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齋戒,身披道衣,赤著足,披散頭發,來到壇前。
從此諸葛孔明一日上壇三次,下壇三次,總不見有東南風來。
但到了諸葛亮預定那天的將近三更時分,忽聽風聲響,旗幡飄動。
周瑜出帳看時,旗腳竟啪啪作響,飄向西北。霎時間東南風大起。
周瑜駭然大驚說:“天啊,這人竟有奪天地造化的辦法、鬼神不測的法術!若是留著這人,實在是東吳的禍根啊。趁早將他殺掉,免得以後找我們的麻煩。”124三國演義他急忙叫帳前護軍校尉丁奉、徐盛二將:“你們呢各帶一百人馬。徐盛從江上去,丁奉從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壇前,不要問長問短,拿住諸葛亮就一刀砍下他的腦袋來,拿他的首級來請功。”二將領命。徐盛下船,往南屏山來。丁奉帶的馬軍先到,見壇上扶著旗的將士,當風站著。丁奉下馬提劍上壇,不見諸葛亮,慌問守壇將士。將士回答說:“剛剛下壇去了。”丁奉忙下壇尋找,徐盛的船隻已到。二人聚於江邊。小兵來報:“昨夜一隻快船停在前麵灘口,剛才看見諸葛先生披散著頭發下船,那船往上遊方向去了。”丁奉、徐盛便分水陸兩路追趕。徐盛教拽起滿帆,搶風猛追。
遙望前麵船隻不遠,徐盛在船頭上高聲大叫:“軍師不要走了!都督有請!”隻見諸葛亮站在船尾大笑,叫道:“請你們上複都督,好好用兵;諸葛亮暫時回夏口去了,過幾天再見。”徐盛叫:“請稍稍等一等,有要緊話說。”諸葛亮說:“我已料定周都督不肯容我,一定要來加害,預先教趙子龍來迎接。將軍不必追趕了。”徐盛見前麵那條船沒有篷帆,隻顧趕來。眼看追近,趙雲拈弓搭箭,立在船尾大叫:“我就是常山趙子龍!奉令特來迎接軍師。你怎麼敢來追趕?本該一箭射死了你,怕兩家傷了和125氣。—讓你知道我的手段!”說完了,一箭射去,嘣的一聲,射斷了徐盛船上的篷索。
那篷便嘩啦墜落下水,那條船便橫了轉來。趙雲讓自己船上拽起滿帆,乘著順風而去。趙雲的船如飛一般,想追也來不及了。
原來諸葛亮早已算定什麼時候有東風,定好日期,讓趙子龍來一條船等著,借這機會,自己回夏口去了。其實諸葛亮是借著東風,為自己找了個脫身的機會罷了。
且說周瑜還未等到東風起時,已經安排好各路軍馬,衝鋒的準備衝鋒,埋伏的早已埋伏,作好了準備。等到東風一起,東吳老將黃蓋首先駕了二十隻小船,船上裝滿了柴草、硫磺、引火之物,乘風破浪前進。
曹操見黃蓋來投降,不禁哈哈大笑說:“黃蓋來投降我,真是天助我也!”謀士程昱畢竟是個有識之士,說:“丞相啊,看黃蓋的船輕飄飄的,不像是運糧船,加上今天夜間東南風緊得很,不要有陰謀啊!”曹操也不是一個笨蛋,立刻想到了,命令文聘去通知黃蓋的船不要靠近。文聘才接近黃蓋船大喊,黃蓋已經一箭射來,並招呼自己的船衝進曹操大片船隊之中,放起火來。曹操的船是聽了龐統的話,釘在一起了的,行駛起來平穩是平穩,可惜燒起來也沒處可逃,馬上一條船著火條條船著火,在東南風的126三國演義猛刮之下,轉眼間成了一團火海。烈火暴發,千百丈火焰黑氣衝霄直上,砰訇叭叉,爆炸之聲響成一片。當時江麵曹軍船上山搖地動,狂風大作,紅光映雲,熱氣熏灼,火勢之大從未見過。
曹操一見苗頭不對,立即跳上一條小船,由張遼等十幾個人保護著,衝出火陣,逃上岸去。
黃蓋見到大叫:“曹操賊子哪裏走?黃蓋在這裏!”張遼連忙拈弓搭箭,一箭將黃蓋射落江去,這才救了曹操。
曹操的八十三萬大軍,任憑他們人有多眾,武器軍馬有多精,一場大火之下,哪裏逃得出來?不是被火燒死,就是被水淹死,加上周瑜水陸兩路人馬一齊攻擊,眨眼間,已多數葬身火海,隻剩下少數人馬逃得性命。
再說東吳大將甘寧冒充曹操軍隊,來到烏林曹操軍隊屯糧草的地方,同了潘璋、董襲分頭放火呐喊,不但殺死許多士兵,還將他們的糧草燒了個精光。
曹操與張遼引了一百餘騎騎兵,往樹林內逃,眼看前麵沒有一處地方不著火。正走得急,毛玠救了受傷的文聘,引了十幾個騎兵來到。曹操命令他們趕快尋路。
張遼馬上指著前麵說:“隻有烏林地麵,空闊還可以走。”曹操直奔烏林而來。正走間,背後一軍趕到,大叫:“曹賊逃到哪裏去?!”火光中現出東吳大將呂蒙的旗號。
曹操催軍馬向前,留張遼斷後,抵擋呂蒙。
127忽見前麵火把又起,從山穀中擁出一支軍隊,大叫:“淩統在這裏!”曹操肝膽皆裂,手足無措,不知怎麼辦才好。幸好忽然刺斜裏一彪軍到,大叫:“丞相不要慌!徐晃在這裏!”兩軍混戰一場,曹軍奪路往北逃跑。忽見一隊軍馬,屯在山坡前。徐晃出問,正是袁紹手下降將馬延、張凱,有三千北地軍馬,在這裏下寨;當夜看見滿天火起,不敢亂動,恰好接著曹操。
這一仗打下來,曹操大軍除了少數人沒死,八十三萬人馬,死傷大半。
這是曆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曹操從此以後,再不敢攻打東吳。直到晉朝時,西晉才打下東吳,統一了全國。
128第三十回華容道關公抬手南郡城周瑜裝死再說這邊諸葛亮回到夏口,連忙下令分配任務,將一應將軍都派出去埋伏殺敵。
關羽看著大家都有任務,自己身為大將,卻一點任務也沒有,哪裏坐得住?就站起來說:“我關某跟隨哥哥南征北戰,打了多少仗,從來也不落後,今天軍師為什麼不安排我出兵?”諸葛亮笑笑說:“我倒真有一處要緊去處,本想讓你去把守,隻是怕曹操過去待你很好,你心裏過意不去,會放了他,所以不敢派了你去。”關羽說:“曹操過去雖然待我不錯,但我已經為他斬了顏良、文醜,也算報答過他了,軍師還有什麼不放心的?我願意立個軍令狀,若是我放了他,就按軍法處置。隻是曹操如果不從這條路上來又怎麼樣?”129諸葛亮說:“他若不從這條路上來,我也按軍令狀處置。”於是兩人就互簽了軍令狀。
再說曹操一路上這也是伏兵,那也是伏兵,被東吳軍東殺一陣,西殺一陣,死的死,傷的傷,跌跌絆絆,逃出了很多路,走到天亮時分,看看火光漸漸遠去,他心裏才安定下來。
來到烏林以西,曹操忽然笑了起來說:“哈哈,如果諸葛亮和周瑜在這裏伏上一支兵,我還會有命嗎?”正說著呢,鑼鼓震天,火光四起,趙雲殺了出來,曹操嚇得幾乎掉下馬來,幸虧徐晃、張郃死死敵住趙雲,他才逃得一命。
天亮以後,偏偏天下起雨來,忽然間大雨傾盆,淋得曹操的軍隊個個像落湯雞一般。這時已走到北彝陵,大家已經餓得半死,隻好殺馬燒來吃。剛剛搭了灶生起火來,還沒燒好,一彪人馬殺來,卻是張飛。一般將軍見了張飛都害怕,隻有許褚騎了匹光屁股馬與他來戰,徐晃、張遼幫著亂打一氣,這才讓曹操又逃了出去。
來到了華容道,曹操的人馬又饑又乏,連走也走不動了,曹操看見山頂上有煙,隻道是諸葛亮故意迷惑他,偏衝著這裏過來了。突然一聲炮響,兩邊五百校刀手擺開,為首大將關雲長,手提青龍刀,下跨赤兔馬,截住去路。曹操軍士見了,個個亡魂喪膽,他們就是想打也打不動啊。
曹操隻好厚著臉皮,上前求道:“我曹操兵敗如山倒,到130三國演義這裏已經無路可走,望將軍念以前的恩情,放我一馬吧。”關雲長說:“過去關某雖然蒙丞相厚恩,但我已斬了顏良、文醜,解了你白馬之圍。今日的事,怎麼可以以私廢公?”曹操說:“過五關斬六將的事,將軍還記得嗎?大丈夫以信義為重。將軍深明大義,就別打我這隻落水狗吧。”關雲長是個義重如山的人,想起當日曹操的許多恩義和後來過五關斬六將的事,如何不動心?他是敵人越強,他越要拚,敵人弱了他勝之不武,看見曹軍淒淒惶惶,一股子可憐相,就長歎一聲,放走了他們。
原來諸葛亮早已看過星象,知道曹操這次命不該絕,也就放過了他,讓關羽成全了這件美事。
話說周瑜與劉備一起,赤壁一戰,打了個大勝仗,曹操八十三萬人馬燒得剩下沒有多少,曹操收拾殘軍,灰溜溜地回去了,臨走前,讓曹仁、曹洪把守南郡、彝陵。周瑜認為這是個大好機會,就去攻打這兩個地方。不料曹仁同曹洪也不是個好對付的人,就與周瑜大打起來。
這天周瑜親自帶了兵馬,與曹軍大戰,曹軍大敗,都朝城邊上逃跑了。周瑜見南郡的城門大開,城上又沒有人,就下令讓自己軍隊搶城。幾十個騎兵當先衝入。周瑜在他們背後縱馬加鞭,進入城裏。一聲梆子響,兩邊弓弩齊發,勢如驟風暴雨。爭先進入城裏的人馬,都一個跟鬥掉進陷坑裏去了。周瑜急忙勒馬回身,131嘣的一聲,一箭正射中他的左肋,翻身落馬。城裏有人殺出來捉周瑜;徐盛、丁奉二人舍命將他救了回去。
且說那幾天裏周瑜雖然箭傷疼痛,心中卻有主張,他見曹仁親自引了大軍,擂鼓呐喊,前來搦戰,就披了鎧甲上馬,引了數百騎兵出營前來。曹兵已布成陣勢,曹仁立馬在門旗下,揚鞭大罵:“周瑜你這小子,我料你一定要早死,再不敢與我來個刀對刀、槍對槍!”罵聲還沒完,周瑜從騎兵隊中突然縱馬出來,喝道:“曹仁你這家夥!見到我周郎了嗎!”曹軍隻當他重傷著躺在床上,看見了都嚇了一大跳。
曹仁回頭對眾將說:“大家異口同聲罵他!”於是眾軍厲聲大罵。
周瑜大怒,讓潘璋出戰。還未交鋒,周瑜忽然大叫一聲,口中噴血,墜落在馬下。曹兵衝來,眾將向前抵住,混戰一場,救起周瑜,回到帳中。
當晚東吳帳中哭聲四起。眾軍大驚,都傳說都督箭瘡迸發死掉了,各個營寨都掛白布悼念。
曹仁在城中與大家商議,聽說周瑜怒氣勃發,金瘡崩裂,以致口噴鮮血,墜落馬下,一定活不長久了。正議論著,忽報:“吳寨有十幾個軍士來投降。中間還有二人,原是曹兵被擄過去的。”曹仁急忙叫進去問。軍士說:“今天周瑜陣前老傷口碎裂,回132三國演義到寨中就死掉了。眼下眾將領都已掛孝舉哀。我們這些人都受程普的侮辱,特地來投降。”曹仁大喜,立即商議今晚就去劫寨,奪了周瑜的屍體,砍下他的腦袋來,送到許都去。當夜曹仁令牛金為先鋒,自己擔任中軍,曹洪、曹純後麵接應,隻留陳矯領少數幾個軍士守城。初更後出城,直奔周瑜大寨。來到寨門,不見一個人,隻見虛插著一些旗槍,心裏知道中計了,急忙退軍。
四下裏炮聲齊發:東邊韓當、蔣欽,西邊周泰、潘璋,南邊徐盛、丁奉,北邊陳武、呂蒙,紛紛殺來。曹兵大敗,三路軍被衝得七零八落,首尾不能相救。曹仁領了十幾個騎兵殺出重圍,幸好遇上曹洪,就引殘兵敗將一同奔走。殺到五更天亮,離南郡不遠,一聲鼓響,淩統又引一軍攔住去路,截殺一陣。曹仁引軍往刺斜逃走,又遇甘寧大殺一陣。曹仁不敢再回南郡,直奔襄陽大路,吳軍趕了一程,追不上,這才回去了。
原來周瑜是假裝掉下馬死了,其實他壓根兒沒事。
133第三一回取三城一氣周瑜騙道榮還治其身話說周瑜引了數萬大軍,與曹仁、曹洪狠鬥一場,損將折兵,自己也中了毒箭,受了重傷,最後依靠自己的智謀,假裝死亡,引得曹仁他們來劫營,這才打敗了曹軍。打了勝仗後,他們心中大喜,立即來到南郡,想進城去收拾殘局。不料剛剛來到城下,發現城牆上旌旗整整齊齊插著,不像是打敗了的軍隊應有的景象,正驚疑不定,城上一位大將伸出腦袋來,大叫說:“周都督請了,抱歉抱歉,多有得罪了!我是常山趙子龍,奉了軍師的命令,早已將這座城池打下了。你們來遲了一步!”周瑜花了那麼大的力氣,反被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就占了城池,不由大怒,下令攻城,不料城上箭如雨一般射下來,周瑜沒有辦法,隻好退後。他與大夥兒合計,不如先派人攻下荊州和襄陽,再回來攻南郡也不遲,就讓甘寧帶兵取荊州,讓淩134三國演義統帶兵攻襄陽。正在分派任務,探子前來報告,說諸葛亮打下南郡之後,得到了曹軍的兵符,連夜假冒曹仁的命令,讓荊州人馬來支援,結果,荊州人馬剛剛出城,背後張飛就殺進城去,奪了荊州;襄陽是夏侯惇守著,也得到了兵符說曹仁請他立即去支援,他兵一出城,背後關羽就帶兵進了城。
周瑜氣得嘴都歪了,鐵青著臉說:“他們的兵符是從哪裏得來的?”程晉說:“原來兵符是掌握在曹仁手下陳矯手裏的,趙子龍攻下了南郡,兵符都到了他們的手裏,所以順順當當取下了荊州和襄陽二城。”周瑜氣不打一處來,他耗費了多少的精力,而好處全被諸葛亮一下子得了去,於是大叫一聲,傷口崩裂,昏死過去。
蘇醒過來以後,周瑜咬牙切齒,要發兵去打諸葛亮。魯肅再三勸他,說東吳原是與劉備合力打敗了曹操,如果轉身去打劉備,劉備一急投降了曹操,二人合力打東吳,東吳可吃不消。
不如他自己去一趟荊州,與劉備說說理看。
周瑜左思右想,覺得打劉備也沒有十分把握,再說曹操若來個乘虛而入,豈不是糟糕?還是聽魯肅一句吧。就讓魯肅去了荊州。
再說魯肅來到了荊州,對劉備說:“劉皇叔啊,我們東吳曆盡千辛萬苦,花了多大的力氣,才救得你們,你們怎麼可以135趁我們打仗沒空,就奪了我們的荊州、南郡、襄陽等地?”諸葛亮代劉備回答說:“魯先生啊,你是一個高明的人,怎麼說出這樣沒力氣的話來?這些地方原本就不是你們東吳的,而是劉表的,劉表雖死,他的兒子劉琦還在,我主公是劉琦的叔叔,我們幫他看守,怎麼說是占了你們的地方了?”魯肅說不過他,支支吾吾說:“這話倒也有道理。隻是劉琦在什麼地方?”劉備請出生病的劉琦來與魯肅相見。魯肅沒話說了,隻說了句:“萬一以後劉琦不在了,那怎麼說?”諸葛亮說:“到時候我們再說吧。”魯肅回到東吳說給了周瑜,周瑜說:“劉琦年紀輕輕,一時三刻哪裏死得了?”魯肅說:“都督放心,我看劉琦病懨懨的,活不了幾天了。”周瑜這才無話可說。
話說劉備一直以來隻在小地方待待,一下子得了南郡、襄陽、荊州三個大城市,心中十分高興,請教了當地名人馬良後,說還得打下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積收錢糧,這樣才能站得住腳。劉備決定先攻湘江之西的零陵。
再說零陵太守劉度,聽說劉備軍馬到來,就同兒子劉賢商議。
他們依靠手下大將邢道榮,想與劉備對抗。
邢道榮是個沒見過什麼世麵的人,隻道自己武藝高強,就136三國演義領了兵來戰諸葛亮。他手裏提著一把大斧頭,橫衝直撞地來殺諸葛亮,不料諸葛亮撥轉手推車走了。他看見諸葛亮背後豎的是麵大黃旗,就望著黃旗追來,追過山腳,正遇上張飛。
邢道榮以為自己的本事不錯,就與他打了起來,不料打不了幾個回合,就發覺自己遠遠不是他的對手,氣喘籲籲的,隻好撥轉馬頭就跑;沒跑了幾步,迎麵又一員大將衝來,卻是趙子龍。
他久聞趙子龍的大名,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對手,就下馬投降了。
劉備見綁了邢道榮來,說要斬他,諸葛亮說:“邢道榮,你若捉了劉度來,我就算你立了大功。你有辦法嗎?”邢道榮眼珠子轉了幾圈,說:“軍師若肯放了我,我就一定捉了劉度來。你們先放我回去,今天夜裏來劫寨,我趁亂一把捉住他。”劉備不相信他的話,諸葛亮卻答應他,放了他回去。
邢道榮回到自己那裏,對劉賢說:“劉將軍啊,我們可以將計就計。今天伏兵在寨外,等到諸葛亮、劉備來劫寨了,一下子抓住他們豈不是更好?”當夜二更時分,天黑漆漆的,沒有月亮,劉度要自己的兒子劉賢與邢道榮分頭伏兵,等在那裏。
忽然間,有一隊人馬,摸著黑,來到零陵軍的寨門口,他們各自帶著柴草,一齊放起火來。
邢道榮隻道他們上當了,大喜,就同劉賢一齊殺了出來,137那支軍隊馬上退了下去。追了十幾裏路,忽然那支軍隊一個人也不見了,邢道榮大驚,叫聲“不好”,約了劉賢回來。才走到自己寨門前,一員大將衝出來,卻是張飛。
劉賢一看苗頭不對,說:“還不如轉身去劫諸葛亮的寨算了!”走不到十裏,又另外一支軍隊殺出來,卻是趙子龍,隻一槍將邢道榮刺落在馬下。
劉賢急急忙忙逃跑,背後張飛緊緊追來,衝上前,一把將他扯下馬來活捉了。劉賢被綁到劉備營中,劉備解了他的綁,反賜酒為他壓驚,讓他進城去說服父親劉度。劉賢回到城裏,說了前前後後的事,劉度感激劉備的仁義,加上知道自己遠不是劉備、諸葛亮的對手,也就獻了城,投降了他們。
劉備讓劉度仍舊擔任零陵的太守,隻將他的兒子帶在自己身邊。
一城的老百姓因為可以不吃戰亂的苦頭了,大家都很高興。
原來諸葛亮早已知道邢道榮是假投降,故意來個將計就計。
138第三二回趙子龍計取桂陽智張遼處驚不變話說劉備打下零陵,就讓趙子龍去攻打桂陽。桂陽太守趙範手下的將軍是兩個打獵出身的人,一個叫陳應,一個叫鮑隆。
陳應不服趙雲,先去與他打了一仗,沒幾個回合就被趙子龍捉了去。趙子龍放了他,讓他回去勸趙範,趙範也就投降了。
本來嘛,這也是好事一件,不料趙範有個寡嫂,長得十分美麗。趙範想與趙子龍套熱乎,喝酒間說要將嫂子嫁給趙子龍,趙子龍認為他是在使美人計,一拳將趙範打倒在地,回到自己的軍營裏去了。
趙範連忙叫來了鮑隆與陳應,說:“我好意待趙子龍,他翻臉走了,這件事怎麼辦?”陳應吃過趙雲的苦頭,說:“要打是打不過他的,不如我們兩個假裝投降,太守你明天來與他打,我們就躲在他的背後,139借機會捉住了他,你說好不好?”趙範想不出其他辦法,也就答應了。
於是鮑隆與陳應帶了五百人馬,來到趙雲帳中,說:“趙範這個人良心太壞,想使用美人計灌醉了將軍,然後殺了你,去曹操那裏邀功,我們看見將軍發怒出來了,心想再下去會連累我們,所以我們來投降將軍了。”趙子龍是何等樣人,會隨隨便便上這種人的當?他一看這情勢就判斷出其中的蹊蹺,立刻裝出一副十分高興的樣子,說:“難得你們兩人有見識,不跟隨趙範一起害我。來,來,來,我們一起喝酒,明天共同去打趙範!”陳應、鮑隆還以為趙雲真的上了他們的當,大喜,坐下來大吃大喝起來。趙子龍殷勤勸酒,一來二去之間就將他們倆灌了個爛醉如泥。等到他們喝醉了,趙子龍吩咐手下一人一根繩子將這兩人綁結實了,扔在地上,然後找來他們帶來的五百人,問是怎麼一回事。那些士兵知道事情敗露,嚇壞了,連忙將他們的假投降說了出來。趙子龍等到半夜的時候,“嚓嚓”兩刀將鮑、陳二人殺了,又讓投降過來的五百軍馬走在前麵,自己領了一千人馬跟在後麵,來到城下,叫:“我們是鮑將軍和陳將軍的手下,快快報告太守,鮑將軍和陳將軍將趙子龍殺了,特地來報喜!”城上火把照下來,看見正是自己人,就開了城門,趙子龍一馬當先衝進城去,將睡在床上的太守趙範一把捉住了,然後140三國演義去報告劉備。
劉備進了桂陽城,放了趙範,用好話撫慰他,還是請他擔任桂陽太守。趙範見劉備果然講仁義,也就投降劉備,仍舊做他的太守去了。
講起趙子龍不肯娶趙範嫂子的事,劉備勸趙子龍娶下來,趙雲說社會還不安定,不肯娶,劉備也就罷了。但是趙子龍這般會用計謀,卻讓劉備高興得不得了。
話說東吳孫權帶了兵與曹操手下大將張遼在合肥大戰,張遼有勇有謀,很不好對付,打了幾仗,互有損傷。
這一天,東吳大將太史慈進帳對孫權說:“我部下有一個名叫戈定的人,同張遼手下養馬的士兵是兄弟,他因為養馬的事受了責罰,懷恨在心,叫人來通報,今天夜間放火為號,與我們裏應外合,一舉殺了張遼,奪下城池。我請求給我一些兵馬,去接應他們,怎麼樣?”孫權問:“如果能夠成功倒不失為一個好計策。現在戈定在什麼地方?”太史慈說:“已經混進城裏去了,就給我五千人馬吧。”孫權因為自己的將軍被張遼殺了,急於報仇,也就答應了他。
於是太史慈帶了人馬躡手躡腳地出發了,等在城外,隻等城裏一有動靜,戈定打開城門,他就衝進去。
再說戈定原來是太史慈的同鄉,他與太史慈商量好了,趁141著打仗的時候偷偷混進城,找到他的兄弟,說:“我已與太史將軍商量好了,由他等在城外,你打算怎麼辦?”那兄弟說:“這裏離中軍很有些路,半夜裏我在草堆上放起火來,你在城裏大喊‘造反了,造反了’,他們一定亂起來,我們趁勢可殺就殺了張遼,殺不了也開了城門引了太史將軍進來。”再說那天正好是張遼將軍打了個勝仗,犒勞過三軍後,吩咐眾軍士不許解了鎧甲睡覺,要加倍警惕。左右將士說:“吳兵逃得好遠,何不休息休息?”張遼說:“打仗的人應該勝了不懈怠,敗了不喪氣。如果吳兵偷偷來襲擊怎麼辦?”正在這天夜間,突然後寨火光衝天,城中一片喊“造反”的聲音。有些軍士亂竄亂跑;來報告火情的人,一批接著一批。
張遼翻身上馬,提了槍喊道:“大家不要驚慌,即便有人造反,難道合城的人都會造反嗎?誰再亂竄,先殺了誰!”由於為首的大將鎮定自若,部下們也漸漸安下心來。不久,部將李典已經捉住了戈定。張遼問明了情況,將戈定一刀殺了,自己則帶了兵巡邏起來。
就在這同時,城外鼓聲震天,許多軍馬在呐喊。
張遼說:“果然是裏應外合,我們何不來個將計就計?”他下令叫人在城裏放起火來,開了城門,放下吊橋,一麵142三國演義派人埋伏。
太史慈領了人馬在城外,見城門開了,隻道是戈定開的,大喜,帶頭衝了進來。他原是東吳數一數二的勇將,凡打仗都衝鋒在前,這次也不例外。哪裏知道,剛剛衝進城,一聲炮響,亂箭大雨一般射下來。李典和樂進帶了兵殺了出來。太史慈不防有這一手,一下子身中好幾箭,差點兒摔下馬來。幸好吳將陸遜、董襲趕到,才救了太史慈。但是由於傷重,回去不久就死了。
可憐這麼一員勇將,四十一歲就死在這一場計劃得不周密的戰事中。
143第三三回周瑜巧施美人計孔明二次氣周瑜話說魯肅去討荊州,被諸葛亮幾句話擋了回來,隻好回去說給周瑜聽。
周瑜心裏非常生氣,卻又無可奈何,正好這時,劉備的妻子甘夫人生病死了,周瑜猛然想到一條計策,他與孫權商量好,假裝說孫權的妹妹很是漂亮賢慧,要嫁給劉備,騙了劉備到江南來,然後將他軟禁在東吳,要諸葛亮拿了荊州來換劉備這個人。
這計策孫權也同意了。
再說劉備死了甘夫人,心裏悶悶不樂,突然東吳呂範過江來,對劉備說:“人沒有了妻子,如同房屋沒有棟梁一般。咱們主公吳侯有一個妹妹,長得美麗賢慧,願意嫁給劉使君,吳侯特地讓我來做媒。”劉備說:“我的年紀這麼大了,吳侯的妹妹正當青春,豈144三國演義不是耽誤了她?”呂範說:“吳侯的妹妹從小胸懷大誌,不是英雄是不肯出嫁的,皇叔名聞天下,正好與她匹配。”劉備請呂範住下,說第二天回他的話。他進去與諸葛亮商量這事。
諸葛亮笑著說:“這一定是周瑜想出來的計策。我隻要略使一個小小的計謀,就讓吳侯的妹子屬於主公,周瑜一籌莫展,荊州萬無一失。”於是諸葛亮讓趙雲同了劉備一起去東吳,並讓他隨身帶了三條錦囊妙計(也就是放在小布袋裏的三張字條,裏麵寫有諸葛亮的計策)。
再說劉備同了孫乾、趙子龍,帶了五百人馬,乘船去了東吳。
到了對岸南徐州,趙子龍先看了第一條妙計,馬上按計辦事。
當天趙子龍就讓五百士兵穿上紅衣服、綠衣裳,披著彩布,買了許多禮物,牽著羊抬著酒,敲敲打打,先去拜見大喬、小喬的父親喬國老。
因為這是周瑜的計謀,不是真的要將孫權的妹子嫁給劉備,所以喬國老雖然身為周瑜的嶽丈,卻是被蒙在鼓裏,一點也不知情,等到劉備說是來成親的,心裏不免暗暗埋怨女婿,怎麼這樣的大事也不事先與他打個招呼。當天夜裏,他就去拜見自己的親家母、孫權的母親吳國太,向她道喜,說她要嫁女兒了,145這樣的大事,怎麼不早跟他說一聲。
吳國太吃了一驚,說:“哪有這樣的事?我女兒的大事我怎麼會不知道?”喬國老說:“城裏已鬧得沸沸揚揚,國太還要瞞我做什麼?”吳國太立即派人外出打聽,回來說果然街上都在說劉備的士兵買了多少禮物,就我們這幾個人不知道了。吳國太見孫權與她說也不說一聲就將自己的妹子、她的女兒許配給了劉備,不由大怒,叫了孫權進來。孫權大吃一驚,隻好承認實有其事,隻是不是真的,不過是一個計策而已。吳國太大罵周瑜,說什麼計策不會想,居然拿她的女兒使起美人計來了。她在親自看過劉備的人品之後,決定將錯就錯,還是將女兒嫁給劉備算了,否則她女兒的臉麵往哪裏擱?劉備就這樣,順順當當娶了一個美女為妻。
且說劉備與孫權的妹子結婚以後,兩個人高高興興地在東吳度蜜月。周瑜見第一條計策不靈,就想出了第二條計策來:吩咐物質上、享樂上盡量滿足劉備,讓他在安逸舒適的生活中消磨掉鬥誌,再不想回荊州去。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天又一天,劉備這輩子是一直在艱苦的生活中度過的,幾時有過這樣的好日子?
還真的快活得忘記回荊州了。
轉眼間到了年底,趙子龍幾次去見劉備都沒見著,心裏也是十分焦急,正沒有辦法的時候,想起諸葛亮軍師給的錦囊妙計,146三國演義連忙打開第二個來,一看,立即跑到劉備那裏,用很急促的語氣悄悄對他說:“主公,大事不妙,曹操要報以前的赤壁之仇,已經派了五十萬大軍攻打荊州來了!”劉備一聽這個假消息,急得不得了,馬上去與妻子說了。
孫夫人想與她哥哥、母親道聲別,劉備說萬萬不可,萬一他們故意拖住了,如何是好?於是他們夫妻兩個借口去江邊祭祖,偷偷出發回荊州去了。
孫權一得到消息,派了人馬去追趕。第一撥是陳武、潘璋,帶了五百人馬。
再說劉備與孫夫人正走得急,前麵東吳大將徐盛、丁奉守在路口,不讓過去。趙子龍馬上拆開第三條錦囊妙計,看後立即對劉備說了,劉備馬上去求孫夫人。
孫夫人上前怒聲對徐盛、丁奉說:“你們兩個想造反嗎?
我和劉使君是夫婦,不是私奔的人,你們攔在路上,是打算搶我們的財物不是?”徐盛、丁奉和後麵追上來的陳武、潘璋被孫夫人夾七夾八一頓臭罵,心想,她與主公孫權是兄妹,說到後來還是我們的不是。我們得罪了他們,怕將來吃不了好果子,還是放過他們算了。
回去的路上,他們又看見蔣欽和周泰兩個,帶了許多人馬,飛一般地追來,問:“你們看見劉備與孫夫人過去嗎?”147徐盛等人說:“我們豈止看見?還被孫夫人惡狠狠罵了一頓,她和主公是兄妹,我們有什麼法子?”蔣欽說:“主公就怕你們抓不了他們,特地讓我們帶了一口寶劍在這裏,不論他們說什麼,讓我們殺了他們就是。”他們說:“劉備他們已經去了有半天了,怕追不著了。還是分水路陸路兩路追吧。”於是他們合力去追劉備一行人。周瑜還不放心,自己帶了人馬也追來了。
剛剛要被吳軍追上,突然發現岸邊停著二十多條船,劉備他們高興得大叫一聲,紛紛上船。這船果然是諸葛亮派來的,連諸葛亮本人都來了。
船走了一段時間,諸葛亮命令拋棄船隻上岸,周瑜等人也舍棄船並力死追,眼看要追上時,關羽、魏延、黃忠等人領了大隊人馬一齊包圍了周瑜,並讓士兵大叫:“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又恨又氣,傷口再次崩裂,倒撞在地,昏了過去。
148第三四回三氣送掉周瑜命吊喪終見諸葛情話說曹操眼看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之下,奪了許多城池,漸漸要成大業,他知道劉備不是一個久居人下的人物,就想了一個利用東吳和劉備之間矛盾的計謀:借皇帝的名義,封了周瑜為南郡太守。南郡明明在劉備手裏,封周瑜為它的太守,就是讓周瑜去攻打南郡。這個計謀不可謂不毒。
果不其然,周瑜受封之後,愈加想報前幾次敗在諸葛亮手下的仇,再一次讓魯肅去討還荊州。劉備早已聽了諸葛亮的授意,聽到魯肅的話,大哭不止,一句話也不說。魯肅被劉備哭得莫名其妙。
這時候,諸葛亮才出來解釋說:“魯先生莫怪,我們主公實在有話說不出口。本來嘛,我主公說,等到他打下了西川,就將荊州還給東吳,但是益州的劉璋是我主公的兄弟,同是漢149朝骨肉,叫他如何下得了手?不還嘛,你家主公孫權是他的妻舅,麵子上不好看。所以他左右為難唄。”魯肅見劉備哭得傷心,就回去將這話報告了周瑜。
周瑜說:“子敬啊,你真是一個忠厚人,這是諸葛亮的計策。
這樣吧,你再去一趟,就說他們下不了手,那麼由我們東吳出兵去打下西川,與他交換荊州。”魯肅說:“我們要打西川?這得花多大力氣啊?我們豈不是吃虧死了?”周瑜說:“你啊,真是,怎麼說你才好呢?我會真的去攻打西川嗎?你就說我們軍隊路過時讓劉備出來勞軍,送些軍糧什麼的犒勞犒勞我們。我趁著他不備,一刀殺了他,荊州不是唾手可得嗎?”於是魯肅又去了一趟荊州。這次劉備滿口答應,周瑜以為劉備和諸葛亮中了他的計,心裏高興得不得了。
再說這時的周瑜,箭傷已經漸漸好了,他見劉備中計,就即日派出大軍,讓甘寧為先鋒,徐盛、丁奉為第二隊,自己居中,淩統和呂蒙為後隊,帶了五萬人馬,浩浩蕩蕩直奔荊州。來到了離荊州不遠的公安,隻見江麵上一隻船也沒有,也沒有一個人前來遠迎。探子來報,說荊州城上隻插著兩麵白旗,空蕩蕩的,不見一個人。周瑜心裏很不踏實,親自帶了三千人馬,與甘寧、徐盛等一班軍官,來到荊州城下。城上仍不見一個人。周瑜吩150三國演義咐叫城門。
城上探出一個人來問:“你們是哪裏的軍隊?”城下人回答:“是東吳周都督親自在這裏!”話還沒有說完,城牆上一聲梆子響,城上軍士一齊豎起刀槍。
敵樓上趙雲出麵說:“周都督這次兵馬出發,到底是為了什麼?”周瑜回答說:“我是替你主公打西川去了,你們難道還不知道嗎?”趙雲說:“咱們軍師已經知道都督使的是‘假途滅虢’的計策,想趁我主公出來犒勞軍隊殺他。你還不如與我算了吧!”周瑜一聽,知道苗頭不對,趕緊勒馬便回。隻見探馬來報,關羽、張飛、黃忠、魏延從四麵八方殺來,大叫著要活捉周瑜。
周瑜氣得要死,箭傷複發,大叫一聲,從馬上倒撞下來。
回去不久,舊傷複發,回到江東,再好不起來,臨死時大叫:“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老天爺啊,你既然生下我周瑜,為什麼還要生下諸葛亮呢?可見他的胸襟是狹隘了些,容不得人家比他強,這才使自己連連受挫,死不瞑目。
周瑜死掉的消息傳到荊州,諸葛亮靜下心來一想,劉備的大敵是曹操,與東吳隻能講團結,不能互相廝殺,否則兩敗俱傷不說,曹操還會趁勢滅了兩家。自己應該借吊喪的機會,主動去與東吳和好,否則後患無窮。
151於是他就帶了趙子龍一個人,乘了隻小船,出發去了東吳。
東吳的將軍們聽說諸葛亮來吊周瑜的喪,一齊大怒說:“這個軍師活活氣死了咱們都督,現在都督死了,他倒假惺惺地來吊喪,看我們不一刀劈了他!”當時周瑜的靈位在柴桑。人家畢竟是來吊喪的,諸葛亮一到,魯肅隻好出來迎接。部將們想殺諸葛亮,看見亦步亦趨跟在他後頭的是趙子龍。隻見他手按劍柄,兩隻眼睛炯炯有神地盯著左右,一副警惕性很高的樣子。這些將軍知道趙子龍是個在曹操百萬大軍中進進出出如入無人之境的人物,武藝十分高強,若是自己動手,還不被他首先一劍砍翻了?哪裏敢隨便動手?隻是都怒目而視,十分仇恨。
隻見諸葛亮將帶來的祭物擱在周瑜靈前,奠了酒,然後跪在地上,邊哭邊讀祭文:嗚呼公瑾,不幸夭亡!
修短固天,人豈不傷?
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君其有靈,享我烝嚐!
……他一麵哭,一麵讀,十分傷心。
152三國演義諸葛亮首先曆數了周瑜的功勞、人品,讚揚了他的聰明智慧,回憶了與自己的友誼,然後悲傷他的早逝。真是字字血,聲聲淚,連邊上聽的人,也個個為諸葛亮的悼辭所感動,人人為之哭紅了眼睛。
於是許多人就在想了:“這是怎麼一回事?聽諸葛亮眼下的哭,絕對不是裝出來的,但是一直在傳諸葛亮如何如何刁難咱們都督、如何故意讓都督氣死,恐怕其中另有隱情。咱們的都督也真是的,幹嗎處處與諸葛亮為難?看來,恐怕……恐怕是咱們都督自己氣量太小了吧?”別小看諸葛亮這次冒險去吊周瑜的喪,其實他這一哭,消除了東吳人的許多誤會,對於增強劉備與孫權之間的團結是非常必要的,絕對是個聰明之舉。
153第三五回龐軍師有意藏拙取長安以退為進話說諸葛亮去東吳柴桑吊周瑜的喪時,曾經遇見過龐統。
他與龐統一個號稱“臥龍”,一個號稱“鳳雛”,是兩位當世最有智慧的人物。龐統曾去曹操那裏觀察過曹操的言行,也去過孫權那裏,孫權見他相貌古怪,行為中透著一股子傲氣,心裏很不舒服,不肯重用他。諸葛亮這次在江東碰巧遇見龐統,兩人惺惺相惜,諸葛亮竭力推薦他去劉備那裏,還特地為他寫了一封保薦信。
龐統到了劉備那裏,劉備久聞龐統的大名,先還客客氣氣地出來迎接他,後來也犯了孫權的同一毛病,見他相貌醜陋,言語傲慢,心裏很不舒服,就讓龐統到一個小小的耒陽縣去擔任縣令。
這天諸葛亮正好有事不在,龐統見劉備對待他冷淡,隻是154三國演義淡淡一笑,也沒拿出諸葛亮的推薦信來,就勉強去了耒陽。過了些日子,有人報告劉備,說龐統到了耒陽整天喝酒為樂,從來不理政事,縣裏的一切事務全荒廢了,劉備就叫張飛去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張飛來到耒陽,軍民官吏都來迎接,唯獨不見龐統出來。
問他人在哪裏,說他一天到晚隻知道喝酒,喝醉了睡,睡醒了喝,現在正高臥在床呢。張飛大怒,要去一把揪他出來。同去的孫乾勸張飛不要魯莽,讓人先去叫他。過了好久,龐統才衣帽不整、醉醺醺地出來了。
張飛生氣道:“我哥哥當你是個人物,才讓你當縣令,你為什麼一天到晚隻喝酒,不理政事?”龐統笑嘻嘻道:“百裏方圓的彈丸小縣,能有多少大事?
將軍你小坐片刻,看我立刻處理完這些事。”他馬上坐下來,讓人取出這一百來天要辦的公文,傳來原告、被告、證人,讓他們都跪在下麵,他嘴裏問,手裏寫,耳朵聽,不到半天工夫,都已處理得明明白白,有條有理,沒有一件是稀裏糊塗的。張飛大吃一驚,連忙向他道歉。
龐統這才取出諸葛亮的保薦信來。劉備知道了這件事,當麵向他賠罪,立馬重用了他。龐統就是用這樣的方法讓劉備看出他的才能來的。
話說西涼太守馬騰由於看不慣曹操挾持皇帝胡作非為,想155造反打倒他,反被曹操殺了。馬騰的兒子馬超,是個年僅十八的英俊小將,十分英勇。他得到父親被殺的消息之後,立馬與父親的義兄弟韓遂,帶了大將龐德、馬岱,領了二十萬大軍,殺了進來。
馬超打到長安的時候,長安的太守是赫赫有名的鍾繇。他在文學藝術上很有成就,但是於打仗卻不在行。他看見西涼兵馬滿山遍野地攻來,先慌了手腳,立即報告曹操,一麵出兵迎戰。
鍾繇與馬超的部下馬岱僅打了區區一個回合,就敵不住了,逃進城去。馬超和韓遂引了大軍將長安城團團圍住。
長安城原先在西漢時候作過國都,城郭堅固,壕塹險深,急切間哪裏攻打得下來?這樣一連圍了十天,還是攻不進城去。
馬超的部將龐德想了一個辦法,說:“長安城裏的水是鹹的,一般人難以下咽,加上城裏缺柴少草的,十天圍下來,他們物資匱乏,我們隻要如此如此,就可以打下城來。否則等到曹操救兵一到,就難辦了。”馬超說:“這個計策很好,我們就照此辦理。”他立即發了一麵“令”字旗給傳令兵,吩咐圍城的軍隊慢慢退去,一股不慌不忙的樣子。馬超本人則親自壓後,不讓城裏軍隊乘亂追擊。
城上守望的軍士看見了,忙不迭報告鍾繇,說馬超的軍隊不知為什麼漸漸退了去。鍾繇想不出馬超退軍的理由,親自去156三國演義城上往下一望,發現真的退走了。心裏還不放心,又派了探馬去察看,馬超的軍馬果然退了足足有二十裏路。
他心裏想:“嗯,可能是馬超聽到曹丞相的救兵要來的消息了,或者他們西涼那裏出了什麼問題,要不,平白無故是不會退兵的。”他一麵派了幾個探子遠遠盯著馬超的軍隊,讓他們一有動靜就馬上報告,一麵放出軍民出城打柴取水,吩咐他們聽他城上的號令,一有風吹草動,馬上逃回城裏。頭幾天倒真緊張,幸好馬超的兵馬沒有動靜,出城的軍士百姓個個沒出什麼事,所要的柴草和淡水都取了來。一直到第五天,探子來報,馬超的軍隊在動了,鍾繇吩咐城外所有人趕快進城,再不要出去。
於是他又牢牢守住城門,城牆上城牆下看得緊緊的。這天夜裏,鍾繇的弟弟鍾進負責把守西門,約莫三更時分,附近什麼地方突然火起,鍾進忙領了人來救火,猛然背後一個人轉了出來,大喝道:“大將龐德在這裏!”說著,手裏大刀一刀砍了下來,鍾進措手不及,被他砍個正著,下馬死了。龐德殺掉幾個守城的軍士,斬落城門大鎖,開了城門,馬超等軍馬一擁而進。
長安這個城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打了下來。
原來就在鍾繇允許士兵百姓出城打柴取水的同時,西涼人化裝成老百姓一起進了城。
157第三六回詬罵計曹洪失城放牛馬丁斐救操話說鍾繇所守的長安被攻破,鍾繇隻好退到潼關,一麵立即派人報告曹操。曹操也知道鍾繇不是馬超的對手,趕緊叫來大將曹洪和徐晃,對他們說:“你們帶一萬軍馬去幫助鍾繇守住潼關,十天之內不被他們打下來就是你們的功勞,如果十天之內丟失城池,你們都要被殺頭!十天之外,不算你們的過失。記住,十天,千方百計保住十天!在這十天中,我將帶領大軍來到。”曹洪說:“多的真不敢說,但區區十天我還是敢擔保的。”曹仁說:“曹洪這人性子暴躁,我怕他守不住十天呢。”曹操說:“不要這樣不相信曹洪,你還是為我押糧草去吧。”於是曹洪他們領了一萬軍隊,緊趕慢趕地來到潼關。
再說曹洪也姓曹,原是曹操的堂兄弟,曹操還是信得過他的。他一到潼關,心裏想:“馬超、韓遂他們雖然兵力強大,158三國演義但是我隻要死死熬過這十天,也就立了功。打起仗來勝負難料,不打仗你卻奈何我不得。”馬超他們知道曹洪的兵馬已到,急於要同他們廝拚,看見他們不出戰,就在城下大罵。先是罵曹洪是“縮頭烏龜”“膽小鬼”“武藝低微”,後來越罵越不像話,索性罵起曹操本人和他的祖宗來了。幾百個嗓門響、喉嚨大的人,在城下百般毀罵,連曹操家的虱子、跳蚤也被罵斷了根。曹洪原來就是一個性子暴躁的人,聽著聽著,不由大怒起來,說:“馬超是什麼東西,竟敢這樣的罵我們曹家,看我不剁下他的腦袋來當作酒杯!”他翻身上馬,提了刀要出城去。
徐晃的腦子比較清醒,勸他:“曹將軍忍一忍吧。他們是故意罵你,讓你出城,他們才可以打下城來。我們就塞住耳朵讓他罵十天吧,等到十天一過,再下城廝殺不遲。”馬超他們見罵得還不夠,就派人繼續罵,一批罵的人喉嚨啞了,就換另一批人再罵。一天十二個時辰他們少說總要罵八個到九個時辰。罵的話時時翻新,罵了曹操罵曹洪,罵了祖宗罵子孫,罵了曹家的親戚朋友,罵曹洪的武藝。後來不知哪裏打聽來的,竟然罵起曹洪種種失敗吃癟的經曆。曹洪本來就性如烈火霹靂,幾次三番想下城同他們惡狠狠打一架,都被徐晃苦苦勸住。罵到第九天,西涼兵罵的人索性下了馬,脫了衣服,打了個赤膊睡在地上,讓自己的馬吃草去了。曹洪幾時被人這159樣侮辱過?眼看徐晃不在身邊,悄悄備了馬,領了三千兵衝殺下來。馬超的兵爬起身來就跑,鎧甲、馬匹丟了一地。徐晃聽說曹洪不聽自己的話殺下城去了,知道不妙,連忙去救。果然,馬超大隊埋伏著的人馬立即將他們包圍得鐵桶似也,一場好殺,不但奪下了潼關,還殺得曹洪和徐晃找不著東南西北。幸好就在這天曹仁已領兵來到,才救了他們。
話說曹操大軍來到潼關,與馬超對陣,馬超與曹操有殺父之仇,一見到他就咬牙切齒,衝殺過來,西涼兵馬英勇非凡,曹軍大敗,曹操差點兒死在馬超手下。
曹軍大將徐晃獻了一個計策說:“眼下丞相大兵在這裏,對手賊兵也全部屯在關上,河西那邊,一定沒有準備;若是領一支軍隊偷偷渡過蒲阪津,事先截住賊軍歸路,丞相正麵攻擊他,賊軍兩麵不能接應,形勢對他們來說就很危險了。”曹操認為很對,就派徐晃同朱靈一起事先伏在山穀之中,待曹操大軍渡河北的同時攻擊他們。徐晃、朱靈領命,先引四千軍暗暗去了。
曹操下令,先教曹洪去蒲阪津,安排船隻、木筏;曹操親自領兵渡渭河。這事早有探子報告了馬超。
馬超說:“現在曹操不攻潼關,反而派人準備船隻、木筏,要渡河北,一定是想截住我的後路。我就引一支軍隊循河守住岸北。曹操的兵馬渡不成河,不出二十天,河東糧草吃完,再160三國演義循著河南攻擊他,曹操這家夥可以捉住了。”韓遂說:“用不著那麼複雜。你沒聽兵法中說過,‘兵半渡可擊’,隻要等待曹操的兵渡到一半,你就在南岸攻擊他,曹操的兵就都死在河中央了。”馬超說:“叔父說得很對。”就立馬派人去探聽曹操幾時渡河。
再說曹操整兵已畢,分了三部分軍隊,去渡渭河,等到人馬來到河口的時候,太陽剛剛升起。曹操先讓精兵渡過北岸,建立起幾個營寨來。曹操親自帶領親隨護衛軍將百把人,自己則按劍坐在南岸,督促著軍隊渡河。忽然有人來報:“後邊白袍將軍來了!”眾人都認得白袍將軍是馬超,領教過他的勇猛無敵,嚇得亂糟糟地一擁下船。河邊軍人爭著上船,喧嘩吵鬧之聲不絕。
曹操心想自己是領軍的人,一驚慌豈不是亂了軍心?於是坐著不動,按著劍讓大家靜下來別鬧。
隻聽得耳邊人喊馬嘶,蜂擁而來,船上一員將軍一躍上了岸,大叫:“賊人來了!請丞相速速下船!”曹操回頭一看,卻是勇將許褚。
曹操嘴巴裏還在說:“賊人來了又怎麼樣?”回頭再看,馬超已經離他就百十步路了。許褚不管死活,一下背上曹操一躍上船。隨行的將士盡都下了水,扳住船邊,爭著想上船逃命。
船小,晃蕩著要翻轉了,許褚拔出刀來亂砍,攀著船沿的手都被他一一砍斷,人跌倒在水中。船蕩開來朝著下遊漂去。許褚161立在船艄上忙用木篙撐之。曹操伏在許褚腳邊。
馬超趕到河岸口,見船已漂在河中央,就拈弓搭箭,喝令驍將沿著河射。箭矢如雨一般急。許褚唯恐傷了曹操,用左手舉了一隻馬鞍遮掩。馬超箭不虛發,船上撐船的人,紛紛應弦落水;船中幾十個人都被射倒。那船再撐不定,在急水中滴溜溜旋轉。
許褚奮起神威,用兩腿夾住船舵,一手使篙撐船,一手舉鞍遮護曹操。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
當時有個渭南縣令丁斐,正在南山上,遠遠見馬超追趕曹操追得急,唯恐傷了曹操的命,就將寨內牛隻馬匹,全都趕到外麵,漫山遍野,到處都是。西涼兵喜愛的正是牛馬,見了,都回身顧自己爭搶牛馬,無心追趕,曹操這才得以脫身逃命。
丁斐就這樣依靠智謀救了曹操一次。
162第三七回獻良策一夜壘城搞離間馬超中計卻說曹操大軍與馬超的大軍打了幾仗,曹操負多勝少。由於這些戰場都設在渭河兩岸,曹操就讓曹仁用船隻、木筏聯在一起,做成三頂浮橋,南北岸連接,曹仁在浮橋上立了一個寨。
馬超領了一支兵馬,讓他們每人帶柴草一束,帶上火種,與韓遂軍並力攻打,殺到曹仁寨邊時,一齊堆了柴草放起火來,片刻時間就燒掉了浮橋和營寨。曹操兵馬抵敵不住,隻好退走。
於是馬超他們就守住了渭河口。
曹操立不起營寨來,心裏又擔憂又害怕。
謀士荀攸獻計說:“河邊多有沙石,何不用沙石築起土城來,就可以堅守了。”曹操就派了三萬名士兵連夜築土城。不料馬超派了馬岱、龐德引了五百騎兵往來衝突,加以騷擾,加上河邊的沙石鬆軟163得很,築起就倒,築起就倒,曹操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半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這時已是陰曆的九月份,當地陰雲密布,冷風淒淒,夜裏沒有一個安歇的地方,士兵們全都縮著一個頭,雙手攏在胸前,士氣十分低落。
曹操正坐在帳篷中生自己的悶氣,突然外麵來報,說有一位老人求見,想獻一條計策給丞相。曹操連忙請他進來,一看,是位眉霜鬢雪、衣冠古樸的老人,童顏鶴發,飄然有神仙的樣子。據他自己介紹,他叫婁子伯,道號夢梅居士,原是京兆人氏,一直隱居在終南山。
婁子伯問:“丞相不是要在渭河邊安營嗎?為什麼還不築個土城?”曹操皺著眉頭說:“哪會不想築呢?築了幾次都坍塌了,沙石實在太鬆啊。老先生能有什麼良策嗎?”婁子伯樂嗬嗬說:“丞相打仗,一向用兵如神,不知道天時嗎?最近連日來太陽不開,陰風淒淒,想來不日一定要降大雪。
到時候一定天寒地凍。丞相何不連夜築起土城,淋上水,到了第二天天亮,還不堅如鐵石,就是想敲也一時三刻敲它不開了。”曹操畢竟不是一個笨的人,一點就明白了,說:“瞧我,竟然沒有想到,多謝老先生賜教。”連忙令人取來財寶,厚賞婁子伯,婁子伯不肯接受,拱拱164三國演義手就走了。
曹操送走婁子伯後,立馬給士兵分配任務:搬沙石的搬沙石,築土城的築土城,挑水的挑水,淋水的淋水。這夜果然北風大起,大雪紛紛,淋了水的土城一夜之間結冰,確是堅固異常。曹操心中大喜,第二天領了人馬出來見馬超。馬超見曹操一夜之間築起了如此堅固的土城,吃了一驚。
話說馬超、韓遂與曹操惡狠狠打了幾仗,曹操不但沒有占到便宜,反而勝少負多。曹操的謀士賈詡為曹操想出一個計策,離間馬超與韓遂的關係,以便乘他們叔侄不和,可以借機行事。
曹操就照辦了。
這天輪到韓遂當值對抗曹操,曹操故意不穿鎧甲,輕裝匹馬出來,與韓遂在陣地上對話。曹操東拉西扯地問韓遂年紀,又說自己與韓遂的父親當年同是孝廉,如何如何的關係不錯。
這樣一說就說了個把時辰,然後各自退了回去。
馬超得到消息,當夜問韓遂:“叔父白天與曹操說些什麼呀,嘮嘮叨叨說了個把時辰?”韓遂雖然心裏沒做什麼虧心事,因為與敵人平白扯談,不知不覺臉紅了,說:“也沒說什麼,隻是拉扯些日常舊話罷了。”馬超問:“就沒談些軍事上的事嗎?”韓遂說:“他沒談,我談些什麼啊?”馬超心裏就起了疑心。
165第二天,曹操故意派人送來一封信給韓遂,馬超知道了問是什麼信,韓遂拿出信來給馬超看。馬超見信裏要緊的地方都塗抹過了,問:“這信是怎麼一回事,幹嗎都塗抹過了?”韓遂有些尷尬地說:“信來的時候就是這樣,我也不知道是咋的。”馬超說:“人家寫信決不會將一封草稿送來,一定是有什麼要緊的話不便讓我知道,叔父才塗抹掉的吧?”韓遂好半天才說了一句:“侄兒如果信不過我,明天我假裝與曹操說話,你衝出來,一槍刺死他怎麼樣?”第二天,韓遂引了自己的五將出來,高叫:“請曹操丞相出來說話!”對麵曹操故意讓曹洪引了幾十騎出來,對韓遂大聲說:“昨天夜裏,丞相請將軍做的事,將軍不要誤事啊!”當時馬超正躲在旗子背後,一聽到這話,果然上當,衝出來直向韓遂刺去。
韓遂的五位將軍連忙攔住。
韓遂有口難辯,結結巴巴說:“侄兒信不過我,我實在沒有壞心思啊!”當夜韓遂與他手下將軍楊秋商量,楊秋說:“馬超信不過我們,不如投降了曹操,還有個官兒可以當當,跟了馬超,遲早是死。”166三國演義當天夜裏,他就去了曹操那裏說這件事,曹操大喜,知道馬超上當了,立即封韓遂為西涼侯,楊秋為西涼太守。
馬超知道了這事,獨自衝進韓遂營裏,一下砍掉了韓遂的一條胳膊。
混亂中,曹操大隊人馬衝來,於是亂戰中,馬超被殺得隻剩下了一點點人馬,隻好逃到隴西去了。
一個強硬的對手就這樣被曹操的離間陰謀分化瓦解了。
167第三八回天淵別張鬆獻圖假告辭龐統取城話說西川劉璋,聽說漢中張魯要來攻打西川,問怎麼辦好。
他手下別駕張鬆說願意去一趟曹操那裏,說得他去攻打張魯,讓張魯不敢來攻。劉璋同意了。
卻說張鬆這人長得五短身材,額凸頭尖,說起話來聲音像銅鍾一般,而且能言善辯,記憶力超強。他隨身帶著一張西川的軍事地圖,原想把它偷偷獻給曹操,作自己的進身之階。哪裏知道,他長得醜陋無比,說話又時不時地要頂撞,曹操很不喜歡他。
當時曹操新寫了一本兵法,自以為很了不起,曹操的主薄楊修為了炫耀自己的主子,拿出來給張鬆看。
張鬆翻了一遍,說:“你說這是曹丞相新寫的書?哈,笑死人啦!這可是咱們西川七八歲的孩子從小就讀、個個會背的書,竟然來冒充是自己寫的?”168三國演義楊修說:“你別瞎說,這是哪裏的話?”張鬆說:“你不信嗎?我背給你聽。”他於是從頭到尾背了一遍,竟然一句不錯。這事楊修說給曹操聽後,曹操大怒之下一把火燒了這本《孟德新書》,並且對張鬆更有意見。
第二天,曹操為了顯顯自己的威風,讓軍隊排得整整齊齊、威武雄壯,讓張鬆參觀,問:“你們川中見過這樣的軍隊沒有?”張鬆淡淡笑笑說:“的確沒有。我們那裏不講究打仗,隻以仁義治理天下。”曹操怒極反笑說:“我曹操所過之處,順我者生,逆我者亡。
你們知道嗎?”張鬆諷刺說:“是呀是呀,你當年戰呂布、打張繡,赤壁遇周郎,華容道見到關公,潼關割胡須,渭水伏在船艙裏,哪一仗不打得轟轟烈烈啊?”張鬆說的那幾仗,正是曹操狼狽不堪的遭遇,曹操聽了如何不怒,喝道:“你敢揭我的短?來人!與我拖出去斬了!”眾官拚命勸阻,這才饒了張鬆。張鬆本來想去送西川的地圖給曹操,討了個沒趣,就灰溜溜地回去了。
諸葛亮早已打聽到張鬆的事,就派人在路上迎接他。還沒有到荊州,先是趙雲,早在幾十裏外客客氣氣接張鬆,一切的一切都照顧得十分周全。來到驛站,又一位將軍恭恭敬敬同幾169十個人站著等待,原來是關羽。這樣有名的大將,個個都像仆從一般地迎接張鬆,使張鬆深受感動。他們也不多說什麼,隻說奉了主公之令,聽說張別駕過境,特地請他住宿吃飯,接待他的規格都非常之高。這樣過了一夜,第二天,張鬆同他們走不到三五裏路,劉備引了諸葛亮、龐統前來迎接。他們態度恭謙,說話和藹,與曹操對待他的態度正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張鬆感動之下,就將西川的軍事地圖送給了劉備。這使劉備以後攻打西川方便了許多。可見諸葛亮真有先見之明啊。
且說劉備決定攻打西川,由龐統為軍師,一路以幫助劉璋抵抗曹操的名義進軍西川。
劉璋一麵說與劉備是同姓兄弟,一麵又聽從部屬的意見,隻撥些老弱殘兵給劉備,劉備心中大怒。
這天來到涪水關前,守將是楊懷、高沛。龐統獻計說:“我有三條計策可供主公選用:選拔精兵,連夜偷襲成都是上策;假裝說要回荊州,騙得楊懷、高沛出來送行,趁勢捉住他們,是中策;回到荊州,以後慢慢再來,是下策。”劉備思考了一會兒,說:“我看就用中策吧,這樣不快不慢,正好。”於是劉備寫了一封信給劉璋,說曹操大將樂進引了兵在攻打青泥鎮,那裏的將軍抵敵不住,他隻好帶兵回去解救。
涪水關楊懷和高沛得到消息,就商量說:“我們假裝去與170三國演義劉備告辭,趁這機會行刺他,一刀了賬,絕了主公的後患。”於是兩人各自懷裏藏了尖刀,帶了二百左右的人,笑嘻嘻地來為劉備送行。
龐統是何等人,怎麼會識不破他們的計謀?他對劉備說:“若是楊懷、高沛高高興興地來了,主公就要提防;若是他們不肯來,我們就得趕緊起兵攻城。”正說呢,一陣大風起處,一麵大旗被吹倒了。
龐統說:“這是一個警報,楊懷、高沛一定想行刺主公,主公你得身穿厚鎧甲,佩上寶劍準備;黃忠、魏延帶了兵伏在外麵,他們的人一個也不要放回去。”不多一會兒,楊懷、高沛帶了二百多人來了,他們又牽羊,又挑酒,老遠就叫過來:“皇叔怎麼馬上走了?真是辛苦你們了,我們也沒有什麼好送的,稍稍準備了一點小禮物,請喝杯淡酒走吧!”劉備也假裝很高興的樣子:“要兩位來送,如何當得起?
我們就喝一杯吧。”喝完了酒,劉備裝得神秘兮兮的樣子說:“我有句要緊話,要與兩位商量,閑雜人員先避一避。”他讓楊懷的二百多人退出大帳,突然大喝一聲:“左右,與我拿下這兩個賊人!”帳後劉封、關平等人一擁而上,將楊懷、高沛兩人拿下,171綁得像個大粽子似的,一搜他們身上,果然各自藏著尖刀。龐統讓人將他們一一殺了。
再說帳外那二百多人,才出帳外,已經被黃忠、魏延團團圍住,全拿下了。
龐統說:“楊懷等人隨身藏著利刀想殺我們的主公,你們是沒有罪的,現在領了我們去打下涪水關,每人重重有賞。”當夜,龐統領了這些降軍來到涪水關下,大叫:“楊、高二將軍回來了,快快打開城門!”城上人一看是自己人,大開城門,於是劉備大軍就一擁而進。
172第三九回張飛義釋老嚴顏諸葛數計擒張任老將嚴顏,與黃忠有七分相似,原是西川名將,有勇有謀,當時他年紀雖高,但精力未衰,善開硬弓,使用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若論真正武藝,隻略略低於黃忠。
當時劉備無處立足,聽從諸葛亮的計策,去攻取西川作為立足之地。去時兵分兩路,一路是張飛帶領,一路是趙雲帶領。
且說張飛帶領部隊來到巴郡。打聽到巴郡太守是嚴顏,就派人去勸降。嚴顏不但不肯投降,反將派去的軍士鼻子、耳朵割下,放了他回來。
張飛大怒,親自帶兵去攻打。嚴顏知道張飛勇猛無敵,關起城門任憑他罵啊,打啊,就是堅守城池,不理不睬。
張飛怒發如狂,攻得近了,嚴顏一箭射下來,正中他的帽子,氣得張飛指著嚴顏的鼻子大罵:“幾時讓我抓住了你,一口一173口生吃了你!”張飛見嚴顏就是不出來,日子一久自己部隊的糧草要供應不上,就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或讓士兵去大罵,或讓騎兵下馬睡在地上侮辱他,就是不見效。
最後張飛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派士兵打扮成樵夫上山去砍柴,自己兵馬既不攻城,也不去罵陣。
嚴顏見張飛沒了動靜,反而心裏不安,也派幾個士兵化裝成樵夫混在其中。
這天張飛故意在營中大叫大罵嚴顏。
假扮樵夫的西川士兵說:“這幾天我們去砍柴探得了一條小路可以繞過巴郡。”張飛大叫道:“既然有路為什麼不早早來報?大家準備行裝,今天夜裏我們就走這條小路!”這幾個嚴顏的探子心裏高興,連夜報告了嚴顏,說張飛上當了。
嚴顏見有這樣的好機會,心中大喜,連夜伏兵在張飛的必經之路。
這夜三更時分,月黑星稀,隱隱約約中看見張飛雄赳赳騎著烏馬走在前麵,部隊陸陸續續跟著他走。
嚴顏心想:“久聞張飛勇冠三軍,我暫且避避他的風頭,等到部隊走得差不多了才攻他一個不備。”174三國演義眼看軍隊已走到中間,嚴顏埋伏著的軍隊一聲呐喊衝了出來。誰知背後一聲鑼響,一位豹頭環眼的大將,騎了一匹烏馬,手挺丈八蛇矛衝了出來。嚴顏一時手足無措,被真張飛撞入懷裏生擒了過去。
原來一向莽撞的張飛眼看久久攻不下城池,竟然破天荒用了計策,那前麵的張飛竟然是假的。
嚴顏見到張飛時麵無懼色,大叫:“你神氣什麼?我們這裏唯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張飛大怒,叫人推出去斬了,嚴顏喝道:“賊匹夫,砍頭就砍頭好了,發什麼脾氣?!”張飛見他實在英勇,親自為他鬆綁,扶他坐下,納頭就拜,嚴顏感謝他的義氣,這才投降了劉備。
話說劉備兵分二路,來攻西川,由於張飛用了計謀,讓嚴顏投降了,所以一路上其他城都聞風投降;劉備帶了兵來到雒城下,這城裏的守將張任有勇有謀,劉備雖然帶有黃忠、魏延等將,反而打了好幾次敗仗。
這時諸葛亮引了後隊人馬也前來會合,正好抓住了一個名叫吳懿的降將,諸葛亮就問他城裏的情況。據吳懿說,雖然劉璋的兒子劉循在那裏,但是最最厲害的是大將張任,其他人不足為慮。諸葛亮當即就決定,先捉住張任,再攻打城池。他去踏看了一下地形後,向各將分配任務道:175“城東有座橋,名金雁橋,離橋五六裏路,兩岸都是蘆葦野草,長得十分茂密,魏延引一千人馬伏在左邊,如果敗軍來了,專戳馬上的兵將;黃忠伏在右邊,專門用刀砍馬腳;到時候張任一定往山的東麵過來,張飛帶一千人,就在那裏捉住他;趙雲領一千人馬伏在橋邊,等我引了張任過橋,你就拆了橋,並在橋北麵擺開隊伍,讓他不敢朝北走。”任務分配完畢,諸葛亮自己引了一支高高矮矮、隊伍不整的軍隊,坐了他的那輛四輪手推車,前去向張任挑戰。
兩軍對陣,諸葛亮坐在車上用鷹毛扇指著張任說:“曹操的百萬大軍聽見我的名字都望風而逃,你是什麼人,怎麼膽敢與我為敵?”張任見諸葛亮身後那支隊伍,高高矮矮,七零八落,笑著說:“人家都說你諸葛亮用兵如神,怎麼樣怎麼樣,我看你是有名無實!”說著將槍一招,帶頭衝殺過來。諸葛亮忙丟了車子,翻身上馬,逃過橋去了。張任哪裏肯放他?也領了兵追了過來。追不到幾裏路,隻見左邊是劉備,右邊是嚴顏,領兵殺了出來。他心裏知道是上了當了,急急回頭,這才發現金雁橋已經被人拆了。
他想朝北走,又見趙雲領了支人馬在隔岸排開,模樣兒擺著要在北麵攔阻,隻好朝南走。
走著,走著,忽然來到路邊都是蘆葦野草的地方,一聲呐喊,176三國演義左邊草叢中全是長槍朝著馬上的騎兵亂刺;右邊草叢中都是刀,朝著馬腳亂砍。由於出其不意,許多騎兵被砍傷了倒在地上,全當了俘虜,馬匹也四散亂奔亂跑。
部將卓膺看不對頭,早已投降了。
張任一下子身邊隻剩下十幾個人,左看右望,似乎就一條山路可走,就沒頭蒼蠅似的朝著山路跑去。一聲鑼響,衝出一員大將,卻是有名的猛張飛。
張任本來就不是張飛的對手,何況這時心如亂麻,無心戀戰,在眾兵馬的包圍中,沒幾個回合就被張飛捉了去。
捉到大營裏,劉備讓張任投降。張任雖然被捉,卻怎麼也不肯投降,於是隻好殺了他。
張任一死,雒城也就不在話下了。
177第四十回賂楊鬆收得馬超攜單刀關羽赴會話說馬超中了曹操的反間計,與叔父韓遂反目,結果大敗於曹操,他隻好投奔東川張魯去了。張魯令他來攻打劉備,他與張飛狠狠打了幾仗,不分勝負,劉備愛他的勇猛,很想讓他投降。
諸葛亮說:“我有一條計策在這裏。張魯要自立為‘漢寧王’,他的手下有一個謀士,名叫楊鬆,極其貪婪,主公隻要拿些金銀,走小路去送給楊鬆,然後你寫封信給張魯,說我與劉璋爭奪西川,是在為你報仇,你不可聽信了人家的讒言,等到我打下了西川劉璋,我就保你為‘漢寧王’。請他讓馬超將兵退回去。等到要撤兵的時候,我再想辦法讓馬超來投降。”劉備大喜,馬上照辦了。
楊鬆得了劉備的錢,就去為劉備說服張魯。劉備要保他當“漢寧王”的事正點中了張魯的心,讓他心癢難搔,隻是還有一點178三國演義疑問:“劉備自己也隻是一個左將軍,怎麼可以保我為漢寧王?”楊鬆說:“他是皇叔,這是皇帝親口承認的,怎麼保不來?”張魯一聽對頭,心裏高興,就下令讓馬超馬上罷兵返回。
馬超辛辛苦苦地來,好不容易與劉備打了幾仗,勝負難分,馬上又要回去,心裏不願意。張魯下了三道命令他都沒有執行。
楊鬆借這機會說:“馬超這家夥最不講信用了。他是想謀反吧?”楊鬆得了劉備的錢,就幫劉備辦事,私下裏放出人去造謠,說馬超是想打下西川,得了大片土地後,領得大隊人馬去打曹操,為自己的父親報仇,所以不肯回東川。
張魯聽後嚇了一大跳,說:“馬超可是個勇將,造起反來,誰也製不住他,這可如何是好?”楊鬆馬上為張魯想了個辦法,對馬超說:“限你一個月內做到三件事:一,打下西川;二,要劉璋的腦袋;三,打敗荊州劉備的兵。三件事做不到,提了自己的腦袋回來!”一麵命令大將張衛守住各個關口,防止馬超有什麼意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