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中的家園共育、幼兒園與社區間、家庭與社區間的合作是幼兒教育的一大特色和重要組成部分。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幼兒園、家庭及社區間合作是學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特色,學前教育信息化不僅是幼兒園內的信息化,還需要在幼兒園與家長、社區間的合作與溝通環節進行信息化。《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改善傳統的家園共育方式,為幼兒園、家長及社區的聯係和溝通擴寬渠道,整合各種學前教育資源,為幼兒的全麵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三、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領域的應用
(一)信息化助推幼兒園管理
目前有一些幼兒園采用了電子接送卡,它的使用一方麵減輕了各崗位登統數據的煩瑣勞動,提高了幼兒自己主動入園、爭當全勤寶寶的積極性,另一方麵也增強了家長的安全意識,助力於學校的安全管理。各班出勤率的顯示,及時提示老師發現問題,有效促進班級工作的開展;炊事員和保健員根據電子屏顯示數據定量分餐,合理配膳;全方位覆蓋的監控係統實時記錄幼兒園各角落的影像,保證幼兒的健康和安全。
(二)多媒介豐富教學活動形式
學前教育的教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這些形式包括講故事、聽音樂、做遊戲等,而且教學氛圍也是輕鬆愉快的。根據不同的形式選擇相應的教學媒介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幼兒身心全麵發展。如利用計算機媒介進行聽音樂教學環節,可以幫助幼兒在音樂的深入中不自覺地跟著學唱起來;在認知抽象事物環節中,可以將事物通過計算機模擬等方式呈現給幼兒,讓他們獲得更為直觀的感受。
(三)“互聯網+”時代的家園互動
“互聯網+”時代,幼兒園中的家園互動也緊隨時代潮流,出現了很多專注於家園聯係的信息化產品,如掌通家園、貝聊等,這些App一般會包含三個層麵的內容,一是園所動態,包括園級新聞、園所介紹、公告通知、大型活動介紹等;二是班級動態,有公告、新聞、教學安排等;三層是個人動態,家長記錄孩子成長的幸福時光,留下珍貴的回憶。此外,點開教師博客,有許多有關教育的心得體會,供更多的人瀏覽。QQ、微信等即時聊天工具也是當前家園互動的主要工具,教師創辦班級家長QQ群,建立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實時推送班級幼兒的活動信息,從而實現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互動。
(四)搭建平台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在信息技術廣為運用的今天,我們可以搭建以園內局域網為緯度,以園外各類網站為經度的立體式網絡的溝通平台,這樣做不僅解決了教師沒有充裕的時間做教研的窘境,還為幼兒園節省了大筆經費。
實踐活動
活動一 了解幼兒園中的教育技術
在線觀看第三講二維碼中的信息化教學實錄視頻,探究以下問題:
1.幼兒園中有哪類教育技術媒體?
2.在幼兒園課堂中老師用到了哪些信息化教學資源和技術媒體,分別發揮著什麼作用?
3.你認為幼兒園老師在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和技術手段上有哪些可改進之處?
4.作為未來的幼兒園教師,你在未來的幼兒教育教學中將如何運用教育技術?
活動二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管理與家園互動中的應用
(1)掌通家園。“掌通家園”是神州鷹為全球幼兒打造的一個健康成長的教育輔助平台。通過將超低碼流等核心技術融入幼兒園監控係統(含軟件、硬件)中,形成全方位的校園安全監控管理,消除校車安全和校園安全隱患;並與移動互聯網、雲技術等高新技術完美結合,升級幼兒園、早教等行業的教育模式,搭建一個家庭與校方互動、互助的共同教育平台,實現“家園共育”。
(2)貝聊。貝聊是專為幼兒園打造的免費的家園共育平台,由手機軟件和電腦管理係統組成,可免費發送視頻、圖片和文字等信息,並支持單人和多人在線聊天。
探究與思考
1.什麼是現代教育技術,有哪些研究領域?
2.分別說說三大學習理論適用於指導幼兒哪些類型學習內容的學習?
3.信息化學習方式各具有哪些特點?
4.教育信息化進程中,學習者應具備怎樣的素質?
模塊二 現代教學媒體與教學環境
學習目標
1.掌握教學媒體的概念、現代教學媒體的分類,理解現代教學媒體的特性和作用。
2.了解現代教學環境的類型、組成,掌握各類現代教學環境設備的使用方法。
3.體會現代教學環境對教與學的影響。
思維導圖
第一講 教學媒體概述
基礎知識
一、教學媒體概念
1.媒體
“媒體”一詞來源於拉丁語“Medium”、“Media”,指傳播信息的介質。媒體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承載信息的載體,如報紙、雜誌、電視、廣播、計算機、網絡等。二是指存儲和傳遞信息的實體,如錄音帶、錄像帶、光盤、磁盤及相關硬件設備。沒有媒體就不可能進行信息的傳遞和存儲。
2.教學媒體
被用於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媒體稱為教學媒體。教學媒體是載有教學信息的媒體,是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是人們用來傳遞與獲取教學信息的工具。按媒體發展時間先後分類,可將教學媒體分為傳統教學媒體和現代教學媒體。
二、現代教學媒體的分類
傳統教學媒體主要指教科書、黑板、實物標本模型、圖表、照片等。
現代教學媒體的分類習慣上按照其作用於人的不同感官,將其分為視覺媒體、聽覺媒體、視聽覺媒體和交互媒體四大類。
1.視覺媒體
視覺媒體是指所傳遞的信息主要作用於人的視覺器官的媒體,主要有投影儀、數碼相機、掃描儀、視頻展示台等設備及相應的教學軟件。
2.聽覺媒體
聽覺媒體是指所傳遞的信息主要作用於人的聽覺器官的媒體,主要有收音機、錄音機、擴音機、廣播、CD唱機、語音實驗室等設備及相應的教學軟件。
3.視聽覺媒體
視聽覺媒體是指所傳遞的信息同時作用於人的聽覺器官和視覺器官的媒體。視聽覺媒體能為學生提供生動、直觀、逼真的事物視覺和聽覺形象,主要有電視機及電視係統、錄像機、攝像機、影碟機等設備及相應的教學軟件。
4.交互媒體
交互媒體是指除了能處理和提供聲、圖、文等多種信息以外,還能與用戶形成互動的媒體,主要包括程序教學機器、多媒體計算機、交互式電子白板等設備及相應的教學軟件。
三、現代教學媒體的選擇
各種現代教學媒體具有不同的教學特性和功能,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盡管不存在一種萬能的“超級媒體”,但是對某一個特定的教學目標來說,存在使用某一種媒體的教學效果明顯優於其他媒體的情況。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依據以下四個方麵,合理地選擇和利用各種現代教學媒體,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1.依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無論選擇什麼樣的教學媒體都必須圍繞能否實現教學目標來確定。由於教學目標不同,所以媒體的選擇也會有所差別。
2.依據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性質不同,使用的教學媒體會有所區別。例如,幼兒語言教學和幼兒數學教學選擇的媒體的形態和交互法不同。
3.依據教學對象
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興趣、動機、認知風格和認知能力不同,所選擇的教學媒體也不同。
4.依據教學條件
教學中能否選用某種媒體,要考慮當時當地的具體條件,包括資源狀況、經濟能力、師生技能、使用環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5.依據媒體特性
在選擇教學媒體時,還要考慮各種教學媒體自身的特點,根據它們各自的功能特性擇優選擇。
實踐活動
1.請你調查1~2個當地幼兒園都配備了哪些教學媒體。
2.根據對教學媒體的理解,你認為哪些媒體與你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關?
第二講 數碼照相機與數碼攝像機
常用機型與使用說明
攝影技巧微課(構圖與用光)
優秀拍攝短片展示
基礎知識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靜態圖像拍攝的數碼照相機與動態視頻拍攝的數碼攝像機在工作原理、存儲方式、使用操作等多方麵正趨於合二為一。
一、數碼照相機與數碼攝像機的使用
(一)光學鏡頭
鏡頭的作用是將被攝景物在影像傳感器上形成清晰的畫麵。焦距是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標,焦距的長短對拍攝影像的放大率、視角、景深和畫麵的透視感等都會產生影響。其一般規律:焦距越長,拍攝角越小,空間透視越弱,景深越小。鏡頭如圖2-2-1所示。
圖2-2-1 鏡頭
根據鏡頭焦距變化與否,可分為定焦距鏡頭和變焦距鏡頭。目前大多數照相機和攝像機為了方便拍攝者的使用,一般采用變焦距鏡頭。根據變焦鏡頭拍攝範圍不同,又可分為廣角鏡頭、標準鏡頭和攝遠鏡頭。
1.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是焦距小於成像芯片對角線長度的鏡頭。廣角鏡頭的特點為焦距短、成像視角大、拍攝畫麵空間透視感強、景深大,可擴張空間透視,有利於近距離內拍攝大場麵,有利於畫麵的穩定。
2.標準鏡頭
標準鏡頭指焦距的長度接近成像芯片對角線長度的鏡頭。標準鏡頭的成像視角在50°左右,所拍攝畫麵的空間透視感與人眼透視感相近,拍攝的畫麵影像顯得真實、自然。
3.攝遠鏡頭
攝遠鏡頭是焦距大於成像芯片對角線長度的鏡頭的總稱,具有成像視角小、景深小、透視弱、畸變小的特點。
(二)光學變焦與數碼變焦
光學變焦是通過鏡頭焦距的變化來獲得客觀物體成像的變化。數碼變焦是通過電子信號的放大獲得成像的變化,會影響成像的清晰度。選購和使用數碼照相機和攝像機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鏡頭的變焦倍數,也就是鏡頭最長焦距與最短焦距的比值。一般有5倍(5×)、10倍(10×)等多種。目前數碼照相機常見變焦比在5~10倍左右,數碼攝像機常見變焦比在10~20倍左右。
控製變焦的按鈕或撥杆兩端通常分別標有T、W字樣,T表示鏡頭向長焦端變焦,被攝主體逐漸變大、突出,獲得推鏡頭效果。W表示鏡頭向短焦端變焦,被攝主體範圍逐漸變大,獲得拉鏡頭效果。
(三)光圈
光圈是在鏡頭內用來控製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芯片光量的裝置,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反之,進光量越少。光圈大小一般用光圈係數f表示。光圈係數f= 鏡頭的焦距\/鏡頭光圈的直徑。最大光圈通常用最大相對口徑間接表示。最大相對口徑又稱有效口徑,是鏡頭入射光瞳最大直徑與鏡頭焦距之比,通常用一比幾的字樣表示(如1∶2)。最大相對口徑大(即比例後項數值小)的鏡頭又稱快鏡頭,具有通光能力強,有利於低照度下手持照相機現場拍攝,能攝得景深小、虛實對比強烈的畫麵,但設計製造難度大,體積大,價格高。
(四)景深
景深是指在影像上表現出來的聚焦點前後拍攝景物的清晰範圍。在聚焦點前麵能清晰表現的範圍叫前景深,在聚焦點後麵清晰表現的範圍稱為後景深,前景深總是小於後景深。影響景深的主要因素有鏡頭焦距、光圈、拍攝距離。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小;光圈越大(光圈係數越小),景深越小;拍攝距離越短,景深越小。
(五)感光度
成像芯片對光線作用的敏感程度稱為感光度。感光度數值越高,表示對光線作用越敏感,拍攝時所需曝光量越少。目前常用的感光度在ISO 50~200之間。過高的感光度會使影像顆粒度變大,但有利於較暗的場合拍攝。
(六)色溫
色溫是表征熱輻射光源顏色特性的物理量。色溫值越高,光線中藍光的成分越多;色溫值越低,光線中的紅光成分越多。色溫的高低,影響所攝影像的冷暖偏色。
表2-2-1 常見光源的色溫表
(七)白平衡
數碼照相機和攝像機上的白平衡調整,是通過改變拍攝產生的對應於景物中紅、綠、藍三色電信號的增益,準確記錄被攝體的色別。白平衡調整通常有預置白平衡、手動白平衡和自動跟蹤白平衡調整。數碼攝像機的拍攝尤其要注意白平衡的調整,否則在後期視頻處理中難以校正。
(八)聚焦
聚焦(也稱調焦、對焦),指改變像距、物距從而調整鏡頭光心到成像芯片的距離,以獲得被攝物體清晰影像的調節過程。有自動聚焦和手動聚焦兩種方式。
二、靜態畫麵拍攝要點
(一)符合視覺審美要求
1.主體突出,層次分明
畫麵由主體、陪體、前景、背景、空白構成。主體是畫麵表達內容的主要對象,是畫麵的視覺表達中心,也是畫麵結構的中心,更是吸引觀賞者視覺的中心,要盡可能采取各種藝術手段來強化、突出。比如置於畫麵中心或視覺重點,運用虛實、大小、動靜、明暗、冷暖等對比手段,使主體形象更充實、更豐滿、更鮮明、更生動。
2.畫麵穩定均衡
無論是攝影還是攝像,畫麵水平線(如地平線)應該水平,垂直線(如高樓的直立牆沿)應該直立不傾斜,這是畫麵穩定的基本要求。同時穩定的畫麵還可在人的心理上產生習慣、舒服、安定的感覺。均衡一方麵是指畫麵中景物的數量和形體上要對稱、均等,這種對稱的均衡往往顯得單調、呆板。另一方麵可運用中國畫中空白、補白(如小鳥、月亮)等表現手法形成視覺心理的均衡感。
3.畫麵簡潔明了
簡潔就是簡明扼要,沒有多餘的內容。簡潔不是簡單,隻有經過綜合、抽象和提煉之後的主體形象,才可能以簡潔的形式表達豐富的內容。簡潔的最常見形式是畫麵留有空白。
(二)掌握構圖方法
構圖是指對拍攝範圍進行選擇與界定,對畫麵的布局和結構進行安排。常見的畫麵構圖方法有以下幾種:
1.黃金分割法
在攝影構圖中,黃金分割法體現在主體位於畫幅的寬高比為1∶0.618的交叉點上,這樣比較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也比較容易突出主體。
2.九宮格構圖
也稱井字構圖,屬於黃金分割法的一種形式。就是把畫麵平均分成九塊,在中心塊上四個角的點,用任意一點的位置來安排主體位置。這種構圖能呈現變化與動感,畫麵富有活力。
3.S字形構圖
在畫麵中S形的曲線,體現曲線的柔美與動感。如山川、河流、地域等自然的起伏和變化,也可表現眾多的人體、動物、物體的曲線排列變化,以及各種自然、人工所形成的形態。
4.對角線構圖
對角線構圖是指在畫麵中,讓主體物處在對角線上,例如橋、塔、人物、汽車等用來表達動感的造型。這種構圖適合運動感的畫麵,讓畫麵具有穿透力。
5.前景框架構圖
用景物的框架做前景,能增加畫麵的縱向對比和裝飾效果,使照片產生深度感。
三、動態視頻的拍攝要領
動態視頻的拍攝講究四個字“平、穩、勻、準”,具體含義如下所述:
平:指所攝畫麵中的地平線一定要平,不能傾斜。垂直性質的直線如旗杆等應與尋像器的豎邊平行。
穩:任何不必要的晃動,會使人心生煩躁和不安,從而破壞畫麵的氣氛和觀眾的觀賞情緒,影響畫麵內容的表達。因此,拍攝鏡頭時,盡量利用各種支撐物,控製好呼吸,使用廣角攝取畫麵等,盡可能保持畫麵穩定。
勻:指運動鏡頭的速度要勻,無論是推、拉、搖、移等運動鏡頭,都應當勻速進行,不能時快時慢、斷斷續續。
準:一方麵是指落幅要準。運動鏡頭的拍攝中,畫麵的構圖、焦點都在不斷變化,為了保持構圖均衡、畫麵清晰,常常結合多種技巧,結束時落幅畫麵中鏡頭的焦點、構圖等應該是最佳的。另一方麵,準的意思還包含正確重現彩色,白平衡調整要正確,聚焦要準確,光圈調整要準確等。
四、數碼照相機與數碼攝像機的維護
(1)使用操作輕拿輕放,謹防震動、碰撞、擠壓。
(2)使用環境注意防潮、防腐蝕性氣體、防塵、防磁,雨季定期通電。
(3)長時間放置應該取下電池,存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
(4)注意用專用擦鏡紙及工具進行鏡頭的清潔與維護。
實踐活動
活動一 利用數碼照相機拍攝幼兒圖片
活動目標:
1.發展學生業餘愛好,培養學生對攝影的興趣,引領學生的個性化全麵發展。
2.通過學習體會各種攝影技術和知識,感受如何利用鏡頭去體驗社會和人生,去發掘自己和他人的內心世界,使學生更進一步認識攝影是真實影像瞬間的定格,從而豐富學生的攝影知識,拓寬視野,激發和培養學生對攝影科技的興趣。
3.采用小組活動和個人自主活動相結合的方式,不定期組織專題攝影或攝影采訪活動,鼓勵會員經常拍攝班級課內外活動並向各校園網站投稿,時刻關注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
4.在本活動實踐中主要是掌握攝影的取景構圖及正確使用光圈和快門結合的技巧。
活動準備:
1.相機:尼康D600,85 mm定焦鏡頭。
2.後期處理的準備:後期如果是整體的調整可以用美圖秀秀或者光影魔術手等軟件進行色彩調整、裁剪等操作;如果需要對照片進行局部處理,需要使用Photoshop或者Lightroom進行。
圖2-2-2 幼兒照片效果
活動過程:
1.確定拍攝內容。如果你想更有把握地拍出好的照片,或者是想訓練自己在攝影上的某些技巧,那麼建議在每次拍攝前,想一想當天要拍攝的主題,或者想表達的故事,這樣可以讓你在腦海中有一個預設畫麵,之後隻要想辦法把它拍出來就可以了。一般根據拍攝內容可以分為風景、人像、人文等,它們之間也可以適當交叉。
2.思考怎麼拍。腦海中有了一個好想法,不要去急著立即拍攝,你可以先想一想“去什麼地方拍比較好”、“用什麼角度會更特別”、“需要包含什麼元素”、“要用什麼樣的前景”等問題,這樣對你成功拍出理想的照片會有很大的幫助。再比如我們知道在後期時,過曝或者過暗都不好處理,那麼在拍攝時可以避免拍攝過曝或者過暗的照片;又比如大家幾乎都知道RAW可以在後期時調整白平衡,所以在拍攝時完全有理由使用自動白平衡來拍攝,不用去浪費時間來調整白平衡。
3.選擇器材和合適拍攝地完成拍攝。接下來的任務便是選擇合適的鏡頭去拍攝,一般鏡頭分為定焦和變焦,定焦鏡頭光圈更大,虛化背景控製景深更加方便,但是構圖稍微煩瑣一點,變焦鏡頭則構圖更加方便,同時必須選擇合適的拍攝地進行拍攝,當這些因素都定好了就可以拍攝了。大多數時候借助自然光就可以完成拍攝,同一個地點可以多幾種曝光組合,同時構圖也可以略有差異,以便後期挑選。
本例中是一張兒童攝影的照片,采用的機身是尼康D600,鏡頭是85 mm 1.8 G的定焦鏡頭,光圈是F3.5,快門1\/160 s, ISO 125。
4.照片的後期處理。後期處理一般包括:裁剪讓主題突出;修正照片的變形;人像處理,如磨皮;色階調整,讓對比度和飽和度恰到好處;還可以讓照片更通透些;可以調整色彩,讓顏色更鮮豔,還能給某人的衣服換個顏色;可以通過銳化或模糊處理改變照片的銳度等,這些需要根據照片的拍攝情況和拍攝主題對原圖進行適當的調整。
5.反思。有時候我們在拍攝時感覺很不錯,但回到家中卻會發現許多不足,很多新手因此感到失落。其實這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去總結,每次拍照完成之後去總結一下,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辦法,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或者直接再去嚐試一下,這樣你的攝影功力便會進步了。
活動二 利用數碼攝像機拍攝幼兒活動場景
一年即將結束,幼兒園裏開展以迎新年為主題的親子遊藝活動。在活動的當天,幼兒園特地邀請幼兒家長與孩子一起來到幼兒園,讓孩子們和最親的家人一起收獲快樂,共同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為對此次活動進行記錄,方便今後活動時進行場景回放、視頻剪輯等,特利用數碼攝像機對家長、幼兒在幼兒園的活動場景進行攝錄。
活動目標:
1.了解和掌握數碼攝像機使用的基本操作和拍攝流程。
2.掌握拍攝過程中推、拉等鏡頭變焦的拍攝技巧。
3.能利用掌握的數碼攝像機操作技能,拍攝簡單的活動場景。
活動準備:
1.硬件準備:數碼攝像機、三腳架、充電電池。
2.拍攝腳本:拍攝腳本是視頻拍攝必不可少的前期準備。拍攝者在視頻拍攝過程中,對精彩鏡頭畫麵的捕捉,機會稍縱即逝,一個鏡頭的錯失,往往無法補救,這就要求拍攝者必須事先對拍攝活動進行規劃、設計。在拍攝前,要事先了解拍攝活動的準確流程,構思每一個拍攝項目中,拍攝者站立的位置、鏡頭的走位,合理運用推、拉、搖、移等拍攝技巧,拍攝出好的視頻效果。拍攝腳本同樣也是視頻進行後期剪輯與製作的依據和藍圖。
活動過程:
1.數碼攝像機視頻錄製的基本操作
數碼攝像機型號:索尼HXR-MC1500C,如圖2-2-3所示。
圖2-2-3 攝像機外形
(1)視頻的錄製
① 按住鏡蓋兩側的按鈕,取下鏡蓋,並翻起LED液晶屏,如圖2-2-4所示。
圖2-2-4 液晶屏
②按住綠色按鈕將POWER 開關移動到ON 位置,數碼攝像機即開機工作,如圖2-2-5所示。
圖2-2-5 POWER按鈕
③ 將鏡頭對準要拍攝的物體或場景,按一次START\/STOP按鈕(此按鈕在索尼HXR-MC1500C機型上有--或--兩處位置)即開始視頻錄製;若要停止視頻錄製,請再按一次START\/STOP 按鈕,這樣即完成了一個視頻的拍攝過程,如圖 2-2-6所示。
圖2-2-6 拍攝過程
(2)使用電動變焦控製杆進行推、拉鏡頭拍攝推鏡頭:是指人物位置不動,鏡頭從全景或別的景位由遠及近向被攝對象推進拍攝,逐漸推成人物近景或特寫的鏡頭,它的主要作用在於描寫細節、突出主體、刻畫人物、製造懸念等。
圖2-2-7 鏡頭變焦
拉鏡頭:是指人物的位置不動,攝影機逐漸遠離拍攝對象,使人產生寬廣舒展的感覺。
拍攝者可嚐試按動數碼攝像機上的電動變焦控製杆,對拍攝物體或活動場景進行推鏡頭或拉鏡頭的拍攝。輕輕移動電動變焦控製杆可進行慢速變焦,較大幅度移動可進行快速變焦。
2.利用數碼攝像機拍攝幼兒活動
依據事先編輯好的拍攝腳本,開展拍攝,見表2-2-2。
表2-2-2 拍攝腳本
3.拍攝完成,導出視頻並進行後期編輯
拍攝完成後,應通過數據線,將數碼攝像機與計算機連接起來,把拍攝的素材導入計算機保存或進行後期剪輯。視頻後期剪輯的具體操作,可參看本書關於視頻編輯的有關章節。
圖2-2-8 導出視頻
第三講 綜合多媒體教學係統
功放拓展閱讀
多媒體教室設備操作視頻
電子白板使用教程視頻
基礎知識
一、多媒體教室的結構
多媒體教室也稱多媒體演示室,是根據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由多媒體計算機、液晶投影儀、數字視頻展示台、中央控製係統、投影屏幕、音響設備等多種現代教學設備組成的綜合教學係統。它能使教師方便、靈活地應用多種媒體實施多媒體組合教學,可使教學過程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理解和記憶規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目前多媒體教室通常由投影儀、投影幕、多媒體計算機、視頻展示台、電子白板、影碟機、錄像機、音頻卡座、功放、集中控製係統等組成。如圖2-3-1所示。
圖2-3-1 多媒體教室係統基本結構圖
多媒體教室的基本組成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部分:
一是計算機係統:運行多媒體教學課件,共享數字教學資源。
二是視頻圖像係統:能夠對靜態或動態視頻圖像進行播放展示。組成設備有:影碟機、錄像機、視頻展示台、投影儀和電動屏幕。其中影碟機、錄像機和視頻展示台、交互式電子白板可根據具體情況選配。
三是音響係統:對各種設備產生的聲音信號進行放大、混合輸出。保證室內範圍能夠通過音箱清晰聽到各種媒體所產生的聲音。主要設備有音箱、功放機、無線話筒、無線接收器和有線話筒。其中無線話筒、無線接收器和有線話筒可根據情況選配。
四是控製係統:也叫中央控製器(簡稱中控器),是對多媒體教室的各種設備、環境條件進行集中控製的係統設備。設備包括多媒體中央控製係統和控製操作麵板,其功能主要有控製電動屏幕升降、投影儀開關、信號選擇、計算機開關和音量大小調節等。
(一)音響係統
1.音響係統的組成
音響係統是各種集會活動不可少的設備。一般由話筒、調音台(音頻處理器)、功放、音箱組成,如果有演出需要的話,還會有均衡器、效果器之類的媒體。話筒、調音台、功放有數字和模擬之分,話筒還有有線和無線之分。其常用設備如圖2-3-2所示。
2.功放的性能及特點
功放俗稱“擴音機”,它的作用就是把來自音源或前級放大器的弱信號放大,推動音箱發出聲音。功放大體上可分為三大類:專業功放、民用功放、特殊功放。功放外形如圖2-3-3所示,詳見本講二維碼。
圖2-3-2 常用音響係統設備組成
圖2-3-3 功放正麵外形圖
3.功放的使用
功放是有線廣播中的常用設備。使用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機器壽命及聽音效果。
使用功放注意事項:
(1)要求電網電壓比較穩定,變動範圍不能超過額定電壓的±10%。在電網電壓變化較大的場合要加裝穩壓裝置。
(2)使用前要按規定接好負載,做好匹配工作。這不僅是影響擴音效果好壞的因素,更是保證功放和揚聲器長期安全工作的關鍵。
(3)按照操作規程操作,以一定順序開關機器。各音量控製旋鈕平時應置於最小位置。開啟某一路音量旋鈕時,應逐漸由小到大,緩慢均勻,防止機器過載。功放用完後,要把音量旋鈕恢複到最小。
(4)在會場布置擴音係統時,要注意揚聲器與話筒的距離盡量遠一些,不要把揚聲器布置在話筒後麵,更不能正對著話筒,否則容易產生“聲反饋”。擴音係統使用中一定要避免出現聲反饋,以免產生嘯叫或過載損壞功放和揚聲器。
(5)功放的各輸入信號源不能插錯。話筒插口要求的輸入信號約為3 mV~5 mV,而拾音器插口要求輸入信號達100 mV以上。如果錯把話筒插入拾音器插口,功放會由於輸入信號太弱而使音量很小;而如果錯把拾音器插入話筒插口,則會由於輸入信號太強產生削波失真或使功放超負荷。這兩種情況都是要避免的。
(6)功放的放置地點要清潔、無塵、通風、幹燥、嚴禁雨淋。高溫環境使用時,要注意散熱。
(二)投影儀
投影儀是多媒體教室中計算機、視頻展示台、VCD、錄像機等設備視頻信息號的再現設備。多媒體投影儀的產品從技術角度上分為陰極射線管投影儀(Cathode Ray Tube, CRT)、液晶顯示投影儀(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和數字光路投影儀(Digital Light Processor, DLP)。
CRT即陰極射線管投影儀,該投影儀顯示的圖像色彩豐富、還原性好,具有較強的幾何失真調整能力;缺點是亮度很低,操作複雜,體積龐大,對安裝環境要求較高,並且價格昂貴,目前已經基本退出市場。
LCD即液晶投影儀,是目前投影儀市場上的主要產品。液晶是介於液體和固體之間的物質,本身不發光,工作性質受溫度影響很大,其工作溫度為-55℃~+77℃。LCD投影儀色彩還原較好,分辨率可達SXGA標準,體積小,質量輕,操作、攜帶極其方便,並且價格比較低廉,因此成為投影儀市場上的主要產品。圖 2-3-4 是LCD投影儀的實例。
圖2-3-4 LCD投影儀
DLP即數碼光路處理器技術。DLP投影儀的技術是一種反射式投影技術,其特點是圖像灰度等級提高,成像器件的光效率大大提高,對比度非常出色,色彩銳利。DLP 投影儀的優點還有:體積小巧,可以勝任長時間連續工作,對散熱的要求不高,畫麵對比度高(可達 5000∶1)。圖2-3-5是DLP投影儀的實例。
圖2-3-5 DLP投影儀
一般說來,在選用投影儀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輸入信號源。一般的多媒體教室使用的投影儀輸入源應有Video、S-Video、Audio及1~2個計算機(VGA)接口。為了節約資源,做到恰到好處,可量力選擇,若要求較低時則可選購分辨率為800 ×600 的SVGA;若要求高一些,則要選擇XGA(1024 ×768),或選擇SXGA(1920×1080)產品,當顯示高分辨率圖形信號時,須選擇行頻在60 kHz以上的投影儀。
(2)使用方式。投影儀使用方式分為桌式正投、吊頂正投、桌式背投、吊頂背投。正投是投影儀在觀眾的同一側;背投是投影儀與觀眾分別在屏幕兩端(需背投幕)。如固定使用,可選擇吊頂方式。如果有足夠的空間,選擇背投方式整體效果最好。
(3)使用環境。根據使用環境(房間大小、照明情況),確定機器相應指標(如亮度)。一般情況下可以根據教室麵積的大小來確定投影儀的亮度。表2-3-1 為使用環境與適用亮度的配置對應表。
表2-3-1 投影儀使用環境與適用亮度的配置
在投影儀的安裝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投影儀與屏幕之間的距離根據屏幕大小來確定。屏幕吊裝的高度及與第一排座位的距離應根據人機工程學原理進行計算,避免學生過分仰視屏幕,而應使屏幕輕鬆落入學生的視野內,讓學生以較舒適的姿勢觀看屏幕和抄寫筆記,減少學生的視覺疲勞,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
二是牆麵懸掛的屏幕上邊沿應與吊裝投影儀鏡頭在同一水平線。
三是投影儀鏡頭中心點與投影屏幕中心點在同一垂直線上。
四是選擇尺寸合適的安裝吊架。
五是安裝固定用的螺絲、螺栓擰緊到位。
六是調整安裝後投影出的梯形畫麵。
(三)數字視頻展示台
目前實物展示台已漸漸取代了傳統的膠片投影儀和幻燈機的大部分功能。視頻展示台不但能將膠片上的內容投到屏幕上,而且可以將各種實物,甚至包括可活動的圖像投到屏幕上。但是視頻展示台隻是一種圖像采集設備,最終將圖像展示出來,還需通過外部設備的參與,例如電視機或投影儀。圖2-3-6為視頻展示台。
圖2-3-6 視頻展示台
視頻展示台的主要技術指標CCD(電荷耦合器件)分辨率,目前主流視頻展示台的CCD分辨率為150萬像素,750線左右,像素越高清晰度越高。
(四)中央控製係統
整個多媒體教室中的全部媒體設備都由中央控製係統集中管理控製。該係統采用單片機多機通信技術和係統集成技術,將被控設備的各種操作功能按照用戶實際操作要求進行組合處理,然後將其具體對每一媒體或設備的操作過程集成一體。目前許多多媒體教室已經采用了“一鍵開\/關機”功能的集中控製係統來管理多媒體教室的設備,操作十分簡便。圖2-3-7為多媒體中央控製器麵板示意圖。
圖2-3-7 多媒體設備中央控製器麵板
(五)交互式電子白板係統
1.交互式電子白板
交互式電子白板又稱數碼觸摸屏、互動白板,是可以操作計算機和進行屏幕標注的投影屏,是具備電子書寫板和觸控功能的觸摸屏。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和計算機進行信息通信,如通過USB接口與計算機相連,配合多媒體投影儀使用,以電子筆代替鼠標,以電子白板代替投影幕布,在電子白板控製係統軟件支持下,通過觸碰電子白板操作計算機,並能在任何計算機界麵上直接進行標注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基本結構如圖2-3-8所示。
圖2-3-8 交互式電子白板
交互式電子白板除交互功能外,還有實時記錄、即時標注和資源管理等功能。這些功能具體通過筆跡書寫、圖形繪製、文字輸入、文件調用、刪除、複製及保存圖像、強調與遮擋、視頻回放、直接打印等操作來實現。運行特定的應用程序,配置交互式電子白板及高清攝像頭,還可實現遠程可視網絡會議。
交互式電子白板根據定位技術的不同,分為電磁感應式、紅外線感應式、壓力感應式、超聲波感應式、圖像傳感式等。目前,市場上采用壓力感應技術的電子白板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其次是采用紅外傳感、超聲波傳感技術。
2.交互式電子白板係統
交互式電子白板係統由多媒體教室、交互式電子白板和相應的軟件組成。伴隨著多媒體教學的興起,幼兒園應用電子白板輔助教學的案例越來越多,交互式電子白板係統成為溝通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化多媒體教學儀器的最佳橋梁。交互式電子白板係統最大的特色是既能如傳統的黑板一樣在其上麵自由板書,還能隨時顯示、處理各種數字化教學內容,隨時保存在電子白板上的操作,形成教學資源庫,便於課後備課、學習和複習,提高教學資源的再利用和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
交互式電子白板係統的主要功能如下:
● 鼠標操作:用手指或電子筆在電子白板上實現鼠標左、右鍵功能,單擊和雙擊功能。
● 書寫筆:有可更改顏色、筆畫粗細、透明度等各種效果的鉛筆、鋼筆、毛筆、排筆、彩虹筆等功能的書寫筆工具。
● 板擦:有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板擦,可實現區域擦除、對象擦除、閉合區間擦除和全部擦除等功能。
● 繪圖:各種二維線條、圓、多邊形、任意圖形的繪製功能和三維幾何圖形的構造功能。
● 標注:線段的尺寸標注和扇形線段的角度標注。
● 手寫識別:將連續混合輸入中英文、標點符號和數字的手寫內容識別為文本內容。
● 文字編輯:實現文本、表格、圖表的輸入、編輯和排版等操作。
● 多媒體編輯:支持各類圖片、視音頻的插入和插播功能。
● 屏幕錄製與播放:自動記錄電子白板板書的書寫過程、對象物件移動的過程等,並可以重現回放出來。
● 文件保存和導出:電子白板可以新建、打開、生成各種圖片文件、文本文件、網頁文件及相關工程文件。
● 資源管理:提供圖形庫、模板庫、資源庫等資源管理功能。圖形庫包括豐富的基本形狀、裝飾線、裝飾框、各學科符號和常用圖形;模板庫為工程文件的模板資源;資源庫包括矢量圖庫、背景模板、視音頻課件等各種資源,可覆蓋各個學科。
典型的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係統結構如圖2-3-9所示。在這一係統中主要包括以下設備:交互式電子白板、投影機、教學計算機、視頻展示台、多媒體講台、中央控製器、DVD、調音台、無線話筒、功放和音箱等。
圖2-3-9 交互式電子白板係統
交互式電子白板是係統的主體,將交互式電子白板連接到計算機,並利用投影機將計算機上的內容投影到電子白板屏幕上。在專門的應用程序的支持下,它既是感應筆書寫與操作的界麵,又是計算機的顯示器和投影器的幕布。感應筆具有書寫筆和計算機鼠標的雙重功能。
二、多媒體教室的主要功能
在多媒體教室裏,教師可以通過操作計算機和數字視頻展示台等設備選擇運用文本、圖形、圖像、聲音等媒體進行教學,也可以運用板書、教材、圖表、圖片等常規教學媒體進行教學,整個教學過程都可以顯示在大屏幕上,擺脫了黑板加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可以進行的教學活動一般有:
(1)利用計算機調用多媒體課件。
(2)播放VCD、DVD、錄像帶等音像教學內容。
(3)利用校園網或Internet網絡,調出自己需要的教學資料。
(4)利用數字視頻展示台、交互式電子白板,將書稿、教材、圖表、圖片、實物及教師即時書寫的文字、圖畫投影到屏幕或白板上。
(5)利用幻燈片、投影片等常規媒體進行教學。
實踐活動
活動一 多媒體教室的使用
活動目標:
1.掌握液晶投影儀的使用方法。
2.掌握視頻展示台的使用方法。
3.了解多媒體教學係統的基本構成及其功能。
4.了解多媒體計算機組合教學係統設備的基本配置和連接方法。
5.學會多媒體教學係統的正確使用及簡單維護。
活動準備:
1.完成多媒體投影儀與計算機、視頻展示台、VCD等設備之間的連接。
2.正確操作視頻展示台,完成開機、關機、調焦、信號切換,以及調整畫麵大小、顏色、燈光、顯示模式等基本操作;將透明膠片、負片及書本等材料正常投影出來。
3.正確操作投影儀,完成開機、關機、調焦、選擇信號源、調整畫麵大小與顯示模式等基本操作。
4.會使用控製麵板將電腦、影碟機及視頻展示台三路信號切換,分別投影到屏幕上。
活動過程:
1.開櫃,接通電源。
2.打開視頻展示台、功放、計算機等相關設備,按“屏幕降”按鈕降下電動屏幕。
3.打開投影機。可用控製麵板上標注的“投影開”按鈕開啟,也可使用遙控器控製投影機的各種功能。
4.使用筆記本電腦,將VGA線與筆記本電腦輸出接口接好,按控製麵板上的“筆記本”進行投影輸入信號的切換,音頻信號會一並切換過來。
5.多媒體設備播放。按控製麵板上的“展示台”、“影碟機”等按鈕進行信號切換。在計算機軟件控製下操作,單擊計算機上的控製軟件圖標,打開控製係統窗口,用鼠標激活信號源或播放器的圖標,然後用鼠標控製播放媒體的各種操作功能,如停止、播放等,單擊信號源或播放器的圖標可進行媒體間的切換。如需退出控製係統返回Windows係統,可單擊“退出”按鈕。
6.關機。按控製麵板的電源開關“電源關”,指示燈會持續閃爍,機器將進入自動關機狀態,中央控製器會自動升起電動屏幕,自動關掉投影機的燈光電源,並使風扇電機延時工作3分鍾以冷卻燈泡。
7.按正常關機程序關閉計算機及其他多媒體設備。
8.控製麵板上的電源指示燈熄滅後,關閉總電源開關。
注意:
1.授課過程中,投影機不要頻繁開關,可通過投影機的黑屏功能進行投影控製。
2.使用結束,一定要等投影機燈泡冷卻完畢才能切斷總電源。
活動二 交互式電子白板係統的使用
活動目標:
1.了解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係統組成及設備的連接,如圖2-3-10所示。
圖2-3-10 交互式白板係統的設備連接圖
2.掌握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係統的基本操作方法,體會其功能。
3.掌握交互式電子白板主要功能的使用。
交互式白板的使用方式主要有:書寫,批注,交互,觸摸,手勢識別——可以識別單指、多指模式,雙擊鼠標左鍵和右鍵。
活動準備:
1.啟動驅動。可設置為電腦開啟時啟動驅動,此步驟正常情況下可忽略。
2.定位。安裝好白板軟件後第一次使用時,或者白板及投影儀移位後需進行此操作,根據產品的不同有五點定位、九點定位等。定位點越多,書寫定位越準確。
3.打開白板軟件,進行教學課件開發及教學演示。
不同的產品,其工作原理不同,其功能及軟件的使用也有差別,使用者必須提前熟悉產品的操作與使用方法,特別是教學中的信息呈現與控製方法,才能發揮電子白板的最大教學作用。本例采用的是HiteBoard(鴻合)電子白板。
活動過程:
1.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基本操作。
(1)啟動白板應用程序,設置係統參數,校驗設備。
(2)熟悉HiteBoard工具欄,如圖2-3-11所示。
圖2-3-11 HiteBoard工具欄
2.用書寫筆或者手指嚐試在交互式電子白板上直接進行書寫、繪圖等操作:新建黑板頁、白板頁、藍板頁、教學頁等頁麵,嚐試在不同的頁麵上書寫、翻頁並比較其差別。
3.新建一個空白頁,嚐試插入一張圖片,拖曳到不同的位置,改變大小,為圖片注明圖片名稱。
4.在交互式電子白板前,切換到“桌麵工具欄狀態”,打開一個PowerPoint教學課件並播放,嚐試對播放的PowerPoint課件進行翻頁和批注。
延伸閱讀
下麵列舉了多媒體教室的一些常見故障及可能的原因,管理員除認真學習各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外,還要注意積累經驗,培養快速找出故障的能力,見表2-3-2。
表2-3-2 多媒體教室常見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第四講 計算機網絡教室
計算機網絡教室使用微課
基礎知識
計算機網絡教室是在普通計算機機房的基礎上,利用聯網的計算機實現教學以及輔助管理的教學功能。計算機網絡教室,可以將單調、乏味的課堂知識運用聲音、圖像、影視、動畫等多媒體技術形象地展現出來,並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使得真正基於交流、討論的這種全新的教學方法成為可能,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教學參與意識,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計算機網絡教室的功能一般都包含以下幾個方麵:
1.屏幕廣播
實時傳送教師或某個學生的電腦畫麵到某組或全體學生的電腦屏幕上,教師可以用這個功能進行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演示軟件的操作,還可以讓某個學生進行示範。
2.遠程遙控
讓教師或某個學生對其他學生的電腦進行操作,如同操作自己的電腦一樣,教師可以用這個功能對學生進行單獨的交互式輔導教學。
3.屏幕監視
讓教師或某個學生對某組或全體學生的電腦畫麵進行實時觀看,教師可以不離開座位就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對整個網絡上學生機的監控與管理。
4.雙向對講
指定某兩個學生或者教師與某個學生之間進行語音交流。
5.多人會話
指定多個學生(可包括教師)之間進行語音交流。
6.網絡複讀
利用現有音頻、視頻文件作為教材,對學生進行網絡複讀、跟讀訓練。
7.影音廣播
讓教師或某個學生對某組或全體學生進行影音文件廣播。
8.屏幕錄像與回放
錄製上課內容,以便製作課件或教材,並可將錄製的畫麵進行網絡回放。
9.網上聊天
指定多個學生(可包括教師)進行文字交流。
10.電子畫板
把電腦屏幕作為黑板,在上麵寫寫畫畫,一般與屏幕廣播同時使用。
11.執行命令
讓多個學生的電腦同時運行某個程序。
12.發布與收取文件
教師發送文件到學生的電腦中,也可以把學生電腦中的文件傳輸到教師的電腦中。
13.班組管理
可以對班級、小組、學生進行管理,可以安排學生的座位,可以進行分組管理和教學演示等。
實踐活動
計算機網絡教室的使用(以極域電子教室為例)
活動目標:
通過對極域電子教室軟件教師端的使用,了解一般計算機網絡教室軟件的功能;熟悉教師端的一般操作;掌握在教學中使用相應計算機網絡教室軟件的技能。
活動準備:
1.教師機配置要求
推薦配置:CPU Celeron 400以上,或其他同等級CPU,例如AMD Duron 400;內存64M以上;顯卡2M 顯存以上;聲卡全雙工並帶輸出回錄功能(能錄製自身播放的WAV文件)。如操作係統用 Windows XP, CPU 建議在 CeleronII 500以上,內存128M。
2.學生機配置要求
推薦配置:CPU MMX166以上,內存32M以上,顯卡2M顯存以上,聲卡全雙工。網絡:10\/100兆共享或交換網絡均可。
注意:
其一,正式版極域電子教室 V4.1還需加密狗一隻,插入教師機並口處。在Windows NT 4.0環境下進行VCD廣播時,所需顯卡配置相對較高。
其二,對於網絡影院的DVD廣播,顯卡要支持硬件覆蓋層,顯存至少要在8兆以上,顯卡的顯存越高,接收效果就越好;對於三維設計軟件的廣播,機器的配置越高,其廣播效果越好。
活動過程:
1.教師機登陸
運行桌麵教師機程序後會出現登錄對話框,它要求您輸入登錄密碼與頻道號,默認登錄密碼為空,默認頻道號為教師機在係統設置中的頻道號或上次登錄的頻道號,單擊“確定”按鈕,就可以進入教師機的操作平台。各機房登陸頻道如下:
機房 登陸頻道
3301 1
3302 2
3304 4
3306 6
3308 8
3310 10
教師機操作平台主界麵如圖2-4-1所示:
圖2-4-1 教師機操作平台主界麵
2.廣播教學
廣播教學功能可以將教師機屏幕傳送至學生機。在班級模型顯示區中選擇學生,單擊圖形按鈕區的 按鈕,可開始廣播教學。若廣播教學中學生機接收出現異常(如屏幕顯示出現缺失),可按組合鍵Shift+F5來刷新學生機屏幕顯示的內容。
(1)學生發言。廣播教學過程中,在班級模型顯示區選中一個已登錄的學生機圖標,單擊右鍵彈出菜單。在此右鍵彈出菜單上單擊“開始發言”(如圖2-4-2所示),可以讓被選中的學生進行發言,此時所有接收者在接收到教師廣播教學的同時接收該學生發言。
圖2-4-2 開始發言
如需動態切換發言學生,對其他已登錄學生進行上述操作,先前發言學生自動停止發言。如需停止學生發言,可在彈出菜單中選擇“停止發言”即可,如圖2-4-3所示。
圖2-4-3 停止發言
(2)廣播的開始接收與停止接收。廣播教學過程中,可以隨意控製任意學生機停止或開始接收廣播。在正在接收廣播的學生機上單擊右鍵,如圖2-4-4所示。在彈出菜單上選擇“停止接收廣播”,可以讓學生停止接收廣播。
圖2-4-4 停止接收廣播
在班級模型區選中被停止接收廣播的學生機,單擊右鍵,彈出如圖2-4-5的菜單。在此彈出菜單上選擇“開始接收廣播”,該學生機重新開始接收廣播。
圖2-4-5 開始接收廣播
3.彈出式工具條
啟動教師機程序後,教師機主接口被最小化時,將鼠標移動到屏幕頂部右半邊(黑線處)時,會出現彈出式工具條,如圖2-4-6所示。
圖2-4-6 彈出式工具條
單擊“窗口”按鈕可重新顯示教師機主接口(教師機主接口出現後,此工具條將不會彈出)。
單擊“設置”按鈕會彈出係統設置對話框。
單擊“複位”按鈕可以結束當前教師機已執行的操作。
單擊“鎖定”按鈕可鎖定此工具條,使工具條一直顯示在屏幕上。
可以利用此工具條方便地進行功能操作,例如在屏幕廣播時如需調用電子教鞭,隻要將鼠標移動到屏幕頂部右半邊(黑線處)使工具條彈出,單擊“教鞭”按鈕即可調出電子教鞭。
4.學生演示
利用學生演示功能,教師可以將某一學生的操作演示給其他所選定的學生。在演示過程中,教師可以遙控此機器並將遙控過程演示給其他學生。
(1)學生演示。在班級模型顯示區選定演示操作的一台學生機,單擊圖形按鈕區的“學生演示”按鈕,此學生機的屏幕將廣播給其他學生機。如監視過程中監視窗口出現異常(如屏幕顯示出現缺失),可按組合鍵“Shift+F5”來刷新屏幕顯示的內容。
某台學生機演示時,教師在其他學生機上單擊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開始學生演示”來動態切換為此學生機進行演示,如圖2-4-7所示。
某台學生機演示時,教師在其他學生機上單擊右鍵,在圖2-4-7所示彈出菜單中選擇“停止接收學生演示”來使學生機停止接收學生演示。
圖2-4-7 開始學生演示
在未接收演示的學生機上單擊右鍵,在圖2-4-8的彈出菜單中選擇“開始接收學生演示”來使學生機開始接收學生演示。
在正在進行演示的學生機上單擊右鍵選擇“停止學生演示”來停止該學生機的演示,如圖2-4-9所示。
圖2-4-8 開始接收學生演示
圖2-4-9 停止學生演示
(2)學生演示時的監控轉播。學生演示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演示窗口中單擊右鍵彈出如圖2-4-10所示操作菜單。
圖2-4-10 遙控輔導
在此菜單上可以選擇“遙控輔導”接管學生機操作,選擇“關閉窗口”可停止學生機演示。
5.文件分發
文件分發允許教師將教師機的目錄或文件指定發送至所選學生機的某目錄下,若該目錄不存在則自動新建此目錄;若盤符不存在或路徑非法則不允許分發;若文件已存在則自動覆蓋原始文件。
分發文件前請確認學生機磁盤空間足夠,磁盤空間不足的學生機將無法接收分發文件。
單擊圖形按鈕區的“文件分發”按鈕,彈出如圖2-4-11所示的對話框。
圖2-4-11 文件分發
在活頁夾與文件目錄欄中選定需要分發的文件,將其拖拽至下麵的發送區,此時這些文件狀態為未分發,在係統菜單上選擇“傳輸”下拉菜單,選擇“分發到...”。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學生機目錄後單擊“發送”按鈕發送文件,如圖2-4-12所示。
圖2-4-12 分發文件的目錄選擇
在待發送的文件欄中單擊右鍵,會彈出如圖2-4-13所示的菜單。
圖2-4-13 待發送快捷菜單
選擇“分發”,將所選文件發送到上次發送目錄(默認);選擇“分發到”,將所選文件發送到自定義目錄;選擇“到宏目錄”,將所選文件發送到宏目錄;選擇“刪除”,對任務列表中的文件進行刪除;選擇“清除已分發文件”,清除文件列表中的已分發文件。
6.遠程關機
教師機可以控製學生機的關機,此功能可以避免重複性勞動。
在班級模型顯示區選擇對應的學生機,在圖形按鈕區單擊“遠程命令”按鈕,如圖選擇“遠程關機”會出現如圖2-4-14所示的確認框。
圖2-4-14 遠程關機
選中“強行關閉所有程序”前的複選框,不會等待學生機退出當前運行程序而立即關閉計算機。
探究與思考
1.查看你校多媒體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的配置與連接情況,並進行實踐操作,注意操作的規範性。
2.試比較在計算機網絡教室與多媒體教室中學習有何不同,如何更好地適應不同環境的學習?
3.參考網上電子白板教學設計案例,探究電子白板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演示方法。
模塊三 多媒體素材的獲取與處理
學習目標
1.了解多媒體概念、多媒體技術的主要特點以及多媒體素材的選擇原則。
2.了解文本的格式、類型及特點,掌握光學識別文本以及語音識別文本的方法。
3.了解聲音數字化錄製方法及其要求,掌握音頻處理軟件的使用。
4.了解圖片的格式、類型及特點,學會用Photoshop修飾和製作圖片素材。
5.了解視頻的格式類型、特點,掌握視頻格式的轉換方法。
6.學會利用會聲會影視頻製作軟件開發輔助教學的視頻。
7.學會利用Flash動畫軟件設計製作幼兒教學動畫。
思維導圖
第一講 多媒體素材概述
基礎知識
一、多媒體和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譯自英文“Multimedia”,它由“multiple”和“media”複合而成,最初是指多種物化的信息傳遞工具和手段,一般理解為多種媒體的綜合。即多種信息載體的表現形式和傳遞方式,這些信息媒體包括: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
多媒體技術是指把文字、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的信息通過計算機進行交互式綜合處理的技術。即通過計算機,用多種媒體手段來存儲、傳播和處理信息的技術。多媒體技術涉及計算機硬件、軟件和圖像處理、信號處理、人工智能、網絡和通信等廣泛的技術領域。多媒體技術主要有數據壓縮與編碼技術、數據壓縮傳輸技術,以及以它們為基礎的數字圖像、數字音頻、數字視頻、多媒體網絡和超媒體技術等。
二、多媒體技術的主要特點
(1)多樣性。不再是單一的文字信息,可以綜合處理多種信息媒體。從視覺角度:提供彩色圖形圖像、動畫和視頻;從聽覺角度:處理音樂、語言及配樂語言等信息。
(2)集成性。多媒體技術的集成性包括多媒體信息的集成和處理這些媒體的設備與設施的集成兩方麵。
(3)交互性。交互性是指與使用者進行信息交換。用戶不再被動接受信息,可以有選擇地獲取信息,對事物進行過程的控製,參與到信息的組織過程。
(4)實時性。當用戶給出操作命令時,相應的多媒體信息都能夠得到實時控製。
(5)非線性。多媒體技術借助超文本鏈接的方法,把知識內容以一種更靈活、更具變化的方式呈現給使用者,改變了傳統的讀寫方式。
三、多媒體素材處理與使用原則
在對多媒體課件中的各種素材處理和使用時,我們應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性原則。素材呈現的信息要具有科學性,同時符合知識的內在邏輯體係和學生的認知結構。
(2)創新能力培養原則。多媒體素材的使用不是要使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而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信息文化素養。
(3)教學設計原則。處理和使用多媒體素材要重視教學設計,既要分析學習者特征、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結構,又要選擇符合學生認知心理的知識表現形式,使其設計能夠有力地促進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多媒體素材。
(4)交互性原則。多媒體素材表現的知識應該是可操作的,而不是教材的電子式搬家。
(5)係統性原則。整體和諧統一,注意與其他媒體的綜合使用,注意多種媒體的混合與集成。
(6)美學原則。色彩的應用可以給課件增加感染力,但運用要適度,以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為原則。如色彩搭配要合理,色彩配置要真實,動、靜物體顏色要分開,前景、背景顏色要分開,每個畫麵的顏色不宜過多。
(7)界麵直觀友好原則。多種素材在同一界麵不應該是簡單的堆疊,而要使界麵美觀,符合學生的視覺心理。
(8)兼容性原則。素材存儲的文件格式一定要是常用的。例如,圖像的存儲格式應以“JPG”為主,動畫的存儲格式應以“SWF”為主,視頻的存儲格式應以“MPG”為主,聲音的存儲格式應以MP3為主。
實踐活動
下載多媒體素材:
1.下載製作“六一”兒童節電子報刊所需圖片,要求尺寸:960*720 mm。
2.下載“六一”兒童節活動所需的背景音樂。
3.下載幼兒操相關視頻。
第二講 文本素材的獲取與處理
尚書7.0 OCR微課
訊飛語音輸入微課
基礎知識
一、文本素材的常見格式
目前用來處理文本的軟件非常多,不同的文本處理軟件生成的文件格式也不盡相同。每一種文本處理軟件通常都有自己的默認文件格式。Windows操作係統自帶的文本處理軟件“記事本”默認的文本格式為“.TXT”。Microsoft Office 辦公軟件中的“Word”默認的文本格式為“.DOC”或“.DOCX”,不過該軟件還支持其他一些文本文件格式,如“.TXT”、“.RTF”等。常見的文本文件格式如表3-2-1所示。
表3-2-1 文本文件常見格式
二、文本素材的獲取方式
與其他數字化教學素材相比,文本素材輸入方便、容易處理。從操作層麵來看,文本素材的采集主要有兩類方式:自然輸入和鍵盤編碼輸入。通過構建OCR文字識別係統和語音識別係統,可以實現文字的自然輸入,這是文字輸入的最理想和快捷的方式,但目前技術上還不夠完善,還不能完全滿足實際需要。而鍵盤編碼輸入則是根據文字的讀音或文字的基本結構,將文字編成與之對應的數字代碼或字母代碼輸入計算機。
1.鍵盤輸入法
鍵盤輸入法是利用鍵盤,按照一定的編碼規則來輸入漢字。這是最早采用的文本輸入方法,也是現在計算機進行文字輸入最普遍的方式。其中,英文字符可以直接從鍵盤輸入,無須編碼;漢字輸入則必須對漢字編碼,可以根據漢字的讀音或基本形狀用數字或英文字符編碼。常見的有“微軟拚音輸入法”“搜狗拚音輸入法”“五筆字型輸入法”等。
2.手寫輸入法
手寫識別是指將在手寫設備上書寫時產生的有序軌跡,信息化為漢字內碼的過程,實際上是手寫軌跡的坐標序列到漢字內碼的一個映射過程,是人機交互最自然、最方便的手段之一。隨著智能手機、掌上電腦等移動工具的普及,手寫識別已進入規模化應用的時代。
手寫識別能夠使用戶按照最自然、最方便的輸入方式進行文字輸入,易學易用,可以取代鍵盤或鼠標。用於手寫輸入的設備有許多種,如電磁感應手寫板、壓感式手寫板、觸控板等。圖3-2-1 是幾款比較流行的手寫板。
圖3-2-1 幾款比較流行的手寫板
手寫識別屬於文字識別和模式識別範疇,從文字識別過程來說分成脫機識別和聯機識別兩大類;從識別對象來說又分為手寫體識別和印刷體識別兩大類。我們常說的手寫識別是指聯機識別。
3.語音輸入法
語音輸入法,是將聲音通過話筒輸入計算機後直接轉換成文字的一種輸入方法。利用語音識別技術,計算機能迅速、自然地把讀入計算機的聲音信息並轉換成計算機中的文本。
語音輸入法在硬件方麵要求電腦必須配備能正常錄音的聲卡和錄音設備,安裝語音識別軟件。在調試好麥克風後,即可對著麥克風進行朗讀錄入。如果普通話不標準,可用語音識別軟件提供的語音訓練程序,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讓軟件熟悉您的口音後,就可以通過講話來實現文字輸入。
語音輸入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快捷、自然地完成文本錄入,減輕用戶使用鍵盤輸入的疲勞;缺點是錯字率比較高,特別是一些未經訓練的專業名詞及生僻字。因此,語音輸入要求錄入者發音比較標準,還需要先使係統適應錄入者的語音語調。
目前國內的科大訊飛、雲知聲、盛大、捷通華聲、搜狗語音助手、紫冬口譯、百度語音等係統都采用了最新的語音識別技術,微軟在Office辦公軟件和Vista係統及以上版本中都應用了自己開發的語音識別引擎。
4.光學字符識別(OCR)技術
光學字符識別(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OCR,就是能從一份文稿的圖像裏取出每個文本的圖像,將其轉化為文本的計算機編碼,供計算機編輯處理。
OCR利用光學技術對文本和字符進行掃描識別,並將其轉化成計算機內碼。根據資料記載,第一個OCR軟件是在1957年開發的ERA(Electric Reading Automation)。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對漢字識別的研究,到現在,對印刷體漢字的識別率最高達到99%以上,可識別宋體、黑體、仿宋、簡體、繁體等多種字體。
用掃描儀將文稿掃描到計算機中後保存為圖片,或用清晰度較高的數碼相機把文稿中的文字拍成圖片,由OCR軟件識別成為文本文件。識別軟件主要有“尚書OCR”、“漢王OCR”、“紫光OCR”等幾種,在微軟的Office組件裏也有OCR識別軟件。
5.混合輸入方法
混合輸入法就是以上介紹的各種自然輸入法的結合。
三、文本素材的處理
錄入的文字資料,需要經過編輯和排版,才能處理成數字化教學所需要的文字形式。文字處理軟件種類較多,各具特色,下麵介紹幾款常用的文本處理軟件。
1.Microsoft Word
中文Microsoft Word是基於Windows平台的中文字處理軟件,是MS Office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提供了良好的圖形用戶操作界麵,具有強大的編輯排版功能和圖文混排功能,可以方便地編輯文檔、生成表格,插入圖片、動畫和聲音,可以生成Web文檔。其操作實現了“所見即所得”的編輯效果。如圖3-2-2所示。
圖3-2-2 Word 2010應用程序主界麵
2.WPS Office金山文字處理軟件
WPS Office也是深受用戶歡迎的中文處理軟件,它是金山公司從中國用戶特點出發,開發的類似於MS Office的國產辦公軟件。經過多年的不斷改進,現在的WPS Office已經是一款功能強大、方便實用,並且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字處理軟件,如圖3-2-3所示。WPS Office作為MS Office的競爭對手,有著與其一一對應的功能。在 WPS Office中,含有四大功能模塊:金山文字、金山表格、金山演示、金山郵件。圖3-2-3為金山文字2010程序的主界麵。
3.Ulead COOL 3D三維文字製作軟件
台灣友立(Ulead)公司推出的COOL 3D是一款優秀的三維立體文字特效工具,它可以非常方便地將文本素材轉變成文字動畫,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多媒體作品設計和網頁製作領域。COOL 3D操作簡單,不需要掌握複雜、高深的技術,即可製作出精美、專業的3D標題文字和動畫特效,因而該軟件成為網頁、影片、多媒體、簡報製作人員所喜愛的工具。軟件界麵如圖3-2-4所示。
圖3-2-3 金山文字2010應用程序主界麵
圖3-2-4 利用Ulead COOL 3D製作文字動畫
實踐活動
活動一 利用訊飛語音輸入軟件,輸入幼兒故事文本內容,保存為Word文件
活動目標:
1.掌握將話筒聲音輸入計算機並錄製聲音的方法。
2.掌握訊飛語音識別軟件的使用方法。
3.掌握識別文本的編輯、處理的方法。
活動準備:
這裏以台式電腦為例進行語言識別操作。
將話筒插入計算機前麵板話筒輸入插孔或後麵板相應插孔。鼠標指向任務欄右邊的“喇叭”圖標,單擊鼠標右鍵,在打開的快捷菜單中選“打開音量控製”菜單,單擊“錄音控製”中的麥克風,出現錄音音量控製對話框,將錄音音量滑塊推至適當位置,這樣保證了話筒的聲音進入計算機。如圖3-2-5和圖3-2-6所示。
圖3-2-5 錄音屬性設置1
圖3-2-6 錄音屬性設置2
活動過程:
1.打開訊飛語音輸入軟件,彈出訊飛語音輸入使用指南對話框,根據提示點擊“下一步”,進入語音輸入狀態。
2.打開Word程序,新建一個Word文檔。
3.點擊訊飛語音輸入麵板中的“點擊開始說話”按鈕,如圖3-2-7所示。
圖3-2-7 訊飛語音輸入開始對話框
圖3-2-8 訊飛語音輸入結束對話框
4.對著話筒朗讀幼兒故事文本,朗讀結束,點擊結束說話按鈕,如圖3-2-8所示。
5.訊飛語音輸入麵板中出現“等待聽寫結果”,然後在Word文檔編輯窗口中會出現剛才朗讀的幼兒故事文字,如圖3-2-9所示。
圖3-2-9 訊飛語音輸入等待聽寫結果對話框
6.編輯修改文本,設置字體、字號、顏色等。
注意:在朗讀過程中,分小段朗讀,等語音識別完成後,再朗讀下一段文字。
活動二 使用尚書7.0 OCR文本識別軟件識別圖片內容,輸出保存為文本文件
活動目標:
1.掌握尚書7.0 OCR文本識別的方法。
2.掌握識別文本重新編輯的方法。
活動準備:
用數碼相機拍攝所需要的文稿,形成圖片文件,文件格式可以是“TIFF”,也可以是“JPG”。
活動過程:
1.打開尚書7.0 OCR文本識別軟件,點擊常用工具欄上的“打開文件”按鈕或選擇“文件菜單→打開圖像”,打開一幅預用數碼相機拍攝的文本圖片,如圖3-2-10所示。
2.在打開的圖像上框選需要識別的文本區域。
3.點擊“識別→開始識別”。
4.選中區域的內容被識別成文本,根據提示修改識別結果。
5.點擊“輸出→到指定格式文件”,保存輸出文件。
圖3-2-10 尚書7.0 OCR文本識別界麵
6.輸出的文件是文本文件格式“TXT”,可以將文本複製到Word中進行編輯。
第三講 圖像素材的獲取與處理
Photoshop CS5使用微課
優秀作品展示
AR繪本閱讀
圖片是數字化教學中應用最多的媒體元素,也是學習者最容易接受的信息形式之一。一幅圖片能夠生動、直觀、形象地表現出大量的信息,可以提供非常有效的感知材料。圖片的獲取主要有掃描儀掃描、數碼相機拍攝、視頻單幀捕捉、屏幕拷貝、網絡下載、圖像素材光盤調用等。這些方法獲得的圖像一般不能直接應用於數字化教學中,還
基礎知識
必須結合不同的需要對圖像的儲存格式、像素大小、亮度、色彩等進行適當的處理,才能獲得好的表現效果。
一、圖像素材的基本概念
1.圖片的類型
根據記錄和保存的方式,可以將圖片分為兩種類型:矢量圖與位圖。在計算機圖形學中,把矢量圖稱為圖形,一般分為二維圖形和三維圖形;把位圖稱為圖像,一般分為靜態圖像和動態圖像,靜態圖像包括二維圖像和三維圖像,動態圖像包括視頻影像和動畫。
(1)矢量圖。矢量圖由數學方式描述的線條和色塊組成。具有存儲量小,縮放後邊緣平滑、不失真的優點。但這種圖像不能表現豐富的色彩,無法精確地再現物象。矢量圖適用於製作企業標誌、廣告招貼、卡通插畫等。常用的矢量圖處理軟件有:CoreldRAW、Adobe Illustrator、Freehand等。
(2)位圖。位圖是由像素組成的。將此類圖像放大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現是由很多小方塊組成的,這些小方塊就是像素。圖像單位長度內的像素越多,文件越大,圖像質量越好。位圖可以製作出色彩豐富、逼真的物象,但縮放時會產生失真的效果。
Photoshop是一種可以處理位圖式圖像的圖像處理軟件。用它製作保存的圖像均為位圖式圖像,但它也能夠識別、導入部分格式的矢量式圖像。
(3)動態圖像。動態圖像,包括視頻影像和動畫,它們實質上都是快速播放的一係列的靜態圖像。當這些圖像是人工通過計算機繪製時,稱為動畫;如果是實時獲取的人文和自然景物圖時,稱為視頻影像。
2.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在單位尺寸內包含的像素數量。分辨率的單位有dpi(點\/英寸)、lpi (線\/英寸)和ppi(像素\/英寸),如圖像的分辨率是1200 ppi 就表示該圖像每英寸長度內包含1200個像素。同一單位內包含的像素越多,圖像分辨率就越高,圖像細節就越豐富。圖像的分辨率和圖像大小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分辨率越高,所包含的像素越多,文件占用空間也就越大,所需的圖像處理時間也就越多。
因此在製作圖像時,應根據圖片不同的用途,合理設置分辨率,用於印刷打印的分辨率須高一些,隻是用於屏幕顯示的就可以低一些。
3.顏色深度
顏色深度又稱顏色位數,是表示色彩或灰度細膩程度的指標。色彩位數以二進製的位(bit)為單位,用位的多少表示色彩數的多少。如顏色深度為1位的像素有兩個可能的值:黑色和白色。
在三原色R(紅)、G(綠)、B(藍)的顏色中,各自分為256級色彩梯度,組合出來的256×256×256= 16700萬色,也就是通常說的24位。常用的顏色深度有1位、8位、24位和32位等。顏色深度越大意味著圖像具有越多顏色信息,可以用來顯示或打印像素。
4.常見圖像格式
(1)BMP格式。BMP格式是Windows係統使用的一種標準的位圖式圖像文件格式。壓縮率低,占用空間大,圖像色彩極其豐富。
(2)JPEG格式。JPEG格式是一種高度壓縮率位圖式圖像格式,文件較小。它是目前所有格式中壓縮率最高的,由於其壓縮技術先進,對圖像質量影響不大。因其占用空間小、圖像質量較好,成為目前互聯網上的主流圖片格式。
(3)GIF格式。GIF格式是一種最多可以支持256色的壓縮圖像格式。因其占用空間小、傳輸速度快,主要運用於互聯網上。但該格式可表現的色彩較少,不能表現逼真的物象。
(4)PSD格式。PSD格式是Adobe公司開發的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專用的標準內定格式。Photoshop也是唯一可以支持所有圖像模式、格式的軟件,包括位圖、灰度、索引顏色、RGB、CMYK、Lab等,同時還可以存儲圖層、通道、路徑等信息。
(5)TIFF格式。TIFF格式最初用於掃描儀和桌麵出版業,是工業的標準格式。這種格式有利於原稿的複製,幾乎為所有繪畫、圖像編輯和頁麵排版應用程序所支持。
(6)PNG格式。PNG格式具有32位色彩深度,采用無損壓縮方式來減少文件的大小。另外,PNG格式也支持透明圖像的製作,可以讓圖像和背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是多媒體作品中常用的素材格式。與GIF格式不同,PNG圖像格式不支持動畫。
二、圖像素材的獲取
1.從光盤中獲取或截取
圖形、圖像資源的獲取,一方麵可以購買現成的圖形、圖像素材光盤。已經出版的各種教學素材光盤已有很多,可以從中直接獲取圖形圖像素材資源,或者將它們拷貝到相應的存儲設備中以備用。
影視光盤中的內容,可以借助播放器來截圖,並保存為相應格式的圖像文件。
2.通過外部設備獲取
報刊、書籍中的圖形、圖像可用掃描儀掃描下來,保存為相應格式的圖形、圖像文件。用數碼照相機和數碼攝像機可以直接拍攝數碼照片成為圖形圖像素材。拍攝下來的照片可用相應的連接設備存儲到計算機中。
3.通過互聯網獲取
互聯網提供了大量的圖形圖像資源,從相關網站上查找和獲取圖形圖像資源已成為獲取圖形、圖像資源的基本途徑。例如利用百度中文搜索引擎提供的圖片搜索功能,可以搜索查找到大量的圖形圖像資源。
4.用屏幕抓圖軟件截取圖形、圖像
Windows操作係統為我們提供了兩個用來抓取屏幕的快捷鍵:“Print Screen”和“Alt”+“Print Screen”。按鍵盤上的“Print Screen”鍵,可以抓取全屏幕到剪貼板;用“Alt”+“Print Screen”可以抓取當前窗口到剪貼板。把抓取到的內容粘貼到Windows畫圖或Photoshop中,即可保存成圖片文件。
如果需要更多的設置,必須借助於屏幕抓圖軟件,當前常用的屏幕抓圖軟件有HyperSnap、SnagIt、PrintKey等。
三、圖像素材的處理
1.用畫圖軟件處理圖片
畫圖軟件是Windows操作係統自帶的繪圖軟件。利用畫圖軟件可以繪製彩圖、卡片、插圖等,也可以對圖片進行簡單的處理加工。畫圖軟件與目前非常流行的平麵設計軟件Photoshop和網頁圖片製作軟件Fireworks,無論是在界麵上還是工具的使用上都非常相似。學習畫圖軟件後再去學這些專業的圖片設計與製作軟件,將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用Photoshop處理圖片
Photoshop是Adobe公司旗下最為出名的圖像處理軟件之一。從功能上看,該軟件可分為圖像編輯、圖像合成、校色調色及特效製作部分等。圖像編輯是圖像處理的基礎,可以對圖像做各種變換,如放大、縮小、旋轉、傾斜、鏡像、透視等;也可進行複製、去除斑點、修補、修飾圖像的殘損等。
圖像合成是將幾幅圖像通過圖層操作、工具應用合成為一幅完整的、傳達明確意義的圖像。該軟件提供的繪圖工具可以讓圖像與創意很好地融合,使不同圖像的合成天衣無縫。
校色調色是該軟件中深具威力的功能之一,可方便快捷地對圖像的顏色進行明暗、色偏的調整和校正,也可在不同顏色之間進行切換,以滿足圖像在不同領域如網頁設計、印刷、多媒體等方麵的應用。
特效製作在該軟件中主要由濾鏡、通道及工具綜合應用完成。包括圖像的特效創意和特效字的製作,如油畫、浮雕、石膏畫、素描等常用的傳統美術技巧,都可由該軟件的特效製作完成(而各種特效字的製作更是很多美術設計師熱衷於該軟件的研究的原因)。
3.用ACDSee處理圖片
ACDSee可以支持WAV格式的音頻文件播放,可以將圖片放大縮小、調整視窗大小與圖片大小配合、全屏幕的影像瀏覽、支持GIF動畫,還可以將圖片轉變成BMP、JPG和PCX格式。
ACDSee本身也提供了許多影像編輯的功能,包括數種影像格式的轉換,簡單的影像編輯,複製至剪貼板,旋轉或修剪影像,設定桌麵,並且可以從數碼相機、數字攝像機輸入影像等。
實踐活動
活動一 運用Photoshop CS5合成“裝飾聖誕樹”圖像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Photoshop CS5圖像處理軟件中的工具進行摳圖,如選框工具、魔棒工具、快速選擇工具、多邊形套索工具等。
2.學習使用複製、粘貼等菜單命令合成圖像。
活動準備:
1.Photoshop CS5軟件。
2.圖片素材:紅球、綠球、小鴨子、聖誕樹等。
活動過程:
1.打開Photoshop CS5程序,執行“文件→打開”命令,打開“打開”對話框,打開素材中的“裝飾聖誕樹”,選擇“聖誕樹.jpg”,單擊“打開”,如圖3-3-1所示。
圖3-3-1 選擇打開的素材
2.執行“文件→存儲為”命令,彈出“存儲為”對話框,輸入文件名“裝飾聖誕樹”,保存格式為“Photoshop(*.PSD; *.PDD)”,如圖3-3-2所示。
圖3-3-2 保存對話框
3.執行“文件→打開”命令,打開“打開”對話框,打開素材中的“裝飾聖誕樹”,選擇“綠球.jpg”,單擊“打開”,如圖3-3-3所示。
圖3-3-3 打開素材對話框
4.用“橢圓選框工具”拖動鼠標不放,配合空格鍵臨時切換移動選區,選中“綠球”後再換用“移動工具”把選中的“綠球”拖入聖誕樹上,鍵盤按下“Ctrl+T”進行自由變換命令,按住Shift拖動角落變大小,按回車確認,如圖3-3-4所示。
圖3-3-4 “複製”效果
圖3-3-5 “複製”效果
5.同樣,用“橢圓選框工具”把“紅球”拖入聖誕樹上,並改變大小,如圖3-3-5所示。
6.打開“紅襪子.jpg”,單擊“魔棒工具”,設置容差值為20,單擊白色背景,單擊“Ctrl+Shift+I”反選,用“移動工具”把“紅襪子”移到聖誕樹上,鍵盤按下“Ctrl+T”進行自由變換,按住Shift拖動角落變大小,按回車確認,如圖3-3-6所示。
圖3-3-6 “複製”效果
7.打開“卡片.jpg”,單擊“矩形選框工具”,從卡片左上角開始拖動,拖到卡片的右下角,用“移動工具”把“卡片”移到聖誕樹上,按再次“Ctrl+T”進行自由變換,按住Shift拖動角落變大小,按回車確認,如圖3-3-7所示。
圖3-3-7 “複製”效果
8.打開“禮盒.jpg”圖片,單擊“多邊形套索工具”,從“禮盒”的左上角開始不斷單擊,回到起始點,當鼠標右下角出現圓圈時單擊,選中“禮盒”,再用“移動工具”把“禮盒”移到聖誕樹上,按“Ctrl+T”進行自由變換,按住Shift拖動角落變大小,按回車確認,如圖3-3-8所示。
圖3-3-8 “複製”效果
9.打開“黃星星.jpg”圖片,單擊“多邊形套索工具”,從“黃星星”的頂點開始不斷單擊,回到起始點,當鼠標右下角出現圓圈時單擊,選中“黃星星”,再用“移動工具”把“黃星星”移到聖誕樹上,按“Ctrl+T”進行自由變換,按住Shift拖動角落變大小,按回車確認,如圖3-3-9所示。
圖3-3-9 “複製”效果
10.打開“小鴨.jpg”圖片,單擊“快速選擇工具”,從“小鴨”的頭部開始往下拖動,選中“小鴨”,再用“移動工具”把“小鴨”移到聖誕樹上,按“Ctrl+T”進行自由變換,按住Shift拖動角落變大小,按回車確認,如圖3-3-10所示。
圖3-3-10 “複製”效果
11.打開“小鼓.jpg”,單擊“魔棒工具”,設置容差值為20,單擊白色背景,單擊“魔棒工具”功能區中的“添加到選區”,如圖3-3-11所示。單擊“小鼓”內的白色部分,按住“Ctrl+Shift+I”反選,用“移動工具”把“小鼓”移到聖誕樹上,按“Ctrl+T”自由變換,按住Shift拖動角落變大小,按回車確認,如圖3-3-12所示。
圖3-3-11 “添加到選區”設置選項
圖3-3-12 “複製”效果
12.執行“文件→存儲”命令。整體效果如圖3-3-13所示。
圖3-3-13 最終整體效果圖
活動二 運用Photoshop CS5繪製“小兔的家”圖像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Photoshop CS5圖像處理軟件中的工具繪製圖形,如鋼筆工具、自定義形狀工具和畫筆工具等。
2.學習用移動工具,按住Alt鍵拖動對象,實現複製功能。
3.通過綜合實例“小兔的家”的學習,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事先構思“小兔的家”形象。
2.寫出“繪製小兔的家圖像”的文字稿本,創設一個意境:藍天白雲,翠綠的山坡上有房子,有小兔自由自在地走動,有花,有樹,有草;可搜集相關素材,也可以手動繪製圖形。
活動過程:
1.執行“文件→新建”命令,彈出“新建”對話框,輸入名稱“小兔的家”,設置寬為800,高為600像素的文件,如圖3-3-14所示。
圖3-3-14 “新建”對話框
2.新建圖層1,單擊“漸變工具”,打開“漸變編輯器”,設置左端的顏料桶顏色為# 0909d9,右端的顏料桶為白色,如圖3-3-15所示。在圖片中按住Shift從上往下拖動,如圖3-3-16所示。
圖3-3-15 “漸變編輯器”對話框
圖3-3-16 背景效果圖
3.新建圖層2,用畫筆工具,前景色為白色,繪製白雲,選中白雲,按住Alt鍵拖動複製白雲,如圖3-3-17所示。
圖3-3-17 白雲效果
圖3-3-18 山的輪廓路徑
4.新建圖層3,用鋼筆工具繪製山的輪廓如圖3-3-18所示的路徑,按住Alt鍵,再按回車,把路徑變為選區,把選區作用到圖層3中,打開“漸變編輯器”,如圖3-3-19所示,左端顏料桶顏色為#015401,右端顏料桶顏色為#0ad600,從右下往左上角拖動鼠標,填充效果如圖3-3-20所示。
圖3-3-19 “漸變編輯器”對話框
圖3-3-20 填充效果
5.新建圖層4,單擊“自定義形狀工具”,單擊屬性選項中的“填充像素”,單擊形狀右邊的向下箭頭,打開“自定義形狀拾色器”,單擊“向右”箭頭,點擊全部,在彈出如圖3-3-21所示的對話框中,單擊“追加”。分別單擊如圖3-3-22所示的“草1”、“草2”和“草3”,分別對應前景色#aef2c4、#097e2f和#16681b,依次在山坡上繪製草,如圖3-3-23所示。
圖3-3-21 “追加”對話框
圖3-3-23 已填色的草
圖3-3-22 草的形狀
圖3-3-24 樹的形狀
6.新建圖層5,打開“自定義形狀”拾色器,單擊“樹”,如圖3-3-24所示。設置前景色為#115a29,在山坡上繪製樹如圖3-3-25所示。
圖3-3-25 樹的效果
7.新建圖層6,打開“自定義形狀”拾色器,單擊“花1”、“花2”、“花3”和“花6”,顏色分別對應#b027c0、#e016aa、#cf83d8和#ffff00,在山坡上分別繪製花,如圖3-3-26所示。
圖3-3-26 花的效果
8.新建圖層7,打開“自定義形狀”拾色器,單擊“兔”,前景色設置為白色,繪製“小兔子”,用移動工具,按住Alt拖動“小兔子”實現複製功能,利用“Ctrl+T”的組合鍵變換圖片的大小和變方向,效果如圖3-3-27所示。
圖3-3-27 兔的效果
9.新建圖層8,打開“自定義形狀”拾色器,單擊“主頁”,在山坡上繪製“房子”,顏色自定,如圖3-3-28所示。
圖3-3-28 房子的效果
10.新建圖層9,單擊文字工具 ,設置文字屬性,字體“華文新魏”,大小“60”,顏色#450438,輸入文字“小兔的家”,如圖3-3-29所示。
圖3-3-29 “小兔的家”文字效果
圖3-3-30 存儲對話框
11.執行“文件→存儲為”命令,輸入名稱“小兔的家”,格式為“*.psd”,存儲選項中勾選“圖層”,這樣就能保存圖片處理信息,便於今後修改,如圖3-3-30所示。
活動三 AR技術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穎的科技產品大量湧現,許多新興的技術與產品不斷被教育人所發掘和引入現代學前教育的課堂之中,豐富著學前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手段,為學齡前兒童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AR技術即當前湧現的一種較為流行,且較為新穎的科學技術,在當下部分幼教機構的兒童學習中得到應用。
1.什麼是AR技術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技術,是一種將真實世界信息和虛擬世界信息“無縫”集成的技術,它通過光電顯示技術、交互技術、傳感器技術、圖形技術、多媒體技術等,把原本在現實世界的一定時間空間範圍內很難體驗到的實體信息,通過模擬仿真後,產生實時的虛擬信息,再疊加到現實世界被人類感官所感知,從而達到增強人對真實世界的感知的感官體驗。通俗地講,就是利用計算機,在顯示實際場景時,添加一些有計算機生成的東西,使人們能更生動直觀地去感受事物。AR技術具備以下三個特點:① 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信息集成;② 具有實時交互性;③ 在三維空間中增添定位虛擬物體。該技術涉及計算機圖形學、人機交互技術、傳感技術、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是在虛擬現實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人機交互技術。
利用這樣的一種技術,可以模擬真實的現場景觀,使用者不僅能夠通過虛擬現實係統感受到在客觀物理世界中所經曆的“身臨其境”的逼真性,而且能夠突破空間、時間及其他客觀限製,感受到在真實世界中無法親身經曆的體驗。舉個例子:圖書閱讀對幼兒來說有時是很枯燥單調的,即使圖文並茂也是平麵呆板的,而使用AR技術開發製作的圖書,閱讀者可以通過特殊的圖像顯示設備,看到、聽到書本上相關知識的動態畫麵及聲音,可以看到立體活動的物體、虛擬三維畫麵,真實感受人物所處的場景、感覺物體不同角度的細節等。
2.AR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教學優勢
在學前教育領域,盡管基於AR技術的教學是一個新生事物,但它的一些應用特征還是符合學前教育理論上的一些觀點,當將它應用於學前教育教學,不管是對於具象物體的講解,還是抽象內容的教學,都具有啟發意義。
AR技術應用於教學具有的優勢有:① 教學內容直觀、新穎、高效,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增強現實本身就是一項新的技術,它通過計算機呈現多樣性的內容,不但帶給幼兒極大樂趣,而且通過AR中虛實結合的交互,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②有助於幼兒多種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習者的空間智能,增強學習者認識環境的能力和方向感。通過AR進行的學習過程在完全的三維環境下完成,能準確表述視覺世界的色彩、形狀、空間的感覺,能提升幼兒的空間理解能力,並且實現了部分教學內容中抽象概念的完整表示。③ 學習過程中的交互性強,有助於提高幼兒動手實踐的能力。增強現實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幼兒提供更直接、更接近自然的交互學習環境,學習者在與虛擬信息的交互中獲得知識和經驗,超越傳統以知識接受為主的間接獲取學習經驗的方式。這有助於培養幼兒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幼兒自主探索問題的能力,學習環境且具有沉浸感。
這種基於現實世界、由虛擬數據增強的交互手段,給學前教育的教育者提供了全新的方式表達給兒童,也用最貼近自然的交互方式為兒童搭建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正是由於增強現實的這些特點,使得它在學前教育領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與應用空間。
3.AR技術在學期教育中的應用形式
AR技術應用於學前教育教學所呈現的精彩絢麗,是由其背後所涉及的多種軟件製作、編程開發、平台應用共同努力的結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進行開發製作,一般教師在軟件知識的掌握、編程能力上,還很少能獨立製作AR技術產品,大多選擇教育產品公司製作的硬件、軟件產品進行教學實踐。許多教育軟件公司,也積極與教育機構合作,開發新穎、符合幼兒興趣的AR產品。
現在常見、主流的AR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形式有:
(1)AR卡牌
AR卡牌是AR技術最常見、簡單的一種應用形式。用戶可以通過下載相應的手機APP或專用軟件,掃描AR卡牌,讓平麵圖片或卡牌“立體動起來”。
此類AR應用包括兒童立體智能早教卡片、AR塗塗樂等,此類型的應用簡單直接,對於剛開始接觸並認識事物的兒童,通過這些AR卡牌不僅可以對動物的立體的形象進行認識,同時觀察這些逼真、絢麗的事物,也能極大提高幼兒學習與探索的熱情與能力。
(2)AR圖書
AR圖書,較單頁的AR卡牌來說,所包含的內容來得更為豐富,相互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且有一定的交互功能。以較常見的AR繪本為例,繪本故事不單單是一個有故事有情節的圖畫書,通過掃描AR圖書相應的頁麵,可以觸發和展現不同的三維故事場景,讓閱讀更加身臨其境,有些三維場景裏還可以包含多種互動小遊戲,如圖3-3-31所示(更多AR繪本閱讀可掃一掃本講二維碼)。這樣邊閱讀邊操作的體驗,使幼兒的讀書不再是單純地用眼睛去看圖片、文字,而是猶如身臨其境,親身體驗一般,可以使孩子產生更強的閱讀興趣,對閱讀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圖3-3-31 繪本封麵
(3)AR互動遊戲
AR虛實結合實時互動產生的教育遊戲為幼兒創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參與遊戲的兒童真正置身於遊戲世界:房子後麵躲著一隻小動物,大街上有汽車穿梭,飛鳥從頭頂飛過,這些原本與操作者間隔一個屏幕的遊戲一下子立體起來了,而遊戲者的一個手勢動作、語音甚至是意識就能對這些虛擬的形象進行對應的操控,真正將“虛擬與現實結合起來”。
實踐活動
1.通過網絡,了解AR技術的發展曆程,知道有哪些軟件可以用來開發、製作AR產品。
2.了解市場上流行的AR教育產品,並為這些AR產品歸類,說一說不同產品的功能、需要什麼樣的設備支持。
3.能結合一種AR教育產品,設計一節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並撰寫教學方案。
第四講 音頻素材的獲取與處理
Audition使用微課
基礎知識
一、音頻素材的常見格式
數字音頻,是指一個用來表示聲音強弱的數據序列,是由模擬聲音經抽樣、量化和編碼後得到的。簡單地說,數字音頻的編碼方式就是數字音頻格式,我們所使用的不同的數字音頻設備一般都對應著不同的音頻文件格式。常見的數字音頻格式有:
(1)WAV格式。標準Windows聲音文件,是微軟公司開發的一種聲音文件格式,也叫波形聲音文件,是最早的數字音頻格式,被Windows平台及其應用程序廣泛支持。WAV格式支持許多壓縮算法,支持多種音頻位數、采樣頻率和聲道,采用44.1 kHz的采樣頻率,16位量化位數,跟CD一樣,對存儲空間需求太大,不便於交流和傳播。
(2)MIDI格式。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縮寫,又稱為樂器數字接口,是數字音樂\/電子合成樂器的統一國際標準。它定義了計算機音樂程序、數字合成器及其他電子設備交換音樂信號的方式,規定了不同廠家的電子樂器與計算機連接的電纜和硬件及設備間數據傳輸的協議,可以模擬多種樂器的聲音。MIDI文件就是MIDI格式的文件,在MIDI文件中存儲的是一些指令,把這些指令發送給聲卡,由聲卡按照指令將聲音合成出來。
(3)CDA格式。這是大家熟悉的CD音樂格式,擴展名是CDA,其取樣頻率為44.1 kHz,16位量化位數,跟WAV一樣,但CD存儲采用了音軌的形式,又叫“紅皮書”格式,記錄的是波形流,是一種近似無損的格式。
(4)MP3格式。MP3全稱是MPEG-1 Audio Layer 3,它在1992年合並至MPEG規範中。MP3能夠以高音質、低采樣率對數字音頻文件進行壓縮。換句話說,音頻文件(主要是大型文件,比如WAV文件)能夠在音質丟失很小的情況下(人耳根本無法察覺這種音質損失)把文件壓縮到更小的程度。
(5)WMA格式。WMA(Windows Media Audio)是微軟在互聯網音頻、視頻領域的力作。WMA格式是以減少數據流量但保持音質的方法來達到更高的壓縮率目的,其壓縮率一般可以達到1∶18。此外,WMA還可以通過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方案加入防止拷貝,或者加入限製播放時間和播放次數,甚至是播放機器的限製,可有力地防止盜版。
二、音頻素材的獲取
(1)從已有的素材庫(如光盤音效庫、網上音樂站點等)中獲取。這些大都是WAV或MIDI格式的聲音文件。
(2)利用聲卡及軟件進行錄製和編輯。利用Windows係統中的“附件”自帶的“錄音機”,隻要連接話筒就可以進行簡單的錄製和編輯了,但錄製時要注意時間的限製,因為此錄音機一次最多隻能錄製一分鍾。若要長時間地錄製和較複雜地編輯,可選用專業聲音軟件如Goldwave、Cool Edit等。
(3)從CD唱片中抽取聲音和分離電影文件中的聲音,如用超級解霸等,也可到網絡上下載軟件。
(4)通過錄音筆等設備進行錄音。
三、音頻素材的處理
(1)用Windows自帶的“錄音機”軟件進行錄音和編輯處理
(2)利用Audition 3.0處理數字音頻。Adobe Audition 軟件提供了專業化音頻編輯環境。Adobe Audition是專門為音頻和視頻專業人員設計,可提供音頻混音、編輯和效果處理功能。Adobe Audition 具有靈活的工作流程,使用非常簡單並配有絕佳的工具,可以製作出音質飽滿、細致入微的最高品質音效。
實踐活動
活動一 利用Adobe Audition 3.0對音頻編輯處理
活動目標:
1.掌握Adobe Audition的錄音功能。
2.了解和熟悉Adobe Audition基本工具和使用方法。
3.掌握Adobe Audition聲音編輯和處理的常用技術。
4.掌握對數字聲音進行合成、轉換等操作。
活動準備:
1.Adobe Audition 3.0軟件。
2.聲音素材。
活動過程:
一、利用Adobe Audition 3.0製作配樂朗誦MP3
(一)錄製幼兒故事
1.利用Adobe Audition 3.0錄製一段幼兒故事數字音頻,確保計算機上安裝了聲卡和錄音話筒(麥克風),調整好音量。
2.啟動Adobe Audition 3.0,雙擊電腦桌麵上的”圖標,進入Audition 3.0工作窗口,選擇“文件→新建”命令,出現新建波形對話框,選擇默認值(采樣率44100;通道立體聲;分辨率16位),單擊“確定”按鈕,如圖3-4-1所示。
圖3-4-1 新建波形對話框
3.單擊音軌1 右側的“R”按鈕,如圖 ,單擊窗口左下角傳送器中的“錄音”按鈕,開始錄音(注意:開始半分鍾不要說話,錄一段環境噪音,以備後麵降噪音時提供噪音樣本),接著說話,錄下你想錄的語音內容,單擊“停止”按鈕,結束錄音。單擊窗口左下角的“播放”按鈕,試聽錄音效果。如果對錄音滿意,那就保存該錄音。如果操作不滿意,執行“文件”菜單中的“關閉”命令,在出現“是否保存文件?”的對話框中,見圖3-4-2,單擊“否”按鈕,不保存文件退出錄音。
圖3-4-2 保存文件對話框
(二)數字音頻的簡單編輯
Adobe Audition對聲音的編輯比較簡單,如同Word對文字的編輯一樣:首先選中要編輯的部分,然後進行編輯操作(如分離、插入、剪切、複製、刪除等),操作後即可在窗口看到編輯效果。
例如,將聲音文件的某一段刪除,操作步驟:
1.將播放頭放置在要刪除的聲音段上,選擇“剪輯”菜單中的“分離”命令(或者右鍵選擇“分離”命令)。
2.在音頻1軌道上單擊分離好的聲音段,選擇“剪輯”菜單中的“移除”命令(或者按快捷鍵“Delete”)。
(三)降噪
1.首先選擇錄製的噪音區,如圖3-4-3所示。
圖3-4-3 噪音選擇區
2.選擇“效果→修複→采集降噪預置噪聲”菜單命令,單擊“確定”按鈕。
3.選擇要去噪音的聲波區,選擇“效果→修複→降噪器”菜單命令,在“降噪器”對話框中單擊“確定”按鈕,如圖3-4-4所示。
圖3-4-4 降噪器對話框
4.保存錄音文件。執行“文件”菜單中的“另存為(E)…”命令,在出現的“另存為”對話框中選擇好文件保存路徑、文件格式及文件名,單擊“保存”按鈕。如圖3-4-5所示,執行文件中的“關閉”命令,結束錄音操作。
圖3-4-5 保存文件對話框
二、對聲音進行混響處理、均衡處理
1.啟動Audition 3.0,在文件麵板中單擊“導入文件”按鈕,導入音樂文件到文件麵板中,如圖3-4-6所示,並用鼠標將文件麵板中的文件拖到右邊的音軌中,用移動工具可以將音軌中的音頻塊上下音軌移動,也可以左右時間前後移動。
圖3-4-6 導入音樂文件到文件麵板中
2.選擇“效果→混響→完美混響”菜單,進入“完美混響”參數設置窗口,如圖3-4-7所示,根據環境和個人愛好設置各項參數,邊設置邊試聽,直到自己覺得滿意為止,單擊“確定”按鈕返回編輯視圖界麵。
選擇“效果→濾波和均衡→圖示均衡器”菜單,出現圖示均衡器窗口,單擊圖示均衡器窗口上方的“20頻段”選項卡,如圖3-4-8所示。
單擊圖示均衡器窗口下的“播放”按鈕,再適當調節各頻段的值,直到自己覺得滿意為止,單擊“確定”按鈕返回編輯視圖界麵。
圖3-4-7 完美混響設置窗口
圖3-4-8 “20頻段”圖示均衡器窗口
三、對聲音進行變速處理和調整音量
1.在音軌中選擇一段需要變速的聲波,選擇“效果→時間和間距→變速(進程)”,出現變速設置對話框,如圖3-4-9所示,變速模式勾選“變速不變調”。
圖3-4-9 選擇部分聲波圖
精度選“高精度”,其他選項默認,單擊“試聽”按鈕播放音樂,鼠標拖動變速欄中的變速滑塊調節聲音變速(提示:向右拖動為加速,向左拖動為減速),調節到一個合理的變速值後,單擊“確定”返回編輯視圖界麵,如圖3-4-10所示。
圖3-4-10 聲音變速調節對話框
2.在音軌中選擇一段需要調整音量的聲波段,在“效果→振幅和壓限”菜單裏選擇“標準化”。聲波是由周期、振幅、頻率組成的,標準化就是讓聲波的振幅達到一個標準值。如圖3-4-11所示,單擊“確定”返回編輯視圖界麵。
圖3-4-11 標準化對話框
提示:若一段波形的某一部分已經達到最大值,這時再標準化到100%,其他部分也不會有變化。若超過100%,達到最大值的那部分就會消波,產生硬拐,影響音質(消波和硬拐),這裏“標準化到”輸入欄中,一般輸入100,不要超過120,否則會影響聲音質量。
3.如果上麵音量調整不滿意,還可直接調節音軌選區波段中的音量控製按鈕,如圖3-4-12所示。
圖3-4-12 音軌選區中的音量控製按鈕
四、消除原聲帶中的人聲
1.將MP3音樂導入到音頻軌中,選擇“編輯→轉換采樣類型(V)”菜單(編輯狀態),出現圖3-4-13所示“轉換采樣類型”對話框,通道選“單聲道”,左混音輸入“-100”,右混音輸入“100”,其他選項選默認值,單擊“確定”按鈕。
圖3-4-13 轉換采樣類型對話框
2.保存文件(文件名為:背景音樂.wav)。
五、將錄製的朗誦錄音(yp1.wma)添加背景音樂
1.在Audition 3.0文件麵板中,單擊工具欄中的“多軌”按鈕,切換窗口到多軌視圖界麵,再雙擊鼠標左鍵,在“導入”對話框中打開文件“幼兒故事.wav”和“背景音樂. wav”,將文件麵板中的“幼兒故事.wav”拖到音軌1,另一文件拖到音軌2,分別移動音軌1 和2中的聲音文件到起始位置,如圖3-4-14所示。
圖3-4-14 多軌視圖界麵
2.單擊縮放工具欄中的“水平縮小”按鈕,縮小水平方向的聲波圖→選擇音軌2,將播放頭放置在音軌1的結尾→選擇“剪輯”菜單下的“分離”命令→選擇音軌2中多餘的聲波段→按鍵盤上的“Delete”鍵刪除多餘的波段,如圖3-4-15所示。
圖3-4-15 刪除音軌2中多餘的聲波段
3.完成剪輯後的多軌視圖如圖3-4-16,先試聽調節好各軌道的音量大小,再選擇“文件→導出→混縮音頻”菜單命令,在“導出音頻混縮”對話框中選“輸出”,範圍為整個會話,保存文件到文件夾“d:\\編寫教材\\素材”中,文件名為“幼兒故事混縮.mp3”,如圖3-4-17所示。
圖3-4-16 完成剪輯後的多軌視圖
圖3-4-17 導出音頻混縮對話框
活動二 應用Overture打譜軟件製作樂譜
Overture 4.0是GenieSoft公司出品的專業打譜軟件,它能在五線譜中輸入和編輯音符和各種記號,按照較高規範度和整潔度調整譜麵等,在寫譜的時候也可以邊聽邊修改。
活動目標:
1.掌握Overture樂譜製作的過程。
2.了解和熟悉Overture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
Overture 4.0軟件
活動過程:
一、新建樂譜文件
1.啟動Overture 4.0,雙擊電腦上的圖標,進入Overture 4.0 工作窗口,選擇“文件”→“新建”命令,新建一個五線譜窗口,出現新建琴譜對話框,在此可以選擇琴譜風格、節拍、標題、作者、版權等選項,如圖3-4-18所示。
圖3-4-18 新建樂譜對話框
2.默認情況下新建的是C調的五線譜。如果需要改變調號,選擇菜單“小節”→“設置調號”,彈出對話框,可以重新設置調號。如圖3-4-19所示。
圖3-4-19 設置調號對話框
3.根據需要可以選擇“小節”→“設置節拍”設置節拍數。如圖3-4-20所示。
圖3-4-20 設置節拍對話框
4.如果有必要,還可以設置曲譜的速度,選“小節”→“設置速度”可以改變速度。如圖3-4-21所示。
圖3-4-21 設置速度對話框
二、輸入五線譜
1.在工具欄的“音符”按鈕上按下鼠標左鍵,停留片刻即彈出各種音符記號和休止符,以及切分音、三連音記號,選定你所需要的音符。三連音也可以這樣設置。
2.選定音符後,在五線譜的相應位置點一下,就輸入了一個音符,這時,音箱會發出相應的聲音。如果需要改變音高,先點擊“選擇工具”按鈕 ,再用鼠標點一下音符,音符變成紅色,再用鼠標或上下鍵移動調整音高。如圖3-4-22所示。在輸入五線譜的過程中,Windows的一些基本功能快捷鍵比如複製(Ctrl+C)、剪切(Ctrl+X)、粘貼(Ctrl+V)、撤銷(Ctrl+Z)在這裏都可以使用。
圖3-4-22 輸入《小星星之歌》五線譜
3.輸入完一個小節後,可以通過菜單“小節”→“填充休止符”在這個小節內添加休止符,也可以通過“小節”→“自動調整”來調整各個音符的距離,讓它更整齊整潔。當然,這些工作也可以在後期通過菜單“全選”後,選擇“小節”→“填充休止符”或是“小節”→“自動調整”一次性完成。
4.在輸完一頁後,選“樂譜”→“插入頁”可以在後麵添加自定義頁數。如圖3-4-23所示。
圖3-4-23 插入頁對話框
三、輸入文字
1.選擇“樂譜”→“標題屬性頁”或在標題位置雙擊鼠標可以為五線譜添加標題、作者、版權信息等,單擊“字體”可以修改以上信息的字體字號等,如圖3-4-24所示。在譜麵中可以通過單擊相應文字拖動鼠標的方式,改變文字的位置。
圖3-4-24 標題屬性頁對話框
2.如果需要添加歌詞或者鋼琴譜中的指法,就在工具欄中選擇“文字”圖標 ,然後在相應位置拉動鼠標,移開鼠標後自動彈出文字屬性對話框,可以修改文字風格屬性。如圖3-4-25、圖3-4-26所示。
圖3-4-25 文字格式對話框
圖3-4-26 帶指法的《小星星之歌》
四、排版
在輸入完樂譜以後,可以對整個頁麵進行排版,選擇“樂譜”→“調整譜表”可以調整每一行之間的距離。通過選擇“小節”→“縮排\/擴排”改變一行小節數。
五、保存與打印
完成了上麵的步驟後,一個專業的樂譜就製作完畢了,通過菜單“文件”→“保存”就可以把樂譜保存起來。如果有打印機的話,也可以選擇“文件”→“打印”打印出來。按工具欄上的“播放”圖標,樂譜旋律就會播放出來了。
第五講 視頻素材的獲取與處理
會聲會影使用微課
愛剪輯經典教程
優秀作品展示
基礎知識
在多媒體作品中,動畫和視頻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素材,具有表現力豐富、直觀、清晰、易於理解、吸引注意力等特點。視頻素材是一種既有聲音又有動畫的素材,一般是真實事物的實錄。許多多媒體集成工具軟件都可以支持視頻素材的播放。視頻素材經常用於真實情境的展示和真實事物的介紹,可以使人猶如身臨其境,增加真實感,認識更多的事物。
一、數字視頻概述
(一)視頻製式標準
不同國家由於對電視信號細節的處理不同,產生了不同的視頻製式標準。現在常用的視頻信號製式有PAL、NTSC和SECAM製式,其中PAL和NTSC是應用最廣泛的,PAL是逐行倒像正交平衡調幅製,NTSC是正交平衡調幅製。我國電視采用的是PAL製式。
NTSC電視標準是,每秒30幀,電視掃描線為525線,偶場在前,奇場在後,24比特的色彩位深,NTSC電視標準用於美、日等國家和地區。PAL電視標準為,每秒25幀,電視掃描線為625線,奇場在前,偶場在後,PAL電視標準用於中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SECAM製式的特點是不怕幹擾,彩色效果好,但兼容性差。幀頻每秒25幀,掃描線625行,隔行掃描,采用SECAM製的國家主要為俄羅斯、法國、埃及等。
(二)視頻文件格式
視頻文件可以有多種格式,其中常用的視頻文件分為影像文件和流式文件兩大類。前者如VCD、動畫CD等,它們包含了大量的圖像和聲音信息;後者主要指那些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發展而出現的“即時播放”視頻文件。伴隨這兩種類型文件存在的是相應的文件格式,分別稱為影像格式和流格式,它們各自又都包含多種類型的文件格式,簡單介紹如下:
1.影像格式
(1)AVI
AVI英文全稱為 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頻視頻交叉存取格式,它是Microsoft公司開發的一種符合RIFF文件規範的數字音頻與視頻文件格式。AVI采用的是幀內壓縮的方式,每一幀圖像之間沒有必然的關聯,也因此方便了後期的畫麵剪輯可以精確到幀。AVI格式允許視頻和音頻交織在一起同步播放,這是因為在AVI裏音頻和視頻文件是分開存儲的,因此我們可以把一個視頻中的圖像與另一個或者幾個AVI格式視頻文件中的聲音或圖像結合在一起,產生新的AVI視頻文件。它的優點是圖像質量好,可以跨多個平台使用,缺點是體積過於龐大,不便於傳輸。
(2)MOV
MOV即QuickTime影片格式,它是Apple公司開發的一種音頻、視頻文件格式,用於存儲常用數字媒體類型。MOV格式視頻文件的壓縮方式同AVI一樣有兩種(壓縮和不壓縮),而且它的壓縮編碼方式與AVI類似,不過得到的畫麵質量要高於AVI。這是因為這種編碼支持16位圖像深度的幀內壓縮和幀間壓縮,幀率可達10幀\/秒。QuickTime文件格式支持25位彩色,支持RLE、JPEG等先進的集成壓縮技術,在一些遠程教育網站中,經常會提供這種格式的教學視頻。到目前為止,MOV共有4個版本,其中,以4.0版本的壓縮率最高。MOV 格式最大的特點是跨平台性,不僅支持Macintosh操作係統,還支持Windows 操作係統。
(3)MPEG
MPEG文件格式是運動圖像壓縮算法的國際標準,它采用有損壓縮方法減少運動圖像中的冗餘信息,同時保證每秒30 幀的圖像動態刷新率,已被幾乎所有的計算機平台共同支持。目前MPEG格式有五個壓縮標準,分別是MPEG-1、MPEG-2、MPEG 4、MPEG-7、MPEG-21。常見的VCD和DVD即分別采用MPEG-1 和MPEG-2的標準。它具有壓縮率高,畫麵質量好的優點。
(4)DivX
DivX是一種數字視頻格式,支持MPEG-4、H.264 和最新的H.265 標準的視頻,分辨率可高達4K超高清。DivX已於2013年9月推出全球第一款支持H.265標準,可進行4K超高清視頻編解碼的軟件。DivX格式的畫質直逼DVD,而體積隻有DVD的幾分之一,對機器的要求也不高,號稱DVD殺手。
2.流格式
流格式的出現主要是為了適應Internet網絡實時傳輸視頻文件的需要。它以“邊傳送邊播放”為鮮明特點,支持視頻流緩衝區播放,也支持文件即時連續下載。
(1)RM
RM是Real Networks公司所定製的音頻視頻壓縮規範,稱之為Real Media,用戶可以使用RealPlayer或RealOne Player對符合技術規範的網絡音頻、視頻資源進行實況轉播。RM格式主要用來在低速率的廣域網上實時傳輸活動視頻影像,可以根據網絡數據傳輸速率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壓縮比率,從而實現影像數據的實時傳送和實時播放。目前Internet上已有不少網站利用Real Video技術進行重大事件的實況轉播。
(2)ASF
ASF是(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高級串流格式)的縮寫,是 Microsoft 為Windows 98 所開發的串流多媒體文件格式,由於它使用了MPEG-4的壓縮算法,所以壓縮率和圖像質量都很高。ASF是微軟公司Windows Media的核心,這是一種包含音頻、視頻、圖像及控製命令腳本的數據格式。Windows Media Play支持ASF在Internet網上的流文件格式,可以一邊下載一邊實時播放,無需下載完再聽。
(3)WMV
WMV格式(Windows Media Video)是微軟推出的一種流媒體格式,它是由同門的ASF格式升級延伸而來。WMV(Windows Media Video)不是僅基於微軟公司的自有技術開發的。從第七版(WMV1)開始,微軟公司開始使用它自己的非標準MPEG-4 Part 2。但是,由於WMV第九版是SMPTE的一個獨立標準(421M,也稱為VC-1),所以WMV的發展已經不像MPEG-4那樣是一個它自己專有的編解碼技術。VC-1專利共享的企業有16家(2006年4月),微軟公司也是MPEG-4AVC\/H.264專利共享企業中的一家。微軟的 WMV還是很有影響力的。可是由於微軟本身的局限性,其WMV的應用發展並不順利。第一,WMV是微軟的產品,必定要依賴著Windows,這就意味著解碼部分也要有PC,起碼要有PC機的主板。這就增加了機頂盒的造價,從而影響了視頻廣播點播的普及。第二,WMV技術的視頻傳輸延遲要10 多秒鍾。WMV視頻格式的主要優點有:本地或網絡回放、可擴充的媒體類型、可伸縮的媒體類型、多語言支持、環境獨立性、豐富的流間關係及擴展性等。
(4)GIF
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的原意是“圖像互換格式”,文件是由CompuServe公司在1987年開發的圖形文件格式。GIF圖像是基於顏色列表的(存儲的數據是該點的顏色對應於顏色列表的索引值),最多隻支持8位(256色)圖像深度。GIF文件通過LZW(Variable-Length Code LZW Compression)壓縮算法壓縮圖像數據來減少圖像尺寸。這種格式的文件多用於網絡傳輸。目前幾乎所有相關軟件都支持它,公共領域有大量的軟件在使用GIF圖像文件。GIF格式的優點是適合於網絡,數據量大大減少,傳輸速度快,缺點是顏色容易失真。
(5)RMVB
RMVB格式是一種由RM格式升級延伸出的新視頻格式,RMVB 中的VB 指VBR, Variable Bit Rate(可改變之比特率),較上一代RM格式畫麵要清晰很多,原因是降低了靜態畫麵下的比特率,可以用RealPlayer、暴風影音、QQ影音等播放軟件來播放。它的先進之處在於打破了原先RM格式平均壓縮采樣的方式,在保證平均壓縮比的基礎上合理利用比特率資源,也就是說靜止和動作場麵少的畫麵場景采用較低的編碼速率,這樣可以留出更多的帶寬空間,而這些帶寬會在出現快速運動的畫麵場景時被利用。這樣在保證了靜止畫麵質量的前提下,大幅地提高了運動圖像的畫麵質量,從而使圖像質量和文件大小之間達到了微妙的平衡。另外,這種視頻格式還具有內置字幕和無需外掛插件支持等獨特優點。
二、視頻素材的獲取
(一)利用攝像機獲取視頻素材
隨著個人計算機的普及和家用數碼產品日漸低廉的售價,家用數碼攝像機走進了千家萬戶,教師利用數碼攝像機自製視頻教學材料成為一種新的趨勢。利用數碼攝像機可以在戶外采集視頻素材,再將存儲卡卸下,放入計算機的讀卡器中,計算機就可以像讀U盤中的數據一樣將其中的視頻素材複製或移動到計算機中,也可通過數碼攝像機的專用數據線直接將視頻文件複製或移動到計算機中。
(二)因特網上獲取視頻素材
互聯網上有豐富的視頻素材,可以到專門的視頻網站上去直接下載視頻。但是有些網頁中的視頻是不能直接下載的,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獲取在線視頻素材。
1.從Internet臨時文件中獲取
有些網頁中的視頻素材是不能直接下載的,可以通過在網頁中播放視頻,然後在本機中查找到該視頻文件。具體方法:
首先,在Internet上打開視頻網站,觀看視頻。播放完後,打開IE瀏覽器菜單欄“工具→Internet選項”,如圖3-5-1所示。
圖3-5-1 IE瀏覽器Internet選項
其次,在Internet屬性菜單欄中,在“常規”選項卡窗口下的“瀏覽曆史記錄”選項中,單擊“設置”按鈕。在彈出的“設置”麵板中,單擊“查看文件”按鈕,即可在臨時文件夾中進行查找並複製出所需視頻素材,如圖3-5-2所示。
圖3-5-2 查看臨時文件夾
2.從專門的視頻下載軟件中獲取
網上有大量的視頻資源,但是許多網站的視頻往往隻提供在線觀看,不提供下載,有些雖然可下載,但需要注冊和收取一定費用,這些都給我們收集視頻資源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這裏給大家推薦一個比較好用的視頻下載軟件——碩鼠FLV視頻下載器。它提供了土豆、優酷、我樂、酷6、新浪、搜狐、CCTV等55家主流視頻網站的視頻下載。用戶可以通過下載安裝碩鼠下載器,也可以使用碩鼠官方網站直接下載視頻。
(三)從VCD或DVD光碟中獲取視頻素材
從VCD、DVD視頻光盤中截取需要的視頻片段,已成為獲得視頻資源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用超級解霸進行VCD\/DVD視頻的截取。圖3-5-3 為豪傑超級解霸界麵。
圖3-5-3 豪傑超級解霸界麵
截取視頻的具體方法是:用解霸播放VCD、DVD,點擊工具欄中的“循環\/選擇錄取區域”使之激活,並在適當位置確定開始點和結束點,單擊“錄像指定區域為MPG或MPV文件”按鈕,打開保存數據流對話框,鍵入文件名,設置好保存位置、文件類型,單擊保存按鈕,開始轉換。另外用超級解霸實用工具中的常用工具,可以把MPG文件轉換為AVI文件,或把AVI文件轉換為MPG文件,MPG轉換為GIF文件,還可以把多個MPG文件合並為一個MPG文件。
(四)屏幕抓圖軟件Snagit、屏幕錄像專家
在製作多媒體課件時,常常需要添加一些記錄計算機屏幕中操作過程的視頻文件。比如網絡中許多軟件類的視頻教程,這些大多是對軟件操作步驟的演示視頻。想要錄製類似的視頻文件,可以使用一些屏幕錄像類的軟件進行製作。下麵以屏幕錄像專家軟件為例介紹此類視頻文件的錄製方法。
第一步:打開已經注冊或者購買了的屏幕錄像專家。點擊基本設置,設置需要的選項,如圖3-5-4所示。
圖3-5-4 屏幕錄像專家
第二步:錄製目標設置及聲音設置,如圖3-5-5所示。
圖3-5-5 聲音設置
第三步:開始錄製視頻(點擊紅色按鈕),如圖3-5-6所示。
圖3-5-6 錄製視頻
三、視頻素材的編輯
對於多媒體課件製作來說,將模擬視頻信號進行數字化後,或者獲取數字視頻數據後,還應對視頻文件進行加工處理,編輯成理想的視頻節目,才能集成在多媒體課件中使用。家用數碼攝像機配套的編輯軟件,以及一些低價位的影視製作軟件都能勝任視頻節目的編輯。相關的視頻處理軟件有很多,表3-5-1列舉一些視頻素材處理的任務,提供了相應處理軟件的選擇思路,可以結合實際任務進行合理選擇。
表3-5-1 常見的視頻編輯軟件
目前比較流行的視頻編輯軟件有Ulead公司的Video Studio(會聲會影)、Adobe公司的Premiere、微軟公司的Windows Movie Maker,以及品尼高公司的Pinnacle Studio 8和Pinnacle Edition 4.5等。不同的軟件在處理視頻信息時,各有自己的特性。本節主要介紹Ulead公司的Video Studio Pro X5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