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精神

[美] 羅伯特·亨利著

南京大學出版社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藝術精神\/(美)羅伯特·亨利著;張婷譯. —南

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9

書名原文:The Art Spirit

ISBN 9787305223365Ⅰ.①藝…Ⅱ.①羅…②張…Ⅲ.①藝術文集

Ⅳ.①J53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9)第118685號出版發行南京大學出版社

社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郵編210093

出版人金鑫榮書名藝術精神

著者[美] 羅伯特·亨利

譯者張婷

責任編輯張靜

助理編輯王冠蕤

照排南京紫藤製版印務中心

印刷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

開本787×9601\/32印張13.25字數 213千

版次2020年9月第1版2020年9月第1次印刷

ISBN9787305223365

定價69.00元網址http:\/\/njupco.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

官方微信njupress

銷售熱線02583594756

*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 凡購買南大版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與所購

圖書銷售部門聯係調換藝術精神目錄

羅伯特·亨利(1865—1929)

藝術精神

羅伯特·亨利

筆記、論文、信件片段和講課內容,涉及繪畫概念和技法,藝術學習的一般探討,以及藝術欣賞。

目錄

作者前言\/i

做自己心中的藝術家\/1

藝術關乎每個人\/成長是獨自前行\/遇見自己\/速寫獵手\/別怕被拒絕\/同道之人

致藝術生聯盟學生的一封信(1915)\/9

繪畫源自對對象的興趣\/一點建議\/重視大塊麵\/描繪麵部\/姿態的重要性\/憑記憶作畫\/理想的記憶寫生法\/藝術作為回憶的“標記”

致藝術生聯盟學生的一封信(1916)\/26

習畫步驟\/草圖\/調色\/小色稿\/調色原則

背景\/32

聚焦模特\/背景是一種氛圍\/背景的重要性\/瑪麗·羅傑斯\/風景\/頭發\/色彩\/頸部\/軀體與姿態\/看到事物的內在

堅實性\/50

立體感\/藝術家需要智性嗎?\/第四維\/美在過程之中

色彩\/57

色彩的可能性\/主色\/背景色\/研究調色\/色彩產生光感\/用色彩造型\/色彩飽和度\/藝術品的生命力

筆觸\/71

筆觸的力量\/運筆方法\/筆觸的多樣\/運筆技巧\/大師的筆觸

對費城女子設計學院學生的致辭(1901)\/86

真正的藝術學習\/珍視自己的情感\/注重思考\/藝術家必須有想象力\/在團體中\/重視自己的感受

觀看\/99

觀看與發明\/善於觀察

致藝術生聯盟學生的一封信(1917)\/103

托馬斯·伊肯斯\/感受表象下的暗流\/所有的藝術大師都是完整的人

評論函(1)\/112

形式的組織和集中性\/好的構圖\/“完成”與“完整”\/藝術欣賞\/理想的藝術學校\/研究眼睛\/從舊作中學習\/培養觀察力\/倫勃朗的素描\/不應逃離我們的情感\/線條的力量\/畫家的自我\/藝術與社會\/自我教育\/美在於個性\/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

一幅草圖\/148

藝術是件苦差事嗎?\/藝術是無國界的\/畫一幅壞畫更難嗎?\/藝術是持續的

一封信(1916)\/154

藝術精神的培養\/追尋秩序

藝術的個性與自由\/159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我們永遠需要創造者\/美在於對象嗎?\/年輕藝術家需要被評判嗎?\/藝術不是競爭\/追求幸福

“我的人民”\/169

生命的尊嚴\/美的事物都是有序的 \/偉大在於自由\/尋找偉大的標記\/選擇簡約的美

給一位老師的信\/184

堅持信念\/有序發展的原則\/作為一種建構的作品\/藝術作為生活方式

評論函(2)\/191

繪畫的目的\/做一個真正生活的人\/堅實感\/愛你的工作\/傳達內在的生命感\/用美的眼光來觀看\/善於提問與回答\/依賴記憶

來自一封信\/207

評論函(3)\/209

內在的真實\/變化之美\/“事物”與“形式”\/畫得開心\/像大師一樣工作\/從自己身上學習

評論函(4)\/220

評論函(5)\/226

大師作品中的原則\/了解自己

寫自新墨西哥州的信\/232

藝術屬於所有人\/藝術的教育作用\/弗蘭斯·哈爾斯\/藝術批評與批判精神

評論函(6)\/242

整體的和諧\/做回自己\/擺脫束縛

評論函(7)\/250

獨特視角\/了解人體\/繪畫建議\/每個變化都必須是重要的\/不要安於現狀\/連續性

致班級的一封信\/263

了解你的材料\/保持工作環境的整潔\/審視自己的需要

評論函(8)\/268

要敢於冒險\/不要成為方法的奴隸

關於獎項和獎章的一封信\/271

廢止頒獎活動吧\/欣賞是因人而異的\/從簡單生活中發現美麗\/天才存在於每個人身上

評論函(9)\/281

孤獨使人專注\/堅守信念,表達自我

藝術學校的目的\/285

對創作的興趣\/發展個性

一封信(1918)\/288

真正的“藝術發展”\/表達是不自覺的\/享受鬥爭與冒險

學習方式\/298

把想法置於技法之上\/藝術家對模特的態度\/孩子比大人更偉大

評論和講課內容\/307

人生就是發現自己\/素描\/頭部\/頭發及胡須\/麵龐\/眼睛\/鼻子\/頸部\/姿態\/背景\/造型\/風景\/色彩\/人體\/惠斯勒\/倫勃朗\/埃爾·格列柯\/塞尚\/古代作品\/柯羅\/馬奈\/溫斯洛·霍默\/提香\/素描 \/賀加斯\/委拉斯開茲

索引\/351

作者前言

羅伯特·亨利許多學生希望我能出一本書,這就是我將一些零碎思想彙集起來的原因。本書的形式與普通的書不太一樣,實際上,書中的觀點更像掛在牆上的畫作,供觀者隨意觀看,觀者也可以將對其有價值的事物以粗糙的草圖的形式記錄下來。如果能對觀者有所啟發,激發他們獨立思考,那它們就實現了被展出的目的。書中有許多重複,因為筆者會多次從不同視角或與其他事物相關的角度來看待同一話題。書的結尾有一個完整的索引目錄,用以彌補沒有章節、小節和標題的缺憾。讀者無須同意本書的觀點,也不必遵從本書的建議。哪怕讀者因此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也未嚐不可。本書的主題是美或幸福,人類通向它的路徑本就是多種多樣的。

R.H.

1923年6月

9一生中總有某些時刻,一天中總有某些時刻,我們的目光仿佛超越了平常,看得更深更遠。這是我們最為幸福的時刻。這是我們最為智慧的時刻。要是能通過某種標記把在這些時刻的所見記錄下來該有多好。正是因為這種希望,人類發明了藝術。它是路牌,指引著未來的道路,通向更多的知識。

——羅伯特·亨利

藝術精神做自己心中的藝術家做自己心中的藝術家11

藝術關乎每個人

藝術是一個屬於每個人的領域,如果真正理解了它的話。

簡單來說,無論何事,隻要能做好就行。這不是什麼外在、額外的事。

隻要一個人心中的藝術家蘇醒了,無論從事什麼工作,他都會變成一個富於創造、不斷探索、大膽和善於自我表達的生命體。對於旁人來說,他變得有趣了。他給人們帶來困擾、不安和啟迪,並為更好的理解開辟了道路。當那些不是藝術家的人試圖合上書本的時候,他卻把它翻開,告訴人們還有更多的篇章可以書寫。

世界無他而停滯,世界因他而美麗;因為他對自己和他人來說都是有趣的存在。不是非得畫家或雕塑家才算是藝術家。他可以用任何媒介創作。隻是收獲來自創作自身,而非之外。

藝術博物館不會讓一個國家變成藝術的國度。但隻要藝術精神存在,就有珍貴的作品去填滿博物館。更重要的是,藝術創作會讓人產生幸福感。藝術趨向平衡、12秩序、相對價值的考量、生長的規律、生活的簡約——這些都是每個人非常值得去了解的。

成長是獨自前行

藝術生做的可不是小事。很少有人有勇氣和毅力將這點看透。在很多方麵你要準備好獨自前行。我們喜歡得到理解,喜歡有同伴,這比獨自前行要輕鬆得多。但是獨自一人會讓你認識自己、不斷成長,而不是隨人群停留在原地。這樣做是有代價的。即使你取得了某種成功,也能因此終生歡欣,但也可能會為此付出代價。

珍視你自己的情感,永遠不要低估它們。

我們來到這裏,不是為了重複別人做過的事。

我無意於將我知道的教給你們。我希望能激勵你們告訴我你們所知道的。我不過是在盡力提升自己,以便能更好地為你們服務。

了解過去的大師們所做的,了解他們的構圖方法,但不要陷入他們確立的傳統。這些傳統對他們來說是合適的,現在也依然令人讚歎。他們創造了屬於他們的語言,你要創造你的語言。他們能幫你,過去的所有都能幫助你。

遇見自己

學習藝術伊始就應已是大師;也就是說,對你現有的要精通。對現有的精通,才有望對未來的精通。

激勵我們的作品不會出13自一個吹毛求疵、猶豫不決的畫家之手。它是充滿喜悅、非常確信的心靈的顯現。也正是在那一刻,作品得以完成。

隻在創作前暢想偉大的事物是不夠的。畫筆接觸畫布的那一刻,藝術家此刻的存在狀態就不可避免地被筆觸完完全全地表現出來了。這種狀態就在筆觸之中,供那些懂得這些符號之人觀看和解讀;也供畫家後來從中解讀自己(或許帶著些許詫異)。

一個藝術家要讓我們感興趣,他必須對自己感興趣。他要有強烈的情感,能深邃地思考。

深思過的人遇見了自己,能透過對象表麵看到真實。自然向他敞開,讓他在深度觀看和深刻感受中落筆。無論他願意與否,每一筆都是下筆這一刻他的自我狀態的完整記錄。

速寫獵手

速寫獵手(sketch hunter)喜歡在人群中四處遊蕩。他們在城市內外漫無目的地到處遊走,隻要喜歡某處就停下來——無須到達任一特定的地點,全憑興趣的召喚前行。他在他所發現的生活中穿行,對於他所熱愛的事物不是漫不經心地擦身而過,而是停下來了解他們,用速寫本、口袋大小的帶有分格的一盒顏料或圖畫本,把它們速記下來。和其他獵手一樣,他會命中或者錯過目標。他在尋找自己的所愛,盡力要將其捕獲。14他要找尋的東西是隨處可見的、處處可見的。若非獵手是看不見這些東西的。獵手學習的是觀看、理解——享受。

這種在人群中盡情穿梭遊蕩、觀察思考的時光就這樣被記錄了下來。當時畫的速寫現在何處呢?有些在布滿灰塵的畫卷堆裏,特別優秀的則被裝裱起來,有些成為大尺幅作品的母題。那些大尺幅作品與原先的速寫相比,有好有壞。但這些速寫,或者說我們畫這些速寫時的狀態和認識,被留存下來,在我們的整個工作和生活中留下了印記。

別怕被拒絕

不要害怕被拒絕。每個好畫家都經曆過這些。如果作品沒有被立刻“接受”,也不要太在意。畫得越好,越有個性,作品被接受的可能性就越小。記住,繪畫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參展。作品能被掛出來自然很好,但你是為了自己而畫,不是為了評委。我就被拒絕了好多年。

畫出一些偉大的作品吧,孩子們!不要一心去描繪好的風景。要盡力在畫布上表現這片風景在你眼中的妙處——你在此中所得的愉悅、智慧。

許多畫家的風景畫色彩甜美、色調和諧、形狀優美、筆法廣闊、彰顯智性。

庫爾貝(Courbet)的每幅作品則展現了他的為人、他的頭腦和心靈。

每個學生都應用這種或那種15形式記錄下他的發現。我們每個人能做的隻是在整體中添加自己的片段。沒人能做得完滿,但可以記錄自己的進步,並以此幫助整體的表現;同時也為他人留下豐富的借鑒材料,或做墊腳石,或是應被躲避的石頭。

同道之人

學生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力量。他屬於一個更大的兄弟同盟,與同道之人皆可稱兄道弟。他既汲取,也給予。他因汲取獲益,也因給予獲益。

通過藝術,人們之間建立起理解和知識的神秘紐帶。這是一個偉大的兄弟同盟的紐帶。隸屬這個同盟的人們擺脫了時空的阻隔,相知相惜。

這個兄弟同盟很強大,成員眾多。他們來自各個時代和地域,將永不會死去。隻要你剛好夠格,你就是這其中的一員。你身上屬於兄弟同盟的那部分將永垂不朽。

兄弟同盟所做的工作與浮於表麵的物什無關。世間各種機構不斷興起、壯大,又互相摧毀。政客們通過修修補補得以繼續維持。表象千變萬化,兄弟同盟卻穩步向前。這是人類的不斷演化。即使表象將其摧毀,兄弟同盟也能使其重新開始。因為無論表麵的機構如何強大,16無論製定了何種法律、進行了何種修補,在任何情況下,真正的變革都是由這個兄弟同盟推動的。

如果心中的藝術家複蘇了,你就會比許多人更接近格列柯(Greco),還有柏拉圖、莎士比亞和希臘人。

在有些書中——僅通過前幾段你就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位兄弟。

在路上,你從人們身邊走過,他們中的有些會支持你,有些則不會。

這是萊奧納爾多·達·芬奇的一張草圖。走近這張草圖,我便看見了工作中的達·芬奇、遭遇困難的達·芬奇。在那裏,我與他相遇。

〖ZP(〗

插圖一萊奧納爾多·達·芬奇的素描手稿。〖ZP)〗致藝術生聯盟學生的一封信(1915)致藝術生聯盟學生的一封信(1915)

繪畫源自對對象的興趣

要對對象感興趣,對象身上要有你確切想要表達的東西,這是肖像畫的首要條件。繪畫過程就源自這種興趣,即把這種特定的東西表達出來。作品的完成並不取決於對物質的再現,隻要那種特別的東西被表達出來,作品就完成了。動筆伊始,心中就要有觀點,繼而運用材料——畫筆和顏料——進行表達。畫家所運用的每種材料都對情緒的表現很重要。它們不再隻有僵化的含義,而是整體協作中鮮活的一部分。哪種想法該用哪種材料表達是有講究的,隻有至關重要的材料才會被用到。自然就在你麵前,你從中選取了一根獨特的線條。於是一種特別、獨特的景象開始顯現出來。17女士衣袖的花邊不再是花邊,而成了她的一部分,在畫中象征著她的精致和優雅。她腮上的顏色也不再隻是一抹紅,而是貫穿整個畫麵的秩序感的最強音,象征著她的敏感和健康。

要帶著深刻的感受創作,帶著在模特身上所能感受到的最好、最有趣、最深刻的東西;在整個創作中盡力闡釋它;無視其他;不做絲毫偏離;隻從模特身上選擇它的標記;這樣就能畫出一幅有機的作品。畫中的每個元素都將是建設性的,可以建構一種觀點,表達一種情感。畫中的每個因素都將具有美感,因為它在合適的位置,是整體組織中鮮活的一部分。線條、形式、色彩都將是鮮活的。它的適應力讓它實現了最大的張力。隻有認識到事物的正確關係,才能實現自由。

一點建議

各人的想法和情感都不一樣,所以繪畫沒有既定的規則。不過對於那些正在畫某一特定畫種的同學,我倒是可以給一些建議。有些常識在繪畫程式中可能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最基本的;還有不能把材料用得得心應手的同學,可用有些穩妥的步驟來作為出發點。

基於此,我給大家如下建議:若你的模特一周裏每天都擺同一姿勢,你就有了選擇不同習畫方式的機會。至於哪種方式最有利,能讓你更進一步,則由你自己決定。有些人整周都在同一塊畫布上作畫,有些人則覺得每天18都進行全新的開始更有益處——他們把先前的畫盡量保存下來,與手頭的作品進行比較,從而決定下一步該怎麼畫。還有些人覺得比較好的畫法是第一天用一張畫布,第二天用另一張畫布,在一周中接下來的日子裏交替在兩塊畫布上作畫,有點兩幅畫互相對決的意味。對我比較有用的做法是同時準備兩塊畫布,根據模特的每次休息交替使用畫布。這種做法能使你保持清醒,並處於一種興奮狀態。持續一周的課堂寫生的後半程,有時會讓精力逐漸消失殆盡,這種興奮可以提高精力。每種方式都有優缺點,但隻要你堅持自己的方式,就會從一周的課中積累大量如何開頭的經驗,從而對繪畫對象有深刻的理解,知道可以怎麼去表現。繪畫伊始,反複研習的價值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不會開頭的人,也不會完成。

至於那些繼續用同一塊畫布的同學,我的建議是:在這一周內,你要盡力把畫的開頭畫好。若你觀察並思考一下自己和周圍人的作品,一定已經發現繪畫過程中的失敗是多麼普遍。事實是,繪畫的完成離不開一個完美的開始。

重視大塊麵

要堅持最大塊麵,即布滿畫布的那四五個大塊麵構圖的形式美和色彩美。首要的是讓這些塊麵有好的形狀、19好的色彩,讓它們盡可能地表現對象。這些塊麵實現了多少最終的效果,其輪廓彰顯了多少造型和動態,對區域、色彩和明度的精準拿捏又達到了何種滿意的效果,這一切皆令人讚歎。大部分學生和畫家實際上隻是非常匆忙地處理了這些塊麵,他們急著去處理其他東西,次要的東西。

在處理肖像畫中的四五個這樣的大塊麵時,麵部塊麵是最重要的,應被視為其他塊麵的統領,雖然其他塊麵可能更加絢麗或醒目。頭部塊麵則是頭部所有特征的統領。大塊麵的美是小塊麵的美的基本條件,對後者來說必不可少。

反複地塗畫、刮擦、重新開始,直到找到並建立較大塊麵上能有的色彩和設計的美感。像一個好的技工那樣去刮擦。在光麵上薄塗,但為了取得你想要的效果,可以薄塗,也可以厚塗。一定不要急著去處理那些較小的塊麵,要先把較大塊麵上所有可能的工作都完成。

要把較大塊麵上所能完成的盡力完成——所有的描繪、色彩、設計、人物、結構、效果。記住,這些塊麵能實現最大限度的美,整幅畫的出彩皆依賴於它們。

描繪麵部

等後來畫麵部特征時,要考慮好它與你要表達之物之間的關係。不是畫鼻子,而是要把鼻子所表達的東西畫出來。所有麵部特征都關乎一種表達,20一種顯示肖像主角心緒或狀態的表達。

畫任一特征時,都要在你充分理解了它的特點,並考慮好如何完整呈現後才開始動筆。若在描繪的中途停下來思考“下一步”,必將留下不連貫的痕跡。

畫任一特征時,都要參照它與其他特征的關係。在所有特征間,有一種主導性的運動。它們之間有種順序。特征的主要線條與身體的運動間也有一種順序。在描繪或塗繪頭發時,刻畫這種相關的動感非常重要。頭發本身很美,這點不應忘記,但肖像畫中,這點是最不重要的。頭發應描繪出頭部的優雅和尊嚴——可能還有智慧。落在頭發上的光必須用來強調結構,體現、加強和延續運動。畫額頭和鬢角時,必須把覆在臉上的頭發輪廓作為主要要點,後者同時又必須參與肩膀和整個身體的運動。頭發可以是極好的繪畫媒介。要按照它的本質畫,而不是描摹。這點很重要,請好好體會。

眉毛也是毛發的一種。對一個好的畫家來說,眉毛是額頭肌肉動作的有力證明,肌肉動作又顯示了肖像主角的存在狀態。肌肉對諸如驚訝、驚恐、疼痛、歡笑、詢問等明顯的情緒會立即做出反應,而肌肉動作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對那一21條明顯的毛發——眉毛。無論情緒多麼微妙,眉毛都以其特定形態顯示了對肌肉運動的回應。

有些頭型中,普普通通的眉毛卻可表現一種明確的姿態。有些眉毛放鬆時可以表達悲哀、疲憊、吃驚和尊嚴,有些則強調了觀看的力量和方向。對一個好的畫家來說,眉毛是有生命的。它有自己的習慣,可以在其放鬆時觀察到,它也會隨情緒的變化而變化。眉毛描繪了額頭下方和鬢角的形狀——寬度、弧度和飽滿度。在此之外,它是皮膚上長出的一撮細小的毛發。

畫眉毛不能遲疑。要將其看成一個整體;下筆之前要胸有成竹,畫筆、顏料的多少和濃淡也都要準備妥當。

睫毛若畫得生動,可以描繪出眼神流轉。上眼瞼和睫毛常會在眼球上投下一層陰影,雖然不易察覺,卻能有很強的表現力。眼白與其四周的膚色比一般畫家所認為的要更為接近。瞳孔在柔和的光線下較大,在強光下則會收縮到很小。雖然僅快速一筆畫出的效果最好,但是瞳孔中的高光部分是畫作的重點。它的方向、形狀、邊緣,以及與瞳孔在色彩和明度上的對比,可以顯示出其形狀、弧度、亮度,或突出對比效果。這需要合適的筆刷、合適的顏料,還需手的完美控製。有些人覺得用支腕杖來保持穩定很有用(所有的東西都有用武之地,22難點在於將它們用在恰當的時間和地點)。

鼻尖的高光部分也非常重要,盡管常常簡單快速點一筆就畫成了。高光的形狀顯示了鼻尖的三個角度。

姿態的重要性

應該用衣服的線條和形式來表現與頭部有敏感關係的身體。衣服的褶皺和形式不是用來顯得合身的,而是延伸至頭部的那些基本線條的組成部分。整個畫麵要和諧統一。沒有任何東西僅為自己存在,它們是在相互參與中實現自身最大的可能,以其活力和意義超越自身,構成完美統一的一部分。大師們的作品便是如此。

別跟我說你們作為學生準備先學會畫畫,再來關注這些。

隻有帶著這些動機你才能學會作畫。這種思考本身便是繪畫,手必服從於心。有了動機就能知曉該用哪些方法,並運用自如。沒有動機則會搖擺不前。

你要意識到肖像主角有自己的存在狀態,這種狀態通過形式、色彩和姿態展現出來。你對主角的欣賞將取決於你對一些東西的重要性的理解,即那些你所選擇的東西(他人將會看到其他的東西)。作品將是你情緒的表達,這些特定的形式、色彩和姿態是你用以表達的工具。簡單來說,你不僅要成為一個畫匠,還要成為一個觀者、23鑒賞者。要給身體裏的畫匠一個動機,否則他就不會進步。

我所說的一切證明了姿態的重要性。姿態通過形式和色彩表現了生命的狀態。

創作時速度要快,保持精神警覺、充沛和活躍。盡可能快地完工,拖拉沒有好處。首先盡可能在較大塊麵上實現最好的表達,然後在塊麵的基礎上描繪細部特征,要盡量簡潔,且與整體塊麵相統一。要是可以的話,模特坐一次你就把所有的工作做完。要是可以的話,一分鍾就做完,拖拉沒有好處。但是不要急著從塊麵轉向對特征的雕琢,一定要等到較大塊麵中需要表現的都已畫完——無論要花多久,哪怕作品的完成日期將因此被嚴重推後,從一天變成好多天。堅持這一原則:最傑出的描繪、最淋漓的表達、最出色的完成,包含的一切感覺,都取決於在較大塊麵和主要姿態方麵所做的工作。

當我們知道了事物的相對價值,就可以用它們做任何事情。可以用它們建構而又不會對其自身產生破壞。此時,它們在相互聯係間各自得到了提升。

學習藝術就是學習事物的相對價值。隻有了解了其相對價值,才能建設性地使用藝術品的因素。作品反複無常正是由於沒有重視價值。反複無常的政府也是如此。

憑記憶作畫

人物臉部或一處風景呈現某種樣貌時,其中最關鍵的東西往往轉瞬即逝。24所以要憑記憶作畫,便要靠對那關鍵時刻的記憶。在那個時刻,那種樣貌的各因素之間是相互聯係的。這種關聯並不會一直持續。對象的狀態變化時,它們就或多或少地被新的秩序取代了。這種特別的秩序必須留存在記憶中——那種特別的模樣,以及表達它的那種秩序。一定要記住。之後利用對象所做的工作應隻是收集數據。對象現已在另一種狀態中,已經建立了一組新的聯係。這可能會讓人混淆。所以,必須記住那種特別的樣貌,而眼前的“對象”不過是過去的它的一個無關緊要的人體模型。作品不能是各種不同情緒狀態的拚湊組合。必須堅持表現出對象最初的狀態。

藝術家在模特身上看到的,是能形成他要記錄的那種樣貌的東西。他現在麵臨的工作很難。模特就在麵前,但他要憑記憶作畫。他要參考眼前的模特,但又不能被其狀態變化所建立的新的聯係左右。他從眼前的表象中隻選擇與他真正的對象相關的東西——最初激勵他創作的那個樣貌。那個樣貌已經消失,不會回來。要是能在對象上再次激發出那個樣貌,將是非常幸運的了。

在對繪畫對象形成了某種印象後,脫離對象而僅憑記憶來表達這種印象是很難的。但對著狀態不斷變化的“對象”用記憶來畫更難。所有優秀的作品都是靠記憶完成的,無論模特在場與否。若模特在場,構造上的變化會對創作產生幹擾,一定不能被其左右;25但好處是能看見這種樣貌的基礎材料——或可稱其為原材料。

如果學生能堅持記憶練習這種習慣,毫無疑問,實際完成作品時他就不需要模特在場了。但這是一種尚未流行的習畫方式。沒有比這更好的方式了——當然,最初幾步會很打擊人。這是因為我們雖然可能已經能畫得惟妙惟肖,但在努力把我們真正知道的——我們能吸收的東西——表達出來時,往往說明了模特在場時我們的理解是多麼匱乏。

我想可以肯定地說,這兩種類型的觀看和思考是截然不同的:一種是創作時模特一直在場,另一種是模特會離場,隻能依靠這次在場時的近距離接觸所獲得的知識繼續創作。

前者顯然安全穩妥,而後一種類型則通常顯示了更高層次的思維活動。模特離場之前,你要知道自己想畫什麼,要對自己有信心。研習模特是為了獲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