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0b��\u0000<跨國商業賄賂犯罪問題研究趙卿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8·北京聲明1.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2.如有缺頁、倒裝問題,由出版社負責退換。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跨國商業賄賂犯罪問題研究\/趙卿著.—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8.9ISBN978-7-5620-8585-0Ⅰ.①跨…Ⅱ.①趙…Ⅲ.①商業-貪汙賄賂罪-跨境犯罪-研究-中國Ⅳ.①D924.392.4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8)第224311號---------------------------------------------------------------------------------------------------出版者地址郵寄地址網址電話編輯郵箱承印開本印張字數版次印次定價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北京市海澱區西土城路25號北京100088信箱8034分箱郵編100088http:\/\/www.cuplpress.com(網絡實名: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010-58908586(編輯部)58908334(郵購部)[email protected]固安華明印業有限公司880mm×1230mm1\/3210.25250千字2018年9月第1版2018年9月第1次印刷49.00元序

Preface賄賂犯罪問題列為重點研究議題之一,因為此種腐敗現象目前呈現出愈演愈烈、危害與影響日趨擴大的態勢,許多外國跨國公司采用商業賄賂手段在中國境內開展不正當競爭,嚴重侵蝕著我國市場經濟法製以及國家管理和社會生活的廉潔度,同時,也有不少中國企業的境外分支機構或派駐機構采用商業賄賂或其他非法經營手段承攬生意、違規經營,有的因此受到外國的法律製裁,嚴重損毀著企業乃至國家的誠信形象和經濟利益。

與大量的普通賄賂犯罪不同,跨國商業賄賂往往表現為法人犯罪或單位犯罪的形態,行為人主要是為了某一企業的利益進行賄賂活動,或者商業賄賂行為是由某一企業經營管理者或決策機構人員決定實施的,因而,研究跨國商業賄賂犯罪的治理需要特別關注公司、法人、單位的刑事、行政及民事責任問題,需要考察和探究上述經濟組織如何建立健全自己的內控機製與合規管理計劃,以及這類機製和計劃與相關經濟組織法律責任之間關係問題。跨國商業賄賂的另一大特點是,此種犯罪通常構成對兩個以上國家法律的違反,相關懲治行動涉及在法律競合或衝突情況下司法管轄的確定和行使以及國際合作—1—“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成立伊始,就把跨國商業的開展,這裏所說的“國際合作”,不僅涵蓋我們通常所關注的境外追逃追贓,還包括更為普遍的跨國調查取證和監控防範工作。

擺在讀者麵前的這部專著,根據對大量國內外案件材料的梳理,向人們展現了跨國商業賄賂尤其是大型跨國公司商業賄賂活動的發展態勢和特點,以實證分析的方法對這一全球性惡瘤的蔓延情況尤其是與中國商業活動相關的腐敗現狀進行了診斷,從而為相關方案和措施的設計與摸索提供了分析素材和事實依據。作者沒有滿足於關於刑事政策和刑法規製的評述,努力就治理跨國商業賄賂犯罪的國際合作問題以及企業合規建設問題進行探索,提出建立多層次和多方位的並將預防、調查、懲治相結合的國際合作思路,同時,作者以其研究成果告訴人們,企業合規建設與相關計劃的實施不僅是預防跨國商業賄賂的基本治理策略,而且也應當成為甄別與認定公司、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對商業賄賂行為法律責任的參考因素與衡量尺度,這種合規建設及相關計劃的實施有助於削弱和抵消跨國商業賄賂活動的隱秘性及其內在動因。

這本書的作者趙卿博士是一位有著多方麵工作經驗並且特別善於理性思索的檢察官,2015年進入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並在我本人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職業和專業敏感性使她迅速捕捉到這一議題價值,很快基於但不囿於博士論文選題的目的而深入其研究之中,並根據“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的工作需要,先後撰寫、提交了兩篇關於跨國商業賄賂犯罪發展態勢和企業反賄賂合規建設方麵的研究谘詢報告,這兩份研究谘詢報告提交後受到國家主管部門的重視。

作為跨國商業賄賂治理問題研究的最終成果,這部專著凝聚著趙卿博士的心血和才智,也讓作為博士生導師和“G20反—2—序

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主任的我領略著一種欣慰,一種對於博士論文創作與專題研究計劃有機結合的科研模式及其成果問世的欣慰。

黃風2018年10月17日於維也納—3—前言Preface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跨國商業賄賂犯罪呈現持續高漲態勢,對國際社會經濟、政治等領域的危害日益嚴重。從1977年美國出台《反海外腐敗法》(簡稱FCPA)至今,跨國商業賄賂犯罪的治理問題一直是發達國家的一項重要國際法律議題,但我國學界卻鮮有參與。直至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增設“對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從立法層麵與國際立法接軌,相關研究才真正興起。究其原因,主要在於跨國商業賄賂治理問題並非是我國本土經濟文化的產物,而是基於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反腐敗國際法製進程的“舶來品”,具有一定的被動性與繼受性。近年來,隨著跨國商業賄賂案件被接連曝光,現有法製已無法滿足國內強力反腐與參與全球治理之要求,這種消極應對局麵逐漸受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