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信息
書名:管理學
作者:徐洪燦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11
ISBN:9787305177071
第一章 管理概述
學習目標
理解管理的含義;
熟悉管理各職能間的相互關係;
理解管理各職能的表現形式;
解釋管理的雙重屬性;
了解管理者的角色類型;
掌握管理者的三大技能及各技能在不同管理層次中的比例情況;
掌握領導與管理的區別與聯係;
通曉成功管理者所具備的素養。
第一節 管理的內涵
一、管理的定義
管理的定義有多種。福萊特(Follett,1942)曾給管理下了一個經典的定義,她將管理描述為“通過其他人來完成工作的藝術”。這一定義把管理視作藝術,它強調了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但要對管理有個較全麵的了解,這一定義顯然是不夠的。
下麵我們援引中外有代表性的教科書中對管理所下的定義,並據此給出本書的定義。
“古典管理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國著名的礦業工程師亨利·法約爾(Henri Fayol)認為,管理是一種具有特殊職能的活動。他以大企業的整體為研究對象,指出管理是企業經營的六種活動(技術活動、商業活動、財務活動、安全活動、會計活動和管理活動)之一,它包括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等五個主要職能。
“行為科學”的理論則把管理理解為協調人際關係,激發人的積極性,以求達成共同目標的一種活動。行為科學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由動機決定的,動機是由需要引起的,管理就是要解決人的行為、動機和需要三者之間的關係。
“經驗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現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PeterF.Drucker)對管理作了較為全麵的論述。他認為,管理是一種工作,因此它有其技能、有其工具、有其技術;管理是一門學術,是一門到處均可運用的係統化知識;管理也是一種文化,它包含在價值、風格、信仰與傳統之中;管理還是一種任務,它主要不在於“知”,而在於“行”。
羅賓斯和庫爾塔(Robbins and Coultar)認為:“管理這一術語是指和其他人一起並通過其他人來有效地完成工作的過程。”這一定義把管理視作過程,它既強調了人的因素,又強調了管理的雙重目標:既要完成工作,又要講究效率。
楊文士和張雁認為,管理是指“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劃、組織、人員配備、指導與領導、控製等職能活動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實現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該定義隻強調了人的作用,而忽視了管理對其他資源的作用。
綜合上述定義,本書對管理的定義是:管理是指通過信息獲取、決策與計劃、組織、領導、控製、創新等職能活動,來分配、協調人力、物力、財力資源,以期更好地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
二、管理的內涵
對管理的內涵可作如下解釋:
1.管理的載體是組織。組織包括國家機關、政治黨派、社會團體、各類企事業單位以及宗教組織等。
2.管理的本質是活動與過程。所謂活動是指管理的各個職能活動;所謂過程是指通過協調三大資源來實現目標的過程。
3.管理的對象是資源。即傳統的三大資源: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在這三大資源中,人力資源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在任何類型的組織中,都同時存在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但人與物的關係最終仍表現為人與人的關係,任何資源的分配、協調實際上都是以人為中心的。所以管理要以人為中心。
4.管理的職能活動包括信息獲取、決策與計劃、組織、領導、控製、創新。之所以將“信息獲取”列為管理的職能之一,是因為信息在現代管理活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5.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既定目標。該目標僅憑單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實現的,這也是建立組織的原因。任何組織都有其存在的目的,組織可以小到幾個人,大到幾萬、幾十萬、幾千萬、幾億人。
三、管理各職能的關係及其表現形式
(一)管理各職能之間的關係
管理各職能之間的關係可以通過圖1-1把其表現出來。
圖1-1 管理各職能間的關係
圖1-2 管理者在組織中的層次示意圖
圖1-3 管理者角色
(二)管理各職能的表現形式
1.管理者在決策過程中需要適時適地的獲取適量的信息,以提高決策的質量。
2.決策職能通過方案的產生與抉擇以及通過計劃的製定表現出來,決策與計劃職能是其他管理職能的前提與依據。
3.組織職能通過組織結構的設計和人員的配備表現出來。
4.領導職能通過領導者和被領導者在組織中的關係所表現出來的。
5.控製職能是通過對偏差的識別和糾正表現出來;組織、領導、控製職能旨在保證決策與計劃的順利實施。
6.創新職能通過組織提供的服務或產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職能的變革和改進所表現出來的,是各項管理職能的靈魂和生命,貫穿於各種管理職能和各個組織層次之中。
四、管理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管理是一門科學,因為它與其他科學一樣,具有客觀性、實踐性、理論係統性和真實性。管理的客體是人、財、物等基本要素,管理就是通過有效地利用這些要素以實現組織的目標。作為管理行為主體的管理者,他不僅要熟悉管理的對象及其運動規律,還必須掌握管理理論、方法和手段,並運用這些去進行管理的實踐活動。管理首先是對人的管理,要選好人、用好人、培養好人,這就有賴於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法學的理論和方法。其次是對財和物的管理,這就需要用到經濟學和數學。管理是通過信息的傳遞來實現的,計算機是信息處理的現代化手段,因而信息學、計算機科學在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等等。管理科學實際上就是上述學科的基礎上綜合發展而成的。不僅如此,為了使管理有效,對一些專業化的管理,管理者還必須熟悉相應的專業技術知識,如產品知識、生產工藝、經營戰略等,通過決策與計劃、組織、領導、控製等使各種要素和各項專業技術更好地發揮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