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經理人製度的引入——中國國有公司經理製度的完善—INTRODUCTIONOFTHEPROFESSIONAL——PERFECTIONOFTHEMANAGERSYSTEMINCHINA’s—STATE-OWNEDCOMPANIESMANAGERSYSTEM楊狄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8·北京聲明1.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2.如有缺頁、倒裝問題,由出版社負責退換。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職業經理人製度的引入\/楊狄著.—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8.4ISBN978-7-5620-8211-8Ⅰ.①職…Ⅱ.①楊…Ⅲ.①國有企業-企業管理製度-研究-中國Ⅳ.①F279.241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8)第079439號---------------------------------------------------------------------------------------------------出版者地址郵寄地址網址電話編輯郵箱承印開本印張字數版次印次定價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北京市海澱區西土城路25號北京100088信箱8034分箱郵編100088http:\/\/www.cuplpress.com(網絡實名: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010-58908586(編輯部)58908334(郵購部)[email protected]固安華明印業有限公司880mm×1230mm1\/328.125210千字2018年4月第1版2018年4月第1次印刷39.00元獲汕頭大學出版資助基金資助獲汕頭大學地方政府發展研究所資助PREFACEDò基於社會公共利益的需求,國有企業在世界範圍內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但國家投資過程中委托代理關係的複雜性,卻使得國家應當如何有效行使投資人的權利,最終實現國有企業的設置目標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在破解這一難題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國情,按照國有資產的不同狀況以及國家對經濟控製的不同需求,借助公司製度來處理國有企業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通過國有公司的治理實現國企經營管理效益的改善和提高成為各國政府的共同選擇。

讓利、利改稅、承包和租賃經營、中小型國有企業拍賣,直至1990年代初的股份製改革,公司製最終勝出成為全麵推進及深化改革的工具。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立足公司治理,以國有企業法人權利到位為核心,配置國有企業經營者與國家股東的權利,積極探索國家股東行使股權的最佳方式,在推進國有公司董事會製度建設、建立國有公司高管經營業績考核製度等方麵做出了積極的努力。盡管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但由於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漸進性,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製度改革的滯後,長期以來改革在權利主體的問責問題上突破不大,以致公·001·就中國而言,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有企業改革從放權司法所要求的權利、義務、責任相統一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製度遲遲未能建立健全,國有公司經營者與國家股東之間相互獨立與製約的關係也尚未完全形成。這無疑是影響國有企業經營機製轉換的一個重要問題。

《職業經理人製度的引入——中國國有公司經理製度的完—善》一書緊緊抓住上述問題展開研究。作者認為:當前國有公司所麵臨的最核心問題,是國有公司舊的用人製度與新體製改革的努力之間呈現的一種緊張狀態,導致國有公司治理機構設置流於形式,無法發揮作用。從公司治理的角度而言,現代經理製度恰恰是打破國有公司舊有用人體製的一劑良方。另一方麵,由於人力資源逆向選擇問題的存在,要求選擇者有充分的激勵機製去挑選適格的國有公司經理,適用完善的經理製度。

當國有公司選擇者本身也是代理人時,經理的選任必須也隻能交給市場——在國有公司中任命由市場推選出的職業經理人。—而以職業經理人製度的引入為突破口打破國有企業舊的人事任免製度的關鍵在於國有公司經理人激勵與約束機製的完善。作者提出:以重構約束激勵機製的方式,改革和完善國有公司經理製度,為國有公司引入職業經理人製度鋪平道路,從而使法定的公司機構在新的人事製度模式下能夠從製度層麵解決國有公司的治理問題。

循著上述思路,作者首先運用經理製度及其基本理論深入分析了我國國有公司經理製度的特殊性及其存在的問題,指出:國有公司與一般公司存在不同的問題,因此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相同。其次,作者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將國有公司治理問題與經理製度改革聯係到一起,明確指出職業經理人製度引入與國有公司經營效益提升之間具有正相關關係,論證了建立職業經理人製度是改革和完善國有公司經理製度的突破口,在此基礎·002·序

上提出,職業經理人製度與國有公司經理製度無縫對接的關鍵在於完善國有公司經理的約束和激勵機製。最後,作者根據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圍繞著如何完善我國國有公司經理的約束和激勵機製提出了具體的立法建議。