改文章內容後,可能導致目錄的頁碼與實際位置不符,此時需要及時更新目錄。如果文章標題內容發生變化,還需要選擇“更新整個目錄”選項。
(17)單擊“文件”→“另存為”命令,在彈出的“另存為”對話框中選擇保存位置,在“文件名”後的文本框中輸入“二級公共基礎知識”,單擊“保存”按鈕。
單元三電子表格軟件Excel2010Excel2010是一款功能強大的電子表格應用軟件,可以方便地進行表格的編輯以及數據管理和分析操作,應用非常廣泛。
Excel2010中創建的文檔稱為工作簿,每個工作簿可包含多張工作表,默認是3張,最多可以包含255張。每張工作表由1048576行、16384列組成,其中行號用數字1、2、3等標識,列標用字母A、B、C等標識。行列交叉處稱為單元格,每個單元格按其所在的列標和行號命名,比如第2行第4列的單元格名稱為D2。工作簿文件默認擴展名為.xlsx。
Excel2010提供的主要功能:(1)數據輸入和編輯Excel單元格中可以輸入數值、日期、文本等各種類型數據。用戶可以在當前單元格中直接錄入,也可以在編輯欄進行較長數據和公式的輸入修改,利用Excel的填充柄還可以實現係統預設序列和用戶自定義序列的填充功能,提高數據的錄入效率。
(2)表格格式設置Excel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數據格式設置功能,包括各種類型數據的顯示樣式、字體、對齊方式、邊框和底紋以及表格套用格式等的設置。
(3)公式計算Excel2010提供了幾百個內部函數公式,可以實現強大的數據計算功能。用戶可以在單元格或編輯欄中直接輸入“=”,開始公式的輸入,也可以選擇“公式”選項卡中的“插入函數”,在“插入函數”對話框中完成公式的選擇和插入操作。
(4)數據管理和分析利用Excel2010提供的排序、篩選、分類彙總、數據透視表、圖表等功能,可以方便地實現數據的管理統計和分析。
(5)其他功能Excel2010還提供其他豐富的功能,進一步提高了表格的數據展現和管理分析的能力。比如方便地嵌入其他類型的對象,通過宏編程實現數據的高級管理功能,使用單元三電子表格軟件Excel2010109單元格內嵌的迷你圖顯示一組數據的變化趨勢,讓用戶獲得更直觀、快速的數據可視化顯示等。
本單元從實際生活的案例出發,設計了4個實驗項目,涵蓋Excel中工作表的編輯和格式設置、公式計算、數據排序、篩選、分類彙總、數據透視表、合並計算等操作。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掌握Excel常用的數值計算、數據管理和分析操作,還可以掌握Excel2010的很多高級應用。
110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實驗七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微信掃碼】一、實驗要求看視頻,學操作1掌握工作表的創建和編輯操作。
2掌握單元格格式的設置操作。
3掌握條件格式的設置操作。
4掌握工作表的重命名、複製、移動等操作。
5掌握簡單公式的計算功能。
二、實驗內容和步驟【案例描述】李明是市實驗中學的一名教師,擔任高三(1)班的班主任。期末考試結束後,他需要創建一張學生成績表,用於保存全班所有同學各門課程的考試成績信息。要求表格數據顯示清晰、規範,樣式美觀,並能實現計算學生成績的總分、平均分、班級最高分、最低分以及各門課的不及格率等操作。
李老師已經完成學生大部分數據的錄入操作,請幫助他完成以下任務,實現成績表的格式化和數據計算功能。
本次實驗所需的所有素材放在EX7文件夾中。
任務1編輯學生成績表1任務要求(1)打開“成績單.xlsx”工作簿文件,自動填充Sheet1表中“序號”列數據為1到65。
(2)在“學號”列中填充學生學號信息,數據從“0131001”到“0131065”,要求設置為文本數據。
(3)在工作表最右側依次插入“總分”和“平均分”。
(4)在表格上方插入兩個空行,在A1單元格輸入標題“高三1班期末考試成績表”,在A2單元格輸入“製表人:李明”,G2單元格輸入日期“2016/3/20”。
(5)將Sheet1表命名為“原始成績單”。
2操作步驟(1)啟動Excel,打開“成績單.xlsx”工作簿文件。在A2單元格輸入“1”,A3單元格輸入“2”,選中A2和A3單元格,鼠標指向選中單元格區域右下角的黑色小方塊(稱為“填單元三電子表格軟件Excel2010111充柄”),此時鼠標會變成黑色實心十字架形狀。按住鼠標向下拖動到A66釋放,序號列自動被1到65填充。
(2)在B2中輸入“0131001”。選中B2單元格,雙擊右下角的填充柄,Excel會自動填充該列剩下的單元格內容,從“0131001”到“0131065”。
提示:在數字0131001前需要先輸入一個英文單引號“”,將其指定為文本格式。
Excel中如果輸入的是數字,默認是數值格式,前麵的0將會被省略。在單元格數字前輸入西文單引號,可將其格式設置為文本。
(3)在單元格I1中輸入“總分”,J1中輸入“平均分”。
(4)鼠標單擊行號“1”,選中第一行,在“開始”選項卡“單元格”組中,兩次單擊“插入”→“插入工作表行”,添加兩個新的工作表行。單擊A1單元格,輸入“高三1班期末考試成績表”,單擊A2單元格,輸入“製表人:李明”,單擊G2單元格,輸入“2016/3/20”。
(5)右鍵單擊Sheet1工作表標簽,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重命名”,在工作表標簽處輸入“原始成績單”。
任務2格式化學生成績表1任務要求(1)複製“原始成績單”工作表,並重命名為“格式化成績單”,工作表標簽顏色設置為紅色。
(2)設置表格標題“高三1班期末考試成績表”字體為黑體,28號字,紅色,加粗,行高50,在表格上方合並居中顯示。
(3)合並G2到J2單元格,並設置日期格式為“2016年3月20日”,11號字,居右顯示在表格上方。
(4)設置表格第一行行高為30,列寬為8,其他行行高為18,所有單元格對齊方式設置為水平垂直居中。
(5)將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設置圖案顏色為“水綠色,強調文字顏色5,淡色60%”,圖案樣式為“25%灰色”,表格外框線為最粗黑色單線,內框線為最細黑色單線。
(6)在A70單元格輸入“成績統計”,依次在A71到A75單元格輸入“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不及格人數”和“不及格率”。
(7)設置“成績統計”在A70到J70跨列居中,設置“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不及格人數”和“不及格率”在指定行的A列到C列跨列居中,背景顏色為“橙色,強調文字顏色6,淡色80%”,設置A70單元格應用樣式“40%強調文字顏色4”。
(8)設置“成績統計”區域第一行和最後一行的下框線為雙線。
112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9)設置每門課程的前三名成績用不同的填充色和字體顏色顯示,不及格成績紅色加粗顯示。
2操作步驟(1)右鍵單擊“原始成績單”標簽,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移動或複製(M)”,打開“移動或複製工作表”對話框,如圖7.1所示。
圖7.1移動或複製工作表對話框在“下列選定工作表之前”項中單擊“Sheet2”,然後選中“建立副本”複選框,單擊“確定”按鈕,則在工作表Sheet2之前複製一張“原始成績單”表,默認名稱為“原始成績單(2)”。右鍵單擊“原始成績單(2)”表,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重命名”,在工作表標簽處輸入“格式化成績單”。
右鍵單擊“格式化成績單”,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工作表標簽顏色”,設置標簽顏色為紅色。
(2)選中A1到J1單元格,單擊“開始”選項卡“對齊方式”組中的“合並後居中”按鈕,設置標題在表格上方居中顯示。在“字體”組中分別單擊字體、字號、加粗、字體顏色按鈕,設置標題字體為黑體,28號字,紅色,加粗。在“開始”選項卡“單元格”組中,單擊“格式”→“行高”,在彈出的“行高”對話框中輸入50,單擊“確定”按鈕;(3)選中G2到J2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單元格”組中,單擊“格式”→“設置單元格格式”,打開“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
單擊“字體”選項卡,設置字號為12;單擊“對齊”選項卡,設置“水平對齊”方式為靠右,選中“合並單元格”複選框;單擊“數字”選項卡,在“分類”中選擇“日期”,在“類型(T)”中選擇“2001年3月14日”,如圖7.2所示,單擊“確定”按鈕。
單元三電子表格軟件Excel2010113圖7.2數字格式設置對話框提示:Excel單元格很多格式設置均可以在“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中完成,其中“數字”選項卡可以完成數值、文本、日期等數據的格式設置;“對齊”選項卡可以設置單元格的水平、垂直對齊方式以及文本控製選項;“字體”選項卡可以完成單元格字體格式設置;“邊框”選項卡可以設置表格區域的邊框線類型;“填充”選項卡可以設置單元格背景色和填充圖案顏色;“保護”選項卡可以完成單元格鎖定或公式隱藏等保護操作。除此方法以外,還可以選擇“開始”選項卡下“字體”組、“對齊方式”組、“數字”組對應的工具欄按鈕完成字體、對齊方式和數字格式設置。
(4)選中A3到J3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單元格”組中,單擊“格式”→“行高”,在彈出的“行高”對話框中輸入30,單擊“確定”按鈕;單擊“格式”→“列寬”,在彈出的“列寬”對話框中輸入8,單擊“確定”按鈕。
同樣,選擇表格除第一行以外的其他行,單擊“格式”→“行高”,在彈出的“行高”對話框中輸入18,單擊“確定”按鈕。
選中A3到J75單元格區域,在“開始”選項卡“單元格”組中,單擊“格式”→“設置單元格格式”,在“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中單擊“對齊”選項卡,設置“水平對齊”為居中,“垂直對齊”為居中。
(5)拖動鼠標選中A3到J3單元格,在按下CTRL鍵的同時,繼續選中表格A4到114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A68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單元格”組中,單擊“格式”→“設置單元格格式”,在“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中單擊“填充”選項卡,設置圖案顏色為“水綠色,強調文字顏色5,淡色60%”,圖案樣式為“25%灰色”,然後單擊“確定”按鈕;選中A3到J68單元格區域,在“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中單擊“邊框”選項卡,在線條樣式中選擇最粗單線,單擊“預置”中的“外邊框”按鈕,設置表格外框線為最粗單線,在線條樣式中選擇最細單線,單擊“預置”中的“內部”按鈕,設置表格內框線為最細單線。
(6)單擊A70單元格,輸入“成績統計”,然後依次在A71到A75單元格輸入“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不及格人數”和“不及格率”。
(7)選中A70到J70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單元格”組中,單擊“格式”→“設置單元格格式”,在“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中單擊“對齊”選項卡,設置“水平對齊”方式為“跨列居中”,即可設置“成績統計”在A70到J70跨列居中;設置“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不及格人數”和“不及格率”分別在A列到C列跨列居中的方法與此類似,不再贅述。
選中A71到C75單元格,在“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中單擊“填充”選項卡,設置背景色為“橙色強調文字顏色6,淡色80%”;選中A70到J70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樣式”組中,單擊樣式滾動條上的“其他”按鈕,在“主題單元格樣式”中選擇“40%強調文字顏色4”。
(8)選中A70到J70單元格,按住CTRL鍵的同時,拖動鼠標選中A75到J75單元格區域,在“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中單擊“邊框”選項卡,在線條樣式中選擇雙線,單擊“邊框”中的“下邊框”按鈕,單擊“確定”按鈕。
(9)選中D4到D68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樣式”組中,單擊“條件格式”→“項目選取規則”→“值最大的10項”,彈出“10個最大的項”對話框,輸入項目數為“3”,在右邊列表框中選擇“淺紅填充色深紅色文本”,如圖7.3所示,可以設置語文前三名學生的成績為淺紅填充色深紅色文本顯示。
圖7.3條件格式設置對話框其他課程的前三名成績顯示樣式設置與此類似。
單元三電子表格軟件Excel2010115如果右邊列表中係統預設的填充色和文本顏色不符合要求,可以在列表框中選擇“自定義格式”設置。以數學成績前三名成績設置為“水綠色填充紅色文本”為例,在如圖7.3所示的對話框中,選擇“自定義格式”,打開“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如圖7.4所示。單擊“填充”選項卡,選擇背景色為“水綠色強調文字顏色5,淡色60%”,單擊“字體”選項卡,設置顏色為紅色,單擊“確定”按鈕,可以完成自定義填充色和字體顏色設置。
圖7.4自定義條件格式對話框選中D4到H68單元格區域,在“開始”選項卡“樣式”組中,單擊“條件格式”→“突出顯示單元格規則”→“小於”,彈出“小於”對話框,如圖7.5所示。
圖7.5小於條件格式對話框在左邊文本框中輸入60,右邊列表框中選擇“自定義格式”,打開“設置單元格格式”116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對話框,如圖7.4所示。單擊“字體”選項卡,設置顏色為紅色,加粗顯示,單擊“確定”按鈕,可以設置所有小於60分的成績用紅色加粗顯示。
任務3計算學生成績1任務要求(1)計算“格式化成績單”表中每個學生的總分。
(2)計算“格式化成績單”表中每個學生的平均分,要求平均分保留一位小數。
(3)將總分大於440分的單元格突出顯示為黃底紅字,低於370分的突出顯示為藍底紅字。
(4)在“成績統計”區域計算每門課程、學生總分和平均分的最高分和最低分。
(5)在“成績統計”區域計算每門課程的平均分,要求平均分保留一位小數。
(6)在“成績統計”區域計算每門課程的不及格人數。
(7)在“成績統計”區域計算每門課程的不及格率,要求不及格率顯示為百分比格式,保留兩位小數。
2操作步驟(1)選中I4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編輯”組中,單擊按鈕,編輯欄顯示公式“=SUM(D4:H4)”,表示計算從D4到H4單元格的所有成績和,單擊編輯欄左邊的“輸入”按鈕或按下回車鍵,完成總分的計算;雙擊I4單元格的填充柄,Excel自動完成剩下所有學生的總分計算功能。
提示:在Excel單元格中輸入公式可以完成計算功能,所有公式以“=”開頭,通過單元格名稱引用對應單元格數據參與運算。公式中引用單元格可以是範圍,用“:”表示,比如上麵“D4:H4”表示參與公式運算的單元格是D4到H4所有的單元格,還可以是多個單個單元格或單元格區域,每個之間用“,”分隔,比如公式“=SUM(D4:H4)”還可以寫成“=SUM(D4,E4,F4,G4,H4)”。這裏SUM函數的功能是求和,除了插入函數實現計算外,還可以自己手工輸入計算公式,比如“=D4+E4+F4+G4+H4”也可以實現同樣的計算總分操作。
Excel單元格引用方式有三種,分別是相對引用、絕對引用和三維引用。這裏單元格引用“D4:H4”采用的就是相對引用方式,當把公式複製到其他位置時,引用的單元格會因為目標位置的變化而相對變化。比如複製I4單元格公式到I5時,公式將變為“=SUM(D5:H5)”,所以複製公式到該列下麵的每個單元格,就可以計算每個學生的總分。
Excel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函數實現各種運算功能,常用函數的功能和用法請參見附錄。
單元三電子表格軟件Excel2010117(2)選中J4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編輯”組中,單擊按鈕的向下箭頭,在彈出菜單中選擇“平均值”,在編輯欄顯示公式“=AVERAGE(D4:I4)”,修改引用的單元格範圍為“D4:H4”,單擊“輸入”按鈕或按下回車鍵,完成平均分的計算;雙擊J4單元格的填充柄,Excel自動完成剩下所有學生的平均分計算功能。
選中J4到J68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單元格”組中,單擊“格式”→“設置單元格格式”,在“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中單擊“數字”選項卡,在左邊分類中選擇“數值”,設置小數位數為1,單擊“確定”按鈕。
提示:這裏J4單元格的公式還可以寫成“=I4/5”或者“=(D4+E4+F4+G4+H4)/5”。
(3)選中I4到I68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樣式”組中,單擊“條件格式”→“管理規則”,彈出“條件格式規則管理器”對話框,單擊“新建規則”按鈕,彈出“新建格式規則”對話框,在“選擇規則類型”中選擇“隻為包含以下內容的單元格設置格式”,在“編輯規則說明”區域選擇條件是“大於”,在右邊文本框中輸入“440”,如圖7.6所示。
圖7.6新建格式規則對話框單擊“格式”按鈕,打開“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單擊“填充”選項卡,設置背景色為黃色,單擊“字體”選項卡,設置顏色為紅色,單擊“確定”按鈕,可以將總分大於440分的單元格設置為黃底紅字顯示。
單擊“確定”按鈕返回“條件格式規則管理器”對話框,再單擊“新建規則”按鈕,繼續添加單元格值小於370的條件格式規則,最終條件格式設置如圖7.7所示。
118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圖7.7條件格式規則管理器對話框(4)選中D71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編輯”組中,單擊按鈕的向下箭頭,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最大值”,拖動鼠標選擇D4到D68單元格,此時編輯欄顯示公式為“=MAX(D4:D68)”,單擊“輸入”按鈕或按下回車鍵,完成語文最高分的計算;拖動D71單元格的填充柄到J71釋放,完成其他課程、學生總分、平均分的最高分計算功能。
選中D72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編輯”組中,單擊按鈕的向下箭頭,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最小值”,拖動鼠標選擇D4到D68單元格,此時編輯欄顯示公式為“=MIN(D4:D68)”,單擊“輸入”按鈕或按下回車鍵,完成語文最低分的計算;拖動D72單元格的填充柄到J72釋放,完成其他課程、學生總分、平均分的最低分計算功能。
(5)選中D73單元格,在單元格編輯欄直接輸入公式“=AVERAGE(D4:D68)”,按下回車鍵,完成語文平均分的計算;拖動D73單元格的填充柄到H73釋放,完成其他課程平均分的計算功能。選中D73到H73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數字”組中,單擊右下角的啟動對話框按鈕,打開“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的“數字”選項卡,在左邊分類中選擇“數值”,設置小數位數為1,單擊“確定”按鈕。
(6)選中D74單元格,在“公式”選項卡“函數庫”組中,單擊“其他函數”→“統計”→“COUNTIF”,彈出“函數參數”對話框,單擊單元格範圍參數Range後的收縮對話框按鈕,拖動鼠標選中D4到D68單元格,再次單擊收縮對話框按鈕,回到“函數參數”對話框,在條件參數Criteria後的文本框中輸入條件“<60”,如圖7.8所示。
單擊“確定”按鈕,完成語文成績不及格人數的統計。拖動D74單元格填充柄到H74釋放,完成其他課程成績不及格人數的統計。
(7)選中D75單元格,在編輯欄直接輸入公式“=D74/COUNT(D4:D68)”,按下回單元三電子表格軟件Excel2010119圖7.8函數參數對話框車鍵,完成語文不及格率的計算。拖動D75單元格填充柄到H75釋放,完成其他課程成績不及格率的計算操作。選中D75到H75單元格區域,在“開始”選項卡“數字”組中,單擊右下角的啟動對話框按鈕,打開“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的“數字”選項卡,在左邊分類中選擇“百分比”,設置小數位數為2,單擊“確定”按鈕。
提示:COUNT函數用於統計單元格區域中包含數字的單元格個數,COUNTIF函數用於統計單元格區域中滿足條件的單元格個數。
任務4打印學生成績表1任務要求(1)設置頁麵上下邊距為2厘米,左右邊距為1.5厘米,表格水平居中打印。
(2)設置頁腳為“第1頁,共?頁”。
(3)設置表格標題行在每一頁重複顯示。
(4)在打印預覽中查看打印效果。
2操作步驟(1)在“頁麵布局”選項卡的“頁麵設置”組中,單擊右下角的啟動對話框按鈕,打開“頁麵設置”對話框,單擊“頁邊距”選項卡,設置頁麵上下邊距為2厘米,左右邊距為1.5厘米,選中“水平”複選框,如圖7.9所示。
(2)在“頁麵設置”對話框中,單擊“頁眉頁腳”選項卡,在“頁腳”對應的下拉列表框中選擇“第1頁,共頁”。
(3)在“頁麵設置”對話框中,單擊“工作表”選項卡,單擊“頂端標題行”後的收縮對話框按鈕,在工作表中用鼠標選中第3行,再次單擊收縮對話框按鈕回到“頁麵設置”對話框,如圖7.10所示。最後單擊“確定”按鈕。
120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圖7.9頁邊距設置對話框圖7.10打印標題設置(4)在“頁麵設置”對話框中,單擊“打印預覽”按鈕,查看工作表打印的效果。
單元三電子表格軟件Excel2010121實驗八公式計算【微信掃碼】一、實驗要求看視頻,學操作1掌握單元格的相對引用、絕對引用和三維引用。
2掌握常用函數公式的功能和應用。
二、實驗內容和步驟【案例1描述】黃興是市實驗中學高三年級組組長,期末考試結束後,他收到學生每門課的成績表,各成績表已按學號順序記錄所有學生對應科目的成績。他已經創建“高三年級成績單.xlsx”工作簿文件,包含一張“年級花名冊”工作表和各科目成績表。另有物理筆試成績單保存在“物理.xlsx”工作簿中,物理實驗成績保存在“物理實驗t.xt”文件中。接下來他需要分別導入物理筆試和實驗成績表,統計單科成績以及最終年級排名等信息。請幫助他完成以下任務。
沒有特別說明,以下所有操作均在“高三年級成績單.xlsx”工作簿中進行。
本次實驗所需的所有素材放在EX8\案例1文件夾中。
任務1導入學生成績1任務要求(1)複製“物理.xlsx”工作簿中“物理”工作表到“高三年級成績單.xlsx”工作簿中。
(2)導入“物理實驗t.xt”文件內容到“高三年級成績單.xlsx”工作簿“物理實驗”工作表中,同時刪除外部連接。
(3)在“物理”表中增加兩列,分別是“實驗成績”和“總評成績”,要求實驗成績列的內容引用“物理實驗”表中對應列內容(此處假定所給素材中物理表和物理實驗表的學生均按學號順序排列且沒有空缺)。
(4)設置所有科目工作表標簽顏色為藍色,行高為18。對“年級花名冊”工作表自動套用格式“表樣式中等深淺2”,表包含標題。
2操作步驟(1)分別打開“高三年級成績單.xlsx”和“物理.xlsx”工作簿文件,在“物理.xlsx”工作簿中,右鍵單擊“物理”工作表標簽,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移動或複製(M)”,打開“移動或複製工作表”對話框,在“將選定的工作表移至工作簿”下方選擇“高三年級成績單122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xlsx”,在“下列選定工作表之前”列表框中選擇“移至最後”,選中“建立副本”複選框,如圖8.1所示。
圖8.1移動或複製工作表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完成物理筆試成績工作表的複製操作。
(2)在“數據”選項卡的“獲取外部數據”組中,單擊“自文本”按鈕,打開“導入文本文件”對話框,選擇“物理實驗t.xt”文件,單擊“導入”按鈕,打開“文本導入向導”對話框,如圖8.2所示。
圖8.2文本導入向導第1步對話框單元三電子表格軟件Excel2010123設置“文件原始格式”為“簡體中文(GB2312)”,單擊“下一步”按鈕,進入向導的第2步,設置數據的分隔符號,預覽分列後的效果,如圖8.3所示。
圖8.3文本導入向導第2步對話框單擊“下一步”按鈕,進入向導的第3步,為每列數據指定其數據格式,默認為“常規”,這裏要單擊“學號”列,設置其列數據格式為“文本”,否則將會以數字格式導入,如圖8.4所示。
圖8.4文本導入向導第3步對話框124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單擊“完成”按鈕,彈出“導入數據”對話框,選擇數據放置位置為“新工作表”,如圖8.5所示。
圖8.5導入數據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係統將新建一個工作表,存放導入的物理實驗成績信息。右鍵單擊該工作表,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重命名”,在工作表標簽處輸入“物理實驗”。
在“數據”選項卡的“連接”組中,單擊“連接”按鈕,打開“工作簿連接”對話框,如圖8.6所示。
圖8.6工作簿連接對話框單擊“刪除”按鈕,彈出如圖8.7所示的對話框。
圖8.7確認刪除連接對話框單元三電子表格軟件Excel2010125單擊“確定”按鈕,將刪除“物理實驗”表和外部文本文件“物理實驗t.xt”的連接關係。
提示:刪除外部連接關係後,外部文件內容若發生變化,原來導入的工作表將不可以通過刷新獲得修改後的數據。
(3)在“物理”表中D1單元格中輸入“實驗成績”,E1單元格中輸入“總評成績”。選中D2單元格,輸入“=”,單擊“物理實驗”表,選中C2單元格,按下回車鍵,此時D2單元格編輯欄顯示公式“=物理實驗!C2”,D2單元格內容和“物理實驗”表中C2單元格內容相同;雙擊D2單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Excel複製公式完成剩下所有學生物理實驗成績的引用。
提示:公式中引用的單元格除了是當前工作表單元格外,還可以是其他工作表或工作簿中的單元格,這種單元格引用方式稱為三維引用,格式是“[工作簿]工作表名!單元格”。
(4)單擊語文工作表標簽,按住Ctrl鍵,分別單擊每一張科目工作表標簽,選中所有科目工作表,右鍵單擊任一科目工作表標簽,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工作表標簽顏色”,設置標簽顏色為藍色;單擊工作表工作區左上角的“全選”按鈕,在“開始”選項卡“單元格”組中,單擊“格式”→“行高”,在彈出的“行高”對話框中輸入18,設置所有選定工作表的行高為18;單擊“年級花名冊”工作表標簽,取消所有科目工作表的選中狀態。
單擊“年級花名冊”工作表標簽,選中工作表數據區域任一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樣式”組中,單擊“套用表格格式”→“表樣式中等深淺2”,如圖8.8所示,選中“表包含標題”,單擊“確定”按鈕。
圖8.8套用表格式對話框任務2計算學生成績等第1任務要求(1)在“物理實驗”表中,增加一列“總評”,計算成績總評。總評計算規則是:成績大於等於60是合格,小於60是不合格。
(2)在“物理”表中,按實驗成績30%,筆試成績70%,計算期末總評成績,要求四舍五入取整。
126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3)新建一張工作表,命名為“年級成績總表”,按圖8.9所示輸入表頭信息。
圖8.9“年級成績總表”結構(4)從各成績表中獲取學生信息和各科目成績數據,填充“年級成績總表”對應列內容。
(5)根據物理和生物成績,計算對應的等第。等第計算的規則是:成績大於等於90分為A,小於90分大於等於75分為B,小於75分大於等於60分為C,小於60分為D。
(6)在“年級成績總表”中計算每個學生的總分。
(7)在“年級成績總表”中按總分計算年級名次,要求名次顯示為“第XX名”的樣式。
2操作步驟(1)在“物理實驗”表中,單擊D1單元格,輸入“總評”;單擊D2單元格,在“公式”選項卡“函數庫”組中,單擊“插入函數”按鈕,彈出“插入函數”對話框,在“選擇類別”對應的下拉列表框中選擇“邏輯”,在“選擇函數”對應的列表框中選擇“IF”,如圖8.10所示。
圖8.10插入函數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打開IF函數參數對話框。在Logical_test參數處輸入條件“C2>=60”,在Value_if_true參數處輸入“合格”,在Value_if_false參數處輸入“不合格”,如圖8.11所示。
單元三電子表格軟件Excel2010127圖8.11IF函數參數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雙擊D2單元格的填充柄,複製公式計算其他學生的總評。
提示:IF函數用於邏輯判斷,函數帶3個參數,第一個參數Logical_test是判斷條件,第二個參數是條件成立時函數的返回值,第三個參數是條件不成立時函數的返回值。這裏單元格D2編輯欄顯示公式為“=IF(C2>=60,合格,不合格)”。
對一些複雜條件的判斷,可通過IF函數的嵌套完成。在Excel2010中,最多可以使用64個IF函數嵌套。
(2)在“物理”工作表中,單擊E2單元格,在“公式”選項卡“函數庫”組中,單擊“插入函數”按鈕,彈出“插入函數”對話框,在“選擇類別”對應的下拉列表框中選擇“數學與三角函數”,在“選擇函數”對應的列表框中選擇“ROUND”,彈出ROUND函數參數對話框,在Number參數處輸入“C20.7+D20.3”,在Num_digits參數處輸入“0”,如圖8.12所示。
圖8.12ROUND函數參數對話框128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單擊“確定”按鈕,完成學生總評成績計算,並按四舍五入取整。此時E2單元格編輯欄顯示公式為“=ROUND(C20.7+D20.3,0)”,雙擊E2單元格的填充柄,複製公式計算其他學生的總評成績。
提示:ROUND函數用於實現數值按位數四舍五入操作,函數格式為:ROUND(Number,Num_digits),第一個參數為要四舍五入的數字,第二個參數是四舍五入後保留的小數位數,小數位數為0表示四舍五入取整。
(3)在“開始”選項卡“單元格”組中,單擊“插入”→“插入工作表”,右鍵單擊新建工作表標簽,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重命名”,將工作表名稱命名為“年級成績總表”。在A1到G1單元格分別輸入“班級”、“學號”、“姓名”、“語文”、“數學”、“英語”和“物理”,在I1中輸入“生物”,在K1中輸入“總分”,在L1中輸入“名次”,在G2和I2中輸入“成績”,在H2和J2中輸入“等第”,並按圖8.9所示要求,完成各個單元格合並操作。
(4)在“年級花名冊”工作表中,單擊A2單元格,按住Shift鍵,再單擊C198單元格,選中A2到C198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剪貼板”組中,單擊“複製”按鈕;在“年級成績總表”中,單擊A3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剪貼板”組中,單擊“粘貼”→“粘貼鏈接”,實現從年級花名冊表中引用學生信息的操作。
在“年級成績總表”中,單擊D3單元格,輸入“=”,單擊“語文”表,選中C2單元格,按下回車鍵,此時D3單元格編輯欄顯示公式“=語文!C2”,雙擊D3單元格填充柄,複製公式完成其他學生語文成績的引用。同樣,完成數學、英語、物理和生物成績的引用操作。
(5)單擊H3單元格,在編輯欄輸入公式:“=IF(G3>=90,A,IF(G3>=75,B,IF(G3>=60,C,D)))”雙擊H3單元格填充柄,複製公式完成所有學生物理成績等第的計算。
單擊J3單元格,在編輯欄輸入公式:“=IF(I3>=90,A,IF(I3>=75,B,IF(I3>=60,C,D)))”雙擊J3單元格填充柄,複製公式完成生物成績等第的計算。
(6)單擊K3單元格,在編輯欄輸入公式“=D3+E3+F3+G3+I3”,雙擊K3單元格的填充柄,複製公式完成所有學生總分的計算。
(7)單擊L3單元格,在“公式”選項卡“函數庫”組中,單擊“插入函數”按鈕,彈出“插入函數”對話框,在“選擇類別”對應的下拉列表框中選擇“全部”,在“選擇函數”對應的列表框中選擇“RANK”,打開RANK函數參數設置對話框。在Number參數處輸入“K3”,在Ref參數處選擇操作數範圍為“$K$3:$K$199”,在Order參數處輸入“0”,如圖8.13所示。
單擊“確定”按鈕,完成第一個學生總分在年級中排名計算操作,此時L3單元格編輯欄顯示公式為“=RANK(K3,$K$3:$K$199,0)”,單擊L3單元格編輯欄,修改公式為:“=第&RANK(K3,$K$3:$K$199,0)&名”單元三電子表格軟件Excel2010129圖8.13RANK函數參數對話框雙擊L3單元格填充柄,複製公式完成所有學生排名的計算,並按“第XX名”樣式顯示結果。
提示:RANK函數功能是返回一個數值在指定數值列表中的排名。第1個參數Number是參與排名的數值,比如學生的成績總分,第2個參數是用於排名的數值範圍,比如所有學生的總分數據,第3個參數Order決定排名按降序還是升序,默認為0,表示是降序名次。
這裏所有學生的總分數值範圍是K3到K199的單元格區域,但不能寫成K3:K199,這種引用方式是相對引用,複製公式到其他位置時,引用範圍會相對變化。計算成績排名時,用於排名計算的數值範圍應該是固定的,必須采用單元格的絕對引用方式。絕對引用是在引用的地址前插入符號“$”,表示為“$列標$行號”。這裏的總分數值範圍就是$K$3:$K$199。
“&”是文本連接運算符,可以將多個內容連接在一起,構成新的文本串。
任務3學生成績統計1任務要求創建一張工作表,命名為“年級成績統計表”,表結構如圖8.14所示。
以下幾個操作均在“年級成績統計表”中進行。
(1)按要求分別計算每個班級各門科目的平均分,並保留一位小數。
(2)統計每個班級總分>430分的學生人數。
(3)統計每個班級生物和物理等成績均為A的學生人數。
(4)統計年級總人數,並分別計算每班總分大於430分以及生物和物理成績均為A130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圖8.14“年級成績統計表”結構的學生所占比例,要求比例顯示為百分比,帶2位小數。
2操作步驟(1)在“開始”選項卡“單元格”組中,單擊“插入”→“插入工作表”,右鍵單擊新建工作表標簽,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重命名”,將工作表名稱命名為“年級成績統計表”,按圖8.14所示,輸入表內容,並按要求合並相應單元格,設置表格框線。
(2)在“年級成績統計表”中單擊B3單元格,在“公式”選項卡“函數庫”組中,單擊“插入函數”按鈕,彈出“插入函數”對話框,在“選擇類別”對應的下拉列表框中選擇“全部”,在“選擇函數”對應的列表框中選擇“AVERAGEIF”,打開AVERAGEIF函數參數設置對話框,在Range參數處輸入“年級成績總表!$A$3:$A$199”,在Criteria參數處輸入“$A$3”,在Average_range參數處輸入“年級成績總表!D3:D199”,如圖8.1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