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稱之為人類尊嚴的東西,是宇宙既定秩序的必然結果。凡是美的事物,都是有序的。事物之間若沒有正確的關係,就沒有秩序,美即產生於遍及世界的這種正確的關係。一個音階,比如說《指環》(Ring)中劍的母題《指環》全名《尼伯龍根的指環》,是德國音樂家瓦格納作曲及編劇的一部大型歌劇。——譯者注,是聲音的秩序;希臘人眼裏的雕塑,龐大、確定、無限,是比例的秩序;畫家憑借智慧畫出了彩虹的油畫,是色彩的秩序;詩歌——惠特曼、易卜生和雪萊,每一個都是語言表達最高的秩序。毫不誇張地說,藝術記錄了整個世界秩序的存在。因此,秩序激發了想象力,激勵我們竭盡所能地去再現存在於宇宙間的這種美好關係。我發現,在任何地方,當人們都能理解並自由地表現大自然的秩序時,結果就是高貴——愛爾蘭的農民有著高貴的語言和神情;北美印第安人有著高貴的姿態和姿勢;幾乎所有的孩童都有一種高貴的衝動。這種秩序必須存在,否則世界就無法維係在一起。而正是這種秩序的願景,使得藝術家無論用哪種方式,都能通過想象力去143捕捉和呈現激發生命的奇跡。

正是人類頭腦中的混亂導致了現實的混亂。令我們如此震驚的今天的這場戰爭,就是這種混亂的結果。正是由於沒有從最終關係上看待生活的各個階段,才帶來了軍國主義、奴隸製、征服他國的渴望,以及因非人道的私欲進行摧毀的意願。如果正確理解了人與人、人與宇宙間的適當關係,戰爭就不可能發生。

擺脫舊的體製和僵化機構的革命政黨總是由理解秩序的人率領的,他們意識到生命之中需要平衡,要有諸多的平衡,讓每個人都受益,能考驗他靈魂的力量,激發他的快樂。戰爭機器是少數人為了少數人發明和運行的。將世界的美好攫取供少數人所有,不符合秩序。為此而進行的戰爭證明,發動戰爭的那些人的頭腦是完全混亂的。如果沒有製度主義,就不可能有戰爭。製度優越論是對和平或美最具摧毀性的東西。當詩人、畫家、科學家、發明家、勞動人民、哲學家看到為人類福祉共同努力的必要性時,一個美好的秩序就會產生,就不可能有戰爭了,如同今天不可能有和平。

雖然自然界的所有基本原則都是有序的,但人類需要一種良好、確定無疑的自由來表達這些原則。當它們被自由地表達出來時,我們看到的是優雅、智慧和歡樂。我們試圖把握自然時,會賦予自然以自由,我們隻求每個人都能擁有這種自由。如果我們在果園種植水果,144我們希望那種水果按自己的方式生長;我們會提供它所需要的土壤、水分和照料,但我們不會把蘋果樹像梨樹一樣打理,也不會把桃樹像山腰上的葡萄園一樣打理。每種果樹都享有它這個物種的自由,這樣它就能完美生長,這是任何其他方式都無法做到的。我們應該給予個體同樣的自由;每個人都按自然秉性以自己的方式發展,身體隻是表達目的、興趣、情緒和勞動的渠道。無論在何處,自由都必須是理性的標誌。

偉大在於自由

我們生活在一個奇怪的文明社會。我們的頭腦和心靈充滿了恐懼,充滿了矯揉造作,以致我們常常連美都認不出來。正是這種恐懼,這種缺乏對真實的直觀,帶來了世上所有的災難。而我們給任何一個人擺脫恐懼來簡單自然生活的機會又是如此之少。當他們這樣做時,我們首先是感到害怕,接著便是譴責。隻有當他們偉大到足以經受住我們的譴責時,我們才會接受他們。

我們總是試圖把偉大的東西和我們狹隘的民族主義綁在一起。實際上,每個偉大的藝術家都是擺脫了家庭、國家和種族的自由心靈。每一個向世界展示通向美和真正文化之路的人,都是叛逆者,一個沒有愛國主義、沒有家園、到處都有自己的人民的“世界人”;無論是用音樂、繪畫、文字還是形式來訴說,他都受到整個世界的認可和接受。

天才與大眾的差別在於他145為自己的偉大找到了自由;偉大無處不在,每個人、每個孩子都有偉大之處。我們的文明所熱衷做的,卻主要是扼殺偉大。這是一種奇怪的反常現象;我們摧毀我們所熱愛的,我們崇敬我們所摧毀的。能夠突破我們的束縛的天才贏得我們的讚賞;但我們要是有辦法的話還是會束縛他。我們在天才的基石上建立起製度,然後我們就開始製定規則、法則,直到所有的表達都被框定在陳詞濫調之下;我們的宗教建立在有史以來最自由的人們的生活之上,他們曾拒絕所有限製、界限、種族關係和家庭紐帶;然後我們卻把宗教框定起來,直到組織的力量蒙蔽和縛住了它的信徒。我們會限製我們的音樂,我們會限製我們畫家的表達,我們會限製我們的雕塑,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還會給我們的詩人限定一個固定的形式。然而幸運的是,對美的這種強大、深刻、噴湧的衝動可以衝破一切界限。瓦格納衝破了音樂上所有的條條框框;羅丹塑造了他所理解的宇宙的輪廓;惠特曼說出的真相的火焰摧毀了十四行詩、圓舞曲和史詩;米勒在田野裏遇到農民,就忘了用學院派的方法來告訴世界這遠古的邂逅。

我總是為清教徒感到遺憾,因為他們的生活違背了欲望和自然。他們找到了自認為的安慰,因為他們相信精神的安全在於否定。但是他們從來沒有給這個世界帶來過一分鍾的快樂,也沒有創造出一種美麗的自然秩序的象征。他們在奴役中尋求安寧,他們的精神成了囚犯。

技法對我而言僅是一門語言。146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把生活看得越來越清晰,我隻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我的語言盡可能地清晰、簡單和真誠。我認為一個人應該一直學習各種方法來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生活理念。色彩的語言必然千差萬別。世上有許多偉大的東西應該入畫:夜晚、白天、輝煌的時刻、日出、享受自由的人民,還有悲傷的時刻、表現人性的中間色調,所以語言必須要有無盡的變化。但語言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它的價值在於能表達無限多的情緒和人性的發展。一個藝術家首先必須對他的對象做出回應,要對對象充滿情感;然後技法要真誠通透,使其自身隱去,而讓對象的價值從中閃耀出來。我覺得稀奇古怪的技法隻會遮蔽它所要表現的東西,因此這種技法不僅不合適,還是危險、錯誤的。

尋找偉大的標記

我一生中一直反對在政治上站隊,無論是對待黨派、國家還是人民。我從不追求新奇和古怪;我四處遊曆不是為了對比文明間的不同。無論我走到哪裏,都隻為尋找偉大的標記。我之前說過,可以從一個孩子的眼睛裏、一個角鬥士的動作裏、一個吉卜賽人的心裏、從愛爾蘭的暮色中,或是沙漠上的月出中找到這些標記。在我心目中,世界被創造出來正是為了留存這種偉大的精神。人體是美的,因為這種精神的照耀;藝術是偉大的,因為它詮釋和體現了這種精神。

在西南地區,我在不同人種身上147看到了許多偉大的東西:一個華裔小女孩,獲得新的自由時的那種嬌憨;墨西哥的農場工人,是被摧毀的文明的象征;在奴役中勞作卻幻想生活在寧靜土地上的印第安人。從那裏回來後,我因沒有在畫中表現他們的生活背景而受到責備。這讓我很震驚,因為他們的生活就在他們的表達、他們的眼睛、他們的動作之中,否則他們就不值得入畫了。我對他們感興趣,不是為了感歎他們的遭遇,不是要哀悼我們摧毀了印第安人,或是我們正將這個害羞的中國小女孩變成一個輕浮的女孩,或是墨西哥的文明進步遺留下了一個頹廢的種族,如農場工人。這不是我想要尋找的。我觀察每個個體,是熱切地希望找到他們身上彰顯的生命的尊嚴、幽默、人性、善良,還有能拯救種族和國家的某種秩序感。這就是我想說的,沒有別的了。那邊的風景、他們的房屋和工廠,這些都不需要。我不想去解釋他們,不想通過他們來布道,隻想找到西南那片土地上的偉大精神。如果能將它在畫布上留存下來,我就很滿意了。畢竟,每個種族、每個種族的個體都必須按自然的意願發展,否則就會滅絕,這是屬於時代的力量。我隻是想抓住我在一些人身上發現的東西。世界上的每個國家,不管它自己怎樣,都有個別人有足夠的自由來自然發展,148在某種意義上表現出這種美。人們身上的這個元素就是生命的本質,它擺脫體製生長迸發,是對體製的改革;它嘲笑一切的界限,是每一代的開始,是新的偉大的誕生。它在不斷變化中包含了所有的天才、所有真正的進步、所有重要的美。

在我看來,這一真理正是宗教消亡的原因。製度化的宗教懷疑人性,而真理本身則建立在對人性的信仰之上。我們讓人們閉嘴的那一刻,就證明了我們對他們的不信任;如果我們相信他們,我們會給予他們自由。有了自由他們就能取得成就,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我們給馬兒套上挽具,就破壞了它的種族本能,若想體會心靈的激動,看看老鷹的飛翔,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每種思想都應該被自由無畏地表達出來,而不能因為害怕邪惡而拒絕表達任何偉大的思想。隻有憑借完全的獨立才能表達所有的美好,發現所有的純潔。甚至不雅行為也不是源於自由,而是限製的產物。因為控製生活道德層麵的精神,如果不是通過練習變得穩定,又怎能得到信任呢?若真誠地思考就會發現,我們其實從來不希望個人被捆住手腳。如果我們想要一種永久的人性美德,是不能用規章製度去壓製、扼製人的本性中道德的那一麵的。因為限製掩蓋了惡習,唯而自由才能孕育道德。

我不知道,作為一個國家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學會區分自由和散漫,149限製和毀滅——迄今為止我們肯定還沒有。當人們有勇氣真誠地思考時,他們就會真誠地生活,隻有坦蕩真誠的生活才會誕生新的文明。他們養育的孩子將會洞見真理,自由美好地生活。我們若要克服今天的文明正在分崩離析這種局麵,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必須健康,不僅是身體的健康,還有思想的健康。今天的人性是病態的,謀殺、縱火、駭人聽聞的暴行,都證明它得了病。

我們生活得越健康,需要的法律就越少,因為健康帶來幸福,而法律則將兩者摧毀。如果我們在孩童時代就能發現生活如此簡單透明,並因此看到其所有美妙的秩序;如果我們知道瓦格納的節奏、伯裏克利的大綱;如果我們四周都是相互映襯的色彩;我們就會獲得這種健康,就能有遠見卓識,將我們的生活轉化為任何時代最完美的藝術。

我有時會想,如果我小時候就聽到偉大音樂家演奏的瓦格納的音樂,我自己的作品會是什麼樣子?我相信他音樂的旋律會一直影響我的作品。如果除了這種在世界上都稱得上是極好的韻律,我還能被像米開朗琪羅在西斯廷禮拜堂所作的壁畫這樣的藝術所包圍——在這幅壁畫裏他既不描繪宗教也不描繪異教,而是描繪易卜生所說的“比我們所知道的還要偉大”的第三等級——如果我曾在這樣的氛圍中,我覺得我的理解和感受會更加自由。自由的確是一個偉大的標誌,應該記在我整個童年的心頭上。

選擇簡約的美150

還有些事情,我也想談談,它們對我作為畫家很是重要。除了自由感,以及堅信隻有宇宙的本質值得捕捉和把握之外,也許最值得畫家學習的事情之一就是簡約。這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都必不可少,幾乎是一個人所能擁有的最有價值的資本。但尤其在繪畫方麵,一個人應該學會從所有經驗中,不僅從他自己的經驗中,而且從所有時代的經驗中,選擇最本質的美。他應該運用智慧,學會隻收集最重要的東西,並以最敏銳的喜悅和情感表達出來。在時間長河中經久不衰的藝術都是這樣從看似微不足道的機會中被挑選出來的。貝多芬一定是在充分理解了什麼是最本質的、最需要向世界轉達的之後,才寫出了第九交響曲。他沒有漫不經心或不顧一切地聽著旋律,那在有靈性的耳朵聽來已經接近無限邊緣的旋律;相反,當他收集美並將其提煉成那必將永遠征服世界的美妙和諧時,他是熱切、熱情、確定、明智和簡約的。因此,所有偉大的音樂、散文,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必須以一種可靠的、自由的方式來保存,並以語言表達出來。因為每個可愛的東西都有其內在價值,有屬於它自己的位置,供世界學習、理解和茁壯成長。

這世上自由的人們會以各種方式發現這種美,解讀這種美,這種為他們而存在的美。音樂家常常是從世上一個隱秘的空間中發現美的;雕塑家更貼近自然,感受她的形式,需要她的靈感;詩人是從遙遠國度的淳樸的人們身上找到美的;畫家呢,我覺得主要是從各色人等的各種處境,151從人類的創造和生活中找到美的。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找到那些擁有本質美的人,最終要能像我一樣對自己說:“這是我的人民,我所有的一切都歸功於他們。”

這是一場新的運動。總是有新的運動,總將會有新的運動。奇怪的是,像鍾表一樣有規律的東西卻總是令人驚奇。

新的運動中,事態總是搖擺不定的,假扮內行的騙子蜂擁而來,天真的模仿者尾隨其後。大師們取得成功,也會犯錯誤,這是所有先驅者必須經曆的。要了解一場運動的價值,而不是被其轟動的外表所迷惑,就必須深入其中。

看這個模特,光映在他的臉上,白色的衣領,棕色的外套,黑色的領帶,黑色的頭發,灰色的背景。

我說的這些,足以構成一幅好畫了。

從中找出最具表現力的設計,每個都當作一個簡單的塊麵。

看看這些符號的組合可以產生多少形體上的美:肉體、衣領、外套、領帶、頭發、背景。

它們都必須適合畫布的麵積。

它們要像音樂中的音符一樣,相互作用,相互回應。

這六種符號通過形狀、顏色和肌理的對比,可以產生強烈的情感。

以這種方式創作就是像設計師一樣工作。

所有好的素描或油畫都有構圖。152

暫時把所有的細節都放下,最好先看看你能用這些簡單符號在畫布上做些什麼。

不斷往畫布上添加東西是沒用的。

有些畫家在一張臉上畫上成千上萬大大小小的細部特征,色彩加了又加。

一整天他們都在不停地加啊加。

他們就像海裏的鯨魚,張著大嘴,把遊到身邊的東西統統吞掉。

然而很多事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我多次在學生的作品中發現可以與最偉大的畫家相媲美之處。有真理的閃現,還有非常簡潔全麵的技法,這是最優秀的技法。

先有火光閃爍,才有穩定的火焰。閃光登場,隻為離場。

你的作品讓我非常感興趣,我總是滿懷期待地來上課。

要是一個人能知道自己在接近真理就好了。

我們被兩個自我所困擾,一個內在的,一個外在的。外在的那個很沉悶,任由偉大的東西從身邊溜走。

給一位老師的信給一位老師的信

堅持信念

如果我是你,我寧願我的藝術教學生涯是短暫而勇敢的,而不是有長期的保障。如果你堅持信念並為之奮鬥,分享你信念背後的理由而絕不讓步,如果因此失敗了,又有什麼關係呢?這種失敗也是一種成功,不管怎樣,你堅持了你的喜好。此外你可以相信,無論你身在何處,153總有人會認識到你的智慧、真實和勇氣。即使你因此既沒工作又沒錢,這些人的欣賞就是對你的豐厚回報。許多人會譴責這是多愁善感,甚至是狂熱,別被他們騙了。我們周圍善於使用這種外交辭令的騎牆派多了去了,其中好多人是你我看著長大和發展這套遊戲的。其中一些人很有錢、德高望重,但我們非常清楚他們為此付出的代價,知道這種代價太昂貴了。世上有兩類人,一類人有自己的想法,也許也完全相信這些想法,但為了取得“成功”,便修改了它們;另一類人無論成功與否都堅持和不折不扣地執行自己的想法。第一類占絕大多數,他們都是奴隸。第二類是世界上唯一自由的人。有些人生活在貧困的折磨之下,有些人被投進監獄,但他們仍然是唯一的自由階層。但後一類人並不總是受到壓製或被送進監獄,人並不總是傻瓜。有些人想要“看到”,想要知道,必須有人有勇氣給他們展示。這些就是一個老教師對你說的話——你可以不愛聽——但我之前教你的時候說的也是一樣的話。正是這些想法,讓你看到了真理和價值,讓你來聽我的課。正是因為有許多人不是傻子,他們隻想“看到”,所以雖然有製度的條條框框,我總能有一席之地,盡管每次人們都覺得我終將失敗。

有序發展的原則154

當你走進一座宏偉的大教堂時,它可能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必須定義你的感受嗎?如果能,你就是一名詩人——一個藝術家。有很多大教堂有著豐富深遠的意義。

貝多芬交響曲中體現的原則是有序發展的原則。

政府可以按貝多芬交響樂體現的原則來建立。

對於希望在進入藝術學校之前做好準備的同學來說,成長原則是很重要的。他應該通過學習來掌握這個原則。

他應該對社會學感興趣,不受束縛地去研究,因為他必須有強烈的人文精神。

數學方麵他要盡可能深入地學習,因為比例是他的表達方式。

摹寫線條、形狀和色調的本領,沒有什麼了不起。

把線條、形狀、色調聯係起來的本領,是藝術家難得卻必備的素質。

作為一種建構的作品

一切好的藝術都是關於構圖的。

沒有構圖的肖像就不是肖像。

畫家與區塊打交道。他應該懂得如何處理區塊的問題。

線條不是因為像線條而被認為畫得好。

線條畫得好,是因為力量,因為它與其他線條發生關聯的力量。

每個線條、區域、色調、明度、肌理,事實上以任何方式產生的效果,甚至包括畫筆的壓力,都應被視為一種構圖或建構元素。

必須理解基本結構。

“成品”中對基本結155構原則的任何偏離都是藝術品的致命弱點。

如果藝術家的想法要用不同尋常的比例來表達,很顯然,透徹的幾何知識對他來說將會非常有價值。

對藝術家來說,盡早接受數學訓練是件好事,這樣他以後就會“本能”地使用這些知識。學習數學時他要知道這種學習對以後創作的巨大價值。

我並不是建議做一個“受科學束縛”的藝術家,而是做一個不受無知束縛的藝術家,一個理解他所用的方法的藝術家。

至於工業藝術的學習,我覺得上述原則應該同樣適用,因為藝術就是藝術,無論是在畫布、石頭、書籍封麵、廣告或是家具上。

在課堂學習中,應該放棄當前這種用手用眼,卻很少用腦用心的畫法。每個大城市都有成千上萬的藝術生,包括藝術學校和藝術生。這些學校有成千上萬的學生,培養出的藝術家卻很少,這其中大多數還是學校的叛逆者。這些方法並不是最好的。

從一開始,學生就應該將線條和形式視為構圖因素,視為構圖單元。

模特的外在並不是模特。

任何小孩,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能透過外在看到更多,這是他們的本性。

今天的藝術學校的做法是將他們帶回事物表麵,讓他們從表麵,而不是真實的角度看待模特。因此,他們的畫作和他們創造的藝術就隻是些可以忽略不計的技巧和把戲,156能流行一陣子,然後就銷聲匿跡了。

線條和形式不是固定的東西。感受不同,線條和形式的組合就不同。對於同一個觀者來說,它們在結尾開頭也有變化(盡管模特並沒有動),因為他不能一直看到同一個東西。有時他是一個大我,有時則是一個小我。

學生從一開始就應該喚起心中的那個大我,認識到自己的作品是一種建構(不同於藝術學校通常設想的那種建構)。

應該研究光與藝術家所用顏料間的區別,不應將它們混淆。

他應該注意色彩和音樂間的相似之處。

還有光譜中的顏色區間;

通過混合互補色來趨向中和色的顏色區間;

彩色與白色混合的區間,以及暖色和冷色對立所形成的建構力。

藝術作為生活方式

我對作為謀生手段的藝術不感興趣,但我對作為生活方式的藝術感興趣。它是所有研究中最重要的,所有的研究都是它的支流。

若教育機構的頭頭們認為藝術教學應該是讓學生以後賺大錢,我希望看到他們放棄這種想法。若想賺錢,自然不該從事藝術,還有很多更好的方法。

人類過去的每一個進步157都是由藝術和科學指導的。這兩者不可分割,不能隻以其純粹的意義相互獨立存在。人們一直努力從自然中理解事物規律,如果我們要想擺脫現在這種不確定和誤解的狀態,就必須按這些規律生活。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藝術學習不應該有商業導向。教育機構應幫助學生和大眾更好地理解“藝術”一詞的含義,理解學習和個人發展的必要性。

評論函(2)評論函(2)

繪畫的目的

給你的畫提建議很難。正如我之前對你說的,我對這些畫能否通過評審不感興趣。這種考慮得不償失,為了考慮評委們的意見反而在創作過程中毀掉了更多作品。

繪畫的目的不是為了畫一幅畫——無論這聽起來多麼不合理。如果因此產生了一幅畫,這幅畫隻是一個副產品,是過去的一個標誌。這個標誌可能有用、有價值或者有趣。每件真正的藝術品背後的目標是獲得一種存在狀態,一種高效運作的狀態,一種超越平常的存在。在這樣的時刻,活動是不可避免的,無論這種活動的工具是畫筆、鋼筆、鑿子還是舌頭,其結果都不過是這種狀態、痕跡的副產品,是這種狀態的足跡。

這些結果,無論多麼粗糙,158對於創造它們的藝術家來說都彌足珍貴,因為它們記錄了他的狀態。他享受那些狀態,並會重新獲得那些狀態。它們對他人也同樣有趣,因為它們在一定程度上是易懂的,揭示了可以有哪些更好的存在。

這幅畫是這種狀態的副產品,因為有欲望是人類的本性。因此,這幅畫的目標就是這種狀態。我們甚至可以忽略這個副產品,因為無論它多麼粗糙,都必然與本原有相似之處。

正是出於這個原因,我們有時會發現,雖然兒童或野蠻人對自己使用材料的用處不熟悉,又缺乏工具,但他們的作品充滿了我們譽為偉大藝術的一些品質。

這種狀態喚起了大多數人對行動或者表達的需求,這種需求是技術研究的動因。在這種狀態下,新的技法得以發現,因為此時我們的頭腦很清晰。但我們一直都在研究,我們的目標是做好準備。

如果某種行為成為習慣的表達方式,譬如繪畫,那麼拿起繪畫材料開始作畫這種行為就有一種暗示,會立刻激發你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狀態。

有些藝術家發覺自己總在畫架旁,畫具不離手。他們說因為自己想要在那兒;就像已在馬鞍上,急於進行偉大的啟程。

對某個痕跡的沉思靜賞;一幅畫,聽到音樂,看到一個優雅的姿態,這都可能讓精神激昂起來。這些是生活更美好、運行更充分的痕跡。我們喜歡它們、珍惜它們,因為我們也想如此生活,而他們激勵了生活。這就是一件“藝術品”的價值。159這些痕跡是不可避免的。生活在物中顯現。

做一個真正生活的人

很多藝術家很高壽,而且年邁時看起來依然很年輕,因為他們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活著等死,而是依然在盡情生活。

我所說的狀態是健康的狀態,是自然狀態——不是超自然的。在這些狀態下,一個人的身心、他的全部,都處於一種有序狀態,可以充分發揮作用。每當他達到這個狀態時,他所獲得的就不僅是此刻更美好的生活,還有對他的身心的持久影響。

我已說過,行動是這些狀態的必然結果。有人可能會引古代的印度教徒(Hindoo)進行反駁,因為他隻是靜坐冥想,沒有行動。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若要相信他冥想的高深,隻有根據他的言語或行為,無論這些是多麼少。行動不必是強烈或連續的。

印度教的冥想常被稱為至高無上或是純粹的,因為它幾乎完全否定了對物質的興趣。但是但凡我們對他們的冥想得以了解的地方,都已經涉及了物質。他留下了痕跡,供我們解讀。純粹就在這種狀態之中,就在進入這種狀態之中,因為此種狀態就是真實的生活。此中所觸及的事物也變成了這種狀態的樣子。古希臘人的石雕就是如此轉變的。

印度教否認世界,並因這種否認而消亡。希臘人認可世界,駕馭世界,讓石雕和生活中的許多事物屈服於他們。160最終世界戰勝了他們,但這是人類為充分生活而奮鬥的一個階段。古印度的偉大發生在一些特定時代,那時人類如此地沉浸在這種狀態中,使得他對材料無所畏懼,把它用作表達工具。他的目標不是製造藝術,他的目標是生活。身隨意動之間,他對他所接觸的並不畏懼。他有了自己的狀態,對此產生的行動放任自由,於是必然的事物誕生了:副產品——藝術——他存在的痕跡。

和我們這個時代一樣,在所有時代,世界的統治力量都是藝術家——真正生活的人——的敵人。他們有各種各樣的要求:作品要能通過評審;作品要能被接受,能賣得出去;要擊退門口的狼;要在發動社會戰爭中出力並得到褒獎。所有這些具體可怕的苛求,都迫使奴隸把眼光放在副產品上。但這種副產品也受到拖累,因為它無法自我創作。

當事物是它們的本來麵目時,藝術家的生活是一場戰鬥,需要用極簡約的方式。這種簡約將會擺脫世界的苛求,產生最純粹的自由時刻。

如果你是畫家,那麼作畫的時候必須要有這種最純粹的自由狀態。這就等於在說畫家可以放棄靠畫畫掙錢的希望了,而是必須靠別的方式掙錢。通常都是這樣,盡管有些人因為受到狂熱的欣賞,按自己的方式畫也能掙到足夠的錢,過得還不錯。這種情況或許會有,161但我不確定這對自由的純粹性有沒有限製。

有一次,有個年輕的藝術家問我,他如果繼續自己這種獨特的畫法,有沒有可能會掙到錢。他碰巧是個很有才華的人,而且對自己的創作滿懷熱情。但我知道公眾對這類作品不感興趣。我記得他告訴我,他在真正涉足藝術前是設計標簽的,靠給番茄罐頭之類的產品設計標簽掙錢。我建議他還是設計番茄罐頭標簽來保障生活,這樣他就能自由地畫他喜歡的了。後來還真有人買他早期的作品,盡管他那時的作品已經遠不像以前那樣賞心悅目了。他現在靠賣舊畫生活,自己則自由地創作新作品,就像他設計番茄罐頭標簽的那些日子一樣。

這封信剛才的內容是我對你作品最重要的建議,下麵的可能更多是技術層麵的了。

堅實感

我發現這幅作品有個缺點是缺乏堅實感。我說的堅實感是指要將體量作為表達的一個要素。形式之間相互作用:大海的重和密;岩石的龐大和堅固;穹廬般的天空;穿在身上的罩衫;有背景的頭部。體量隻是表達要素之一,但它有強大的塑造力。它讓形式之間、色彩之間、線條之間、運動之間、肌理之間互為對比,顯示它們的相互作用,並通過它們顯示出將它們連在一起的力量。162這才是好的素描和油畫,要顯示其中蘊含的生命。

如何實現堅實感呢?有什麼妙方?這在於認識。如果你內心感覺到它,就會有在作品中表達的意願。如果畫罩衫時最關注的是被罩衫遮住的軀體,那麼你畫的其實是軀體,因為此刻你已經透過罩衫看到軀體。同理,褶皺和折痕將成為運動的標誌,不僅是罩衫的運動,還有你能感受到的個體生命的運動。

從技術層麵講,如果不怕又刷一層,不怕這樣做會毀壞畫麵,較厚重的顏料可能有助於形成更強的堅實感,就像較大的筆刷有時接觸麵會更廣。要考慮材料的屬性,它們本身即蘊含著暗示。但無論你如何避免,你最終能成功表達的隻能是你實際已經設想到的東西。

這三幅海灘作品,我最喜歡的是畫中流露出的那種情感。我也喜歡那輕盈展翅的海鷗,和那群海鷗集體運動的節奏感。要是能有我所說的堅實感,會給作品增色不少。我得說這幅畫的構圖比較平淡無奇,我建議參考一下中國畫中那種不同尋常、出其不意的構圖。還要說明的是堅實感並不是要求用很厚的顏料。中國畫幾乎無一例外都有堅實感。宋代的畫作,雖然可能隻有線條,但非常堅實。畫家對形式有深刻的感受163——線條之中皆是他的感受,因為沒有別的東西能讓他得到滿足。

在平靜的海灘上,紅色的岩石表現得很好,但對大海的刻畫有些薄弱,地平線較單調平常,沒有充分表達出它的意味。這條線在構圖中非常重要,必須引人注目。前景不能有弱點。因為觀者的目光會掠過它,必須讓人感覺到它的存在。前景要堅實,不能是薄弱的。

一般出於興趣來畫的前景不好畫。但前景必須畫得充分。小的那幅——有風兒吹拂的感覺——不錯。但這兒的前景比較單薄。有三種肌理——天空、大海、沙子。如果紅、黃、藍綠三種顏色區別明顯,可實現色彩的和諧。天空、大海和沙子如果區別明顯,可實現肌理的和諧。

關於頭部。背景是一種特定的顏色,但目光投在其前方的頭部時,背景顏色就會變化。頭部有它自己的背景,背景的運動必須因頭部而生,我們看到的隻是相關的東西。在你的背景中,我看到了畫刷的筆觸,而不是與頭相關的形式。研究一下大師們是如何對頭部劃分塊麵的,每個塊麵與其他塊麵是相關聯的。委拉斯開茲畫的頭部中的每個形狀都非常美妙,與其他形狀相互映襯,是對精彩局部的組織。注意在偉大的畫作中,筆觸的方向是極少改變的。要簡約。當變化出現時,是很明顯的。主導光線在哪裏?看看大師是如何畫一團頭發的。你畫的胸鎖乳突肌鬆弛了,沒有青春纖細的美妙姿態。

盡管我對你做了這些批評,但你對這幅作品還是很用心的。你愛那些東西。你喜歡那個女孩,尊敬她。忘了那些展覽和評委們吧。164少想這個副產品的成功,你畫得就更成功。這意味著要繼續畫。

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並不容易。

愛你的工作

大多數人一生都在欺騙自己。

能夠認識自己是很難得的。

有些人位於社會階級的底層,努力往上爬;他們學習、奮鬥、發揮聰明才智,最後終於能與受人尊敬的知識分子平起平坐。這裏有他引以為豪的溫暖安逸,奮鬥到這裏結束了。接著就是多年的一潭死水。他們本可以繼續活下去。

當你滿腦子都是那個想法時,就瘋魔一般地去畫吧。

那個流浪漢坐在馬路邊,縮成一團。他身材厚實,下唇耷拉著,眼睛看起來凶凶的。我感覺到他那貼著腿的布料的粗糙。他不美,但他完全可以是一幅偉大而美麗的作品的主題。繪畫對象無論美醜,作品的美在於作品本身。

使用你已有的能力,使用,再使用。讓它自我發展。

別付了學費,165然後就在學校裏隨大流,別跟著大流走。

許多人受到批評時,覺得批評得好,覺得錢花得值了,也因此覺得老師挺不錯,但是之後還是像以前一樣,沒有變化。這就是為什麼柏拉圖的很多智慧至今還是被鎖在他的書裏。

進行構圖。把你在人體課上學到的知識立刻用上。

要像狗愛啃骨頭一樣愛你的工作,用同樣的興趣去做,將其他一切都拋在腦後。

不單是要說出真相,還要說出重要的真相。

傳達內在的生命感

姿態與音樂一樣,能夠延伸到已知的度量之外。

當我們觀看一件偉大的雕塑——獅身人麵像時,我們可能會對它表現的時間感印象深刻。雕塑家似乎專注的是非凡而非平常的構圖手段。我相信大多數人對獅身人麵像沉思靜賞時都有這樣的印象:它確實傳達了物質的它之外的一些東西,非凡地表達了某種東西。在它麵前,會有一種特殊的敬畏感。

我們看希臘雕塑時也有類似的感覺。166造型手段不是隨意的外部手段,而似乎意在傳達內在的生命感。因此,藝術家使用外部手段是因為其類比意義——而不是其物質意義。

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藝術史上不同時代的作品給我們的印象截然不同,不同藝術家的作品也讓我們有不同感受,盡管他們可能在技巧方麵旗鼓相當。

有些作品雖然可能令人讚歎,但觀者的精神似乎被困在其所用的構圖手段中。而在其他更加令人讚歎的作品中,精神似乎被解放出來,進入了一個采用其他更非凡手段的領域。

第一種作品引人入勝,錯綜複雜。第二種作品讓我們找到啟程的理由,進入一種非常自我的新的意識狀態。一種吸引住了我們,向我們展示了它的奇妙。另一種則激勵個人進行探索之旅。第一種的魅力最終會被耗盡。第二種則將永遠激勵著我們開啟新的航程。

在不同的時代,行動派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他們的興趣。即使在同一時代,人們也選取了不同的道路。一個人讚歎外在美,另一個則讚歎內在的生命。繪畫和雕塑對兩者都是用外在表象表達的。但它們對外在表象的使用該是多麼不同!這是一個發現標記的過程。

用美的眼光來觀看

我們意識到,無論事物多麼簡單,都不能隻用一種方式看待。在每個新來者到來之前,它的平麵、價值、色彩,167它的所有特征都會被打亂,需要他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重新排列。

當我還是個年輕學生時,曾聽有個同學說起“用一種美的眼光去看待色彩”。我對這句話印象非常深刻。所以不僅要看得見色彩,還要用美麗的、有意味的、建構性的眼光!——這是創作的一個要素,是一種概念,並不完全是學校讓他摹寫的眼前之物,而是意識中的某種東西。關鍵是要能有所見,有各種各樣的觀看,僵化的看,生動的看;僅僅是表麵的東西,充滿奇妙的東西。是的,要用美麗的眼光看待色彩,也就是說,要富有意味地看,將它作為一種建構元素。它取材於自然,但不是摹寫自然。它被用來建構,但隻是利用它的建構力,以免它不美麗。

很難從這一視角,即我們的視角,來看待我們麵前的事物。這很困難,因為這是我們做過的最簡單的事。如果你在林間漫步時能忽然停住腳步,體味到自己快樂的緣由,接著用同樣的目光繼續觀察,並開始作畫,你的作品最終會對自己有所啟示。我說最終,是因為一開始你會很震驚,因為它與束縛你的傳統截然不同。這是你的原創,這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難的事,簡單比複雜更難。運用新視角的畫派此起彼伏。那種說自己看不到紫色陰影但希望很快就能看到的人,仍是我們中的普通人。

我們還沒發展到這種階段:許多人願意發掘自己的原創性,而不去迎合時尚。

但是,我們會向藝術家或科學家168——有時兩者沒有差別——尋求自由,讓我們回歸簡單的理解。

我們未來的自由掌握在那些人的手中,他們的相似之處將在於他們的與眾不同。無論其時代的潮流是什麼,他們都不會為自己的創新而羞愧。

善於提問與回答

盡己所能地回答孩子的問題是種不錯的教學方法,這對孩子和老師都有好處。如果某個問題難住了老師,就會促使老師去對這個難點進行研究。

這些問題中有許多雖然看似不重要,但都是根本性的問題,與生命的開始有關。老師參與學習,就和孩子一道成為一名學生。

我們都是不同的;我們要做不同的事情,見識不同的人生。教育是一種自我產品,是提出問題並得到我們能得到的最好答案。

不管我們是讀書還是讀小說,我們對任何書感興趣,在於我們從中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如果老師一直既當提問者又當回答者,回答就不太可能會像孩子提問題那樣被深入理解,並得到應用。

若使用得當,兩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價值,但一種比另一種要好得多。

一種可能不需要另一種所需要的那麼多專業知識。

依賴記憶169

聽說你一直在憑記憶作畫,我特別高興。我敢肯定,你最好的作品所依賴的記憶,是你的經曆中不重要的東西消失後仍留存的記憶。當然,在你的許多畫中,甚至是對象在場的寫生作品中,也會發生這種事情。

我知道你送去參展的一幅美麗的街景畫。那幅畫一直給我的感覺是沉醉在記憶裏畫成的,沒有受到物質存在的幹擾(也就是說,假如你真的是在戶外對著街景畫的話)。

在戶外畫很難,尤其是在畫明媚的陽光時,因為眼睛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適應光線和顏料之間的差別,然後才能用後者“翻譯”前者。

事實上,我認為西南地區大多數風景畫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錯的,因為畫家們被蒙蔽了,以為看到的是白色,所以畫麵蒼白。其實新墨西哥真正的顏色是深沉而強烈的。

無論如何,所有有價值的創作都必須是憑記憶創作的。

即使是在光線柔和的畫室裏對著模特,也必須有這麼一刻:你從模特身上得到了你想知道的,此時模特最好是坐在你身後而不是麵前。除非這種時刻來臨,否則作品就隻會停留在表麵,不太可能有深度。

來自一封信來自一封信

你的筆法很有美感,有種流動性。正是作品中所蘊含的這種看似無足輕重的意味,170決定了繪畫美麗與否。

當許多人似乎隻是被理智所驅動時,促使倫勃朗揮筆作畫的,似乎恰是他的精神。

雷諾阿吸引人的一個地方是他的畫有時似乎有種流動性,一種色彩進入和穿過另一種色彩。人們會想到線條背後優雅的心靈。我們似乎能理解喬托(Giotto)的精神,還有馬奈的形式!委拉斯開茲的畫中總有種美麗的尊嚴!

為方便起見,可將藝術家分成兩類,一類自我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並因自身的需要而掌握了技法,另一類則被技法所主宰,成了風格畫派。

我能想到的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擁有清醒的頭腦,奇跡發生時知道它在發生。我能想到的最真實的生活,莫過於活在當下、喜歡當下並為之歡呼的冒險生活。

評論函(3)評論函(3)

內在的真實

這些草圖的視角非常獨特,意在對大自然進行匠心設計,色彩編排很敏感,有良好的形式感,對形式的構圖能力也有很好的判斷。

我看到了這一切,所以我必須做的首要回應是“繼續這樣畫”。繼續將意味著持續不斷的探索進攻,永遠都想要得到最完整的結局,讓每幅作品盡可能地完整。我說的“完整”並不是指171任何傳統意義上的完成,而是指要完整地表達出你覺得對象身上最重要的東西。

藝術品不是對事物的摹寫。它的靈感來自自然,但絕不是對表麵的複製。因此,通常所說的“完成”可能根本就沒有完成。

你要表達出對你最重要的東西——內在的真實,而不是表麵的真實。你要把表象用作構圖因素,以表達那超越膚淺外表的真實。你選擇你所見的,用它們來表達你的觀點。

當我打開包裹將這五塊畫板擺好後,我對它們非常滿意。有種令人耳目一新的美感。3號畫最先吸引了我。

4號畫的區域、力度、尺寸、多樣性和元素間的平衡似乎不如3號。3號出色地營造了距離感和氛圍感。

我發現那個白色房子相對構圖中的其他形式來說有點大,大到顯得空蕩蕩的。門、窗戶、柵欄、屋頂和煙囪這些似乎都不足以消除這又大又醒目的房子的光禿感。

這麼一大塊醒目的區域自然會吸引許多注意,應該有更多有趣的點來保證這種吸引。有很多方法可以用:顏色、明暗等的變化。我覺得整幅圖中右邊的綠樹畫得最好。它有生命感,讓人目不轉睛,有種引人入勝的變化。

變化之美

聲音中可以有單音調——一個音符的無限延長。

也可以有變化,172

可以是非常刺耳的變化,

可以是創造愉快氣氛的變化,

可以是貝多芬用的那種變化。

繪畫的構圖好,就等於構圖手段用得好。

把你4號畫中事物的畫法和3號比較一下。

是不是3號中每件東西看起來都更珍貴?將白房子和白房子、窗戶和窗戶、那塊偶然的狹板、棍子或其他幹擾物互相對比。你會發現3號畫中它們各擔其責、生動有趣;4號畫中隻有那棵樹有同樣的生機感。原因在於3號畫很協調。事物是整體的一部分。每個事物都有益於整體、相鄰的事物、所有相鄰的事物,而它們反過來又從這一切中獲益。這就是有序性原則。每個事物都不僅僅是它自己。

在偉大的音樂作品中,音符的力量超出了我們的期望。它們豐富了其周邊的環境,也被豐富的周邊環境所豐富。

實現構圖有許多既定的規則和方案,這些規則和方案有好有壞。但有件事我很肯定,那就是深刻的理解和表達整體的強烈願望是必不可少的。若沒有明確目標,手段就隻是實現了運用,沒有其他效果。

對構圖了解得再多也不為過。也就是,你要填充的區域及其可能的效果。但最重要的是必須保持對生活的濃厚興趣;你要有明確表達事物的意願。其次,173你對自己可用的手段知道得越多越好。

“事物”與“形式”

我說的事物和形式兩個詞含義是不同的。

我曾有個學生,我認為他是個藝術家。盡管他畫的模特從來不符合合理的解剖學比例,但他仍是一位藝術家。當然這點很糟糕,不過畫布上各區域的形式比例,還有色彩、明度、線條所表現出的比例和“步調”都很美。他在表達所謂的形式比例的方麵很出色,但非常不擅長表達事物的比例。

顯然你能感受到現實中的美和浪漫。你不必為了讓自然顯得美而特意去柔化它、美化它。有人認為藝術品或美麗事物一定是騙人的,顯然你不是那種人。你喜歡大自然,喜歡得理直氣壯。你相信大自然的誠實,喜歡誠實。你認可大自然,認為大自然中有無窮無盡的快樂和啟示。你相信它值得真誠地了解,值得你用繪畫,實際上可以以任何方式,去訴說你們之間這種最親密的感覺。這些都是你的作品告訴我的。或許是因為我正在尋找它,在所有作品中焦急地期待和渴望它,也是因為我畫兒看得多了。這就是我說“繼續”的原因,我沒說“走另一條路”。你必須不斷滿足自己,更多地滿足自己,好讓那些不太願意看畫、不太習慣讀畫的人能理解你唱的歌。滿足他人的唯一希望就是滿足自己。我說的不是商業上的滿足,而是指心滿意足。

畫得開心174

有些人買畫是因為這些畫很難畫,卻畫成了。這些畫往往隻是記錄了痛苦和枯燥的堅持。偉大的藝術作品應該看起來是在喜悅中完成的。真正的快樂會激發巨大的創作活力,沉悶的勞作則毫無用處。這種痛苦的辛勞所取得的成果遠不及快樂狀態下的一半。你的教育必須是自我教育,即要讓自己有自由的道路,好實現充分發展。不必擔心這種充分發展會變成什麼樣。讓你的喉嚨有機會唱出它的歌。你能接觸的世上的所有知識都可供你使用。給自己足夠的空間存放畫布、存放顏料。不要為了原創性而煩惱。讓自己盡可能地自由,原創性就會到來。對於你和他人來說,這都是一個驚喜。原創性是沒辦法預先設想的,想用文火將它慢慢燉出來就是在預先設想它,也因此會摧毀它。盡你所能地去學習,獲得你能得到的關於繪畫方式和方法的所有信息。

我給那些我教過的學生最好的建議是:“教育你自己,不要讓我教育你——讓我為你所用,而不是你為我所用。”

我想說的是,你要密切關注你的作品,要讓作品中的聲音發自你的內心——不是別人期待的或受到控製的聲音,不是受過外部教育的聲音。

2號作品有空間開闊之美,有對氛圍的表達。景致的整體畫得很好,柵欄的顏色也很美,在逐漸變化。

你不必知道別人用的上千個技巧,175也不必為自己的創作儲備大量技巧。當你帶著強烈的意願去訴說時,就有了洞察力。你的表達訴求越確定,就越能從混沌中選擇出你要的表達語彙。我相信你的色彩感覺,我覺得你在自然界中看到的色彩是井然有序的。你是以建構的眼光看待色彩的,有些人隻看到色彩和更多的色彩。重要的是色彩之間發生了什麼。有些人看到線條是如何越過肩膀和臀部的,可對它們完美摹寫,給出無可爭議的誠實描述;另一些人則可能看到它們之間的關係,將它們視為更大體係中的一部分。

我想你會很開心的。我真誠地祝你畫得開心。畢竟,藝術隻是一種痕跡——就像一個足跡,向人們顯示那行者的勇敢和快樂。那些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人成了高效的大師,他們理解事物的相對價值。自由隻能通過對基本秩序的理解來獲得。基本秩序存在於所有生命之中,在人們建立的機構中是找不到它的。那些至少在某種程度上用自由精神生活和成長的人是充滿創造力的藝術家。他們開心地創作,世界因他們而運轉。他們定會以某種方式留下痕跡:顏料、石頭、機械裝置等。他們所做的比當時任何人估計的都要重要。事實上,在一個商業社會中,成千上萬的生命浪費在無謂的事情上,犧牲的是人類的精神。越來越多的東西是在沒有創造意願的情況下創造出來的,176又在沒有消費或使用意願的情況下被消費或“使用”了。這些東西都死了。雖然在我們麵前時裝作很重要的樣子,但它們消失了,完全消失了。世上沒有什麼如藝術這般重要,這般具有建設性、持續性。希望你創作時能意識到,它比任何其他事情都重要。它可能沒有太大的商業價值,但它具有不可估量的持久的生命價值。人們常常受到外界輿論的影響,以至於他們或者半心半意,或者半帶著羞愧去做他們最重要的工作。

像大師一樣工作

“如果掙不了錢,這有什麼用呢?”這個問題太常見了。如果碰巧因此掙了錢,那麼藝術家的辛苦立馬又顯得多麼值得!多麼錯誤的價值觀。我也知道賺足夠的錢很難,知道為了生活需要掙錢。但我還是要這樣說。

你創作是因為它是你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創作出偉大的東西來——如你一般偉大。像大師一樣工作,期待自己創造出傑作。

以為大師就是完人,這是錯誤的想法。大師們也有很多缺點,他們不是所有的都會,他們自己也知道這點。完人非常常見——那些封閉的人對沒有更多的東西可學感到很滿意。一個小男孩也可以成為大師。我時不時地遇到大師,在畫室或其他任何地方:有的在鐵路上工作,有的在開船,有的在玩遊戲,有的在賣東西。他們是各自領域的大師,他們都很棒。當你和木匠或園丁在一起時,你難道從來沒有感覺到大師的“在場”嗎?如果他們是我們要找的那種人,他們不會說:“我隻是個木匠或園丁,所以別對我有太多期望。”177他們是這樣或者似乎這樣說的:“我是個木匠!”“我是個園丁!”這些就是大師,是任何人能有的最好狀態!

我喜歡你的作品,隻要求你鼓足勇氣,繼續走自己感興趣的路。

從自己身上學習

盡可能把你所有的習作和失敗的作品都保存好,或許它們中某個地方會顯現可取的品質。

這類作品可供你借鑒。

回過頭再去看它,會讓你回想起它的優點。

有時,一幅未完成的舊作會把你從那些不重要的遊離中拉回來。

你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很多,但從自己身上可以學到更多。一幅沒畫完的作品,若隔段時間再去看,整體就變得清晰了,亂麻就被解開了。你看到了完成作品的方法,知道了有些錯誤該怎麼避免。

不要羞於保留你做得不好的東西。畢竟是你做的,這是你的曆史,值得你去研究。

羞恥會讓一個小人物花很多時間去塗抹掩蓋他做得不完善的地方。

有一幅萊奧納爾多·達·芬奇的傑作,是他最有趣的作品之一。它還沒有完全畫完,但也許是他完成得最徹底的作品之一,讓我們更著迷。沒有一件藝術品是真正完成的,他們隻是停在了好的位置而已。

羞恥是發生在我們身上最糟糕的事情之一。

有種缺點是不懂裝懂,或有貨倒不出來。

技法必須紮實明確,178但要靈活,不能墨守成規,要讓它適合想法。對於每個新的想法,必須新發明一種專門表達它的技法。這個想法必須是有價值的、值得表達的,必須來自藝術家對生活的理解,是他非常想傾訴的東西。

藝術家必須是智者,是有意或無意的哲學家。他們閱讀、學習,對生活有很多思考,一心想用作品來宣告和說明自己獨特和最個人的興趣。他們還必須發明創造。

展覽永遠不會吸引觀眾,或讓人產生很大的興趣,除非其所展示的作品表明對我們所處的生活顯示出更濃厚的興趣。

評論函(4)評論函(4)

我對你的首要評論是從你的作品中能看出藝術家的氣質;你願意用繪畫和色彩來表達你對生活的印象,因為它令你著迷。

畫中的所有事物都有一種動感,或者說讓人感受到行動背後的心理狀態。

你有色彩天賦。看看日本的版畫,你會看到這些天賦得到了完全的發展。色彩得益於形式,形式得益於色彩。這些畫中的畫麵是平衡的,是充分的。畫中沒有匆忙,但又和人們所能想到的一樣輕快。

它們是對自然的印象,179常和你的作品相似。但它們充盈飽滿,令人滿意,有一種完全完成的感覺。

這個日本藝術家並沒有因害怕出錯而急於從作品中抽身。他勇敢地麵對了,並取得了勝利。

我不希望你的畫遵循傳統,但我希望它們具有日本版畫那種堅實的完整性和確定性。

你的《拿著氣球的孩子們》(Children with the Balloons,1號)這幅作品的色彩和小孩的動作都很美。氣球仿佛是透過那個孩子好奇的雙眼去畫的。氣球畫得非常棒,畫出了它們在孩子眼裏的那種樣子。

需要將它們再完善嗎?我覺得不應在氣球身上尋求進一步的完善,而是應該在畫麵所有部分和整個空間之間建立一種更好的關係。

或許我這句話對你有用:將畫布的整體空間作為表達的場域。細微的調整必須在畫布界限之內進行。你的想法不能在畫布限定的區域裏隨意遊蕩,必須占據整幅畫麵。

空間可以留白,但留白的空間必須變得有意義。它也是結構的一部分。

《雨中的兩個女人》(Two Women in the Rain,2號)那幅畫有陣雨傾盆而下的樣子和感覺,畫得很美。表現雨的線條顯得輕鬆隨意,但顯然這不是隨意畫就的,因為它們有種韻律,讓我隨著你進入了那雨的靈魂。這些線條設計得很科學,不過這種科學被巧妙地掩蓋起來了。也應如此。

《胖女人》(Portly Lady,3號)中,180那個提著菜籃子的胖女人有雷諾阿筆下迷人的色彩,她的幽默顯示了你的親切善良,你畫的所有人物幾乎都如此。

要有勇氣繼續發展這種能力:發現大自然中吸引你的東西,盡自己所能充分完全地表達它。如此而已,別無其他。不要像其他藝術家那樣做,也不要害怕你會像其他藝術家那樣做。

不要要求你的作品有別人要求的那種完成度。但要堅持達到你自己要求的那種完整性。

當事情適合你時,它就是對的。你最偉大的傑作甚至可能比你展示的所有東西還要微小,甚至更加粗略。但這個小東西的秩序將是如此肯定、確定、明白,會讓你的想法得到最充分的表達,這時它就是完整的。

最美的藝術是完全擺脫了傳統桎梏的藝術。它有自己的法則,它的技法來自特殊需要的創造。

我們常聽到的對完成的要求,並不是要求完成,而是要求得到預期的結果。

以布格羅(Bouguereau)的眼光看待馬奈的作品,馬奈的作品還未完成。以馬奈的眼光看待布格羅的作品,布格羅的作品尚未開始。

我剛在麵前又擺了你的六幅作品。跟你就不用談色彩了,你隻需掌握好媒介,其他的靠你對色彩的感覺和喜好就行。181掌握好了媒介你就能畫出美麗的事物,你必須為此而努力。4號作品的白色很精致。但坐著的那個人缺乏持續的意圖,看起來很古怪。

5號作品,人物的色彩、姿態和空間關係都很美。

6號作品,又有美麗的人物關係。他們彼此間有種迷人的惺惺相惜。

7號作品,誇張的動作和過於鮮豔的色彩,很有意思。

8號作品,一幅傑作。除了那個站得不穩的桌子,畫麵內部的關係讓整體有種真正的完整性。空間有組織,空間之間相互映襯。有我們在杜米埃(Daumier)的石版畫中所欣賞的那種博大。

9號作品,祭壇男孩們。歡快華麗的景象。牧師旁站著一個多麼優秀的男孩。就這樣畫,等你的把控力再強些,能畫得更有把握時,該創造出多麼優秀的這類作品。看看杜米埃的石版畫對你有好處。他的幻想是自由的。他的陳述是確定的。

10號作品的色彩,讓人仿佛聽到空氣中的聲音。

11號作品,美麗的背景。

12號作品,迷人的色彩。要是你對人物的想法更篤定,雖然畫的方式不會有什麼差別,但你會畫得更確定,那構圖會非常精彩。

13號作品,又是色彩、空氣、空間和女士頭部的姿態。可惜她的腿又短又粗;地麵也沒有實體感。我說的實體感不是指更重、182更暗,也不是指這個或那個,而是說如果你把它更多地當作一個女人走過的地麵,那你的感覺就會要求表現出這種實體感。

你的素描也展現了你內心的那個藝術家。你對它感興趣,你有藝術感。你訴說的仿佛是自己的經曆。這是你的個人趣味,這點我很感興趣。

你的作品中有一條主線。雖然畫麵常會變得很擁擠,但有了主線,就可以發展。

你可以借鑒杜米埃的作品和日本版畫,不用照他們畫。

我剛注意到兩個女孩離去的背影。但還有那麼多我可以注意到的。身旁有個穿紅衣服的女人帶著女伴;小孩子們列隊行走;站在門口的孩子們;馬車上的一群胖子;三三兩兩的人群;足浴;清潔工們;時尚;雨中垂著頭的人們;女人和小孩,等等。這些都很有趣巧妙。

我對你來說最大的用處就是我欣賞這些東西。我現在請求你繼續告訴我們你喜歡什麼,給我們你從中得到的所有快樂。這是藝術家利用自己的方式。

我把你這些小作品都看了一遍,我從中得到了很大的快樂。它們也可以比現在厚重得多,卻沒了同樣的力度,可能那樣我就感受不到一丁點樂趣了。

評論函(5)評論函(5)

大師作品中的原則

主導形式和色彩的是觀念。對許多人來說,世界和生活平淡無奇,幾乎是空虛的。183但也有人看到了它們的神秘和奇妙。

每個人都能有明確敏銳的視角,關鍵是要把這種潛在的能力發掘出來。響當當的藝術家們各有自己的眼光,他們畫出了令人詫異的重要作品。

我想請你注意雷諾阿畫的小孩頭部畫作的複製品。這些複製品很容易買到,雖然沒了雷諾阿的色彩,但也很美。雷諾阿能夠呈現這樣的作品,一定是對那個孩子有著高度評價和極大的尊敬,能冷靜而公正地欣賞麵前這個令人驚奇的小孩。他在插圖七雷諾阿《夏爾潘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Madame

Charpentier and Her Children)。

作畫時一定是這種狀態,因為他的手如同有了魔力的指引,讓他的詮釋如此精彩。

我提到大師們的作品,並不是說要像他們那樣畫,或者說要重複他們的動機。我指的是他們作品中的那些原則:良好的判斷力、繪畫語言的表現力、強烈的感受力,以及對對象的尊重。

倫勃朗畫的乞丐是生活中的奇跡。他沒有簡單地告訴我們:“這是些粗俗的家夥。”

除了動機原則外,還有建構原則。即用顏料在畫布平麵建構色彩和形式來表達思想。要掌握這些媒介,理解畫布內部以及所用材料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動機和手段這兩者必須密切結合、同時製定,才能宛如一體。

昨天有了好想法,等到今天再畫,這是畫不好的。

我建議學習大師們的作品。提香(Titian)的不錯,因為他的作品中可看到他對畫麵組織的理解,剛好他的畫又有許多複製品。觀察他的人物構圖,還有他的男女肖像畫。看看他對平衡和節奏的大量運用,好好學習這些。看看線條是如何將畫麵緊密聯係在一起,線條的流動又是如何控製了你的視線和興趣的。184在細節之外,感受亮部和暗部的力度

〖ZP(〗

插圖八提香《天上的愛與人間的愛》(Amor Sacro e Amor Profano)。〖ZP)〗和大小如何實現了飽滿充分的效果。

好的畫作是實現了秩序的結果,這種秩序必須體現在畫布上的所有地方。這樣才能體現一種寧靜的尊嚴、靜態的安寧、活力、行動、變化,還有各種生活狀態。

必須摒棄瑣碎的東西。

我現在並沒有考慮太多你這個作品的優缺點。我是想盡量告訴你一些對你有用的東西,那些我也會告訴自己的東西——它們曾經對我有用,我希望將來也是如此。

格列柯畫的臉龐能讓我們感受到某種真實的東西——發生在格列柯身上的東西。小說有時比曆史更具曆史意義。

我們讀書,這讓我們思考。185我們讚同書的觀點與否並不重要。

易卜生筆下的人物特點非常鮮明。然而,這些人物隻是他的素材。他展現給我們的並不是海達·高布樂(Hedda Gabler)這個人物,而是一種生活狀態,以及對人類未來的發問。

莎士比亞不知給今天的我們帶來了多少財富。他的貢獻不再隻限於他的寫作,所有的文學都受到他的影響。生活中還四處可見柏拉圖的思想,以及史上所有偉大藝術家的思想。要想創造偉大的藝術,先要成為一個深邃的思想家。

我們有時是從非常模糊的跡象來看到本質的。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個大任務,沒有人能完全做到——但這種嚐試是在向人的進化方向努力。人類慢慢會更加了解自己,行為處事更像自己,但這要靠謙虛的自我承認才行。今天的人們擋了自己的道。他在啟示和發展自我的道路上設置了標準。他本應比現在的自己更好,但因為糟糕的判斷力,他沒能成為最好的那種樣子。他應該將束縛自己的雙手從身上放下來,應該無視潮流,讓自己自由發展。能讓自己和他人感到有趣的,隻有那些願意正視自己的人。大師的作品之所以會畫成那樣,是因為畫它們的人敢於做自己。186他們中大部分人為此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但這是值得的。他們當時對自己感興趣,現在我們也對他們感興趣。

寫自新墨西哥州的信寫自新墨西哥州的信

藝術屬於所有人

在新墨西哥州這兒的印第安部落,印第安人還在製作美麗的陶器和地毯。這些東西很神秘,同時又揭示了這個古老族群一些偉大的生活原則。盡管做的時候有人帶頭,但作品似乎是整個部落的集體成果,代表的是集體的偉大。作品代表了他們,顯示了我們想要理解的某種精神,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他們那種特別的行為舉止。

在物質上他們是一個被完全碾壓的族群,但即使在殘留下來的東西中仍然有精神生活的火花在閃亮,足以讓我們這些擁有物質保障的人羨慕。

他們的藝術是個人生活的一部分。整個印第安部落在一件陶器上便彰顯了自己。而我們的藝術家,迄今為止是獨自工作的。我們的人民如果不畫畫,就不會把自己當成一個藝術家。我們把天賦隻分配給一部分人,而讓其他人都去從事世俗的事務。

而在古老的印第安種族,毫無疑問天賦屬於所有人。這就是他們生活的真相。有些突出的個體會創造出更偉大的作品,但每個人都按自己能力大小去展現、體驗和表達生活。他們的生存是精神性的生存,是天才,是完完全全的藝術家。在此之外,他們種莊稼、蓋房子、按自己的理解對待材料。當然他們也會迷失方向,遊蕩到藝術生存之外的黑暗生活,飽嚐戰爭、衝突以及物質貪婪的所有惡果——如同我們一樣。

他們身後留下了這兩種存在的記錄,187但我們最珍視前一種。那些記錄訴說了他們精神上的幸福,訴說了他們那熱愛生活的熾熱心靈,訴說了他們對工作的熱愛。這種熱愛是他們的幸福之歌。

藝術的偉大不是靠富麗堂皇的博物館的館藏、靠購買和大量擁有藝術作品來實現的。在美國或在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如此。隻有當藝術精神進入人們的生活,不是與人分隔,而是成為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才能實現藝術的偉大。它能從精神上影響人們,讓每個生命散發光彩。它還能對政府和整個物質生存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憑借自身就可匡扶政府、結束戰爭和紛爭,消除物質貪婪。

當美國是一個藝術國度時,將不會隻有三五種或七八種藝術,而有成千上萬種藝術——或者是一種藝術,在每個人的作品中都能體現的生活藝術,無論是繪畫還是其他方式。對於得到的東西,我們必須也同樣去饋贈,這樣每個人都會真正豐富別人。

朝這種目標邁出的任何一步都是邁向人類的幸福、明智和健康生存。將會有許多收獲,會有失敗和成功,但隻要有強烈的願望,兩種情況都將成為進步中的體驗。

姿態,最古老的表達形式——是生命體間的溝通方式。

是我們幾乎丟掉的一門語言。

它在表達上有無限可能性。188

將姿態重新作為一種表達手段,不僅意味著溝通能力更強,也意味著更健康、更有力量。

藝術的教育作用

大城市的公共藝術畫廊通常設在遠離大多數人的偏遠地方。參觀這些畫廊不僅要消耗相當的精力,來回所花費的時間也不是人們能承受的。

考慮到藝術的教育作用,我希望一個城市中能散布許多小型有組織的藝術畫廊,方便每個社區民眾參觀——無論是什麼樣的社區,富人區、窮人區、商業區還是住宅區。

本著同樣的精神,我讚成小劇場運動(Little Theatre Movement)。我希望每個街區都有欣賞最好的音樂家演奏的地方,這樣他們的寶貴影響就可以傳播到整個社區。如果票房是唯一的動力的話,這當然沒法實現。

至於藝術畫廊,我現在想到的是可以對大型重點博物館的珍品進行巡展。這樣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去給人們展示一係列非常精美的藏品。

這種展覽帶來的樂趣和好處是每個人都看得到的。有些人自由時間很少,難得超過一個小時,這樣他們就可以利用空餘時間來欣賞這些展覽了。

小型社區畫廊的存在絕不會189影響大博物館的重要性或實用性——事實上他們是大博物館的重要輔助。

弗蘭斯·哈爾斯

如果你認為藝術家不是非常實際,拋棄這種想法吧。

不要以為弗蘭斯·哈爾斯畫重要作品時喝醉了。讓浪漫的曆史學家這麼認為吧,你隻需看看他畫的頭像就會明白,寥寥幾筆就能把形式畫得如此堅實完整需要多麼冷靜的布局和明確快速的決定。他對作品的構思和實施有卓越的判斷力,這些作品中有種偉大的秩序。這是一種獨創,沒有模仿。他一定有個好用的腦袋聽他的指揮。我敢打賭,他的畫具是最好的,每個東西都在合適的狀態和地方,立刻就能用。

畫中的一個男人盡顯尊貴;另一個又肥又軟、下流的笑話掛在嘴邊;一個是鐵漢子;旁邊則是一個花花公子。

弗蘭斯·哈爾斯對他們毫無分別心,一樣地喜愛,一樣盡力地描繪。

弗蘭斯·哈爾斯作品的任一部分都是他的原插圖九弗蘭斯·哈爾斯《懺悔節的尋樂者》(Merrymakers

at Shrovetide)。

創。看看頭部筆觸的結構,它們是宏偉構圖的一部分。看看靴子或劍柄上的流蘇,你會發現構圖的奇妙。

弗蘭斯·哈爾斯有卓越的判斷力。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看待生活和人們,190他是運用手中畫具的頂尖高手。

我相信,讓一個人的才能一直得到全麵發揮是健康和長壽的秘訣。正因如此,提香在近百歲高齡時仍像個年輕人。

也許不動腦是世上最令人疲憊的。常見的一個現象是商人退休後活不長,也就是說,如果他們不再幹什麼新事業的話。

如果新事業比之前的更有趣,則會讓人恢複活力。有這樣的例子。

藝術批評與批判精神

人們麵對一幅作品時,常常毫不猶豫就給出批判。我見過有人僅僅掃了一眼就對整個畫廊的展品進行譴責。記得有個聲名顯赫的藝術家一進入畫廊就宣稱:“我八歲的小孩畫得都比這好。”他所攻擊的對象是他不熟悉的一批現代畫作。其中有馬蒂斯、塞尚等人的作品。這是非常聰明的一群人的作品;是選擇另一條路的偉大研究者。無論你怎麼評價它們,這些作品都是多年研究的成果。而對它們的“批判”卻是眼睛匆匆一掃就完成了。

人們容易帶著先入為主的觀念來評判,所有的批評家、專業人士、藝術家、學生和非專業批評家都是如此。如果所見與預期不合,他們中的許多人會感到憤怒。這些人想要安寧——不想要新的感受,不想要不容易得到的東西。

批判精神對困難是持歡迎態度的,191它希望被擾動,從而進行重新評判。這種批判精神尚未出現。新作品將激發更多能量。我看到有個人覺得一幅畫畫得不錯,於是冷靜地買下了。他買這幅畫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它沒有顛覆他的認知。這幅畫進一步證明他已有的知識已經足夠了,買下它也就給自我發展的溪流築上了堤壩。

現在在美國有這樣一種觀點,認為人們可以被教導如何欣賞畫作。其實藝術欣賞是對創造性作品的一種非常個人化和特別的回應。藝術家的部分工作就是必須讓他的作品有助於產生這種回應。

線條的把握力。

注意一根線條是如何起作用的。

它將重要的部分連在一起。

它讓構圖緊湊。

好好瞧瞧模特,再好好瞧瞧大師們的畫,你就明白我說的線條的連接作用和它的把握力的意思了。

看看倫勃朗、中國和日本大師們的畫。

盧浮宮(Louvre)裏有幅肖像作品,臉部磨損得很嚴重,卻沒有破壞整幅作品,作品並沒有被這種磨損影響。

這幅是丁托列托(Tintoretto)的作品——一個傑出的大師。他的形式組織能力很強,即使畫中有破損的地方也無大礙。

在畫構圖中的人物時,192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並不懂得那個人物。學生們在學校畫了多年人像寫生,作品也得了獎,到頭來卻發現自己對人物形象實際上一無所知。他們已經掌握了摹寫的能力。這是現代藝術學習的共同缺陷,太多的學生不知道他們是為何而畫了。

如果你在學習藝術而沒有練習構圖,我的建議是馬上開始。臨摹模特主要是為了積累經驗。構圖表達了你的興趣,臨摹模特時學到的知識在構圖時也就用上了。臨摹模特的目的不是成為一個學究式畫家,而是成為一個表達自我的畫家,無論是用人物、肖像、風景還是街景,還是任何你感興趣的東西。

評論函(6)評論函(6)

整體的和諧

有的畫畫得雜亂隨意,一會兒這個想法,一會兒那個想法。好的作品中有種和諧的運動,有對事物的取舍,對事物描繪具體、目的明確。畫麵的所有部分共同作用才能表達出這種目的。特征或局部特征,還有配飾都必須視為整體運動中的因素。無論它們自身多麼有趣,在畫中它們作為秩序的一部分比其自身更重要。

在整個畫麵中,你要從大色塊間的相互影響來考慮各自的效果。193一幅好作品中,大塊麵共同協作,對彼此有種建設性的影響,就像在音樂中一樣。在精心創作的音樂中你是不會偏離主題的。

可能有上百個藝術家會采用和你一樣的題材——《女孩和金魚》(The Girl and the Goldfish)。假設他們都是優秀的藝術家,他們會因各自的主題不同,對鼻子、脖子、魚……所有部分、所有色彩和明度進行不同的呈現。有些人強調的東西,另一些人卻棄之不用。這些作品雖然各不相同,但都與模特相似,都很美,因為每幅畫的元素都是按照其建設性價值來選擇和組合的。

做回自己

現在我從另一個角度看你的作品,並給你進一步的批評。你這兩幅畫給我的感覺是,你是因為欽佩另一位藝術家的作品而努力照著他畫,但這超出了你的理解。我認為你唯一的救贖方法是找到自己,不要再有當你找到自己時將變得如何如何這種預先的設想,否則你永遠也找不到自己。你最濃鬱、最深厚、一直都有的興趣究竟是什麼?大多數人似乎認為自己很了不起,事先就知道了,但結果往往是他們將自己禁錮在《女孩和金魚》(Girl and Goldfish)這類題材中。正如我所說的,他們這樣畫可能是因為欽佩別人的作品,而非出於自己內心的召喚。如此被禁錮的畫家是像囚犯一樣工作。你可以發現畫中沒有用心去感受的地方。作品揭示了藝術家真實的衝動——或這種衝動的缺失。

你要做的是從對自己的預設中解放出來,這需要革命性的改變。194很多時候你認為自己是在這條路上奮進,結果卻發現舊習慣用新的預設再次控製了你。但如果你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放自己,在心中忘掉你的頭腦,給心一個機會,可能會有所收獲。結果將不會是你所期望的,但會像你自己,是來自你的最好的東西,這樣做會有更多樂趣。

這些僅僅是我的意見。我不是說這就是對你的定論,也不是說它們就是對的,但這是我的意見。這可是你讓我說的,雖然對於這兩幅畫來說犀利了些,但不管怎麼樣,對你來說還是比較溫和的。

你常會聽到人們這樣評價你的畫:“就當前來說非常好——但你應該更進一步。”於是你繼續“更進一步”,卻發現自己退步了。問題很可能在於,有些地方應該是對現有的東西進行組織協調,但你又畫蛇添足了。

有些人努力學習了一段時間,然後“畢業”了,沉浸在他們所學的那點知識中。

有很多種學習方式。真正的、罕見的那種學習會讓人養成習慣,就扔不掉了,因為它太好了。這樣學習的人們一生都在學習,他們會有精彩的生活。

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欣賞藝術並不可取。藝術應驅使你前進,它應該是生活的動力,藝術對欣賞者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能激發個人的行動。

當你畫好一幅草圖後,195關上顏料盒——走開——再打開它。或許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偏離了原來的想法。你所畫的並不是一開始抓住你的那個東西——已經失去了一種重要的衝動——你要回去尋找最初抓住你的那個想法——拒絕被物質的東西所掌控。

認為隻有透過迷霧才能看到靈性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有些畫家專注於光的作用,將它視為世上最優雅的東西。

當一個人去看印第安舞蹈時,他看到了什麼?是什麼印象?我去看過很多,也特別開心。但後來聽別人談論他們的所見時,我發現以他們的眼光來看,我錯過了所有重要的東西。我又去了一次,努力去看“正確的”東西。這樣做我感覺能得到很多知識,但我沒有感到絲毫快樂。這種努力讓我看不見舞蹈中屬於我的那些東西了。不過當一個人看到他自己的東西時,是看到了什麼?有小部分人多少找到了答案。

如果一幅畫不是關於自己看到的東西,那麼它一定要是對外部事物非常有趣的描述,它必須是同類中的佼佼者。畫蛇舞真的會是一項艱巨的工作。我從未見過蛇舞,196但我了解其他印第安舞蹈,所以可以據此想象。我知道我將會看到遼闊的田野、浩瀚的天空、廣闊的空間。在這個廣闊的空間裏,會有方山、印第安土著、一小群觀眾,然後是嘴裏叼著響尾蛇的舞者。遠處發生的什麼隻是地球表麵的一個小斑點。但我會怎麼看呢?為何不可以將這些比例顛倒過來;最小的變成最大的。我相信這些小蛇會在我眼前放大,讓我對它們扭動的力量、它們動作的快慢、它們的攻擊和毒液充滿無法抗拒的感覺。它們將主宰天空和山脈,決定著天空和山脈的形狀,那將是撼天動地的蛇舞。

伊莎多拉·鄧肯的舞蹈充盈了宇宙,她超越了所有平常的尺度。

當我們的目光超越物質表麵時,困難在於知道我們看到了什麼,或者是如何看的。要是我們能知道自己之所見,能畫出我們之所見該有多好!

擺脫束縛

我很高興聽到你提議擺脫束縛、爭取自由。除非你讓自己自然發展,否則畫畫——實際上整個生活都是這樣——沒有什麼用處。

你會有段美好時光。其他人(那些想發號施令的人)或許不會滿意——反正他們永遠不會滿意——你會給他們比他們知道的更好的東西。無論如何,你將給予的會是來自你的國家的新創造。大人物很少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多數人聽從獨裁者的命令。

沒有人想要了解197沃爾特·惠特曼,但沃爾特·惠特曼要表達他自己。我們今天慶幸他這樣做了。

當然,走自己的路不容易。我們的教育讓我們不斷偏離自己的軌道,但可以抗爭,若是能有所成功,一定會讓你感到快樂。畢竟,我們的目標不是創造藝術,而是生活。那些為自己而活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是真正的藝術。藝術是結果,它是那些為自己而活的人的痕跡。這對我們來說很有趣,因為我們從中看到那個為生活而鬥爭的人的鬥爭,看到他取得的成功。重要的問題是:“什麼是值得的?”大多數人沒有足夠認真地問自己,也沒有盡力去回答。

生命正在被浪費。人類大家庭沒有享受到其應有的一半樂趣,沒能創造它可以創造出的美好事物。人們本應對彼此是個福祉,但卻沒有,這都是因為我們受到的教育偏離了自然軌道,我們需要另一種教育形式。

世上的偉大革命若旨在平均機會,帶來和平與自由,必須是一場精神革命。必須有新的意誌到來,這個意誌因人而異,是非常個人化的。

每個人的內心都能認識到大自然的神秘,可惜我們的教育讓我們偏離了這種認識。若我們更聰明些,就不會想要塑造自己,而會讓我們的無知靠邊站——不插手,我們將關注自己的發展。我們將向自己學習,指揮自然可不是個好習慣。

有些人既用粉彩又用油彩,如果他們能將其中一種少許融入另一種中,就會出現很好的效果。舉個例子,這兒的粉彩顏色鮮豔而蒼白,帶著粉彩所特有的輕薄;198那兒的油彩則濕潤濃鬱。粉彩會因色調變深,表麵有種統一的質感而受益;油彩則可以從你讓它沉入的陰暗中浮出來。畫麵很暗並非因為你本意如此,它不夠輕盈或明亮並不是因為你沒有強烈的意願去如此表現。大多的情況下,粉彩蒼白是因為它想要蒼白,油彩變得陰沉模糊是因為畫布容易吸油的緣故,藝術家是受害者,大師卻不是。

評論函(7)評論函(7)

獨特視角

這是我見過的你所畫的整體效果最好的作品。始終有種鮮明的個人視角。個性鮮明到讓這些作品出人意料,所以也不太可能滿足普通“畫作愛好者”的既定預期。“如何欣賞畫作”的各種書籍的讀者還沒有學會如何欣賞你的作品,因此,如同拓荒者的你將在一條崎嶇的道路上與你的大眾同行。別人的聰明和精確你沒有,你的聰明和精確別人也沒有。你對這些題材的興趣,不是人們所期待的那種興趣。你忽視了那些人們按慣例期望你考慮的東西,在別人期望你盡力而為的地方你忽視怠慢、含糊不清,做得很差;在別人忽視的地方,你卻堅持不懈、充滿興趣,做得很好。

對於同時代的批評家來說,馬奈、科羅和米勒對事物“錯誤”的一麵產生了興趣。他們沒有做人們期待的事,但他們是開拓者——遵循了自己的突發奇想,告訴公眾想讓他們聽到的,199而不是公眾已經知道、想要重複聽到的。

無論我在技術、解剖學或其他方麵有什麼批評,你所有的畫中的眼睛都畫得非常好,它們精彩地表現了人類的敏感。用常見的措辭來讚美的話,可以說“它們很醒目”,“它們令人難忘”。它們神秘莫測,但又似乎引人進入其中。站在我麵前的這六個人物都用嚴肅質疑的目光看著我。他們似乎在問我,這個喧囂的紐約都市是不是遺忘了生活中的一些深刻感受。

了解人體

你要研究能幫助你對“人的模樣”產生感覺的東西。了解眼睛的構造會讓你受益的。對一隻生動的眼睛仔細研究,能學到很多東西。仔細審視它,在腦中記錄下它的各個部分及位置。

你想了解眼睛、鼻子、嘴巴、頭骨和肌肉,信息渠道有很多,首先是生命體特征本身,去審視研究它。然後是解剖學書籍、實物照片、大師作品的複製品。然後又是生命體特征本身。

肌肉在生命中一直在起作用。它們有時表現得非常明顯——很容易看到。手臂的力量不難畫,因為那裏的肌肉動作很明顯。其他地方很難看到肌肉,很難看到動作。如果知道皮膚下是什麼,就會理解表麵上最細微的變化。你就能從這所有跡象中將主次分開,200就會明白事物的本質,就可以看到哪怕是最小的有意義的標記,而不被偶然的事物所欺騙。

如果你真的了解人體,就可以用衣服表現最敏感的動作。就可以從衣服上看出體內所蘊含的生命,衣服的褶皺和折痕都變成有生命的東西。抓住重要的東西,其他的都不要。沒有對人體的知識和感覺,褶皺和折痕就仍是褶皺和折痕。

但是,成千上萬的人雖然畫了多年的裸體模特寫生,按學校標準畫得也還不錯,但實際上他們並不了解人體。

成千上萬的人畫的麵部特征甚至不能通過麵部解剖學的初步檢驗,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肖像畫毫無生氣。

繪畫建議

你的色彩傾向是直接、健康、誠實的。我知道為了創造最具表現力的色彩,你隻有繼續這樣做。

在你的畫《穀物》(Grain)中,我非常欣賞你對天空那種難得的獨立視角。

《棕色眼睛的女孩和貓》(The BrownEyed Girl with the Cat)——比較直率地表現了貓的頭部,還有它閉著眼睛很溫順的性格。藍絲帶和女孩的馬尾辮都很漂亮。裙子的“整體色調”不夠,有種對裙子的喜愛和珍惜的感覺,但底色或主色不夠。你還沒確定塊麵就開始畫變化了。頭發沒有這樣,非常好,臉也畫得非常好,我很欣賞。這幅畫畫得很好,清晰地刻畫了性格。201我相信這和原型很像,它當然是幅很獨特的畫。

畫背景時有種常見習慣是稀釋顏料,不要這麼做,除非你有充分的理由。不要試圖用過少的顏料塗滿過大的表麵。如果有什麼東西過多了,混合一下。顏料在畫布上要有充足感。凡是每次頭部或身體的狀態發生改變,需要改變背景的,都要重新畫背景。許多背景看起來很弱很假、效果不夠,是因為畫家沒有花費精力去好好畫。畫背景的時候,要讓它看起來是在頭部的後方,而不是僅在其上方。

回到《小女孩和貓》(Little Girl and Cat),讓身體、手臂、腿和椅子的比例關係更美,更令人欣賞。那條腿極其脆弱幹瘦。你的筆觸在人物、椅子和背景上常是一樣的。在所有地方都用相同的筆觸,它們就變得毫無意義,也讓每個部分喪失了個性、質感、透視和距離。

《男人》(The Man)這幅畫,嚴肅莊重,眼睛畫得非常好,但形式無疑是誇張的,你再看看。不過這種過度刻畫非常精彩。但是畫中的手臂僵硬、骨瘦如柴,我不相信它們是這樣的。椅子畫得好,托住了他。

你還不是使用媒介的高手,還不能將其用得得心應手,但你的想法不錯,認真、嚴肅,顯示你是個好苗子,能出彩。你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大眾畫家,你太特立獨行了。因此你的任務更加艱巨,激勵者也會少一些,但大眾畫家不會像你這樣從中得到很多樂趣。

每個變化都必須是重要的202

永遠不要改變線條的路線,除非萬不得已。

永遠不要改變形式的平麵,除非萬不得已。

永遠不要改變顏色的色調或從一種顏色變為另一種顏色,除非萬不得已。

如果你能明智地聽從這些告誡,就會實踐一種極簡約的方式。這種簡約對媒介的表達不可或缺。

每個變化都必須是重要的,必須非常重要,不能有任何的含糊其詞。作品的觀者是受你掌控的,這些改變可以引導他接收到或歪曲你的意思。如果你偏離到瑣碎細節,他也會被你帶偏。你猶豫或不確定的地方,他也猶豫、不確定。如果你含含糊糊,猶猶豫豫,不能直截了當地顯示你的目的,他就會對你的作品置之不理,除非他自己和你一樣,在猶猶豫豫中更快樂。

我們能用的媒介非常有限,所以在使用上必須實行最大限度的簡約。

不要改變任何線條、形狀或顏色,除非因為結構的需要迫不得已。

必須是為了絕對必要的需求才做出改變,必須是巨大的需求。

你之前對自己的能力有所保留,但現在必須積極有效地用上了。采取一種全新的充滿意義的方式,觀者將會通過它更加理解你的意思。你已經在迫使他理解你的動機上邁出了積極的一步。

有些畫家在題材上搖擺不定,有些畫家則直達事物的本質。

一個房子有許多扇窗戶,203但隻有一扇窗戶上投進了一縷光線。它就成了所有窗口的代表。它既建構畫麵,又給畫麵注入活力。它與所有其他結構相關聯——是構成整體的一個重要因素。

你的問題是:“什麼是必要的?”還有“如何使效率最大化?”

水從山上向下流,簡單明了,沒有絲毫的含糊,它不必為了逗樂而向山上流。人類追隨著它的流向,為之著迷。靈魂的奧秘可以通過直接的表達來揭示——簡單的語言,簡單的手勢,簡單的繪畫——就像小溪的靈魂在完全的簡單直接之中得到表達一樣。

藝術的詛咒之一是“藝術”。即用“裝飾”、用細枝末節將事物填滿,讓它們變得“美麗”。

當藝術被擺在恰當的位置時,將不再是支離破碎的了。到那時,將會有更少的事物、更少的話語、更少的手勢,所有的一切都將無限減少。但每個字、每個手勢、每件事都將有更全麵的價值。

當我們意識到事物的相對價值時,我們需要的東西就會變少。我們不會改變一個線條、形式或色彩,除非萬不得已——當我們真的做出改變的時候,新的姿態將會帶著豐富的意義,填滿整個世界。

陳設最齊全的房間可能東西很少。房間的比例對我們感受力的影響比我們現在所意識到的要大得多。人在受苦,但他很少知道他為什麼受苦。他很快樂,但他同樣無知。當他逐漸了解到改變的重要性,他就可以少受些傷害,204可以更迅速地回到自己的舒適圈中。

我們所要的,並不是一個空蕩蕩毫無陳設的房間,或是一種空虛的生活,而是要擺脫雜亂,從而獲得充實的空間。

畫麵部時,若點綴得當,效果比得上上千種小的形式。小的形式的作用有減無增,合適的點綴卻能實現效果。

人類可以分成兩個互相疏離的家族。他們的生活軌跡截然相反。他們努力相信彼此是同類時,隻會困擾彼此。一個家族可被稱為“偏離者”——在他們生活的空間裏,無數的事物和想法充斥在生活表麵。

另一個家族的成員傾向於簡單的景象,他們知道主要的趨勢,能聯係過去,預見未來。他們不在當下,而是延伸到過去和未來。

不要安於現狀

準備行動吧——抓住機會——不要躲在一層又一層謹慎的麵紗後麵。年輕人應有青春的精神,不要一心把自己變得沉悶,青春有雙清澈的眼睛,用這清澈的雙眼去看你的色彩。繼續你要說的話,按照你看到的去表達。你就是新的證據,新鮮而年輕。你的作品是青春的精神,你是人類進化的繼續。等到年齡讓你變得遲鈍,那時你就有足夠的時間變得沉悶和笨重了——或者放棄。

要年輕,要繼續成長——而不是安於現狀,接受現實——這需要極大的勇氣。

沒有肮髒和齷齪的最美好的生活隻有靠努力才能實現。自由、205快樂和富有成果隻能通過犧牲許多平常卻被高估的東西來實現。

在普拉多美術館(the Prado)的台階上普拉多美術館位於馬德裏,是西班牙最大的美術館,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美術館之一。——譯者注,我遇到了一位著名的法國畫家,他和我一樣,在那裏學習西班牙繪畫大師們的作品。那是1900年,戈雅的偉大作品展剛剛開幕。他說:“你看見戈雅的畫了嗎?一個傑出的天才!真可惜他不會畫!”不管怎麼說,這個人能認為戈雅是個天才,說明戈雅畫得夠好了。

馬奈沒有畫人們期待的東西。他是個開拓者,追隨著自己的奇思妙想。他告訴公眾的是他想讓他們知道的,而不是他們早已知道、以為自己想再聽一遍的老掉牙的事。這讓公眾非常生氣。

我們有過偉大的時代。那時我們精神抖擻,樂於追求健康和幸福,對生活滿懷希望。個人奇思妙想的印記因此產生。

連續性

技法變成了工具,而不是目的。我們有所感,我們有必須要表達的東西。我們應帶著豐富的幽默來欣賞萬物。人與自然有種聯係,我們和花園裏的花兒之間有了某種碰撞,感受到了一種歡快的交流,草地上的一種節奏——晾衣繩上的衣物有種迷人之處——一首貫穿始終的歌。這便是我們與自然的聯係。這應是存在的狀態,也應是畫畫的狀態。

一件衣服的下垂之中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別去特意擺放它。

以前流行長裙的時候,206模特們常很奇怪我為什麼讓她們從房間的一頭走到我讓她們擺姿勢的地方。我讓她們繼續走,直到我開口。然後她們要停下,轉過身來,好像要聽我說什麼。這個過程並不總是很順利,但最終會是我想要的那樣,布紋下垂會表現出運動的姿態、停頓的姿態以及下一個可能的姿態。裙中有過去、現在和未來,有統一和節奏。

關於連續性。你畫的這條腿仿佛離身體很近——近得看不見它們是分開的。但你並沒有讓我覺得這兩者是一體的。腿必須在軀體內,與全身發生聯係。

你可以學著給模特畫一幅不錯的身體結構圖,但除非你打算進一步加工,否則它就隻是一幅結構圖。

結構圖不容易畫,它在有些情況下會有用。但我們的工作更重要,要困難得多,也有趣得多。

但我並不是說一個簡單畫出來的結構圖可以作為你一幅畫的基礎。畫結構圖和畫畫不能混為一談。

我們可以選擇活在過去,也可以活在未來——當下隻是一瞬間——當然實際上並非如此。真實在未來之中。過去是我們沒能獲得的真實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